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機制砂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福建建材雜志》2014年第八期
1試驗結果及討論
1.1不同機制砂與河砂的比例對混凝土性能影響對不同機制砂與河砂的比例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進行了實驗研究,實驗通過調整外加劑摻量做到相同的混凝土初始流動性,具體實驗數據如表2、表3、表4所示。混凝土工作性能測試結果顯示,隨著機制砂的用量的提升,為了達到同樣的混凝土初始坍落度及擴展度,外加劑摻量需要提高,但混凝土經時損失依舊變大,混凝土含氣量降低;主要是由于機制砂中石粉含量較高,機制砂顆粒呈不規則形狀,導致混凝土初始流動性差,經時損失大;故要求混凝土減水劑質量要好,減水率要高,保坍性能要好。混凝土強度測試結果顯示,摻入一部分機制砂會使得混凝土強度略微提高,造成這一現象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機制砂本身棱角多,表面粗糙,與水泥漿粘結力高,最終體現為混凝土強度提高;其次,由于摻入機制砂時會引入一部分石粉,適量的石粉能填充混凝土中的小縫隙使得混凝土更為密實,因而強度提高;再者,由于使用機制砂的混凝土不容易引氣,使得混凝土含氣量降低,從而提高了強度。而從編號N5的強度來看,后期強度有所降低,可能是由于本次試驗全部使用機制砂,引入的石粉含量過高,而由于石粉本身是惰性的,會導致強度增長受限,影響后期強度。
1.2不同機制砂與河砂的比例對混凝土用水量影響對不同機制砂與河砂的比例對用水量的影響進行了實驗研究,試驗配比及混凝土工作性能、混凝土強度測試結果如表5、表6、表7所示。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隨著機制砂的用量的提升,為了達到同樣的混凝土初始擴展度,混凝土單方用水量需提高,同時可以通過調整外加劑的摻量,使得用水量提高量在合理的范圍內,最終使得混凝土強度也在合理的范圍。結合對比實驗N1、N3、N5、N6、N7,而提高用水量后,外加劑摻量可以降低,混凝土含氣量升高,混凝土經時損失也有所改善。
1.3不同機制砂與河砂的比例對混凝土外加劑影響考慮到外加劑在當今混凝土行業的重要性和相對可控性,試驗針對機制砂的用量變化,對應調整外加劑來調整混凝土和易性及含氣量,試驗配比及混凝土工作性能、混凝土強度測試結果如表8、表9、表10所示。通過外加劑的配方調整,達到在不同機制砂與河砂的比例下,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擴展度及含氣量相同,來觀察對經時損失及強度的影響。試驗結果顯示,通過調整外加劑配方來提高混凝土的含氣量后,混凝土經時損失得到改善,可能是由于由外加劑引入的微小氣泡對機制砂表面起到一定的潤滑作用,另一方面這些氣泡可以附著在石粉表面,對石粉對外加劑的吸附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通過對比實驗N3與N8、N5與N9,混凝土強度同等對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含氣量提高引起的。把實驗編號N1、N8、N9的所用外加劑標記為A、B、C,依據GB8076-2008對其進行檢測,結果見表11。實現結果顯示,提高機制砂用量后,需要的外加劑減水率要提高,同時需要提高外加劑的引氣性能,從各個期齡的抗壓強度比來看,添加根據機制砂特點調制的外加劑C的受檢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比偏低。雖然外加劑的減水率有所提高,用水量減少,有利于抗壓強度比的提升,但是由于按照GB8076-2008檢測外加劑性能時采用的砂為河砂,導致添加根據機制砂特點調制的外加劑C的受檢混凝土含氣量偏高,使抗壓強度比下降更多,最終使得添加外加劑C的受檢混凝土測得的抗壓強度比偏低。實驗N1、N8、N9的數據結果顯示,雖然根據機制砂特點調制的外加劑C檢測抗壓強度比不足,但是在搭配不同機制砂比例的情況下,可以得到抗壓強度差不多的混凝土,這一結果也證實了產生外加劑C檢測的抗壓強度比偏低的原因就是因為按照GB8076-2008要求檢測外加劑時所用的砂子與實際摻入機制砂的砂子不同。
2結論
(1)對不同機制砂與河砂的比例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機制砂用量的增加,混凝土外加劑摻量加大,混凝土經時損失加大,而混凝土強度呈現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2)通過不同用水量對不同機制砂與河砂的比例混凝土性能影響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機制砂用量增加,適當提高混凝土單方用水量,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流動性,改善混凝土的經時損失,且對強度影響較小。(3)通過不同外加劑對不同機制砂與河砂的比例混凝土性能影響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顯示,為保證混凝土性能,隨著機制砂用量增加,外加劑減水率及引氣量需提高。
作者:尤仁良單位:福建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