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田徑運動員身體形態特征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湖北體育科技雜志》2014年第五期
1結果與分析
競技運動項群劃分的標準較多,依據田麥久等人的研究,按運動項目所需競技能力的主導因素為一級分類標準,田徑運動項目均隸屬為體能類項群;以田徑運動項目所需競技能力的各自表現形式為二級分類標準,又可將其分為速度性、快速力量性、耐力性、綜合性4項亞類,這4種亞類又可分成若干子類(表1)。本研究對世界優秀田徑選手在不同項群項目間的身高、體重和克托萊指數及年齡進行分析(表2),表明其基礎形態條件在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及綜合性項群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構成因素中有著重要的生理學意義。
1.1身高特征
身高反映人體形態結構和生長發育水平,尤其是縱向發育水平的主要形態指標。從表2可以看出,在亞類項目中男女的身高均呈現出投擲項目>跳躍項目>短跨項目>中長距離項目>超長距離項目的特點。從生物力學角度來看,競高類的投擲項目,在不考慮空氣阻力條件下,影響投擲項目成績的因素,主要是投擲初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在初速度和出手角度相同情況下,出手點越高,投擲距離越遠。而器械的出手高度與人體的身高臂長和最后用力的動作有關。在一定程度上,身高越高,成績越好。競遠類跳躍項目,身材高則重心高,可以預先獲得高度、騰空幅度及提高握桿點的位置。而對于競速項目,主要是受步頻和步幅兩大因素影響,雖然身材高大有利于提高步幅,但相對于快速力量性的項目,身高因素在成績中比重較輕。因此,投擲項群運動員的身高較其他項群高,呈現出高大化特征。
1.2體重、克托萊指數特征特征
體重是反映運動員肌肉、骨骼橫向發育狀況的一項形態指標。克托萊指數=體重/身高(kg/cm)×1000,其運動員體重和身高的關系。由于身高主要受遺傳因素影響,體重則受環境、訓練等后天因素控制,因此用克托萊指數評價運動員的肌肉發展程度及肥胖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克托萊指數與其體重呈正相關,即運動員體重越大,克托萊指數越高。從表2看出,不同項群男子的體重特征表現為投擲>全能>短跨>跳躍>中長>超長,女子體重特征表現為投擲>全能>跳躍>短跨>中長>超長。男女田徑運動員在不同分組項目中克托萊指數依大小排序均為:投擲項目>全能項目>短跨項目>跳躍項目>中長距離項目>超長距離項目。從項目肌群工作特點看,田賽項目的工作肌群是一次性爆發性收縮快速用力完成動作;徑賽項目的工作肌群則是在一定時間內持續地高速度地完成收縮;而全能運動是由跑、跳躍、投擲等的七個單項組成,所以要求運動員的體重既不能太輕,也不宜過重,只有比例適宜才能取得好的成績。同時有運動生理學的研究表明,運動員的力量素質與其體重密切相關,從中得知快速力量性的田賽項目對體重要求較高,不論男女運動員其克托萊指數也是最大的。
1.3年齡特征
年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經驗與成熟,一般來說年齡越大心智越成熟、心理越穩定。現代激烈的田徑比賽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分析優秀運動員的年齡特征十分必要。
1.3.1不同項群的年齡分析從表2中可以看出,男子運動員的年齡結構的項群特點即快速力量項群>耐力類項群>全能類項群>速度性項群,女子則為快速力量項群>全能類項群>速度性項群>耐力類項群。根據選材學的觀點,各運動素質的增長都有其自身規律,素質增長過度到穩定階段有先后順序為:速度素質>耐力素質>力量素質>柔韌素質,這相應的決定了素質的消退順序。由于不同項目對各項運動素質的要求不同,因此各項目的年齡大小也就不一。
1.3.2不同年齡階段特征從表3中可以看出,20歲以下的共8人,占前8總人數的2.53%,獲得金牌的僅有1人,占金牌總數的2.44%,其中最小的為18歲;20-24歲這個階段前8名的共84人,占總數的26.6%;25-30歲這個階段共171人,占總數的54.11%,其中獲得冠軍的27人,占金牌人數的65.9%,另外從圖1中也可看出,前8名運動員的平均年齡在25-29歲之間,在北京奧運會中,這一階段共有135人進入前8名,占總金牌數的39.24%。從多項研究中表明25-30歲這一年齡段是多數田徑項目運動員出成績達到高水平的最佳年齡段,這也表明該年齡段運動員漸漸成為奧運會主力軍;31歲以上的共53人,占16.8%,與北京奧運會這一年齡階段的6.97%相比有所上升。通過對這四個年齡階段的分析,可以看出優秀田徑運動員表現出的最佳競技年齡區間為25-30歲,其次為20-24歲之間,再者為31歲以上,并且此階段運動員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同時可以看出31歲以上的老將獲得獎牌的數量明顯多于19歲以下的年輕人,18-19歲是初露鋒芒的年齡,個別運動員雖然表現出很高的運動水平,但在需要豐富的比賽經驗、穩定嫻熟的運動水平和激烈競爭意識的奧運會上還是很難穩住一席之地,說明參賽經驗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在田徑比賽中的重要作用。
1.3.3不同性別的年齡分析從圖2中可以看出,獲得獎牌的男女運動員年齡都不同程度的上升,24歲之前男運動員人數多于女運動員,但25歲之后女運動員人數明顯增加。從表4中得知,男子26.67歲,女子27.18,男女年齡相差0.5歲,說明女子運動年限相對延長。
2結論
1)亞類項目中男女的身高均呈現出投擲項目>跳躍項目>短跨項目>中長距離項目>超長距離項目的特點。2)不同項群男子的體重特征表現為投擲>全能>短跨>跳躍>中長>超長,女子體重特征表現為投擲>全能>跳躍>短跨>中長>超長。男女田徑運動員在不同分組項目中克托萊指數依大小排序均為:投擲項目>全能項目>短跨項目>跳躍項目>中長距離項目>超長距離項目。3)優秀田徑運動員表現出的最佳競技年齡區間為25-30歲,且運動員出現最佳成績的年齡延長;不同性別的年齡分布不同,女子運動年限較男子相對長。
作者:高秀華詹曉梅于飛李亞坤單位: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