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國內加工貿易發展策略轉化范文

國內加工貿易發展策略轉化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加工貿易發展策略轉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國內加工貿易發展策略轉化

中國加工貿易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1996年以來,加工貿易一直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占據半壁江山。目前,加工貿易涉及中國大部分產業,在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加工貿易的進一步發展直接關系到未來中國在世界貿易發展中的地位,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發展的走勢。

一、比較優勢理論拓展

20世紀90年代初邁克爾?波特在比較優勢理論的基礎上,革命性地提出了競爭優勢的概念。在他的競爭優勢理論中,波特認為自然資源稟賦差異是潛在的比較優勢,表現的是各國在資源稟賦方面的有利地位,而競爭優勢才是各國在國際貿易格局中的現實態勢,它是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多種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擁有比較優勢未必就擁有競爭優勢,而只有獲得競爭優勢才能夠最終實現國際分工的利益。波特提出的競爭優勢理論為比較優勢理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波特認為,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就是企業、產業的競爭優勢,也就是生產力發展水平上的優勢。一國興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國際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在于能否使主導產業具有優勢,優勢產業的建立有賴于效率的提高,提高效率的源泉在于企業是否具有創新優勢。波特也認為,在國際競爭中,比較優勢是競爭優勢的堅實基礎,但是僅有比較優勢的國家不一定具有競爭優勢。從宏觀上來看,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來源于四個基本因素和兩個輔助因素。四個基本因素分別是生產要素、國內需求、相關和支撐產業和企業的戰略結構與競爭。一方面,當只有兩類因素有利時,通常就不能夠保持競爭優勢;另一方面,資源的可利用性并不總是一個必要條件。例如,日本就缺乏自然資源,但是日本卻很繁榮。兩個輔助因素是機遇和政府。波特的這個“國家競爭力”理論能夠較成功地解釋二戰以來的世界貿易格局。

二、比較優勢戰略在中國加工貿易中的不適應性分析

(一)傳統比較優勢正在減弱

1.加工貿易仍處在國際產業價值鏈低端

中國加工貿易發展很快,但加工貿易自身結構性問題逐漸顯現。總體而言,加工環節仍主要集中在最終產品的組裝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產等領域,勞動密集度較高,技術含量較低,在核心技術、產品設計、軟件支持、關鍵零部件配套、關鍵設備與模具以及品牌等環節上,多數被跨國公司的母公司所掌控,在全球價值鏈上處于低端,國內價值鏈有待進一步的延伸。目前貼牌生產、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的產品是中國加工貿易的主力軍,因此,中國的加工貿易僅僅占有整條產業鏈利潤總和的10%左右,充當著“世界的工廠”。這種對外貿易對中國的土地、能源、資源的占用和消耗以及所帶來的環境污染都是毀滅性的。

2.加工貿易主要由外商投資企業主導

外商投資企業約占來料加工貿易的54%,約占進料加工貿易的92%。來料加工貿易,國內企業只收取加工費,對于品牌、渠道等缺乏控制力。而進料加工的企業相對而言主導權較大,但只有8%的貿易額由內資企業控制。外資企業必須服從其母公司的全球戰略,通常,在華企業只是一個加工工廠,其品牌、營銷均由其母公司控制,或安排其境外其他子公司承擔。雖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將研發機構逐漸向中國轉移,但在制造企業內部的研發機構,只是從事簡單的適應性研發,獨立的研發機構仍由其母公司直接領導。總之,由于中國加工貿易由外商投資企業主導,本土企業在品牌、國際營銷渠道等重要方面均無控制權,從而大大限制了中國從加工貿易中獲取的利益。

(二)綠色貿易壁壘限制了比較優勢的發揮

1.綠色貿易壁壘削弱了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能力

從2004—2006年國家有關部委的統計資料分析,世界范圍內一些經濟發達國家憑借技術上的優勢,將環境科學、生態科學的原理和方法運用到產品生產、加工、儲藏、運輸、使用和報廢處理等各個環節,形成一整套無公害、無污染的環境管理與檢測評價體系,客觀上造成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相關產品很難進入這一市場。由于發達國家通過綠色貿易壁壘手段設置了重重障礙,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產品進入該市場,客觀上也直接減少了發展中國家的外貿出口收入,造成了對這類國家的經濟制約。據國家有關統計資料表明,2001—2006年間由于發達國家實施綠色貿易壁壘措施的沖擊和影響,中國外貿出口收入比正常情況下減少了35%左右。

2.綠色貿易壁壘影響了中國的出口產品市場

就全球貿易而言,目前中國的貿易活動主要集中于北美自由貿易區、東北亞自由貿易區、歐盟以及南美貿易區,其貿易額占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90%左右。其在進口商品的過程中,不僅運用國際環保標準與產品質量要求履行嚴格的檢測過程,而且還制定了國家或地區經濟貿易集團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過于苛刻的環境標準,并通過WTO將貿易與環保緊密結合,從而給中國眾多的國內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從2001—2005年底國家有關統計資料分析,短短五年內國內相繼有168.39萬家企業由于受到綠色貿易壁壘的困擾而使其原有的出口市場減少了30%左右,嚴重者遞減了65%。

(三)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優勢難以為繼

1.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貿易結構在中國加工貿易中始終處于不利地位

在勞動密集型產品市場上,面對發達國家資本對勞動的替代,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并不擁有競爭優勢。雖然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因其工資低而勞動成本較低,但是發達國家面對國內充分就業的壓力,會以各種壁壘阻礙廉價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進入。這勢必會出現比較優勢“陷阱”:在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貿易中,以勞動密集型和自然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要出口產品的國家總是處于不利的地位。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歧視性的貿易政策,使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受到了諸多貿易壁壘的阻礙,在國際市場上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小。這也使得中國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加工貿易在國際分工中始終處于從屬和被動的不利地位,極易陷入比較優勢“陷阱”。

2.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產業不利于產業結構的升級

國際貿易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發展的引擎,這一點已經被廣泛接受。但是關鍵是國際貿易在哪一方面起引擎作用,對發展中國家最有利。根據錢納里的分析,一個國家的加工貿易戰略與這個國家產業結構的比較優勢相聯系,一個國家加工貿易企業戰略的調整又與這個國家產業結構的比較優勢的改變相聯系。這就是說,只有在國際貿易能夠起到推動本國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時,這種引擎作用才是最需要的。那么,以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導向能否帶動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并提高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呢?目前中國出口的產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或自然資源密集型的初級產品,進口的產品主要是發達國家生產的工業制成品。這種比較利益結構雖然在一段時間內使中國得到了一些貿易利益,但是它強化了自己的低水平的產業結構,同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也進一步拉大了,由此進入“比較利益陷阱”。

三、中國加工貿易從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轉變的對策

(一)積極提升比較優勢是創造產業競爭優勢的基礎因素從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中國現有的建立在勞動力豐富基礎上的比較優勢正在逐漸弱化。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出口格局在今后不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因此,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就要不斷提升比較優勢,使其真正帶動經濟的增長,從而成為產業競爭優勢形成的必要基礎。引進外資、引進先進技術,不斷增加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附加值,提高技術含量,實現勞動力價格優勢,是提升中國比較優勢的很好途徑。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附加值較低,已不具備價格競爭優勢,不斷擴大原有的產業規模,很容易造成出口的“貧困化增長”。通過提升比較優勢,既保留了中國原有的比較優勢產業,又能夠創造出競爭優勢產品,還為中國引進先進技術、產業機構升級積累了資金。

(二)積極推進加工貿易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1.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的轉變,技術創新是主要推動力要提高加工貿易在華生產的附加價值,一方面要吸引跨國公司將更高技術含量的生產環節向中國轉移,另一方面要引導和促進從事加工貿易生產的企業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從簡單的OEM向ODM升級。為此,要進一步完善促進外商投資企業在華開展研發活動的政策體系,促進在華外商投資企業增強其研發能力,提升研發成果,從適應性研發向創新性研發轉變。繼續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在華建立獨立的研發機構,從事面向全球的原創性研發工作。結合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積極支持從事加工貿易的本國企業加強技術創新。

2.利用技術創新改造傳統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形成新的主導產業群首先,通過技術創新,對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品,進行深加工、細加工提升其附加值,形成容易被市場接受的產品差異特性。這時比較優勢轉化成的競爭優勢,就在于同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但是中國加工貿易企業生產的產品更具特色,因而不僅具有價格競爭優勢,還具有非價格競爭優勢。其次,通過技術創新,將高新技術,包括從國外引進后消化、吸收的先進技術與中國的勞動力相結合,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出口高科技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形成新的主導產業群———高技術產業集群,這時的比較優勢轉化成的競爭優勢,就在于同是高技術產品,但是在中國生產的成本更低,因此具有價格競爭優勢。通過推進加工貿易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的建立,改造傳統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從而確立高技術產業為新的主導產業群并參與國際競爭,為加工貿易企業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的轉變提供了技術保障。

(三)實施差別化的出口市場戰略

推進市場多元化需要企業、行業協會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加工貿易企業要加強市場調查,做好市場策劃,了解進口地區的貿易法規,加強客戶資訊調查與管理。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作用,制定能從整體上加強國內企業競爭力的方案;在自愿的基礎上組織國內企業的生產、銷售、價格和售后服務等方面的聯合行動,從而發揮集團軍的優勢;加強同國外有關行業組織的聯系,建立與進口地區政府的關系,為企業爭取較好的國際貿易環境。政府對開拓新市場要給予政策上的支持,比如將加工貿易出口納入進出口銀行的出口信貸擔保范圍;國家的駐外機構要在信息收集、貿易糾紛處理等方面給企業以必要的幫助。

四、結論

中國要真正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更多地參與國際競爭,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就必須實現從比較優勢戰略向競爭優勢戰略的轉變。而從中國現行的實際來看,中國既存在許多促進這種轉變的有利條件,也存在許多阻礙因素。因此,中國不可能直接實現從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的戰略轉變,還必須繼續發揮中國現行的比較優勢,在此基礎上,加強制度創新,積極培育中國的競爭優勢,逐步實現從比較優勢戰略向競爭優勢戰略的轉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满老妇女好大bbbbb| 免费一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片|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欧美性色黄在线视频| 免费一级在线观| 色94色欧美一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av| 在线免费视频你懂的| 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护士系列sdde221取精 | 经典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做国产爱免费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一个色天天综合网| 国精产品wnw2544a| www.tube8.com日本| 成人黄色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日韩高清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院| 欧美日韩中文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玉蒲团之风雨山庄| 免费视频专区一国产盗摄|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风流艳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videos性欧美|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91成人免费版| 国精产品一品二品国精品69xx| a级片视频网站|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视频|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性色a∨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无线乱码二三四区|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