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醫院環境衛生監測范文

醫院環境衛生監測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醫院環境衛生監測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醫院環境衛生監測

第1篇

【關鍵詞】醫院環境衛生監測;醫院感染;物體表面;手部

醫院環境衛生監測與消毒是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事件發生、保障患者及醫護人員健康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1]。當前醫院消毒隔離監測工作包括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無菌包、口腔科用水、室內空氣、消毒后內鏡、使用中消毒液和醫院污水等[2]。醫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入院時既不存在,也不處于潛伏期,而在醫院內發生的感染。有學者認為加強醫院環境衛生監測是降低醫院感染的有效途徑,只有開展有效的醫院環境衛生監測、控制與管理工作,才能控制和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護質量[3]。本文具體探討了我院環境衛生監測及其對醫院感染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文的研究資料來源于我院2011年到2012年感染管理科對所有出院患者進行醫院感染調查及環境衛生監測所獲得的資料。

1.2 調查方法

在醫院感染調查中,我們采用醫生自報、專職人員調查、患者自身報告相結合的方法,制定醫院感染前瞻性監測調查登記表,包括調查日期、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入院診斷、入院日期、標本送檢情況、診斷情況等。在醫院感染診斷中,我們根據臨床癥狀、細菌學培養、X線診斷臨床用藥等資料進行確診。

1.3 醫院環境衛生監測

在醫院環境衛生監測中,我們對治療室與換藥室的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空氣、使用中的消毒液、無菌物品進行衛生監測。

1.4 統計方法

采用SAS9.5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

2 結果

2.1 環境衛生監測結果

我們共采樣了2400份空氣、物體表面與手、消毒劑、手術器械等樣品,其中有2150份合格,總的合格率為90.0%,其中消毒劑的合格率最高,而物體表面與手的合格率最低。見表1。

2.2 醫院感染與環境衛生監測

經過觀察與統計分析,醫院感染率與環境衛生監測合格率呈現相關分析(r=-O.16,P

3 討論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與質量監控水平的提高,我國醫院環境的消毒效果合格率有逐年增加趨勢。同時環境衛生學監測為控制醫院感染提供了科學的依據,而加強醫院消毒滅菌管理,是防止醫院感染發生的重要措施[4]。本文顯示我院環境衛生監測樣品的合格率為90.0%,有比較高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物體表面與手的合格率最低,有些醫務人員衛生習慣差,洗手意識淡漠,造成手的污染。同時個別病房紫外線燈管使用時間過長,照射強度不夠,達不到應有的殺菌效果[5]。

當前隨著醫學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醫院感染日益突出,我國每年大約有500萬住院病人發生醫院感染,直接經濟損失達百億人民幣,尤其是隨著現代醫學技術與藥物應用的迅速發展,使醫院感染有增無減[6]。本文結果顯示醫院感染率與環境衛生監測合格率呈現相關分析,醫院感染發病率隨醫院環境消毒效果監測合格率的升高而降低。為此我們需要加強醫院感染知識培訓,規范布局;嚴格洗手制度,養成良好習慣;嚴格消毒劑及消毒物品的使用與管理;將醫院候診室等公共場所的溫度、風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顆粒、空氣細菌數、噪聲和照度等衛生標準的檢測結果定期上報與公示[7]。

總之,當前我院環境衛生監測合格率比較高,但是存在的弱點也可造成醫院感染,我們還需要積極加強防控。

參考文獻:

[1] 申正義,田德英.醫院感染病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7:1830.

[2] 張衛東,袁媛,范秋萍,等.某醫院泌尿道醫院感染的分布與長期趨勢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40(6):1119-1112.

[3] 王俊蕾,王輝.手與醫院感染[J].臨床軍醫雜志,2006,34(6):773-774.

[4] 向錦華,向春道,邢彥.醫院感染目標監測與常規監測效果分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05,2(4):39-40.

[5] Fabry J,Morales I,Metzger MH,et al.Quality of information:a European challenge[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7,65(2):155-158.

第2篇

[關鍵詞] 環境監測;醫院感染;合格率;感染率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28-0142-04

醫院是患者高度集中的場所,病原微生物會在醫院環境內通過各種途徑侵入抵抗力低的易感人群而造成醫院感染[1],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醫院感染管理已成為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感染控制以科學監測為依據,感染管理為手段,能進一步達到提高醫療質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2],目前我國的醫科院校中尚無醫院感染管理專業學科[3],本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也沒有醫院感染管理專業人員,目前本院已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消毒技術規范》等進行醫院環境衛生監測多年,現將日常環境衛生監測結果與醫院感染率進行比較,判斷監測是否有意義、監測手段及監測頻率是否合宜等因素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2015年環境衛生監測項目、數量和合格率以及醫院感染監測例數、感染例數和感染率均來源于本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主辦的《醫院感染管理簡訊》。

1.2 標本采集

由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專職人員依照《消毒技術規范》等規章制度的操作程序,對相應部門的采樣點進行采樣。

1.3 方法

監測方法和結果判定,按照原衛生部《醫院消毒衛生標準》、《消毒技術規范》和《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執行,空氣采樣用平板暴露法(沉降法),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和無菌物品用棉拭子涂抹法,濕化液、消毒液、透析液、水(污水)用傾注法。

1.4 診斷標準

根據原衛生部2001年頒發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對醫院感染病例進行診斷。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2008~2015年醫院環境監測合格率

共監測標本20179份,其中空氣14526份,占72%,合格率最高的是消毒液(100%),最差的是濕化液(76%),具體的監測情況見表1、2。

2.2 2008~2015年醫院感染率

共監測234160例,感染3096例,平均感染率1.32%,其中以2009年感染率最高(4.64%),2013年最低(0.70%),見表3。

3 討論

醫院感染情況:共監測234160例,感染3096例,平均感染率1.32%,低于劉開琴等[4]報道的1.73%,更低于楊金燕等[5]報道的2.66%,2008~2015年醫院感染率依次為3.09%、4.64%、1.33%、2.22%、1.44%、0.70%、0.80%、0.78%;均低于國家原衛生部三甲醫院感染率

醫院環境衛生監測合格情況:共監測標本20179份,合格18634份,平均合格率為92.34%,高于徐北霜等[11]報道的90.50%;空氣平均合格率為94.00%,均高于陳淼等[12]報道的78.00%和張月紅等[13]報道的92.72%,醫務人員手平均合格率為86%與李六億等[14]報道的干預后醫務人員手的衛生可達的85.17%和趙愛華等[15]報道的87.82%相近,物體表面平均合格率為83.00%,低于趙麗仙等[16]報道的98.3%,卻高于劉芳菲等[17]報道的58.14%;濕化液平均合格率為76%,高于朱小玲等[18]報道的使用24 h合格率60%,卻低于此報道的一次性吸氧裝置中濕化液合格率100%,無菌物品平均合格率為99%,與杜江等[19]報道的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效果監測合格率為98.87%相近,消毒液合格率高,幾乎達到百分之百,與劉娟等[20]報道的100%相近。2008年和2009年進行透析液監測,2010年至2013年卻停止監測,2014年又開展了監測;監測期間平均合格率為97%,低于曾玉輝等[21]報道的98.79%,卻高于于明明等[22]報道的87.3%;水(處理后的污水)平均合格率為91%,高于黃金波等[23]報道的75%,8年中經統計:χ2空氣=786.55,χ2醫務人員手=79.08,χ2濕化液=76.34,χ2物體表面=15.19,P均0.05;說明醫院環境衛生監測中空氣、醫務人員手、濕化液、物體表面的合格情況變化有差異。2009年醫院環境衛生監測項目中的空氣、 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濕化液的合格率是最低的,而當年醫院感染率卻是8年中最高的,2010年以后明顯加大了空氣、 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監測頻率,逐步調整監測方案后,醫院感染在2010~2012年波動中明顯降低,證明調整監測是合理的、有意義; 2013~2015年合格率維持較高水平,經統計χ2醫務人員手=1.14,χ2物體表面=5.46,χ2濕化液=0.35,P均>0.05,空氣χ2=86.69,P

總之,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目前的監測均明確了監測目的,確保了監測質量,保證了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人群的監測,發揮了監測作用,但是本文認為醫院環境監測工作還可以在節約資源的情況下發揮其更科學的作用,所以仍然有需要完善的方面,建議停止無菌物品的監測或者改善微生物室達到監測條件時再進行此項監測;停止物體表面、濕化液的常規監測,改成目標性監測;空氣和醫務人員手可以適當減少監測頻率,消毒液需保持現在監測頻率;透析液每月至少用量化法對其進行一次細菌學監測;提倡對處理后的污水進行監測并加大監測頻率。疑似醫院感染暴發、醫院感染暴發調查以及工作中懷疑與任何環境和用品等有關時,應立即進行其目標性監測。

[參考文獻]

[1] 周慧,白麗霞. 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分析[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4,31(1):78-79.

[2] 鐘振鋒,蕭幗穗. 醫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與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2):179-180.

[3] 李六億,郭燕紅,趙艷春,等. 全國醫院感染管理專業設置的調查[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3):309-311.

[4] 劉開琴,孫莉,范九波,等. 2010―2012年住院患者醫院感染調查分析[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13(8):497-499.

[5] 楊金燕,索繼江,許玉冰,等. 綜合醫院兩年醫院感染情況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8):1898-1900.

[6] ⒄襠,金大鵬,陳增輝. 醫院感染管理學[M]. 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0:819.

[7] 朱小芳,趙霞,鄭潤菊,等. 2014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0):2239-2241.

[8] 康運凱. 某醫院2013年住院患者醫院感染情況調查[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1):60-61.

[9] 李丹,徐麗麗,王國權,等. 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1):5294-5295,5317.

[10] 李金梅,李家斌,王進. 綜合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102-104.

[11] 徐北霜,董健,郗德鳳. 2012-2013年德州市醫療機構消毒效果監測析[J]. 預防醫學論壇,2014,20(8):598-600.

[12] 陳淼,陳巖,許欣. 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31(21).257-257.

[13] 張月紅,吳奕征,陸建紅,等. 醫院連續4年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分析[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3):284-285.

[14] 李六億,袁建峰,趙艷春,等. 醫療綜合目標評估對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的影響[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5, 14(1):16-19.

[15] 趙愛華,韓書林. 泰安市醫療機構消毒效果分析[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3):222-223.

[16] 趙麗仙,王緩,錢丹,等. 2010-2014銅陵市醫療機構消毒滅菌質量監測[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3):218-219.

[17] 劉芳菲,李金娜,何小靜,等. 應用ATP生物熒光法調查醫院環境物體表面及醫務人員手清潔度[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1):52-55.

[18] 朱小玲,王華,張艷,等. 氧氣通路中連接口及濕化液細菌污染的監測與分析[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7):81-83.

[19] 杜江,劉南,朱兵,等. 重慶內部分醫療機構消毒與滅菌質量監測分析[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3):224-226.

[20] 劉娟,徐勇,于雪嵐,等. 內江市醫療機構消毒質量十年監測結果分析[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4):324-325,328.

[21] 曾玉輝,林香玉,蔡水波.血液透析室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細菌污染調查分析[J]. 醫學動物防制,2016,(1):85-86.

[22] 于明明,徐斌. 2012-2014年淮坊市各級醫療機構消毒效果監測分析[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8):756-757,760.

[23] 黃金波,藍云清,潘孝猛,等. 麗水市各類醫療機構消毒質量調查與分析[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1):42-44.

第3篇

【關鍵詞】 醫院食堂;監測;分析;對策

有醫院就有醫院感染,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是當今醫療機構面臨的重大挑戰,關系到醫療質量和患者的安全,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突出的公共衛生課題[1]。醫院作為一個特殊的服務機構,在給患者提供醫療救治的同時,還為患者、醫護人員提供食品,餐飲等后勤保障[2],醫院食堂區別于普通的食堂飯店,服務的對象特殊,各種標準要求不同,醫院內與食堂相關的經食物傳播疾病主要波及患者、患者家屬,也可波及工作人員,不僅可發生初次暴發,也可造成繼發傳播[3],醫院感染控制科針對醫院食堂這一特殊部門,調整思路,制定目標,從2009年開始有計劃地對醫院食堂環境衛生進行監測,取得了明顯成效。

1 方法

對醫院食堂工作人員所有可能接觸和使用的物體的表面、各類工作人員(廚師、配菜師、服務員、衛生員等)的手進行抽樣監測。采樣方法:對案板、操作臺面等規則物品用沾濕無菌生理鹽水的棉拭子1支,在5 cm×5 cm的標準滅菌規格板內橫豎往返均勻涂擦各5次,并隨之轉動棉拭子(對不規則物體表面如盤子、勺子、刀、柜子把手、碗及工作人員的手可直接用棉試子涂擦),剪去手接觸部位后,棉試子投入10 ml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試管內,將采樣管有力振打至少80次,用無菌吸管吸取1 ml樣本接種于滅菌平皿,置于37℃左右溫箱培養48 h,計數細菌總數,判定標準參照GB15982—1995《醫院消毒衛生標準》細菌總數≤10 cfu/cm2,不得檢出大腸桿菌等致病微生物。

2 結果

2009~2011年共計采樣物表340份,手35份,2009年采樣78份,合格35份,合格率為44.87%;2010年采樣180份,合格154份,合格率為85.55%;2011年采樣117份,合格109份,合格率為93.16%,平均合格率連續三年逐年上升。(見表1)

3 討論

3.1 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3.1.1 食堂管理不到位 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2009年由太原,第二醫院感染控制科

于醫院就餐人員多,食堂少,患者、患者家屬、工作人員、實習生、職工等擠在一起進餐的現象嚴重;進入食堂沒有嚴格規定,臨床工作人員穿白衣、患者穿病號服打飯的現象時有發生卻沒人制止,食堂管理制度難以落到實處。

3.1.2 食堂布局不合理,衛生狀況較差 餐廳內兩個消毒柜沒有全部投入使用,停一個用一個,餐盤、碗堆放太滿,空隙小,影響消毒效果;清洗間混亂、無序、無流程;生、熟食操作間沒有分開,刀具、案板生、熟食共用,清洗簡單,沒有具體的消毒方法和措施;涼菜制作間有生肉在準備加工,刀、案板沒有上架,無空氣消毒設備。

3.1.3 食堂人員飲食衛生安全意識較差 由于多數工作人員為聘用人員,缺乏飲食衛生及手衛生的相關知識,炊管人員沒有崗前培訓,對預防醫院感染的概念更是一問三不知;人員的體檢和年檢不能有效落實。

3.2 對策 ①醫院領導高度重視,建立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改善食堂飲食衛生 醫院領導于2010年初下決心建章立制,強化管理,投入大量資金,先后新建、擴建、改建的員工食堂和病區休養灶投入使用,在更好的就餐環境中,把患者、患者家屬和工作人員分開,分流就餐人員,改善膳食質量,生食、熟食、主食分區操作,刀具、案板上架并有明顯標志,每個食堂的兩個消毒柜按實際就餐人數投放盤、碗進行消毒,保證物品之間的空隙達到消毒效果;安裝紫外線燈管進行定時空氣消毒;嚴禁工作人員穿工作服、工作褲進入食堂就餐,嚴禁患者穿病號服打飯就餐,通過這些措施,對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及時發出警報,達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的目的[4]。②加強對食堂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隨時征求工作人員和就餐人員各方面的意見 提高工作人員的主動性,食堂的飯菜不允許有隔夜菜,未賣完的飯菜一定要冷藏處理,每餐后,都要對食堂的廚房設施、地面、用具以及餐廳桌面、地面、洗刷池及時清理,注意滅鼠、滅蠅工作,確保飲食和環境衛生,要求工作人員自覺搞好個人衛生,由被動變為主動,自覺用流水洗手,防止洗手后再污染[5],不得穿工作服隨意外出、上廁所等,由于嚴格管理,措施得當,醫院食堂從未發生過一起食物中毒事故,就餐的患者、陪護人員及本院工作人員越來越多,良好的環境衛生提高了醫院食堂的收益。③醫院感染控制科積極參預食堂工作,一是對工作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各崗位的操作規范、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培訓,不斷強化食品安全意識和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認真做好工作人員上崗前的健康體檢與年檢工作,確認無傳染病方可參加工作;二是加強對食堂工作人員包括對餐飲具消毒的衛生知識培訓,使他們熟悉掌握餐具的各種消毒方法,能主動、認真的作好餐具的消毒工作,從根本上保證餐飲具使用前的清潔、消毒,符合國家衛生標準[6];三是有計劃地對食堂環境衛生進行監測,經常督查餐飲具清洗消毒設施的正常使用情況,對餐具監測采樣和消毒效果進行評價,積極預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發生;四是積極和院務部門溝通,對食堂衛生問題隨時發現隨時給予糾正,做到對醫院食堂衛生狀況心中有數,確保在這一環節上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4 效果

通過不斷的努力和改進,醫院食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食堂工作人員對醫院感染控制知識及重視程度有較大提高,能自覺執行醫院食堂的各項規章制度,從而使醫院食堂的各項監測合格率連續上升,良好的衛生環境確保了患者的康復及患者家屬、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有效提高了醫院的質量和聲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參 考 文 獻

[1] 李六億,劉玉樹. 醫院感染管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

[2] 吳昊,李樂,朱新輝.醫院食堂熟肉制品衛生微生物學指標調查分析.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1,9,21(9):2316—2319.

[3] 張三云,何美云.醫院食堂環境衛生狀況監測.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2011,28(4):496.

[4] 王友水,蔣小平,張鐵坤.重大活動食品安全風險量化評價指標的研究.實用預防醫學,2011,1,18(1):90—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毛片基地4455ww| 伊人久热这里只精品视频| 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太粗太深了用力点视频|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片| 污污的小说片段|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 欧美18性精品|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在线|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波多野结衣在线不卡|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精品99在线观看| 污污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成年人在线免费|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精品suv| 毛片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日韩激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深夜福利gif动态图158期| 欧美疯狂xxxx乱大交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秋霞免费理论片在线观看午夜| 阿娇囗交全套高清视频| 天天碰免费视频| 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乱子伦在线视频不卡|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美女被吸乳羞羞动漫| 波多野结衣不卡| 日韩在线一区视频| 女人与公拘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麻豆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