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閩江學院學報》2017年第7期
摘要:大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得學生可以掌握以及熟練運用這門語言。然而,由于語言是文化的組成要素之一,因此完全撇開文化的語言學容易顯得蒼白以及空洞。雖然如此,大學英語教育仍然存在對英語文化教學不夠重視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學目的的實現。對此,本文從語用學這個角度,用語用學的標準來分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并且,為了使得本次探究更具實際意義,本文特選取茶文化作為研究對象,深入淺出地探究了在語用視角下大學英語的文化教學的優化方案,希望最終的建議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能有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語用學;大學英語;茶文化;教學改革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它也是文化差異最敏感的體現。因此,我們會發現,即使是同一種語言,在不同的區域范圍也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對于大學英語這門學科而言,熟習英文單詞、語法等等可能只是學習英語最基本的準備。而真正要掌握英語這門語言,最終還要把落腳點放在英語文化上。比如,我們國家的英語課本教材,在介紹英語日常表達的章節,常常有這么一句對白:“Hi,I’mLiLei.What’syourname?——I’mLily.”這樣的表達無論從語法還是內容上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從英國或者美國文化講究上來說,這是典型不符合英語文化語用的表達方式。因為在國外,這樣的問法都只會在警察局、辦證大廳或者醫院等較為嚴肅的場合,人們質問對方時才會用到。一般日常生活中,新朋友之間想知道對方的名字,通常用的是諸如“MayIknowyourname”或者“Couldyoutellmeyourname”等較委婉的語句。這也從側面上反映出外國文化中人與人之間的禮貌與距離。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不應該忽視英語的語用表達,大學英語教學只有與英語文化教學緊密結合,才能使得英語教學真正富有意義,進而把英語教學的目的真正落到實處。
1語用學的價值理論
1.1語用學的概要
語用學從字面上展開,意思就是指研究語言得體運用的學科。談到語言的得體運用,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詞———“語境”,既語言環境,我們甚至可以認為,“語境”幾乎構成了語用學的核心部分。語用學從本質上說,也是研究如何準確結合情景理解和表達語言的學科。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語用學的核心內容就是要聽懂說話人的“弦外之音”,以及要“入鄉隨俗”地講話。在這里,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輔助說明:我們都知道,“ofcourse”翻譯為中文是“當然(是/可以)”的意思。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精準地掌握“ofcourse”的語用表達技巧。如果一個英國人問你:“MayIuseyourbook?”你可以回答:“Ofcourse!”他會覺得你很nice,但是如果這個英國人問你:“Isitaninterestingbook?”你再回答:“Ofcourse!”可能這種表達會讓這個英國人內心有些不舒服。因為“ofcourse”在中文的準確意思應該是:當然啦,這還用問嗎。因此,英國人向你借書,你說的“ofcourse”是表達自己非常愿意借給他的意思,但是當他問你這是否是一本有趣的書的時候,你說“ofcourse”這可能會讓他理解為他問了一個很愚蠢的問題。這個例子也告訴我們,語用學是我們準確地掌握一門語言的必要學科。然而遺憾的是,在大學英語中極少涉及語用學。
1.2語用學的突出價值———跨文化語用
不要說不同國度的文化差異現象,即使生活在同一國度、同一空間的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表達依然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差異的,否則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那么多的誤解。語用學雖然無法完全消除文化差異導致的諸多誤解,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起到規避的作用。隨著世界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語用學在跨國際交流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多的語言教育機構以及學者把關注的重心瞄向語用學。跨文化語用是語用學其中的一條分支,但是卻是眾多分支中最重要的一條主干。其原因有二:其一,語用學的價值在跨文化語用中體驗的最為明顯;其二,跨文化語用是眾多不同語用類型中被應用最廣泛的語用類型,也是語用學科內容最原始的模樣。
2基于語用視角的大學英語中的文化教學現狀———以茶文化為例
2.1教學內容止于英語語言教學
在我們身處的21世紀,國家早就提出,要把英語教學內容由最初的英語語言教學向英語語言文化教學轉變,從而培養出能適應跨國際發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但是基于應試教育的弊端,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始終還是以英語語言教學為主體,極少涉及英語語言文化的內容。雖然國家領導人在我國英語教學問題上反復強調英語語言文化輸出的重要性,但是卻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拿茶文化來說,它由最初盛行于我國到現在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開來,這其中涉及到的中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跨國際的交流與合作以及語言的衍生與轉變等等都是可以作為很好的素材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分享的。大學英語教材少部分涉及到茶文化的內容;但是英語教師們卻無法體會到編撰工作者們的良苦用心,依然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生詞以及文章的理解上。這里可以分享某高校的某次大學英語課上教師的上課模式(僅供參考):教師A說:“我們今天學習chap原ter12,同學們先通讀54頁第一篇短文,并拿筆劃下你們不熟悉的單詞,然后再翻頁對照生詞表在文章標出其中文釋義,給你們10分鐘時間!”10分鐘過去后,教師A又說:“好,現在請你們仔細閱讀短文后面的5個小問題,帶著問題再默讀文章,并在文章中標出可以回答問題的答案出處,待會我會找同學回答,8分鐘!”8分鐘過去后,師生就一起進入了問答環節。期間教師會穿插講幾個涉及到重點語法的句子。問答環節結束后,教師A說:“好,這篇文章我們就大致學習到這里,同學們再把文章看一下,有沒有不懂的地方,有的話現場可以提出來。”底下鴉片無聲。然后教師A說:“沒有的話,我們進入到下一個環節,單詞連連看……”上述事例雖然不能代表所有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但是確是我國目前絕大多數大學英語課堂的真實寫照。這種英語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讓學生誤以為所謂英語學習就是指英語語言學習,學好英語語言就等于學好英語。但是他們并不知道,英語語言只是英語的基礎,而如何正確恰當地理解以及使用語言才是英語的核心,而這些必須依賴于英語語言文化的輔助。
2.2授課方式
依然是以傳統書本授課為主其實不止是英語教學,我國目前絕大部分的學科教學都是以書本授課為主。但是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按傳統的書本授課顯然無法完全有效地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我們知道,即使是一個傻子也有掌握本國語言的本領,并且據研究表明,一個智商正常水平的人只需要在一個國家生活最多6年,他也可以一點都不刻意地掌握這個國家的語言。以上事例說明了,語言學科本身是不需要刻意而習之的學科類型,它甚至不像理科類學科需要大量地思考。它需要的是不斷地練習以及一定的情景氛圍。然而,傳統的書本授課模式一方面是在以一種刻意和機械的方法督促學生去記憶,另一方面也是一個不斷消磨學生對英語語言興趣的過程。拿茶文化做例子,如果一個教師只告訴學生綠茶是“greentea”,紅茶是“blacktea”,下午茶是“afternoontea”等,那學生也就這么理解了,英文單詞以及短語結構在學生眼里就是單詞與結構的關系,沒有任何趣味。但是,身為教師,如果愿意花多一點的時間去研習英美文化,并且可以經常在課堂上分享一些除開課本內容以外的英美文化歷史,讓學生學習英語就像在聽一段段有趣的英美國家故事一樣,這樣一方面容易促成學生有興趣地學習英語,另一方面也使得英語學習的層面變得立體化以及生動化。
3語用視角下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改革之路探析———以茶文化為例
3.1重視單詞的精確釋義及其延展
大學英語文化教學要保證教學質量的首要前提就是教學內容的嚴謹性以及權威性。無論是教材內容還是教師延展的授課內容倘若經不起推敲,容易降低學生對英語教學的信任程度。縱觀現在的大學英語教學,很多教學內容的確是經過編撰者反復確認以及修訂過的,因此單詞以及語法的錯誤率幾乎為零,但是倘若從語用的角度來考察的話,結果可能并不一樣。比如說,大學英語第2冊第10章節中有一篇小文章主要描述的是茶和咖啡在西方人心中的地位。在那篇文章中,紅茶的英文表達是“blacktea”。而當同學們都好奇為什么不是“redtea”的時候,教師給出的解釋是,現在紅茶也可以用“redtea”來表達。而其實,嚴格說來,這個確實要結合國家語用來具體分析的。因為在過去,英國人的語言運用中,“redtea”指代的是另一種類型的茶飲品,紅茶就是“blacktea”。即使是現在的英國,這樣的語言指代依然沒有改變。因此,你要是拿著紅茶跟英國人說“redtea”,他會覺得非常奇怪和難以理解。但是紅茶在美國或者新加坡等國家卻又可以用“redtea”來說。這些是由不同的文化環境所造成的。雖然這些都是英語文化中的細節,但是并不能因此而被輕描淡寫,因為英語文化的質量水平依然是以細節來考核的。
3.2重視教師的英語文化修養
教師在大學英語文化教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就像一艘輪船的掌舵者,決定著整艘輪船的行駛方向。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而言,重視教師的英語文化修養水平等于重視專業勝任能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個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成效。作為大學英語教師,培養自身的英語文化修養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英語水準,從而樹立自己在學生中的權威形象;另一方面,只有擁有一定的英語文化修養,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漁”,把自己在英語文化學習中的所得所感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從而更好地為學生“傳達授業解惑”。特別是對于茶文化的學習上,教師更應該提前做到了解和通透,才能更好地在英語教學中自如地傳播茶文化的歷史和知識。
參考文獻
[1]高一虹.生產性雙語現象考察[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1):59-64.
[2]梁蘭芳,徐桂艷.談外語學習中的文化習得[J].教育探索,2007(6):50-51.
[3]徐紅紅.論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文化教學[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4):72-73.
[4]陳彩霞.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9(2):48-51.
[5]陳靜.大學英語3A教學模式探索[J].外語教學,2006(5):71-73.
作者:陳瀟 單位: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