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高鐵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為滿足職工精神需求,提高職工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而開展的各種文化現象、文化行為和文化活動。它包括適應高鐵時代特點的企業新形象、新愿景、新使命和新目標,包括職工思想道德教育與培養、科學技術知識普及與提高、文學藝術創作與欣賞、文娛體育活動開展與組織,以及文化體育娛樂設施的完善與管理等等。發展高鐵文化可以凝聚企業精神,豐富職工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綜合素質,美化鐵路工作環境,樹立高鐵良好形象,提高管理效能。高鐵文化是以反映高速鐵路建設和發展的“運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務高品質”為特征的鐵路職工文化。它與職工文化、企業文化密不可分,區別在于它與高鐵發展緊密相連。加強高鐵文化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鐵路快速和諧發展,培育鐵路核心競爭力,造就高素質職工隊伍的需要,是鐵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各級組織不僅要重視,還要為高鐵文化提供良好客觀環境,給職工搭建高鐵時代的文化展示平臺,為高速鐵路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高鐵文化是新形勢下職工的追求。
鐵路進入高鐵時代后,一種全新的工作觀、時間觀擺在職工面前,其中最客觀的是列車運行的高速度,安全技術的高難度,調度指揮的快節奏和人們精神體能的高負荷。在這種情況下,職工渴望借助文化平臺,展示對知識、朋友及健康的追求。文化追求是人們精神領域和現實生活的要求,滿足職工文化需求,能夠煥發職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工作的積極性,達到確保安全生產,穩定職工隊伍,快而好的促進鐵路發展的目的。
高鐵文化要與高鐵發展相適應。高鐵文化是潛移默化的宣傳,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圖書館、知識競賽,技術比武等活動和陣地,宣傳高鐵新知識。包括高鐵發展的規劃和建設情況,特別是高鐵運營給鐵路、社會帶來的新變化、新課題。讓干部職工認識高鐵,了解高鐵,把握高鐵,從鐵路常態下轉到高鐵的現實狀態上來。其次,高鐵文化內涵應不斷豐富,幫助人們樹立高鐵意識,培育高鐵精神,形成上下一條心,合力保安全的局面。
高鐵文化活動需要豐富多彩。高鐵文化寓于職工文化和企業文化之中,它時代感強,并廣泛繼承了職工文化活動的基本形式,在活動內容、活動時間、活動場所和參加范圍上,更加靈活,更有針對性、群眾性和可行性。說它豐富多彩一是活動內容的多樣化,如:文體類、書畫攝影類、讀書演講類、興趣愛好類等。二是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如:音樂會、體育比賽、書畫攝影展、文學沙龍、興趣愛好小組等。三是活動時間、地點、參加人員的靈活化,可鐵路職工也可路內外結合,專業團體與職工業余團隊合作等多種形式,可在職工集中的文化宮、俱樂部、職工活動室,也可在便于開展活動的其它地點。
1.1生態環保目標規劃體系構建在對高鐵建設生態環保進行目標規劃前,首先應對該區域生態環境的生態本底和退化程度進行分析,如果規劃值未超過相應的閥值規范,將規劃值作為目標值;如果超過,將閥值規范作為目標值。準確制定擬建工程環保目標,必須根據所獲取歷史數據的數量確定規劃方法。(1)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優勢度變化值、適時綠化率目標規劃。BP(BackPropagation)神經網絡,也稱為誤差反向傳播算法,是在轉移函數的基礎上,通過對大量樣本的訓練,當預測值與實際值的誤差在合理范圍之內得出預測函數,進而進行預測[7-9]。一般情況下,施工期間容易獲得較多的優勢度變化值和適時綠化率數據。因此,可以采用BP神經網絡進行目標規劃。首先對大量高鐵項目建設期間環保的有關數據進行整理,總結影響高鐵環保目標規劃的工程特征類目及量化值,如表1所示。然后,采用3層BP網絡模型,選擇Sigmoid函數為節點輸出函數,模型的輸入單元為8個,分別用I1~I8表示;輸出單元為2個,即優勢度變化值和適時綠化率,分別用O1和O2表示。隱層單元為17個;初始權值為(-1,1)之間的隨機數。最后,根據大量數據進行訓練,當預測值與實際值的誤差在設定范圍內時,確定出預測函數,進行預測。(2)基于灰色時間序列和類比法的水土流失量目標規劃。灰色時間序列模型對一系列具有一定時間間隔的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得出預測模型,從而對未來時間數據進行預測和對目標進行合理規劃。一般情況下,收集的土壤侵蝕模數背景值的數據量較少,采用灰色系統的GM(1,1)預測模型[10]結合類比法對水土流失量進行目標規劃。(3)基于德爾菲法的動植物保護度目標規劃。德爾菲法又稱專家評分法,是一種定性描述定量化方法。一般情況下,在規劃動植物保護度時,由于該指標受到的人為因素影響大,數據收集困難,可以采用德爾菲法。綜上所述,當有大量歷史數據時,建立BP人工神經網絡預測方法;當有少量數據時,采用灰色時間序列模型和類比法相結合;當無歷史數據時,采用德爾菲法預測。
1.2監測方法體系構建(1)生態目標進行規劃后,應選用科學的監測方法對監測指標進行監測,驗證目標規劃的合理性。一般情況下,優勢度變化值采用“3S”(遙感技術(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s,GI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PositioningSystems,GPS))技術法和資料分析法獲得;適時綠化率采用實地測量法和調查監測法獲得;水土流失量采用樁釘法、侵蝕量法、調查監測法和資料分析法獲得;動植物保護度采用抽樣調查的地面觀測法和資料分析法。(2)PDCA循環。PDCA循環,也稱戴明環,即策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落實(Action),該原理意味著任何的工作或事情都要經過上述4個階段的不停循環,在循環中不斷解決問題,使分目標實現,最終使總目標得以實現[11]。對高鐵建設的環保指標進行監測時,應根據各個指標的情況制定監測周期,將總目標按照相應的監測周期進行分解,在每個監測周期內按照PDCA循環進行監測,檢驗分目標能否實現。如果未完成分目標,則應找出出現問題的環節,并制定相應的改善措施,于下一次循環中加以解決。此外,還可以適當對分目標進行調整,保證總目標的實現。
2研究案例
以某高速鐵路(以下簡稱G高鐵)為期5個月(2014年3月31日—8月31日)的目標規劃與監測數據為例驗證預測的準確性。監測期內,工程建設主要集中在CK64+500—CK85+750,擬監測段為CK64+500—CK72+750,無環境敏感區,占地類型主要為非農業用地、土石方利用率為35.27%。
2.1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生態環保目標規劃根據收集的已建高鐵項目的歷史數據,采用BP人工神經網絡對優勢度變化值、適時綠化率2個指標進行規劃。由表1征量化指標可知,該工程的輸入項I1至I8分別為6,3.5,3,2,4,3,2,3。將收集的樣本基礎數據(1~24)作為訓練樣本,后2個樣本作為輸出樣本,訓練1000次,基礎數據及預測數據(序號25)如表2所示。誤差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中可知,預測值與實際值誤差<5%,該模型能夠滿足預測的精度要求。應用該模型得出輸出項O1和O2分別為3.814,87.60(見表2),即優勢度變化值為3.814%,適時綠化率為87.60%。
2.2基于灰色時間序列和類比法的生態環保目標規劃模型采用統計學的方法對上述重點監測區域進行抽樣,選取極易發生水土流失的主體工程區的路基挖方邊坡、取土場的挖方邊坡、6#棄渣場的棄方邊坡、施工便道的挖方邊坡及施工營地的挖方邊坡為此次水土流失的監測點。(1)基于灰色時間序列GM(1,1)的原地貌土壤侵蝕模數背景值預測。根據當地相關部門提供的資料,收集1983—1989年相關分區的原地貌土壤侵蝕模數,采用灰色時間序列對原地貌土壤侵蝕模數背景值預測,主體工程區、取土場、棄土(渣)場、施工營地、施工便道的預測值分別為329530,486570,548220,421920,520700t/(km2•a)。(2)基于類比法的水土流失量目標規劃。通過對擬建高鐵所處的地域環境、氣候、水文、土壤、降雨、原生態的地貌環境等進行綜合考察及分析,選擇與擬建鐵路相近的已建鐵路石長鐵路為本工程水土流失預測的類比調查對象,其擾動后各分區土壤侵蝕模數分別為6000,20000,18000,15000,6500t/(km2•a),此時即得公式⑷中的Mi2。由上述數據、公式⑷和各分區面積計算工程建設可能造成新增水土流失總量為1094.244t。其中各分區施工期分別為2,1.5,1.5,3,3年;監測區面積分別為23.36hm2、3.89hm2、19.36hm2、18.34hm2、3.21hm2。
2.3基于德爾菲法的環保目標規劃模型在G高鐵動植物保護度目標規劃階段,首先邀請15位專家預測監測期內施工路段動植物保護度,將專家的打分情況進行分析計算可知,動植物保護度均值E=1.4145,方差δ2=0.032503。收斂性檢驗參數C=0.46%<0.50%。方差較小,說明專家意見相對比較集中,分歧較小。
2.4基于PDCA循環的水土流失量指標監測以高鐵建設期間水土流失量的監測為例,對其施工中PDCA過程進行重點闡述,該工程5個月的監測周期為:主體工程區、棄土(渣)場、取土場占地面積廣,均會破壞原有的土石平衡,對原地表面積擾動大,對該區域的監測應自施工準備開始進行,每月進行1次;施工便道、施工營地所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處于便道修建階段,而且受人為活動影響較大,因而在施工階段初期要求每月監測1次,待修建完畢后,可以每季度監測1次;此外,若施工期間遇到暴雨,應在暴雨過后加測1次;遇到汛期,須在汛期前后各加測1次。2014年7月31日該施工地區有暴雨,因而在暴雨過后加測1次。水土流失量的PDCA循環目標值和相應的實際監測結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5次的PDCA循環中,因監測周期初期環保措施實施不夠完善,第1、3次循環的分目標未達到;進一步完善環保措施后,水土流失量有了明顯的減少。此外,因環保措施的完善,暴雨對水土流失量的影響很小。5次PDCA循環后,監測區域水土流失量的總目標得以實現。
2.5其他生態指標監測結果分析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對現有植被、耕地、農田等造成破壞,對動物的生活區域造成影響,而這些方面的地貌恢復、動物繁衍緩慢。短期內優勢度變化值、適時綠化率、動植物保護度等指標不會發生太大變化,而且工程的綠化恢復工作一般在工程后期才會取得明顯效果。因此,這些指標的監測周期一般較長,可以設為1個季度1次。為此,監測人員對這些指標分別于監測初期和末期各監測1次,并將該5個月作為1個PDCA循環,已經針對這5個月采用相應的模型規劃出其目標值。其他生態指標監測結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得,項目區其他生態監測指標依據PDCA循環原理,在循環過程中采取適當的環保措施,均能達到目標值。
3結束語
(一)高鐵的發展勢必會帶來環境的污染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時期,鐵路運輸遠遠不能適應工業化發展的迫切要求。高速鐵路作為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將推動和誘發相關產業的配套發展。不僅增加了會運輸成本,還加重了環境污染。
(二)高鐵發展促使城鄉清潔行動更加迫切鐵路的行車安全不僅是鐵路人的事,鐵路沿線的安全環境保障也是關鍵的因素。在整治行動中要著重加強清理鐵路沿線垃圾雜物、違章搭建、廣告張掛和施工工地,清理在鐵路涵洞內、橋梁下及柵欄外亂堆亂放的秸稈、柴草等雜物。
(三)高鐵清潔,我們在路上廣西鐵路發展邁入高鐵時代,鐵路部門的服務也提髙到安全、方便、溫馨的高度,也為廣西交通旅游打出一張人性化服務名片,廣西的經濟和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借助于高鐵名片全速提升。廣西高鐵把客人拉來了,地方政府就要把精品展示出來一樣。當然,廣西東盟自由貿易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和北海風光是廣西的精品,但僅這些還不夠。
二、高鐵沿線環境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此次的調研過程中,筆者跟隨團隊通過對當地居民和高鐵工作人員分發調查問卷,以及與周邊居民交談的方式,了解到目前廣西高鐵在環境美化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關于高鐵車站周圍商鋪、衛生間環境秩序根據團隊在高鐵車站發放的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在“您覺得車站周圍環境哪些方面還有待改善?”中,選擇商家經營秩序混亂的所占的比例為22%,選擇衛生臟亂差所占的比例為21%,選擇黑出租所占比例為18%,選擇小偷較多所占比例為13%,選擇飲食店宰客所占比例為18%,選擇很好不需改善的所占比例為8%。由此可見,更多的乘客還是看重車站附近的商店及衛生間的環境問題。筆者在實踐中也了解到,部分乘客不會選擇在車站附近的商店買食物。筆者跟隨團隊從南寧去北海的時候,在南寧的高鐵站候車時,亦沒有選擇車站附近的商店,說明這之前給乘客的印象很差,大部分乘客都是避而遠之。
(二)高鐵安全問題乘客仍有顧慮根據派發問卷的結果來看,雖說居民們有了更快捷的交通方式,但在問卷關于“高鐵通車后大部分居民會選擇高鐵作為首要交通工具,您不選擇其的主要原因是?”一題中,選擇票價太貴,老百姓負擔不起的占40%,選擇乘客多,降低舒適性的占26%,選擇安全性有待驗證的占22%,選擇服務態度不好的占12%。筆者跟隨團隊在候車室發放問卷的時候發現,乘坐高鐵的一般為學生、白領或者經常出差的上班族,普通老百姓會選擇更便宜的火車或者汽車。還有乘客覺得高鐵存在危險性。之前發生過的高鐵事故給他們的心理造成了的影響,所以許多乘客還是覺得其他交通工具較安全舒適。
(三)關于高鐵建成通車對沿線城市村莊的影響
通過實地的走訪、派發調查問卷時,發現:在“您認為高鐵的建設為沿線城市村莊會帶來什么影響?”中,選擇交通更加便利的所占的比例為28%,選擇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所占比例為22%,選擇帶動旅游業發展的比例為18%,選擇居民收入增加所占比例為12%,選占用土地所占比例為10%,選擇帶動環境污染的所占比例為10%。高鐵的發展對沿線村莊的經濟、環境的影響都是利大于弊,但是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在桂林市靈川縣同化村的走訪中,筆者采訪了同化村的村支書。他說,高鐵未建成前村民都是依靠種果樹等農作物獲得生活費,高鐵建成后,村民們大都走出家門,到附近修建高鐵的地方做一些工,政府給予的補貼亦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三、合理美化,建設美好新城市
(一)加強車站周圍的巡邏,禁止“黑面包”對于車站周邊出現的小偷及“黑面包”的情況,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反映,加強對車站周邊的巡邏及對黑面包的打擊。也可以讓工作人員扮成乘客,進行實地走訪,拍攝相關宰客的視頻,立即報警處理。另一方面,也要加強乘客的安全意識。例如在候車室或者高鐵上進行這方面的宣傳,定時廣播提醒旅客注意自己的行李物品等。
(二)高鐵發展也應貼近民生高鐵票價高于普快是正常價格表現。因為更多支出購買的是出行時間和體力的節省。如果高鐵票價不體現這一點,高鐵建設將失去動力。任何商品服務的價格都是由市場決定的。高鐵票價當然也不例外。
(三)高鐵沿線鄉村環境美化尤其重要2014年3月有關部門發表意見,要求高鐵沿線鄉村達到清除暴露垃圾、沿線雜物、違章搭建、無暴露垃圾、殘墻破房、茅坑旱廁、廢品雜物。例如此次的美化服務團,就對桂林高鐵沿線進行了清掃,為美化鄉村出一份力。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