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農保業務軟件上線會議領導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同志們:
今天,我廳與中國農業銀行省分行聯合舉行新農保業務軟件上線和首批新農保遠程設備發放儀式,這標志著我省新農保信息系統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標志著我廳與省農行新農保社會保障卡金融服務合作項目成功啟動。在此,我代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向中國農業銀行省分行對全省新農保試點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也預祝我們的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新農保社會保障卡金融服務合作的重要意義
(一)開展新農保社會保障卡金融服務合作,是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新農保試點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去年9月1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從年起開展新農保試點工作,并要求逐步擴大范圍,到2020年基本實現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根據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省政府于去年底啟動了13個縣(市、區)的新農保試點工作,要求大力推行社會保障卡,方便參保人持卡繳費、領取待遇和查詢信息,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金融網絡為新農保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切實做好賬戶管理、政策咨詢、查詢服務、養老金支付等工作。新農保試點工作涉及面廣,資金量大,參保居民居住分散,迫切需要依托覆蓋廣大農村的金融服務網絡,為參保農民辦理新農保業務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開展新農保社會保障卡金融服務合作,就是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將新農保業務管理系統與銀行金融服務網絡有效對接,使持卡人既能夠方便地辦理新農保業務,又能夠便捷地享受到金融服務,從而將新農保試點工作的各項部署和要求落到實處。
(二)開展新農保社會保障卡金融服務合作,是提高基層服務平臺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新農保工作面向廣大農村居民,鄉鎮基層服務平臺建設尤為重要。去年,經省委常委會審議,省編委《關于加強和完善全省新農保試點縣(市、區)勞動保障服務平臺建設有關問題的意見》,各地普遍建立了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落實了機構、場地和人員。但是,基層服務平臺的信息化建設還十分薄弱,絕大部分地方網絡沒有開通,辦理業務還是依靠手工操作,數據資料不全、采集標準不統一、不能實時更新等問題比較突出,這都影響到了基層服務平臺整體功能的發揮。從新農保工作的發展態勢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服務對象、服務范圍、服務領域將會快速向下、向基層延伸,提高基層服務平臺的信息化水平顯得尤為迫切。開展新農保社會保障卡金融服務合作,充分利用銀行的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和網絡優勢,加快基層服務平臺信息化建設步伐,建立上下聯接、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實時更新、動態管理的基層信息服務平臺,是確保新農保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的重要方面。
(三)開展新農保社會保障卡金融服務合作,是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務能力的重要途徑。隨著新農保試點工作的推開,社會保障制度將逐步覆蓋到所有城鄉居民,這對我們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新農保信息系統采用全省大集中的模式建設,對數據的安全性、網絡的穩定性、流程的規范性帶來了新的挑戰。開展新農保社會保障卡金融服務合作,可以進一步推動全省信息系統建設步伐,整合信息資源,將信息網絡延伸到鄉鎮和有條件的行政村,充分利用銀行網點優勢和現代網絡技術,創新信息化服務手段和方式,使參保農村居民不出村組就能夠接受到各項高質量的服務,便捷地辦理各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
二、準確把握新農保社會保障卡金融服務合作的重點內容
為加快推進我省新農保試點工作,經省政府批準,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中國農業銀行省分行作為全省新農保社會保障卡金融服務合作銀行。采取的合作方式是,在全國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卡面上,加載銀行借記卡隱形磁條和銀聯標記,增加金融服務功能,實現社會保障卡與銀行借記卡功能的對接。社會保障卡除具備國家規定的參保人辦理新農保業務等功能以外,還能夠滿足參保人通過銀行網點持卡繳費、領取待遇和查詢本人參保信息的需要。合作內容主要有兩點:
(一)社會保障卡合作。省農行按照新農保社會保障卡的發卡總量,以單卡投資18元/卡的標準核算,投資支持我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其中,先期一次性預付3500萬元,主要用于新農保信息系統硬件及軟件的建設,包括試點縣(市、區)終端設備配備。今后,各縣(市、區)發放新農保社會保障卡,即按本次招標的單卡投資報價進行核算,資金主要用于本地信息化建設投入,以及省市信息化建設相關投入。
(二)金融服務合作。為配合推動全省新農保工作的開展,省農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利用其營業網點、自助終端、轉賬電話、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金融工具,為全省新農保參保人提供參保繳費、養老金待遇領取和查詢參保信息等服務。
三、認真落實新農保社會保障卡金融服務合作項目
(一)要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為配合新農保業務管理軟件的啟動實施,按照本次招標提出的需求,經與省農行協商,為各市(州)、試點縣(市、區)和鄉鎮配備首批終端設備,共計配備臺式計算機552臺、激光打印機184臺。其中,每個市(州)和新農保試點縣(市、區)配備3臺臺式計算機和1臺激光打印機,試點縣市所轄每個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各配備3臺臺式計算機和1臺激光打印機。這次按統一標準下發的新農保終端設備,主要滿足新農保業務管理軟件上線的基本需要,今后,隨著業務的發展和需求的增加,再逐步配備第二批設備。考慮到各地新農保業務的發展和勞動用工備案管理工作需要,這次為市(州)配備的臺式計算機分配農保科、勞動關系科、信息中心各一臺。為此,各地要配合銀行做好設備領用、交接和管理工作。要指定一名設備專管員負責與當地農行農戶金融部銜接,辦理領用、登記、核對、驗收手續。辦理完交接手續后,交接單據應一式四份,分別交省農行農戶金融部、省廳信息中心以及當地農行農戶金融部、當地人社部門信息中心各一份。各地要加強對設備等固定資產的管理,建立設備管理臺賬,指定專人管理。對于省農行配備的相關設備,要粘貼“新農保遠程專用設備”專用標簽,做到專項使用,不得自行調劑、處理和挪作他用。對于需要處置的專用設備,應逐級上報省廳、省農行備案后,辦理相關手續。
(二)要統一社會保障卡管理。省廳即將開展社會保障卡卡片招標工作,預計9月份可確定4家制卡商,負責全省社會保障卡的制作。本次招標范圍是,全省新農保社會保障卡以及委托省廳招標的9個市州城鎮社會保障卡卡片制作。沒有委托省廳招標的地方,待合同期滿以后,逐步委托并過渡到全省統一的管理辦法上來。否則,今后無法與省廳管理系統對接,無法全省通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各地一定要按照省廳統一部署和要求,加強對社會保障卡的統一管理。為實現“一卡通”的目標,省廳還將強化全省社會保障卡統一初始化和統一管理密鑰的模式。凡新制發的社會保障卡,必須由省廳統一初始化,并嚴格執行省有關社會保障卡標準和管理規定。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一卡通”是國家和省確定的方向,從業務上講,要各險種通用;從區域上講,要全國、全省通用。通過統一初始化,可以檢測卡的芯片以及數據結構,確保標準統一,方便以后職工流動。與此同時,省廳正在組織開發全省統一的社會保障卡管理軟件,建立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省級交換平臺,并與醫保異地結算系統對接,優先在城市圈開展社會保障卡跨地區通用試點。
(三)要建立溝通協調機制。開展新農保社會保障卡金融服務合作,是各級人社部門和農業銀行“服務三農”的一件大事,既涉及到社會保障卡的數據采集、制卡、發放,又涉及到固定資產的申報、采購、配置,還涉及到金融服務網點和基層服務平臺的對接,等等。涉及面廣,資金量大,環節多,時間長。各地人社部門與農行之間要建立正常的溝通協調機制,及時通報情況,主動研究解決問題,確保合作項目順利實施。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分管信息化工作的負責人,是項目合作的第一責任人,信息中心和農保機構以及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共識。基層業務部門根據工作提出需求,上級部門要認真審核把關,做到上下溝通、互相支持,共同推動項目有序實施。
四、扎實做好新農保業務管理軟件上線各項工作
經過三個月的準備,我省新農保業務管理軟件本地化開發工作已基本完成。8月20日,通過了軟件各項功能測試,具備上線條件。考慮到我省新農保業務經辦規程正在制定中,國家對新農保業務管理軟件上線時間又有要求,這次軟件開發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按照國家統一規程和我省已明確的業務需求開發軟件,以滿足各地業務經辦的基本要求;第二階段,待全省新農保業務經辦規程確定后,再根據新的業務需求,對軟件進一步修改完善。從8月31日起,新農保業務管理軟件正式啟動上線工作,9月底以前,要全面實現新農保業務經辦的信息化管理。為此,我就相關準備工作強調三點:
(一)做好網絡環境準備。4月12日,在全省視頻網絡建設視頻會議上,對全省主干網絡和鄉鎮基層網絡建設進行了部署。將省-市-縣主干網絡由2M提高到10M,鄉鎮建設2M帶寬的VPDN專線。主干網線路租費由省統一支付,VPDN專線按照50元每個節點的月租費標準,由各地支付。截至目前,省廳核心路由器已配備到位,到各市州的10M專網已連通。由于部分地區路由設備沒有到位,導致全省業務專網建設進展比較緩慢。為此,各地要高度重視,抓住新農保業務軟件上線的契機,按照省廳下發的《關于認真做好金報工程主干網絡升級工作的通知》(鄂人社辦發〔〕55號)要求,盡快將路由器、交換機等網絡設備配備安裝到位,主動與當地電信部門配合,確保省、市、縣三級主干網絡連通。新農保試點縣(市、區)要加快鄉鎮基層網絡建設進度,通過省電信公司VPDN專網,將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直聯到省數據中心,將這次下發的設備安裝到位,確保新農保業務經辦。
(二)做好系統參數和操作用戶信息的上報工作。新農保業務管理軟件上線以后,需要在系統中設定各試點縣(市、區)所轄鄉鎮、村的名稱和編碼,對每個終端的操作人員需要分配權限和密碼。為此,省廳制發了新農保試點地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信息上報表》和《新農保操作人員名冊表》(表格可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網上下載”欄目中下載),請各試點縣(市、區)盡快將本級行政區劃代碼、所轄鄉鎮、村組名稱及編碼,以及操作人員名單上報省廳。
(三)做好數據采集、導入、比對工作。新農保業務管理軟件上線以后,針對各試點縣(市、區)此前已發生的新農保業務數據,東軟公司開發了數據采集模板,專門用于將老數據轉入到新系統中。數據采集模板包含參保人員基礎信息、繳費信息、享受待遇人員信息、待遇發放信息,對應的文檔為《參保人員基礎信息采集表》、《參保人員繳費信息采集表》、《領取待遇人員基礎信息采集表》、《待遇發放信息采集表》。各試點縣(市、區)要在核實各鄉鎮參保人員名單、繳費記錄和待遇發放名單、發放記錄的基礎上,以電子表格的形式錄入基礎信息,并導入新農保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再與手工記錄的資料進行比對。在完成上述工作過程以后,新農保業務管理信息系統正式運行。
同志們,新農保試點工作任務繁重、時間緊迫、責任重大。我相信,通過與省農行開展新農保業務的全面合作,必將使廣大參保人員切實感受到新農保政策帶來的實惠和保障,也必將使我們的經辦服務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有一個大的提升,同時,我也相信,通過合作,省農行在服務“三農”、服務社保方面會有一個更加廣闊的平臺。最后,祝愿我們的合作取得成功并獲得雙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