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少數民族初中電化教育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大部分少數民族聚居于通信不便、經濟落后的區域,沒有充分發展文化教育的條件,如何發展初中語文教育成了教育研究者的一大難題,經過他們無數次的實踐探究,發現電化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少數民族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在于聽說讀寫訓練,電化教育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獲取此類技能。
一、電化教育為學生提供規范的聽說讀寫訓練
就目前我國的少數民族初中語文教育來說,師資力量薄弱是教學質量一直提不上去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數初中語文教師專業技能水平不高,有些即使有較高的專業素養,也會由于少數民族地區通信不便,與快速發展的社會接觸不多,導致教學方式更新與我國總體教育發展水平相脫節。將電化教育運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有效彌補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語文教師發音方式、朗讀水平的不足,電化教育提供規范的語音、語調范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規范化學習,而且能幫助教師更正自身錯誤。正確規范的語音、語調教學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不斷提高總體的語文知識素養。
二、活躍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規范的“聽”,促進高準確的“說”。學生只有在接收到準確規范的語音教學后,才能準確運用語言進行交流。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聽”與“說”的教學有很多種安排方式,但視聽教學始終是“說”的基礎,要牢牢把握學生視聽、語言、思維發展的邏輯規律。初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思維發展、性格變化的規律都很難把握,在語言聽說訓練中,往往不愿意說,在視聽訓練中,也往往只愛聽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注意力不能長時集中。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興趣,電化教育能夠有效地將聽說訓練結合起來,活躍課堂氣氛,快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意力集中時的學習成效較大,并能夠在這種學習氛圍的刺激下提出較多創造性的問題。以西藏拉薩市A縣中學為例,在進行“聽故事、說成語”課堂教學時,老師在課程正式開始之前,讓學生一起大聲閱讀課文題目,向學生拋出問題:“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然后播放該課文的音頻朗讀,學生帶著問題聽閱讀,自然注意力高度集中,聽完第一個故事,教師暫停錄音,讓學生自主回答問題,此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已漸漸調動起來,教師合理運用電化教育手段,并結合問題教學法等先進教學方式,大大增強此類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在這樣的課堂上,盡量讓全班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回答問題后,要給予肯定,如果回答錯誤,則要在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后,幫助其建立自信,更加愿意在課堂上開口回答問題。
2.科學的“聽說”,促進形成規范的“讀寫”。如果“聽”是“說”的基礎,以聽促寫是一種正確的語文學習模式,那么以“聽說”促“讀寫”就是就是一對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主體,“讀寫”是“聽說”的結晶,“聽說”是“讀寫”的必要前提,“讀寫”考驗學生的語言識記能力,但“聽說”是專門針對學生的具體語言運用及語言思維方式形成的訓練。每一位初中生都具備無限的語言潛能,體現出的可變性較為明顯,經過強化的語言思維方式的訓練,能有效開發潛能,這些潛能不僅指語言方面,語言思維的強化將會影響學生思維的方方面面,對其情感和智力的開發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聽說訓練的主要目的在于強化養成語言思維習慣,在老師的精心安排策劃之下,將學生放置于特定的語言運用環境之中,讓學生深深感受到形象化的角色定位,在對“聽”進行訓練的同時,鍛煉“說”的能力,有效使其養成語言運用習慣。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聽說技能以后,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實際狀況,進行科學的讀寫訓練,在聽說訓練中加入語言識記的內容,特定的語言環境更有利于形成對語言的直接反應習慣,最終讓學生練就,邊聽邊說,聽說后立即在腦海中形成該語言的寫作,有效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3.電化教育使少數民族語文教學實現教育資源庫標準化。一個行業的標準化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提供標準化的教育資源庫,才能讓少數民族語文教育走向正確的發展道路,從本質上講,標準化是為了實現教育資源有效而廣泛的傳播利用,這也正是我國電化教育所積極倡導的理念。某些少數民族地區只能靠當地農民自己出資辦學,而且交通不便,不可能與發達地區享受相同的高檔電教設備,要想實現教育資源庫的標準化,施行電化教育是最節省資金的方式,每個班級只需要一臺錄音機,能夠保障基本的錄音播放即可,節省了支出,還帶領學生進入了一個新的語文教學時代。
三、結語
從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經濟狀況、地理狀況出發,初中語文教學要想實現教學質量的一次飛躍,電化教育將是其需要跨越的第一步,雖然其不能與發達地區高檔的電教設備相比,但也能夠給教學不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帶去一種標準化的語文語言教學,學生在規范的帶領下,結合教師合理的教學方式的引導,必然能夠逐漸改善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作者:扎西 單位:西藏拉薩市林周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