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國土資源監管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中心國土資源所,局各科室及事業單位:
2011年是區委、區政府提出“奮戰十二五,再展新宏圖”和“進軍現代化、建設新”的開局之年,也是全市“國土管理提升年”,國家宏觀調控和全區經濟發展對我們做好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11年,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遵循“嚴格制度、帶好隊伍、創新思路、服務發展”的總體要求,以創建“三型”機關為平臺,以保障發展有效化、土地利用高效化、執法檢查長效化、規劃管理剛性化、耕地保護制度化和征地拆遷程序化為抓手,積極作為,奮力進取,努力開創“十二五”國土資源管理新局面,為建設“三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根據區委、區政府和市局對全局目標任務的總體要求,重點抓好五個方面17項工作:
一、注重高效服務,進一步保障全區經濟發展水平
(一)加快規劃修編,優化用地布局。按照省市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的要求,倒排時間,加快推進全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確保在今年上半年全部通過省級審批,確保年度項目用地得以順利報批。
(二)積極溝通協調,爭取增量指標。及早謀劃、爭取主動,與區點供辦等相關單位組織好材料,爭取能將項目列入省級計劃;主動與市、省等上級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協調,爭取理解和支持,積極尋求計劃外用地指標,確保區2011年藍皮書內重點用地項目能夠順利實施。
(三)強化項目推進,集聚城鄉用地。各中心所要緊密配合,根據本鎮發展規劃,及早拿出掛鉤項目實施預案;局耕保科要及時根據各鎮上報的方案,做好項目入庫和拆舊建新方案編制工作;收購儲備中心要及時跟進,在督促各鎮加快推進項目的實施基礎上,加快農村土地整治平臺、土地收儲平臺和指標調劑市場的建設。鄒區、禮嘉、橫山橋等所要緊密關注和積極配合本鎮“萬頃良田”建設項目的實施。通過掛鉤項目和“萬頃良田建設”項目的推進,力爭年內能完成3000畝以上的拆舊任務,逐步將農村分散、低效利用的建設用地集中歸并,周轉到集鎮區或工業集中區集聚利用,基本解決鄉鎮重點項目的用地的需求。
(四)加快存量盤活,推進節約集約。結合企業的轉型升級,把存量建設用地盤活作為今年全局工作的一項重點和亮點。同時要加快區地理信息系統建設,著重建設土地利用現狀綜合信息平臺,為盤活工作提供數據信息的支持;要依靠法律、行政和經濟手段推動,建立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交易平臺,力爭年內通過“騰籠換鳳”、“切割瘦身”、“退二進三”的形式,盤活存量土地5000畝以上。
(五)及時完善機制,用好新增計劃。認真按照省、市、區相關文件的規定,嚴把新增建設項目用地預審關和供地關。切實履行建設用地批后監管的職能,依照全區當前實施的商業建設項目聯合竣工驗收制度,逐步建立起工業用地項目聯合驗收制度。做到早期實地放樣,確立建設項目四址范圍;中期現場巡視,督促用地單位按期施工;后期竣工驗收,準確核發土地使用權證,防止移位用地、少批多建、多批少建現象的發生。杜絕違法用地,減少資源浪費。
二、注重機制創新,進一步落實保護耕地責任制
(六)廣泛宣傳,營造保護耕地的氛圍。一是充分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等契機,有重點地組織開展現場咨詢和法律法規宣傳活動;二是借助于區內媒體和網絡,以新聞或專題的形式讓群眾了解全區土地利用的實情;三是充分利用現場辦公和土地執法巡查等時機,面對面地向基礎干部和用地單位講解用地政策。通過廣泛的宣傳、營造氛圍,讓保護耕地這條國策深入人心,并轉化為實際行動。
(七)明確職責,落實耕地保護責任。作為耕地保護的職能部門,各中心所要按照分片負責、責任到人的要求,把耕地保護的職責落到實處。區政府將與各鎮政府簽訂耕地保護責任狀,凡轄區內發生違法占用耕地行為,且阻止不及時、處置不到位的,在年末考核時一律取消該單位及其負責人評優的資格;情節嚴重的,免去其單位負責人的職務,并調離原工作崗位。
(八)落實項目,有效補充耕地面積。各中心所要對轄區內土地后備資源進行認真排查,及早將可復墾資源立項、申報入庫。相關職能科室和各中心所要組織、督促、指導有關鎮、村及早推進項目的實施,確保年內全區補充耕地面積1000畝以上。
三、注重長效管理,進一步強化土地執法監察工作
(九)要勤巡查,早報告。依托已建立的土地執法動態巡查網絡,各中心所(土地執法監察中隊)要每日組織對轄區巡查兩次,局執法大隊要對重點區域加強督查,確保動態巡查工作到邊到位,不留死角。對巡查中發現的違法用地行為,要在現場制止的同時,當天向所在鎮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區聯合執法領導小組匯報,確保違法用地發現率、制止率、報告率三個百分之百。
(十)要多聯動,快拆除。按照省、市、區要求,著力做好2010年度土地衛片的整改工作,對規定時間內各鎮沒有自行組織拆除的,局執法大隊要根據土地執法聯合的機制的要求及時跟進,與相關職能部門及時銜接,組織開展聯合執法活動,強制、快速拆除違章建筑,并責成所在地鎮村兩級按時復墾,恢復土地原貌。
(十一)要嚴查處,重實效。因違法用地形成重大經濟損失或嚴重毀壞耕地,造成不良影響的,將嚴格按照法律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本著查事與查人向結合的原則,依法立案查處,該罰款的一分不少,該移送的堅決移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責任。通過嚴肅查處,起到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四、注重夯實基礎,進一步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水平
(十二)完善和規范管理制度。以“三合一”平臺為依托,進一步梳理、完善和規范各項內部管理制度,明確科室、事業單位、中心所的職責、權限和在職人員的崗位責任。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夯實地理信息、測繪變更、用地批供、登記發證等各項基礎業務,形成更加規范、更加便捷、更具操作性的工作流程,更好地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社會。
(十三)完善和規范征地行為。嚴格執行國家土地征使用制度,公開征地程序、補償安置標準及使用管理情況,確保土地補償安置費足額預存。土地交易中心及各中心所要按照省國土資源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征地報批前有關程序的通知》的規定,認真履行征地告知、確認、聽證程序,確保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戶的知情權、監督權。
(十四)協調和處理涉地矛盾。各科室、事業單位和中心所要高度重視,認真協調和解決好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要按照時間進度,認真做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議案、提案辦理工作;要主動配合,認真做好信息公開答復工作;要本著“群眾信訪無小事”的原則,認真做好信訪接待和矛盾調處工作,做到職責范圍內能辦的事立即辦、難辦的事想法辦、不能辦的事說清原因,避免矛盾的激化和升級。
五、注重隊伍建設,進一步樹立國土隊伍新形象
(十五)積極推進作風建設。要組織干部職工開展全系統性的學習和培訓,學理論、學業務,促進思想的解放和觀念的轉變。著力打造“三型機關”,持續深入開展各項爭創活動,組織做好道德模范典型的宣傳,引導廣大職工立足崗位爭先創優,堅決杜絕推諉、扯皮、拖拉現象,不斷增強全區國土系統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著力營造團結、向上、和諧的氛圍。
(十六)大力推進干部建設。切實推進局領導班子建設,同心同德,合力拼搏,率先示范。繼續加強人才的培養、引進和鍛煉,通過競爭上崗的形式選拔任用中層干部,在內部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人事任用制度,引導年輕同志積極進取、努力向上。切實做好退休干部服務工作。
(十七)切實推進廉政建設。按照國土資源部“兩整治一改革”工作部署,圍繞核心業務、關鍵崗位和重點部位深入排查廉政風險點,并建立相應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繼續推行“四牌一欄”和“五個嚴禁”制度,公開辦事制度、收費標準、舉報方式。以局紀檢監察室為主、行風監督員為輔,在系統內開展明查暗訪,糾正違規行為和不良現象,嚴肅查處“沒有好處不辦事、拿了好處亂辦事”的行為,確保全區國土系統既能在全區經濟發展中成就一番事業,又能平平安安不出事,樹立起良好聲譽和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