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綜述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電子信息工程;光伏電場;實踐應用
光伏發電是當前較為前沿和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新型發電方式,其因為自身的綠色、無污染及可再生等特點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由于我國疆域遼闊,緯度跨越較大,光照資源極其豐富,所以在我國研究光伏發電相關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據專家估計,到十三五結束時,我國的光伏發電將會占到全國總電力裝機的6%左右,大量的光伏電場將會相繼建成并且投入使用。在光伏電場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影響光伏發電技術不斷向前進步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光伏電場中的應用不僅僅能夠促進光伏發電技術的發展,對于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本身也具有重要意義。
1相關概念綜述
光伏發電中的“光伏”,實際上指的是光生伏特效應,即我們常說的光伏效應,它指的是半導體在受到光照射時能夠產生電動勢的現象。當前最為廣泛的應用就是制作各種光電池等等,進一步發展為光伏發電。光伏發電中的光主要指的是太陽光,光伏發電指的就是利用光生伏特效應基本原理,利用特制的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全部過程。由于太陽光是一種非常綠色環保,不會產生污染并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所以當前光伏發電已經成為受到廣泛關注的一種新型能源利用方式。電子信息工程則是依托于計算機技術發展的一門應用學科,它只要研究的對象是電子信息的處理和控制等等。基于電子信息業在當前已經成為全國五大支柱產業之一,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當前也成為非常熱門的學科和專業。而光伏電場中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在當前仍然局限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本身的特點和范疇內,其主要發揮的作用仍然是信息的獲取和處理。
2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光伏電場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光伏電場中得以廣泛應用,對于光伏發電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它能夠在獲取數據、處理數據方面更加精確,為光伏電場作業提供更加準確的數據依據。要知道,光伏發電中基本上都是電子元器而很少有機械原件,相較起來更容易發生各種故障,需要做好更為精準的監控和控制。并且在光伏電場中,各項傳感器測量的參數需要非常精確,參數的細微差別將會對整個發電系統的監控和處理都產生巨大的影響。其次,它大大解放了人力和物力資源,能夠以充足的資源投入到更多的方面去確保光伏發電系統的正常運行。在計算機沒有廣泛應用之前,發電站的數據監測和處理只能夠依靠人力,不僅給工作人員帶來了巨大的工作壓力,也容易出現各種細微的謬誤。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作為一項在當前非常成熟的技術,無論是數據監測還是數據采集又或者是數據統計都非常快捷和精確,解放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3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光伏電場中應用的實際應用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光伏電場中的實際應用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分別是數據測量、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和數據統計。首先,數據測量中的實際應用。傳感器是光伏發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主要承擔的是數據測量的重要任務。傳感器測量的數據是否準確將會對整個發電系統產生巨大影響。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發展使得傳感器測量的周期性誤差、偶然性誤差、量化性誤差都進一步降低,測量數據更加精確。其次,數據采集中的實際應用。傳感器可不僅僅是進行數據測量,其在測量出數據以后,會進一步進行數據采集并進行傳送。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廣泛應用之前,數據的采集和傳輸需要進行模擬轉換,需要將數據先轉化為模擬信號,再轉化為數字信息,很容易出現失真情況。而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可以將數據直接傳輸,最大可能地確保數據的精確性。再次,數據分析中的實際應用。這里的數據分析并不像字面上說的那樣僅僅進行數據的分析,電子工程技術發展到今天甚至能夠直接根據數據進行決策。舉例來說,光能相較于水能來說,可控性更差,所以很容易出現孤島現象,而利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光伏并網的決策系統就能夠在受到異常波形時及時作出分析和決策。最后,數據統計中的實際應用。傳統的數據統計依賴于人力,容易出現錯誤。而數據統計在光伏發電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電場通過長期對數據的測量、收集和分析,能夠據此作出進一步的決策和改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發展能夠有效地統計電場運行以來的各項數據,對光伏發電過程不斷改進,使其能夠更加穩定、高效率地運行和發展。
4結語
當前的時代是計算機的時代和網絡的時代,嚴格意義上來說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已經不是一門前沿的學科,而成為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的成熟學科。但是由于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本身無窮無盡的發展潛力,其可以與很多前沿的學科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形成創新性的實踐應用,在光伏電場中發揮重要作用就是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近些年來與實踐領域相結合的最好例證。當前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光伏電場中的實際應用主要是在處理數據方面,最得到廣泛應用的是在數據測量、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和數據統計中的應用,其仍然沒有擺脫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本身的特點。未來隨著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光伏發電的不斷發展,相信二者會有更多的結合,為全面發展我國社會經濟提供重要的基礎性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本煜.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光伏電場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5,0(12):111~112.
[2]白波,王蔚瓊,張主杰,劉炎東.關于光伏電場中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5,05,(07):165~166.
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信息工程作為集電子、通訊、信息技術為一體的專業在現代化信息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不僅緊隨時展潮流,同時也能和其他產業緊密的結合起來。如何使電子信息工程的現代化技術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已經成為電子信息工程產業值得思索的事情。
一、電子信息工程含義
所謂的電子信息工程就是應用計算機等先進技術對電子信息進行控制和處理的學科。其研究的信息內容主要是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及集成。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信息工程內容更加廣泛,電話信號處理、手機聲音、圖像傳遞、網絡數據傳遞、信息數據傳遞等保密工作都需要與電子信息工程現代化技術有關聯,為了更好的掌握其中的內容,可以對先進的新產品進行相應的研究和開發。隨著經濟的發展,這新技術業務產業鏈整合關系越來越大,打破了行業之間的界限,要想使行業間更好的發展,就應該對大行業管理模式進行探索。為了使電子信息化工程更好的在實際中應用,我國政府制定了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放松的貨幣政策,為信息化工程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電子信息工程現代化技術重要性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形成,我國電子信息行業也在不斷的發展,但是就目前我國電子信息工程現代化技術現狀來看,相關企業并沒有太多核心技術,并且長期受制于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但是就目前國家發展戰略來看,我國一些上市公司已經看準了新型電子技術,并加大力度研發。隨著信息技術迅速的發展,電子信息工程已經成為時代的推動者,對電子商務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現在一些傳統企業對電子商務已經有了新的認識,一些企業開始對電子商務進行布局,新平臺和新業務的興起,為傳統企業占有市場份額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對于一些優秀的傳統企業來說,電子商務布局在企業中作用顯得更為突出。一些優秀傳統企業已經實現了信息公開化,并建立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平臺。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企業已經加快了信息化與工業化相互融合的步伐,促進了產業化的升級及轉型發展。以信息化技術帶動產業化技術已經成為工業化需求的著力點,其不僅能提升產業升級,同時利用信息技術也能使傳統優勢產業有所提升,也能使戰略性產業有所發展,對產業的高端發展有促進作用。
三、促進電子信息工程快速發展的策略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進信息化項目建設。要想使現代化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更好的發展,政府就應該加大支持力度,以促進信息化項目建設的發展。政府應該加大投資力度,不斷的拓寬投資和融資渠道,并建立電子信息工程基金,以保證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政府應引導移動通信產業跨越式發展、數字電視、電影推廣、互聯網的應用及軟件信息服務等工程的開發,以促進產業自主創新及技術改造項目的順利進行。
(二)優化企業環境,培養創新型人才。要想使現代化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更好的發展,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而人才要想更好的發揮其作用,就應該創造一個有利于人才發展的環境。因此,企業應該創造一個有利于人才發展的環境,并建立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企業要培養一批有著世界先進水平的信息化產業專家,不斷的完善企業技術團隊,增強企業創新。同時應該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人才競爭機制和環境,不斷的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以鼓勵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不斷的推陳出新。企業要加強國際交流,并展開多方合作,也要積極的參與到國際不同技術活動中去,以促進電子信息工程的快速發展。國家要大力支持海外人員回國創業,并對其進行優惠,以降低海外人員的商檢及物流費用。同時政府也應該支持國外企業在生產規模,使其擴大投資范圍。企業應該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以不斷的優化產業環境。
(三)促進產品服務創新,培育企業新經濟增長點。要想使電子信息工程現代化技術更好的發展,就應促進產品服務創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下,特別是經濟危機肆虐的環境之下,推陳出新才是企業的生存之計。在這種情況下,電子信息企業就應該加強和設備制造企業的合作,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以增強國內發電子信息工程的核心技術研發及制造能力,以實現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以增強電子信息產品在國際的競爭力。要對產業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以保證骨干產業的穩步增長。為了更好的滿足現代化需求,增強企業競爭力,企業應該著重計算機產業競爭力,加快產品優化升級,使電子產業向數字化轉型。要以應用展,大力發展業務創新和服務創新,以增強產業化技術在經濟領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培育通信設備、信息服務和技術等領域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結束語
隨著信息化產業不斷的發展,電子信息工程也在不斷的發展中。電子信息工程作為現代化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技術。雖然我國現在電子信息產業還不夠成熟,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其憑借著獨特的優勢將會在世界市場占有有利地位。
參考文獻
[1]葛利嘉,朱林,袁曉芳,陳幫富.超寬帶無線電基礎,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1-110.
[2]葛利嘉,曾凡鑫,劉郁林,岳光榮.超寬帶無線通信,國防工業出版社,2005,76-107.
[3]常遠.UWB無線通信系統信號產生和調制技術的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優秀碩士論文,2006.
[4]朱慧,蘇銳.超寬帶技術概述,信息技術,2006.
[5]武海斌.超寬帶無線通信技術的研究,無線電工程,2003.
【關鍵詞】高職;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差異化教育;研究;實施
電子信息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多層次、多崗位、多方向等特點,高職學生在性格、認知能力、技術特長上具有明顯差異。因此,針對高職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應當應用差異化教育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和時代的發展,現就差異化教育進行綜述。
一、差異化教育概述
差異化教育是一種立足于院校的辦學宗旨,以學生的個人長處和社會對人才的具體要求為基點,有別于傳統教育模型的教育模式,是一種集針對性、人性化和社會化為一體的教育模式。差異化教育必須同時考慮學生的共處及差異;必須為學生提供自由發展的平臺,為其創造能夠發揮個人長處和潛能的發展環境;必須建立公平、開放的評價體制,從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兩方面入手,令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在評估和激勵中不斷提升。
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差異化教育的實施
(一)以專業為導向實施差異化教育
通過市場調研,研究電子信息行業具體存在哪些崗位、每個崗位對就業者的實際需求,以此為依據,設立符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需求的基礎課程及不同就業方向的課程。在此,首先,在前三個學期中,讓學生接受基礎知識教育、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的培養,在最后一個學期,則可以令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專長來選擇重點就業方向,再針對該就業方向中的崗位需要進行特殊訓練。
例如,在前三個學期,設置電品裝配、測試、基層生產管理、品質管理等崗位對就業人員基本要求的課程;對于專業技能方面的培養,可以設置家用電子產品維修、電子工藝設計和開發電子產品等方面的課程;在最后一個學期,若學生對電子產品開發感興趣,可以設置能夠使其成為擁有開發專項技能的高級工的課程。
(二)實施差異化教學
首先,針對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和教學重點,將基礎性、重點知識劃分出來,讓學生必須掌握;其次,教師要正確認知教學內容的難點、拓展度,在教學過程中則能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能力實施分層教學;再者,對于訓練學生不同專業技能的版塊,教師要加以利用,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各自的長處。具體實施如下:
其一,實施分層教學。將教學內容分層,比如,對于單片機的教學,可以分為淺層和深層,前者包含掌握單片機的基礎結構、匯編指令及電路,后者包含應用C語言進行設計開發等;其次,學生自主選擇實訓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對基礎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等方面自行選擇實訓項目,這樣可以避免統一實訓時能力強的學生得不到提高或能力較差的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等情況的發生。比如,在電子電路制作的實訓中,教師可以提供兩個層次的方案,讓學生已經自身的實際能力進行選擇。
(三)實施差異化評價
差異化教育針對不同的學生人群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案,所有最終的教學成果也存在差異,針對學生的個體評價也應當具有差異性。差異化評價應當以學生的實際發展方向和目標為前提,促成學生達到目標,評價的內容則要多元化,實施全面、有針對性的綜合性評價。
比如,可以將課上學習情況和課外實訓表現兩方面的評價結合,將量的完成度和質的保證度兩方面的評價結合,將學生平時的出勤率、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專業技能的操作能力、作品的質量、作業量的完成等各方面內容列入評價體系。此外,可以應用考核、考試制度來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比如采取論文答辯、作業考評、閉卷考試等方式進行考核,不過考試內容則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分層給予不同難度的試題。
三、總結
差異化教育以學校辦學條件和宗旨為基礎,以學生個體為基準,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專業化人才為目標,是提高高職院校就業率的重要教學模式。差異化教育對于諸多高職院校而言仍然是全新的教學模式,處于探索階段,筆者在教學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時,認真分析電子信息行業對本專業學生的要求,以差異化課程、分層化教學和差異化評價為具體實施內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總之,為了促進學生和院校共同發展,我們要致力于開展更加完善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田擁軍,黃國慶.高職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差異化教育的研究與實施[J].職業教育研究,2011(09)
[2]張丹彤,張丹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現狀分析――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專業[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