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聞科技發展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聞媒體人逐漸意識到科技在新聞傳播和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電子閱讀,微博、電視節目等依靠網絡的傳播手段逐漸興起,使得傳統的傳播方式受到了沖擊。當新聞走上科技發展的道路時,新聞傳播則遇到了巨大的挑戰,出現了新聞缺乏公信力、真實度降低等情況。簡要分析了新聞科技的發展現狀,并探究了新聞科技的發展方向,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
新聞科技;新聞傳播;傳播方式;信息技術
新聞與科技是緊密聯系的,新聞傳播總是隨著科技和傳播技術的發展而發展。新聞傳播與科技一樣具有很強的時代性,許多學者都試圖利用媒介技術的發展劃分傳播時代。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等都是劃分傳播時代的重要因素,而科技本身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由此可見,社會文化意識、物質需求和科技發展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
1新聞科技的含義
新聞是具有傳播價值的信息,可將其以一種便于傳播的形式傳遞給大眾。新聞科技是科技基礎、應用和設備的總和,是將具有傳播價值的信息包裝成大眾樂于接受的各種新聞產品,以此為大眾提供信息傳播服務,讓完整的科技體系為新聞行業服務。新聞科技就如同新聞產品一樣,是社會科技系統和社會生產結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新聞科技是在信息產生、檢驗、傳遞和利用等過程中出現的一種信息技術。當新聞信息具有某種特性時,就會利用科技處理新聞信息。能源、材料和信息革命共同形成了科技革命。在新型技術中,最典型的就是“3C”技術,即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和傳感技術。
2新聞科技的發展現狀
2.1對媒體行業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媒體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相關人員紛紛開發新的傳播模式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例如手機閱報、網絡訪談等。當傳統媒體業陷入或舍棄自身優勢或追逐潮流的兩難選擇中時,當其朝著新媒體方向發展時,不知會丟掉報紙閱讀的優勢,還是會失去一些利用傳統方法接收信息的大眾。對于新媒體,雖然它們能快速收集、傳播信息,但是,科技的發展、更新速度也讓其難以適應,導致它們無法有效控制信息傳遞的真實性。好比現在的互聯網,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無法在短時間內準確查明出處。另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眾迫切追求新的信息技術手段,而新媒體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在行業競爭中占有絕對的優勢,不斷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使得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
2.2科技給新聞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2.2.1影響新聞的真實性科技的發展使得文字編輯方式呈現多樣性。新聞作品的岀稿速度很快,采集媒體信息時,只需網上粘貼、復制即可,無需現場確認。當最終的新聞呈現出來時,新聞圖片必須準確地展現真實情況,但是,新的科技手段的出現使得新聞經過一定的篩選以視頻形式呈現出來,并且在后期剪輯中還會刪減,導致人們最終看到的視頻與實際情況相差較大。因此,將網絡圖表合成技術應用于信息傳遞過程中完全違背了新聞“真實性”的原則。
2.2.2媒體與大眾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在新聞發展的新形勢下,媒體和大眾都成為了新聞的傳播者,兩個團體相互影響。網絡新聞傳播的意義不再只局限于新聞本身,更多的是大眾針對新聞給出的評論。由此可見,傳統的新聞接收模式已經發生了改變。例如“馬加爵事件”轟動全國,媒體報道與大眾點評如同博弈一般,從一定程度上講,法院的判決受到了大眾和媒體的影響。
3新聞科技發展探索
3.1改變新聞傳播的老舊觀念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變革使新聞的傳播和接收模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新聞科技傳播不能只由傳統媒體完成。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獲取新聞的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鑒于此,作為一名媒體人,首先要改變有關新聞傳播的老舊觀念,要將微博、電子書、手機等新型媒體設備與新聞傳播結合起來,將新聞科技發展與娛樂緊密聯系在一起,以提高新聞的趣味性。
3.2拓展傳播工具每一個傳播時代的發展都會伴隨新型媒體的出現,這樣就會對傳統媒體造成巨大的沖擊,而網絡媒體不管在內容上還是時效性上都優于紙媒。所以,處于信息化時代的媒體應該充分利用科學技術,不斷加大新聞傳播力度,實現新聞的科技傳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地球成為了“地球村”,而互聯網是一種能跨越時空,集合、分散信息的超媒體。從成本和效益的角度分析,現代新聞傳播技術必須以互聯網為依托,不斷優化傳統的傳播手段。就新聞傳播而言,傳播手段、工具和技術都是依據計算機技術而組成的網絡媒體,互聯網的出現推動了新聞科技的發展,優化了新聞傳播手段。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改變現有的新聞傳播手段,建立科學、高效的傳播途徑。新聞傳播可以使用手機、微博等多種貼近大眾生活的高新媒體,以實現新聞傳播的科技化。就傳播手段而言,互聯網集合了各大媒體的優勢,以多種方式傳播,使傳播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現代科學報道要求將聲音、文字、圖片結合在一起組成視頻。這樣做,不僅能縮短人們的心理距離,還能使新聞報道更容易被人接受。就傳播機制而言,傳統的新聞傳播只是媒體發出信息的方式,是單向傳播,還沒有形成互動。而現在的科技手段改變了新聞傳播的老舊模式,使信息傳播者和接受者可以互動、反饋彼此的意見。互聯網具有包容性、個性化和開放性的特征,它不僅為大眾建立了一個評論問題的自由網絡公共空間,還挖掘出了很多容易被傳統媒體忽略的素材。在新的傳播環境中,媒體要建立網絡公共論壇,利用手上現有的素材吸引大眾的眼球,實現新聞的科技化發展。
3.3改變新聞的傳播方式傳統新聞是以陳述語氣傳播一種事實,并沒有考慮接收者的需要。近年來,新聞傳播以故事化的形式呈現出來,采訪者寫新聞報道時會在新聞事實中添加故事因素。新聞報道善于從普通素材中挖掘深刻的主題及其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新聞內容有理有情,展現人性的真善美,將人文關懷呈現在故事化的新聞報道中,提高新聞的傳播價值。在具體工作中,新聞內容要作出如下改變。
3.3.1圍繞讀者設置新聞主題新聞要符合讀者的思想和觀念,根據大眾的喜好、接受程度選擇報道的題材、內容和形式等。另外,媒體人要貼近讀者的實際生活,在寫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新聞內容富有新意,戳中讀者的內心,成功地將新聞內容傳遞給讀者,實現新聞的科技化發展。
3.3.2內容體現出人文關懷新聞報道要在事件、人物的采寫中體現“人文”的重要性,以讀者為主體,重視讀者的感受。尊重、了解、引導讀者的新聞傳播也能體現人文關懷。新聞素材是決定新聞傳播的基礎,也是新聞科技發展的前提條件,但是,新聞的“人文性”必須要尊重科學事實。
3.3.3新聞報道方式多樣化在新形勢下,新聞的傳播方式也呈現多樣化的發展,除了利用傳統的報紙媒體、電視媒體外,網絡媒體用生動、形象的視頻方式報道新聞會比文字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在新聞傳播過程中,要從細節入手,將寫作內容與大眾生活緊密相連,以小見大,體現其趣味性,使新聞傳播具有可讀性。
4結束語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新的媒體環境下,要想有效傳播新聞,就必須利用科技手段拓寬傳播渠道、內容和形式。目前,新聞科技的發展依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媒體人報道新聞事件時往往只是在網絡上收集內容,但是,這些信息魚目混珠,大大降低了新聞的真實度,給新聞科技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婉婷.探索新媒體時代廣播的發展路徑[J].新聞愛好者(下半月),2010(3).
[2]何復榮.論新聞科技發展的建構與挑戰[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4(4).
[3]吳飛.科技在新聞傳播中的作用兼論科技發展對新聞傳播的負面影響[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2(12).
作者:郭興安 單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725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