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產強縣創建工作會領導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同志們:
今天召開的推進水產強縣建設大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會前,縣委、縣政府進行了專題研究,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水產強縣建設的通知》。上午大家參觀了現場,聽了情況介紹,這些現場很鼓舞人,經驗很有啟發。剛才,會上兌現了獎金,散花鎮等四個單位作了表態發言,同志就推進水產強縣建設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各鄉鎮及相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迅速抓好落實。下面,我結合實際強調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水產強縣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近年來,我縣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水產經濟,全縣水產業呈現出活力強、潛力大、后勁足的良好態勢,逐漸成為我縣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農民增收的亮點產業,去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水產大縣"榮譽稱號。這個榮譽來之不易,是全縣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特別是水產部門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扎實推進水產強縣建設,既是對水產大縣成績的鞏固,也是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重大舉措。
1、建設水產強縣是發揮資源優勢、優化產業結構的需要。我縣水產資源豐富,全縣水域面積40.56萬畝,可養水面18.2萬畝,其中精養水面達到12萬畝,當家塘堰3萬多口;菱藕種植面積3萬畝,同時,我縣地理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水產品流通市場廣闊。當前,我縣農業仍主要以種植業為主,水產業主要以養魚為主,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大力發展水產品生產,逐漸延伸水產繁殖、精深加工、觀光休閑漁業等產業鏈條,將有力推進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真正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轉變成發展優勢和農民增收優勢。
2、建設水產強縣是實現農民增收、促進農業增效的需要。由于農業基礎薄弱,我縣農民增收主要依靠打工和政策增收,農業仍然停留于"靠天吃飯",群眾增收渠道狹窄。據測算,常規情況下,一畝水面可實現產值4000元,是農業種植的2倍,增加一畝水面養殖可為群眾增加現金收入2000元左右。我縣有低洼冷浸田15萬畝,如果全部實行蝦稻連作,可為群眾直接增收1.5億元、畝平增收1000元左右;有當家塘堰4萬余畝、荒廢水面7萬畝,如果加以改造實行蓄水養魚,可為群眾增收8000萬元、人平近100元,僅這幾項,可直接為農民人平增收280元左右。
3、建設水產強縣是打造浠水名片、提升縣域競爭力的需要。我縣養魚歷史悠久,一直是全省重要的水產養殖基地和商品魚基地,曾保持近20年的全省水產綜合十強縣市榮譽稱號,特別是今年榮獲全省"水產大縣"榮譽稱號,重塑了浠水水產形象,擦亮了我縣享譽已久的"金字招牌",這將有力推進我縣農業產業化進程。去年,我縣水產業總產值僅占農業總產值的26%,其支撐力還不夠強。據計算,每增加10000畝水產養殖(種植),可提升水產產值2個百分點。因此,扎實推進水產強縣建設,大力發展水產業,逐漸形成"水產種養、畜禽養殖、農作物種植"三足鼎立、共同支撐的農業發展格局,這將為縣域經濟發展夯實堅實的基礎。
4、建設水產強縣是落實上級精神、抓好當前工作的需要。2007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在全省創建畜牧水產大縣的重大決策,市委、市政府也召開專題會議,并出臺了《關于創建畜牧水產大縣的意見》,要求全市有條件的縣市都要扎實開展水產大縣創建工作。為促進我縣水產大縣創建工作順利開展,縣委、縣政府成立了創建領導小組,專門制訂了優惠扶持政策,大力培植龍頭企業,著力發展大場大戶,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我縣"大縣"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在今年年初的經濟工作會暨三級干部大會上,縣委、縣政府對大力開展"農業大縣"特別是水產、畜牧大縣建設,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要求,全縣上下要緊緊圍繞目標和要求,切實做好推進水產強縣建設的各項工作。
二、突出重點,強化措施,著力解決水產強縣建設的突出問題
當前,我縣水產業發展離水產強縣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突出表現在:一是漁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池塘老化,抗擊自然災害能力較弱,尤其沒有建立起激勵農民自覺投資改造的機制;二是產業結構滯后,新技術、新模式、新品種推廣不快;三是龍頭企業帶動力還不強,水產品種較為單一,品牌效應不響,各級各部門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圍繞發展目標,突出重點工作、重點環節,著力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突出區域布局,加大板塊建設力度。要把板塊建設作為推進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的重要抓手,按照"四沿四帶"規劃布局要求,大力建設名優特水產生產板塊。等重點鄉鎮(場區),要積極探索水面資源流轉,把大湖大庫甚至塘堰向大戶集中,向專業戶集中。要結合我縣正在爭取的中央發展現代農業(水產)標準化高效生態養殖示范基地項目,高質量辦好2個萬畝水產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財政、發改、水產、國土、交通、林業等部門和相關鄉鎮要通力配合,科學規劃、高標準建設,把標準化養殖基地辦成精品,辦成樣板,真正起到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