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目標體系的建設范文

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目標體系的建設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目標體系的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目標體系的建設

《閩江學院學報》2017年第7期

摘要:基于可雇傭性概念述評與可雇傭性能力培養探討,以及我國現階段大學英語課程目標體系中可雇傭性觀念缺乏的現象,本文提出將可雇傭性能力培養融入大學英語課程目標體系中,以期完善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目標體系的建設。只有將可雇傭性能力的培養與課程目標相結合,大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才能被徹底激發,才可能給大學生就業以及其職業化發展產生實際的效用。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程;可雇傭性;課程目標

引言

自我國恢復高考以來,數以萬計學子通過知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2017年是高考恢復的第40年,在這40年里,中國的高等教育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上大學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1999年至2012年這長達13年的大學擴招,更是將我國2013年高考的毛入學率推至高達34.5%,我國高等教育自此正式邁進“大眾化”階段。目前大學擴招雖然已停下匆忙的腳步,但伴隨著擴招所產生的許多問題卻仍然存在。在這些問題中,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走向“脫穎而出”。“畢業即失業”也已經從網絡上的一句調侃,成為了大學生現實生活無奈需要面對的嚴峻挑戰。從供給角度進行分析,用人單位苦于雇傭不到合適的高素質人才,而畢業生也是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產生此類問題的原因正是大學生就業能力不足,即可雇傭性能力的缺失。所以,加強培養大學生可雇傭性能力應該成為制定高等教育課程目標的關鍵性依據。當前大學英語教育培養出的人才仍舊停留在只注重英語理論知識學習的階段,而忽視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其在競爭中完全不具有優勢。綜上,高校需要根據自身發展深入地探討大學英語課程目標體系建設中改革的問題。[1]可雇傭性能力的體現無論是在個人收入方面,或是國家競爭優勢方面都主要依賴于知識、技能和企業的勞動力。具有本科學歷的人被認為在未來“知識驅動”的經濟管理過程中即將會發揮重要作用。[2]借鑒已經存在的、有關可雇傭性方面的研究,本文大膽提出基于可雇傭性的大學英語課程目標體系,基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大學生的可雇傭性能力具有一定實用價值。

一、可雇傭性及可雇傭性能力

(一)可雇傭性的含義

可雇傭性概念最早是在20世紀的英國出現,學者Beveridge于1909年創造性提出,在之后的百年里一直在歐美國家不斷地發展完善。“可雇傭性”是由單詞“employability”翻譯得來,一些學者偶爾也會將其直譯為“就業能力”,但鑒于此譯法難以在學術情境中準確表述其具有的豐富內涵,目前多數直接使用“可雇傭性”。盡管“可雇傭性”在西方國家使用較為廣泛,但一直沒能有統一的定義。20世紀50及60年代,一些學者提出了可雇傭性即為個體潛在、能被雇傭的能力。在20世紀70年代,對可雇傭性的關注則是由態度方面轉向對個體知識、技能和在勞動力市場價格方面的探討。20世紀80年代,有關可雇傭性研究則變得更加深入,提出了可雇傭性就是能夠制約工作績效綜合知識、技能、態度等特征。到了20世紀末,可雇傭性概念則朝著更加深入的方向擴展,已經開始融合諸多維度,像勞動力市場知識、勞動力市場情境及公司政策等方面。總而言之,可雇傭性這個概念已經越來越受到各個領域的重視,對于它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學者主要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討論可雇傭性概念,廣義概念不是簡單從個體特點角度出發,將宏觀因素同樣也納入考慮,從而達到人才市場供需的平衡;狹義概念則是從個體為獲得和維持工作而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特質等方面考慮。[3]英國的奈特認為可雇傭性是一種適合于就業的能力,即為個人品質、學科理解、各種技能有機地融合,可雇傭性則為一系列過程相互作用的產物。英國研究學者哈維認為,可雇傭性表現為個人的一種潛能,一般則為個體能得到和維持工作的能力。從本質上來說,可雇傭性則被認為是學習能力的一種,是個體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4]英國另一位學者約克則提出,可雇傭性是“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就業,并使他們擁有成功擔任所選職業的一系列成就,例如技能、理解力及個人特質”。[5]

綜合所述,關于對可雇傭性能力理解是因人而異,其共同點都是為了大學在校生(特別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未來進入職場能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進行的一系列訓練,而且這種培養是越早進行越好,培養大學生擁有養成自己可雇傭性能力的觀念也是越早傳遞給學生,對其將來的發展越有利。可雇傭性目前在國內多適用于管理學范疇,對于其與教育領域的研究也只是近5年才開始有學者進行關注。但對于我國大學生來說,如果在校期間就對其進行可雇傭性能力培養的一系列訓練,那他們無論最終以何種方式進行就業(被他人雇傭或被自己雇傭),都是必要和必須的。然而,對于我國的大學生來說,卻幾乎沒有這種意識,在筆者看來,進入大學再進行關于職業問題的探討卻是已經太晚了。現今的大學教育嚴重缺乏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只是在大四的時候象征意義地安排幾節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無論是上課的老師還是學生,都并未意識到這節課對于大學生本身來說的重要性。無論對于學生或是學校來說,何為可雇傭能力,這種能力對學生畢業后走入社會有何用處等關鍵性的問題,卻都是避重就輕,打起了馬虎眼。最終的結果就是大學生就業率屢創新低,由此導致的啃老、自殺、學生間矛盾升級等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二)可雇傭性能力

可雇傭性能力這一概念不是簡單地將幾種技能進行簡單的羅列,是立體的、全面的和多方位的一種框架性綜合能力。英國的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曾提出過“可雇傭性能力框架”,該框架要求教學大綱所應具備的主要七個特征:技能發展、自主學習的改革性發展、個人發展規劃、反映外部環境的活動技能、職業生涯管理技能的發展、參與從工作中學習和在不同環境中運用知識和技能。[6]眾所周知,教育目的是培養人的質量規格,即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教育目的確立的依據主要有三個方面:1.教育目的必須反映科技發展和生產力對人才需要2.教育目的必須符合社會政治經濟需要;3.教育目的必須符合個體身心發展規律。一切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就是教育目的,我國高等教育目的在制定過程中始終滿足上述3個方面的需要,但僅僅滿足這幾方面的需求,培養出的人才進入社會后難以找到合適工作,而且隨著大學的擴招和我國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畢業的大學生只能面對能力缺失和就業的雙重壓力。就可雇傭性能力培養這一過程而言,并不存在通行適用于所有院校的同一種模式。因此,在研究培養我國大學生可雇傭性能力方案的過程中,僅能提供一個大體的框架,各地方院校需要根據各自學校不同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英國的諸多院校都對大學生可雇傭性能力培養與提升給予了高度重視,而以高就業率、帶薪實習以及優質學生服務三大特點聞名的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在培養學生可雇傭性能力方面具有豐富經驗。我國高等院校可充分學習其成功模式,并結合本國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中國特色的、培養本科層次大學生可雇傭性能力的課程體系。

二、現階段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目標

大學英語課程就是通過以外語教學理論作為基礎,通過對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的學習、跨文化交際的了解以及學習策略培訓為主要授課內容,并將多種教學模式和手段融合在一起的教學體系。《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要求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應該為培養大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使他們能夠在今后學習、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中通過英語進行有效的交際,培養自主的學習能力,提高綜合的文化修養,以達到能適應我國快速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一系列需要。課程目標即為課程需達到的一定結果,是指通過實際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而讓個體達到程度不同變化的結果。[7]目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儼然進入了一個迷茫期,幾乎每年四、六級考試都有成千上萬學子進入考場,為何我國大學生對四、六級英語考試熱情如此“高漲”,是他們如此熱愛英語考試嗎,還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課程目標正是被教育目的所制約,而制定課程目標則更需要體現出我國教育目的主旨意圖。教育目的決定其性質以及方向。課程目標即為課程本身所需實現具體目標,更是對學生在一定教育階段所能達到程度的期望,以及學生能在發展德、智、體幾個方面所達到的程度。[8]原有以綜合英語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我國大學英語正逐步邁向多樣化教學的改革。圍繞這一變化,有學者曾就大學英語課程是應當作為工具來教還是作為素質來教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當下,我國大學英語課程儼然已“淪落為”學生用以通過四、六級考試的培訓課程。對于學校的英語考試,學生也是抱著“60分萬歲”的目標而準備,完全忽視了對大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大學英語課程目標正逐漸走向僵化。制定以可雇傭性能力為導向的大學英語課程目標正迎合了上述兩方面的需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知識技能信息、態度情感價值觀信息內化為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操作技能。在有效針對學生建構英語知識的同時,也需要構建個性化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在指導大學生職業生涯時,進行可雇傭能力與英語知識相融合的相關理論研究,擬在為廣大英語教育教學工作者以及在課程目標的設計方面,提供有實際意義的理論指導和實證參考。

三、基于可雇傭性的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目標體系建設

我國對于可雇傭性方面的研究始于本世紀初,研究領域也多局限于社會學、經濟學及管理學等幾方面。在教育學領域,尤其是針對大學英語課程研究領域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鑒于此,對基于雇傭性大學英語課程目標的研究,則具有很強的實踐價值。目前我國高校正陷入一味地追求升級這樣的惡性循環,中專致力于升為職業學院,學院努力升格為大學,但是,在同一時間卻造成了許多大學忽視對大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大學生只要學業成績都過及格線就能畢業。這就直接導致了培養出的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結果。雇主對大學生英語水平要求都很高,但畢業學生卻往往難以達到雇主的要求。我國高等院校在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并不能歸結為一個簡單的數量上的問題,是復雜的結構性問題,更是整個國家高等教育結構性問題。通過對相關一系列文獻梳理,不難發現,截至目前,還尚未有直接針對基于可雇傭性大學英語課程目標的研究。鑒于此,根據本研究的問題,擴大了對相關期刊文獻的搜索范圍,分別從“可雇傭性”“可雇傭性能力”“大學英語課程目標”“可雇傭性能力+大學英語課程目標”四個方面,對“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進行檢索。

(一)制定基于可雇傭性的課程目標體系

完善我國本科層次就業指導的課程體系,院校、老師以及學生必須高度重視可雇傭性能力的培養。傳統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旨在培養單一的以英語語言技能為主的人才,近年來。盡管隨著素質教育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大學生英語技能水平仍舊難以達到在工作過程中流利使用的水平。根據課程論方面的理論,課程是在滿足社會需求過程中生成的,制訂課程目標主要有3個依據:學生發展的需求、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科發展的需求。就大學英語而言,學科知識體系相對穩定,所以學生和社會的需求變化對課程設置的影響最為重要。大學英語作為一門課程,內容則與學生的起點語言水平和社會發展水平密切相關。雖然,對于可雇傭性而言,沒有一個適合于所有高校的統一模式。只有將可雇傭性整合入課程時,才可以獲得最大程度的開發。

(二)轉變教師觀念,以生為本,構建合理的課程目標體系

大學英語老師必須汲取前沿的專業知識,改變固有觀念,積極嘗試以可雇傭性為導向的“以學生需求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可雇傭性能力的培養強調個性和創新性,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辦學思想,始終培養學生適應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強課程綜合性和適應性,通過此培養的學生才能具有可雇傭性能力。因此,大學英語課程目標體系改革的重點就是改變大學生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認識和實踐性活動。《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16)同樣指出英語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一方面需要加強與豐富地方本科院校大學英語的課程學習,從而不斷滿足學生的專業課學習與相關的工作需要;另一方面,通過專門用途英語和跨文化交際英語,不斷提高大學生對于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加強職業英語或學術英語的培訓,切實提高大學生實際交流能力,從而滿足國家戰略性需求,為國家追求進步與繁榮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9]

(三)可雇傭性能力培養融入到英語課程教學中,有過程地培養學生建立可雇傭性能力觀念

我國高校大學生可雇傭性能力開發,現階段主要集中于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方面,在課程教學改革方面仍處于理論探討和實踐的探索階段。德國高校提出,提高大學生可雇傭性能力的關鍵是課程設置。課堂教學是高等院校實現人才培養途徑的關鍵環節,采取有效、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將可雇傭性能力培養融入全部課程,融入課堂教學,主要包括課堂互動、課堂講授、第二課堂教學,對于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起重要作用。[10]學校通過課程開發培養大學生可雇傭性能力的途徑非常多,簡單來說,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1.將可雇傭性能力培養融入全部的課程之中。2.將可雇傭性能力培養融入部分核心課程。3.在課程中融人基于工作相關的學習內容。4.課程中設計專門培養學生可雇傭性能力的模塊。高校對大學生的可雇傭性能力進行培養,關鍵是能夠建立以可雇傭性能力培養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11]增加與專業技能密切相關的英語課程,大學英語課程的設置應該突出專業特色,在修訂教學計劃時,有步驟地增加突出應用能力、特色鮮明、應用性強的專業課,與專業技能相關的英語課程。

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腳步的日益加快,英語水平高的大學生則越來越得到雇主青睞,英語不僅成為國際外交場合的共同用語,更是汲取科技知識的媒介。作為融入世界的首選工具,英語應用能力也是目前我國大學生極其欠缺的。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也已經向人們證明,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階段向“大眾教育”階段轉變的過程中,一定會帶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這是哪個國家都不能避免的,我國也是一樣的。通過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將可雇傭性能力的培養融入進大學英語課程目標的體系,對于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可雇傭性能力都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改善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提高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完善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目標體系。

參考文獻:

[1]韓芳冰.德國職業教育對我國普通教育職業化改革的啟示[J].赤子:下旬,2015,(08):68-69.

[3]謝晉宇.可雇傭性能力及其開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7-18.

[4]徐繼寧,張素珍,李君平.可雇傭性能力培養與地方院校大學英語課程設置[J].濟寧學院學報,2010,(6):83-86.

[5]鄭東輝.可雇傭性導向的大學課程設計方式探討[J].全球教育展望,2012,(5):55-60.

[6]鄒蕾.英國大學生可雇傭性培養研究及其啟示——以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為例[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1):31-37.

[7]黃遠振.英語課程目標:梳理、闡釋與達成[J].課程•教材•教法,2005,(12):43-48.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10-15.

[9]陸道恩.新《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對地方本科院校大學英語分層教學的啟示[J].瘋狂英語:理論版,2016,(03):87-88,109.

[10]李躍軍,葉才華.試析大學生可雇傭性能力的培養途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4):101-103.

[11]曾紅權.高校大學生可雇傭性能力開發的策略選擇[J].生涯發展教育研究,2015,(1).

作者:隋瑩瑩 單位:喀什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中文字幕中韩乱码亚洲大片|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播放| 亚洲黄色片在线观看|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91九色蝌蚪porny|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日韩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潮喷|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请与我同眠未删减未遮挡小说|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久久久| 48沈阳熟女高潮嗷嗷叫| 在线观看国产wwwa级羞羞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黄大色黄美女精品大毛片|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免费|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美腿乱| 日本公与熄乱理在线播放370| 九九热爱视频精品|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免费在线看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欧美日韩免费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波多野结衣免费在线| 免费看黄色视屏|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尤物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