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政監督視域下財政管理的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我國財政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監督專項資金缺乏財政監督涉及的內容眾多,如財政收入與支出、預算與核算、國有資產和會計等,但目前財政投入的人力與財力嚴重不夠,因此不可能全方位、多行業的財政監督,往往采取突擊檢查的方式進行,不能滿足事前審核、事中監控和事后檢查的要求。資金的缺乏影響了隊伍的建設,如充足的人數、有效的業務培訓及監督的辦公設備購置等,使得監督專員不堪負重,不能對被監督單位實時監控。
(二)財政監督成果利用不充分財政監督的根本作用是使財政管理更加有效,但由于調研力度不強,對發現的問題也沒有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更不能提出有用的合理化建議,從而導致只能發現及表層解決問題,沒有融合監督與管理中,不能為防止類似情況再出現的措施。財政監督成果利用不充分還體現在宣傳力度,由于缺乏有效的宣傳,很多從業人員沒有意識到其違規操作的法律后果,威懾力大大降低,應該將違法亂紀者廣而告之,起到監督應有的作用。
二、加強財政監督的措施
財政監督是一種財政改革和管理的手段
(一)提高財政監督的法律地位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一批相關財政法律的逐步完善與實施,財政監督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仍存在較大的不足,得不到法律全方位的保障,如審計、稅務和會計均有對應的相關監督法律。我國的財政監督法律法規較為分散及系統性不夠,因此,首先要完善我國監督法律法規,要有一部權威綜合的《財政監督法》,給財政監督創造良好的法律條件及賦予其職能更多的內涵。
(二)規范財政監督方式我國財政監督主要是直接檢查為主,突出微觀而忽視宏觀,偏向收入而輕視支出監督,重專項檢查而少常規監督,多事后而少事前監督等,這樣就導致財政違法層出不窮。針對這些監督方式的缺點,筆者認為有必要規范財政監督方式,防止游離于法外的事屢禁不止,使財政監督科學有序。因此,財政監督必須進行財政全程監督,要加強對預算內外資金的有效監管,對公共收入及支出均需監督,及時發現資金的違規使用情況,要建立資金征收入庫及支出的全過程監督機制。財政監督要立足于具體財政活動的全程,加強常規監督,及時發現及完善不足之處,要以日常監督為主,專項檢查為輔。
(三)倡導科學的內部監督體系預算決定著資金的使用方向,會計保護資產的正確使用,這二者在財政監督的過程中要同時抓,不可偏廢。我國實行部門預算,財政監督要著重緊盯預算單位的資金使用情況及其真實完整性,降低隨意性,使預算更為細化與規范。作為財務監督人員要充分利用發達的信息系統,監督相關單位的資金分配及撥付動態,要敏感及時的發現資金的濫用現象,并迅速將存在問題及相關的解決方法反饋至被監督單位。對預算的執行結果即決算的監督要及時完整,要避免減征、免征和緩征預算收入現象的情況發生,避免私自截留、占用、挪用及“小金庫”行為,更要杜絕巧立名目、虛報、謊報及瞞報行為。財政部門要對會計有效監督,要對會計信息定期抽查,確保各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與完整,減少人為因素的弄虛作。要加強對會計中介、會計信息及相關單位的行為監督,要按照相關行為標準及執業行為規范認真監督管理,建立合理規范的內部預算與會計監督體系。
(四)明確部門內部職能定位財政監督部門依據國家相關法律,實施監督管理各單位在財政過程中合規,從而確保財政收入支出正確。在此過程中,往往要涉及多部門監督,如審計、稅務等監督,有時難免會出現工作重疊,出現推諉的現象發生,因此在財政部門內部要明確各相關業務部門的工作職能定位,實行部門內部的監督機制。多部門在監督過程中出現上述情況要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做好被監督單位的監督工作,同時也能有效的建立起事前調查、事中跟蹤及事后檢查的全方位財政監督體制,充分發揮財政部門的監督職能作用。
(五)建立嚴格財政監督執法機制嚴于律己,方能服人,財政監督必須首先要做到對待工作公平、公正、公允,不可憑自身的主觀直覺,按自身的意圖監督執法。財政監督執法人員必須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按章執法,明確自己的職能定位,不越位執法,更不能監管缺位,要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在財政監督管理部門內部要建立起績效考核體系,從嚴要求,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要加強公檢法的聯合辦公,對內部人員知法犯法,懂法違法的行為要堅決嚴肅打擊,使財政監督管理人員自身能先過法律關,才能為財政監督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六)加強財政監督隊伍建設財政監督隊伍作為法律法規的踐行者,首先自身要有過硬的本領,扎實的專業技能和正派的工作作風,才能使監督管理水平更上一個臺階。組建并完善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就要求知識結構均衡、年齡搭配更為適宜、政治覺悟更為高尚及處事交流更為穩健,方能使財政監督更能服人。要經常組織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交流及比武練兵,從政治思想、職業技能及道德責任心上下功夫,使其能經得起現實工作的考驗。
三、結語
財政監督能夠防止預決算及決策過程中由于信息失真而帶來的各種失誤,通過科學、規范的監督體系建設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公共財政風險,為各級政府和部門的宏觀經濟決策提供保障,為市場經濟秩序的平穩運行及財政的合理分配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肖杰師單位:洪湖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