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局總結及下年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科技項目管理有新突破
今年以來,根據上級科技項目申報要求,我局積極組織各有關企業和部門向國家科技部、省科技廳及**市科技局推薦申報各類科技項目14項,其中7個項目被立項,并獲得191萬元的項目扶持資金。分別是:向國家科技部推薦申報項目2項,其中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巖茶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推廣”項目,被國家科技部的批準立項,獲得了14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向省科技廳推薦申報科技計劃重點項目與新產品項目共6項,其中“肉制品超高壓殺菌裝置與技術開發研究”等2個項目被省科技廳列入今年的科技計劃重點項目,分別支持專項經費10萬元;向南科技局推薦申報科技計劃重點項目與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共6項,其中列入重點項目3項,支持資金19萬元,列入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1項,支持資金12萬元。
全面推廣科技成果、開發新產品,分別完成26項和24項,萬和園食品有限公司開發的“三氯蔗糖”填補了**省三氯蔗糖素生產項目的空白,康夷環保有限公司生產的環保快餐盒、禮盒全部出口,供不應求。同時我們還積極做好項目儲備工作,目前擁有項目儲備12項。
二、信息化進程全面推進
一是按照《**北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方案》要求,認真做好科技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在去年完成興田鎮硬件視頻培訓示范點建設的基礎上,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今年新完成**街道硬件視頻培訓示范點建設,軟件視頻培訓點在全市其他8個鄉(鎮、街道)全面覆蓋,達100%。并積極組織各有關部門、人員參加**市科技局組織的各類遠程網絡培訓。二是結合我市“數字**”新農村信息化建設工程項目,將**北農村科技信息網向21個社會主義新農村信息化工程建設試點村及部分科技企業延伸。目前已建立了科技信息服務體系應用示范典型22個。三是加強了科技信息傳遞工作,累計向**市科技局報送科技信息48條,被錄用31條。
三、企業科技含量不斷提高
(一)組織企業家外出參觀學習,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拓展企業發展空間。今年4月份,組織了10多家竹木加工企業前往**省參觀學習。通過**之行,青龍木業、美和旅游、夷森木業等都在中國最著名玩具城**省云和縣尋找到了很好的合作伙伴,一些合作伙伴還是上市公司,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了產品質量和檔次。
(二)組織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進行項目對接。
通過開展“對接企業、服務企業”活動,加強產學研結合:一是組織企業參加“6·18”項目成果交易會。組織**星茶業有限公司、榮青竹木材料有限公司、萬和園食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業參加此項活動,與有關科研機構、大專院校進行科技成果對接。在交易會上,榮青竹木材料有限公司的“堿性濕法氧化法、微晶纖維素生產工藝優化及工業技術研究”項目與關科研院所簽了約,綠洲公司、大王鵝業公司還獲得了相關部門的科技項目專項扶持資金,在毛竹病蟲斑枯防治,鵝肥肝產業化上都取得突破,大大促進了企業發展。二是向企業征集技術需求,共征求技術需求22項,報**市科技局組織與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和專家進行項目對接。
(三)鼓勵企業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引進人才,聘請專家,成立研發機構,開發新產品。萬和園食品有限公司聘請2位食品營養與安全博士、2位碩士研究生、4位本科生,投入300多萬元,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氯蔗糖素生產工藝和終端產品茶濃縮汁,填補了**省三氯蔗糖素生產項目的空白,成了**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生產蔗糖素的企業?!叭日崽撬亍奔捌洳铦饪s汁已成功打入國際市場。該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工作已展開。**星茶業有限公司投入2500多萬元,著力建設****巖茶行業星火技術創新中心,成立了**名樅種質保護和烏龍茶新品種選育室等4個專門研究室及茶葉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與科技成果推廣服務中心2個中心,已獲得省科技廳的批準??狄沫h保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山豐富的毛竹筍殼作原料,通過現代工藝制作成環??觳秃?、禮盒等,不僅不破壞森林資源,又能變廢為寶的,充分節能環保。產品全部出口法國、加拿大等歐美各國及日本、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供不應求。民營企業申報民辦科研機構不斷增加,今年新核準8家民營科技研究所。全市目前共有各類民營科技研究所80家。
四、科普宣傳與實用技術培訓有新成績一是廣泛開展科普宣傳。通過今年年初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開展了26場大型科普趕墟,廣大群眾2萬多人次接受了科普教育。在5月份的科技.人才活動周期間,通過科普廣場、科普進社區、科普下鄉、科普進校園等有形式,在市區和社區組織了7場科普宣傳和科普講座,展出科普知識掛圖8套80多幅,受科技咨詢5000多人次,贈送科普掛圖1600多張,發放科普資料、小冊子20種3000多份??龇勒饻p災專門宣傳欄三期。五個科普教育基地免費向學生開放,接待參觀1000多人。“科普希望快車”進入城鎮中心小學,100多名的小學生參與了此次活動,學習體驗了地震科普知識。此外,我市還在市區中心的LED電子顯示屏上開設了科普宣傳專欄,定期、定時播放知識產權保護、防震減災等科普宣傳影像資料,讓科普宣傳以最直觀的方式,融入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
二是大力開展星火培訓。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組織各部門、各鄉鎮、各專業學會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林、竹豐產栽培與筍、竹制品加工、無公害茶標準化栽培與加工、果樹標準化栽培與加工、畜禽健康養殖與疫病防治等培訓班100多期10000多人次,為我市新農村建設主導產業培養了一批的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現代新型農民,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歡迎。
此外,我市的豬業協會、茶場茶葉協會還被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科協授予“**省百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稱號。
五、科技特派員工作有新進展
今年以來,國家科技部、省科技廳領導及**市科技局黃傳堯與葉治平兩位新老局長先后到**山市調研科技工作,并指出**山作為**的窗口、**市的窗口,要突出特色,加強科技特派員工作。今年我市的興田鎮農村科技信息服務推廣示范基地繼**巖茶推廣示范基地(市永生巖茶廠)之后被省科技廳列入第二批省科技特派員工作示范點,興田鎮科特站派駐該示范點的科技特派員范文興、吳文元也被省科技廳聘任為省科技特派員。兩個示范點的科技特派員參加了省科技特派員大會。并在各級科技部門的支持下,引進**巖茶新品種,建立良種繁育基地63畝、生產試驗示范園360畝,還增添了示范點科普宣傳工作設施,結合“2007年**省科技特派員工作示范點科技人才活動周”等活動,開展了專題科技培訓12期,參加人員達600多人次,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好評。
六、科技工作的活力有新的增強
一是圓滿召開了全市科技工作會議,深入貫徹省上、**市科技工作大會精神,認真總結“十五”期間我市科技工作,出臺了我市《關于加快新技術推廣新成果轉化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研究部署今后三年我市科技工作,并對**山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進行了表彰,動員全市力量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建設海峽西岸國際性旅游度假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撐。形成了全市高度重視、主動參與、大力支持、重點落實,全社會推進科技創新的氛圍和態勢。二是通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注重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強化創新意識,積極開展“我愛**”、“學英雄、愛崗位、作貢獻”等活動,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加強學習,提升素質,從而有效地調動了機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加強縱向、橫向溝通協調,創造和諧的創業與創新環境,樹立科技局在社會的良好形象,提高社會地位和知名度。
“**—**年度的全國科技進步縣(市、區)考核”的申報工作和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優先項目已全部按時序完成,知識產權、地震管理、安全生產、國防科技動員、科技擁軍、效能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也有序開展。
在上級部門的支持與指導下,經過我局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今年我市的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們也充分認識到存在的問題與困難,特別是由于**山市特定的旅游城市條件,在**發展戰略上是“以旅游為主,工業為輔”,因此,在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專利授權量等方面還相對落后,我局將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不斷地加強,以取得更好的成績,為推進我市的科技進步做出貢獻。
**年工作要點:
一、引導科技旅游項目發展,提高旅游產業科技競爭力。把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與高科技手段、生態型、智能化技術緊密結合,注重在旅游產品的開發上,提高科技含量,用科技提升旅游產品檔次。完善景區智能化信息工程,建立健全“數字**”旅游訂票系統,推動“山水實景”演出、**山文化和自然遺產博覽園等項目科技建設。
二、全面推進信息化進程。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整合“數字**”信息服務平臺與“**北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以及各相關部門的軟、硬件資源,建成市、鄉、村三級科技信息服務網絡體系,為科技創新和推廣提供共享平臺。并充分將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技術有效地應用到科技培訓、科技信息傳播和科技創新創業中,健全與完善遠程視頻網絡新型科技培訓體系,廣泛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培養鄉土科技人才,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科技素質。
三、推進知識產權戰略和自主品牌戰略的實施,提高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實施專利戰略,加大對獲得國內外授權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和軟件著作權的補助力度。同時大力實施標準提升工程,加快建立如**巖茶等優勢產業技術標準體系,鼓勵企業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促進企業核心技術和專利技術向標準化轉化。并建立和完善培育商標品牌的激勵機制來推動實施商標品牌戰略。
四、著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建立起企業技術創新投入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成為研究開發的主體、技術創新的主體和新成果應用的主體。強化企業技術中心、研發機構建設。并在項目和資金上給予一定的資助。
五、抓好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巖茶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推廣”項目的全面實施。通過項目帶動,提高全市茶產業的科研水平,提高茶農生產技能,實現茶葉標準化生產,提高產品附加值,以此推動茶產業的發展并向整個**北輻射。
六、進一步增強科技局科技能力。逐步從“管理型”轉向“服務型”,突出政策引導,注重示范作用,整合科技資源,包裝、申報項目,主動出擊,積極爭取上級科技部門項目和資金支持,通過項目支持,加強對產業部門科技進步的指導和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