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醫療機構設置管理工作規劃范文

醫療機構設置管理工作規劃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療機構設置管理工作規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醫療機構設置管理工作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縣衛生區域內城鄉居民的實際醫療服務需求為基礎,以合理配置利用醫療衛生資源和公平地向全體公民提供良好質量的基本醫療服務為目的,進一步加強政府對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宏觀調控,建立適應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功能和結構更趨合理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全縣城鄉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質優的醫療衛生服務。實行區域性醫療資源全行業管理,加強醫療資源的合理規劃和有效配置,通過統一規劃、政策引導,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多元化辦醫格局的形成,增強醫療機構的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全面提高城鄉居民的健康水平,實現醫療事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二、設置原則

設置醫療機構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公平性原則。充分發揮現有醫療資源的作用,適當控制城鎮醫療資源數量,以農村基層為重點,保證城鄉居民尤其是廣大農民享有基本醫療服務。

(二)整體效益的原則。在“控制總量,調整存量,優化增量,提高質量”的前提下,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充分利用醫療系統的整體功能,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不斷提高醫療機構的整體水平,發揮醫療和預防保健網的整體效益。

(三)公有制為主導的原則。堅持以政府舉辦的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非公立醫療機構為輔,鼓勵社會資金參與醫療市場競爭,適度新增設置非公立醫療機構。對社會資本舉辦的醫療機構積極引導、統一布局、把握標準、加強管理,按照總量控制、適度發展的原則進行設置。

(四)可及性原則。醫療機構服務半徑適宜,布局合理,易為群眾服務。

(五)分級原則。按照醫療機構的功能、任務和規模,將其分為不同級別,建立和完善分級醫療體系。

(六)中西醫并重原則。遵循衛生工作的基本方針,中西并重,保證中醫、中西醫結合醫療機構的合理布局和資源配置。

(七)社區衛生服務為重點的原則。逐步建立嚴格的雙向轉診制度,分流就醫層次,引導衛生資源向基層和社區流動,為居民提供全面、優質、高效和集預防、醫療、康復、保健、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三、區域概況和居民健康水平

(一)區域概況

縣位于長江中下游北岸,省中東部,介于、、、、五市之間;全縣共轄8個鎮,96個村和21個社區,總面積1047平方公里,人口45萬,其中農業人口35.7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36人。

(二)居民健康水平

年全縣出生率9.5‰,死亡率4.69‰,自然增長率4.86‰。

年孕產婦住院分娩率100%,孕產婦死亡率23.74/10萬,嬰兒死亡率13.77‰,兒童計劃免疫接種覆蓋率95.8%,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283.29/10萬,其中,居前三位的主要傳染病發病率為肺結核、乙肝、手足口病。全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80.12%,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50.02%。

四、衛生資源及服務現狀分析

(一)醫療機構。至年,全縣共有衛生機構152家,其中縣級醫療機構2家,縣疾病控制中心1家,縣婦幼保健所1家,衛生監督分局1家,血防站1家,進修學校1家,農合管理中心1家,衛生院10家,廠礦醫務室5家,個,村衛生室96個。1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建立了感染性疾病科。

(二)衛技人員和床位。至年,全縣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201人,其中,注冊執業(助理)醫師395人,注冊護士332人。全縣醫療機構核定病床總數650張(實際床開700張),平均每千人擁有病床1.59張,每千人擁有醫師0.897人、每千人擁有護士0.75人。

(三)衛生服務狀況。年,全縣醫療機構診療病人累計27.9萬人次。全縣已參合農民341666人,參合率95.65%;全縣已建立農民健康檔案10.8萬份,建檔率24.5%。

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和布局要求

(一)具體設置規劃

1、醫療機構:根據縣人口和區域情況,現有縣級醫療機構基本合理,保留設置并發展現有代表區域水平的綜合性醫院2家,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縣婦幼保健所各1家。按照一個建制鄉鎮有一所政府舉辦的衛生院為原則,全縣應設置8個鎮衛生院,其他非建制鄉鎮衛生院可撤并轉型為社區衛生服務站或改制為分院(門診部);按照一個村設置一個村衛生室的原則,全縣應設置96個村衛生室。同時,加快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模式轉型的步伐。廠礦企事業單位醫務室,根據規模、配置要求和實際需要設置。民營醫療機構、個體診所,根據準入標準和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需求設置。

2、醫療床位:到2015年,服務人口45.5萬人,按千人床位數2.5張配置,床位總量應設1137張。現有編制床位總量650張,尚缺487張;到2012年,總床位達到750張,其中,縣人民醫院300張,縣中醫院120張,中心衛生院及一般衛生院累計180張,民營醫院累計150張;到2015年,總床位達到1140張,其中,縣人民醫院500張,縣中醫院220張,民營醫院累計200張,鄉鎮衛生院累計220張。期間,可根據實際發展需要,對床位設置進行10-20%范圍的調整。

(二)醫療機構設置要求

1、縣級醫療機構(2家)

設縣人民醫院。縣人民醫院的發展重點是增強輻射能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為全縣人民提供全面、優質、高效的基本醫療服務。

設縣中醫院。縣中醫院的發展重點是充分發揮傳統醫學優勢,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擴大中醫藥服務范圍,建立完善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

“十二五”期間,政府原則上不再新舉辦縣級醫療機構。

功能職責:縣級醫療機構是全縣醫療、培訓、科研、急救的中心,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承擔全縣疑難病的診治、急重癥的搶救及基層衛生人員培訓和業務技術指導職能。

2、鎮衛生院、村衛生室(104家)。全縣共設8家鎮衛生院,確定、、衛生院為中心衛生院,、、、衛生院為一般衛生院,陶廠為防保型衛生院。全縣共設96個村衛生室。撤村改社區后,村衛生室可注銷或轉型,人員可分流至相鄰的村級醫療機構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鼓勵和引導村衛生室向社區衛生服務站轉型。

功能職責:鎮衛生院是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的中心,按功能分為一般衛生院和中心衛生院。一般衛生院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以及中醫、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綜合服務,承擔轄區內公共衛生管理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任務,嚴格執行新農合政策規定,履行定點醫療機構職責,負責對村衛生室實行以“五統一、兩獨立”為基本內容的規范管理,負責村衛生室的技術指導和鄉村醫生的培訓等;中心衛生院除具有一般衛生院的功能外,還是一定區域范圍內的醫療服務和技術指導中心。村衛生室是三級衛生服務網絡的最基層單位,主要承擔農村居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一般疾病的初級診治、急重病人的初級救護、及時轉診和家庭康復指導等工作。

3、社區衛生服務機構(6家)。現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繼續保留設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城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東關社區衛生服務站、漕川社區衛生服務站、樂城社區衛生服務站、張公社區衛生服務站),撤銷華陽社區衛生服務站。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是公益性事業單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

4、廠礦和企事業單位醫務室(4家)

淮北礦務局恒泰公司醫務室、縣瓷業有限公司醫務室、縣東關水泥廠醫務室、鐵道水泥廠醫務室繼續保留設置。其他職工人數在500人以上的機關、工廠、企事業單位可申請設置醫務室,500人以下的原則上不設置。學校根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申請設置。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設置的醫務室不得對社會開放。

5、民營醫院

濟民普外醫院、陶廠之祥眼科醫院、陶廠醫院、康達醫院、平安醫院、巨興醫院繼續保留設置。現有的民營醫療機構要依法執業,規范經營,加強內涵,形成特色??局和居民衛生服務需求,衛生行政部門應嚴格按照準入標準,統籌資源,合理布局,鼓勵和引導在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鄉鎮開辦民營醫療機構。

6、個體診所(36家)

個體診所按照“總量控制、優化發展”的原則,縣城所在地按1.5萬人口設置1家診所,鄉鎮按1萬人口設置1家診所,全縣總量控制在36家以內。分別為:縣城所在地6家(其中中醫診所2家),鎮7家(其中中醫診所1家),鎮6家(其中中醫診所1家),鎮5家(其中中醫診所1家),鎮4家(其中中醫診所1家),陶廠鎮3家(其中中醫診所1家),鎮3家(其中中醫診所1家),鎮2家(其中中醫診所1家)。

醫療機構之間應相隔1000米以上距離,步行10-15分鐘。

功能職責:民營醫療機構、個體診所的設置主要是作為公辦醫療機構的有益補充,以滿足群眾的多元化需求,同時也有義務承擔政府公共衛生應急事件等指令性任務。

7、縣120醫療急救中心

我縣暫不具備條件設置120急救中心,縣120醫療急救依托縣人民醫院開展工作。突發緊急事件時,轄區內其他縣級醫院、民營醫院、鄉鎮衛生院等醫療機構救護車接受縣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調度。

8、感染性疾病病區(傳染病區)。本縣不設傳染病專科醫院,在縣人民醫院設置獨立的感染性疾病科(傳染病區),設置30—40張床位,用于收治全縣傳染病住院病人。到2015年,衛生院以上醫療單位均要設立符合要求的感染性疾病門診(預檢接診點),并設置相對獨立的傳染病房,用于預檢接診。

當發生重大災害、事故、疫情等特殊情況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衛生服務人員有義務執行政府指令性任務。

9、計劃生育服務機構。縣計劃生育服務站繼續發揮其現有功能。

六、設置申請和執業要求

(一)設置申請和執業登記。任何單位和個人申請設置醫療機構,必須嚴格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醫療機構基本標準》和衛生部《關于醫療機構審批管理的若干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文件的規定申請設置審批、進行執業登記并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后,方可執業,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不得開展診療活動。《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出借和轉讓。

(二)衛技人員執業。任何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必須按照《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進行執業注冊,并嚴格按照執業規則執業,遵守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管理,承擔各種法律責任。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將依法懲處。

七、監督管理和處罰 

(一)監督與管理。縣衛生行政部門依據職責權限,負責全縣范圍內醫療機構的設置審批、執業登記、校驗和注銷,對醫療機構執業活動進行檢查指導,并負責組織對醫療機構的評審。轄區內醫療機構和醫療機構中的醫務人員必須服從縣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管理。

(二)處罰。醫療機構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其它相關法律法規,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將視違法行為給予相應的處罰,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夜间小视频| 免费在线公开视频| 青青操免费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欧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国产天堂亚洲精品|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精品| 大奶校花催眠全世界| 中国speakingathome宾馆学生| 日韩一区二区三|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欧美重口另类在线播放二区| 免费看特级毛片| 老司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又黄又爽胸又大免费视频| 奇米影视久久777中文字幕|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少妇国语|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护士的护士服被扒了下来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欧美人与动牲免费观看一|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 初女破苞国语在线观看免费| 色哟哟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婷婷六月丁香午夜爱爱| 国产系列在线播放|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一区| 三级4级做a爰60分钟| 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 | 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又粗又猛又大的视频| 国产91在线九色|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 2019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成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