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黨校秋季開學式上的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是第二輪大規模培訓干部的“收官”之年。搞好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理論培訓,是加強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黨員干部增強素質、提升能力的重要舉措。上周,李明同志跟我商量,希望我能抽空在這次培訓班開學式上作個講話。在我看來,理論修養是干部綜合素質的核心,沒有理論上的成熟,也就沒有政治上的成熟。因此,學習理論是我們加強修養、提升能力、干好工作的重要基礎。
今天,我們把區直各部、委、辦、局和各鎮(街)的主要負責人都請來,與學員們一起參加開班式。我是九月五日來上任的,到今天正好半個月,從那天起我就是人,與同志們要休戚與共、榮辱與共了。借此機會,我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開發區面臨的形勢
二、充分認識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50多年來,的發展有三次重大歷史機遇。第一次是145年前,左宗棠、沈葆楨興辦船政,船政文化從此名揚海外,并以新式教育體現了教育成功的模式而著稱。第二次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區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開發區,從一個小鎮躍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次就是現在,2014年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確立新城建設,并寫入省委、市委黨代會報告,將與大都市區建設聯系在一起,于是“新城”連同“船政”成為在省、市新聞媒體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匯。
為什么說是機遇?首先,從過去的發展上來看,的經濟發展是與1993年、2005年兩次開發區擴區密不可分。從最初青州片的4.4平方公里擴展到現在的23平方公里(實際管轄面積18平方公里),才擁有了目前的經濟規模。實際上2005年那次擴區,有的區域是追認的。2005年以后,基本上就沒有太多新的可上馬項目,主要是空間上受到了限制。這次新城規劃,為的再次擴區和二次騰飛提供了可能。我們不說規劃范圍740平方公里,起碼瑯岐92平方公里納入發展范疇,92平方公里是現在開發區的5倍,是鼓樓的2.5倍,因此,建設新城,從空間拓展上為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其次,從解決城市發展問題上看,“沿江向海”是唯一的重要戰略。中規院對的幾個城市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弱、廈門小、泉州散,將“十五”的發展戰略稱為“散打”,這樣的結果實際上是新區沒有得到很好的拓展,仍舊固守中心老城區,導致了發展面臨城市規模弱、經濟總量小的不利局面,并且造成在全國中心城市地位的下降:2000年GDP在全國主要城市排名19位,2005年26位,2010年30位,十年下降11位。解決這種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中央領導同志在工作時提出的“東擴南進、沿江向?!?,建設經、到達長樂的濱江濱海新區。
又稱“三山”,指的是古城內的烏山、于山、屏山,指的是目前的鼓樓地區。從公元前202年“三山”城市發展到公元1843年“五口通商”的濱江城市花了2045年。從濱江城市到實施濱江、濱海城市規劃,又花了168年。只有完成從“三山”城市到濱江城市、濱江濱海城市的跨越,才能使大都市區建設計劃得以實施。目前,省委提出疏解老城區的思路,加快從濱江城市向濱江濱海城市的跨越,建設大都市,不僅能有效解決城市規模弱、經濟總量小的突出矛盾,也使新城建設成為發展的歷史必然,使的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一個嶄新的機遇和挑戰。
為什么說是挑戰?目前擺在我們面前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順著“普區化”的發展道路,即“年年難過年年過,年年混得很難過”,坐視區經濟總量排位每年后退一位的現狀,怨天尤人,坐以待斃。另一條路是臥薪嘗膽、披荊斬棘,奮力沖出一條路,使開發區重振雄風,再鑄輝煌。這一段時間我通過走訪調研、談心談話,接觸了區內一批干部,我感到,我們的干部絕大多數是素質比較高,是積極向上的,也是有血性的,我們要有我們的尊嚴。馬斯洛的五種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我想,自尊及建立在自尊之上的自我實現,一定是大家共同的追求。
三、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
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發揮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個地方事業發展和工作成敗。就這個問題,我對在座的各位領導干部提幾點要求:
(一)要在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上作表率。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是解放思想的三十多年。開發區誕生于改革開放,也是解放思想的產物。開發區姓“開”,就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這是沖破束縛、走出困境的法寶。今年,我在英國劍橋學習了20多天,對英國地方政府的創新意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歷史上講,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誕生了自由主義經濟,當英國的自由主義經濟發展遇到瓶頸時,便出現了凱恩斯強調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后來撒切爾政府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又將私人機構引入公共事業,并大膽在圖書館、醫院等公共領域進行了嘗試,從而展現了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比較有效地破解了財政緊縮而公眾對公共服務需求日益提升的矛盾。鼓樓區也曾經將清掃保潔等公共服務進行城市管理服務外包運作。就我區民生事業而言,社會進步滯后于經濟增長,歷史欠債太多,財政增收困難,體制作了調整。解決社會事業急需大量投入、財政又十分困難的矛盾,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努力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積極引進其他地區先進的成熟經驗。敢于開拓進取,大膽沖破各種束縛,大力營造鼓勵干事,寬容失誤,“做事都鼓勵,哪怕有失誤;不做事的都批評,哪怕有各種理由”的良好氛圍。
(二)要在樹立瑯岐發展意識上作表率。過去,與瑯岐關系一直理不清。今年雖然關系逐步理順了,但在思想觀念上還存在“你我瑯岐、你瑯岐我”的偏見。大家要理清“瑯岐經濟區”和“瑯岐鎮”的概念,瑯岐經濟區不等同于瑯岐鎮。對于瑯岐發展,我們要高度重視。的未來在于瑯岐,今后發展靠瑯岐。但是,目前瑯岐的社會事業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村級組織建設等方面與我區其他區域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有發展瑯岐的意識,要抓住新城建設的大好時機,通過加快發展來解決問題,努力補上歷史欠賬。隨著瑯岐與市區之間交通的改善,瑯岐的發展必將更為迅猛。瑯岐是我區今后發展的潛力所在,重點所在。
(三)要在開闊視野、開闊胸襟上作表率。著名經濟學者成思危在“論壇”提出,我們的發展“今天靠經濟,明天靠科技,后天靠教育”。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經濟層面上,也要重視科技和教育,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教育水平提升,努力提高整體國民素質。在抓經濟的同時,絕不能忽視科技創新的價值。開發區有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擁有眾多的上市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科技型企業擁有很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為我們加快科技創新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要倍加珍惜。領導干部一定要有寬闊的視野,在狠抓經濟、狠抓落實的同時,一定要注重科技、重視教育,一定要把一定量的經濟成果投入到明天、后天中去,為今后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要在貫徹民主集中制上作表率。民主集中制是黨和國家的根本制度和領導制度,是民主與集中的統一,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我們既要強調民主,又要強調集中,主要內容是“四個服從”,即“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我們要防止兩個錯誤傾向,既要反對民主不夠,個人獨斷專行、搞一言堂;又要防止集中不力,就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辦、軟弱渙散的傾向。就來講,有后一種傾向的苗頭。我們要創造一種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紀律又有自由,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這需要大家共同來努力。在工作中,領導決策很重要,團隊協作也很重要,區委常委會要在民主集中制上做好表率,各鎮(街)各部門領導也要認真貫徹執行。各級干部要提振士氣,擰成一股繩,凝心聚力,形成強大的合力。區委要關注大家關注的問題,關心大家的成長和切身利益,這也是一種民主。
(五)要在關注民生上作表率。我們是人民的政府,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宗旨。先賢林則徐喜歡的二副楹聯:“為政若作真書綿密無間,愛民如保赤子體會入微”,“視國事如家事,近人心即佛心”表現了林則徐愛民的襟懷。要大力推動社會事業的進步,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過上幸福的生活。要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街)衛生院,盡快解決教育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推動居民小區物業化管理進程,加強路面管控,認真規劃主城區街道景觀,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城市形象。重視民生要體現在對信訪的重視上。重視信訪的干部一定是好干部,不重視信訪的干部一定不是好干部,組織部門可以此作為評判干部標準的參考。領導干部不要當官做老爺,要做關注民生的表率,接待群眾來訪,要“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要堅決克服官僚主義,經常深入群眾、深入一線。
(六)要在真抓實干上作表率。“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一切工作都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要大力弘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F在,的發展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要有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各位領導干部要主動作為,放下身段,深入一線。外出調研,要輕車簡從,不搞迎來送往,營造崇尚實干、真抓實干的工作氛圍。組織部對于那些實干肯干、腳踏實地并干出業績的干部要予以關心關注,重點培養。
是榕城,鎮海樓的楹聯“春到屏山滿城榕鋪千頃碧,煙籠海嶼上樓人踏一梯云”描繪了榕樹滿城、暑不張蓋的景觀,歷代主政者都愛榕植榕,成為一種傳統,榕樹不材,但有德,更有精神。我們要大力發揚“榕樹精神”,以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工作態度,無私付出、默默奉獻的人生追求,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堅定信念,激發工作熱情,永葆生機和活力,竭盡全力推動我區各項事業的繁榮發展,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