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數字化轉型趨勢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從多年前的堅守通信市場,圍繞管道與流量做文章,到2015年明確“聚焦主航道”,再到2016年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對傳統網絡架構、業務模型即將到來的巨變作出判斷與選擇,正式“全面云化”戰略。華為的戰略轉變不斷讓業界耳目一新。
戰略的背后不僅是華為在深思熟慮之后對自身進行的顛覆性的突破,不斷打破自己的“舒適區”,更日益形成華為洞察趨勢、判斷產業、繼而為運營商以及更多合作伙伴主動提供解題思路的新模式。
在日前舉行的2017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再次發聲:未來社會將是一個“智能社會”,這一點我們深信不疑。華為輪值CEO徐直軍闡述華為新戰略:“華為將堅持做多聯接、撐大管道、使能行業數字化的戰略,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做智能社會的使能者和推動者。”
迎來新增長的拐點
“人類走向智能社會的征程事實上早已開始。”徐直軍表示,“而且過去多年以來的探索過程和技術創新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孕育了巨大的商機。”
正如他帶我們回憶的:西門子早在1995年就實現了第一個M2M的聯接,至今22年,IoT連接已經超過了80億;1999年,英國的Video Networks推出第一個IPTV的服務,到現在18年時間,全球IPTV用戶數已經超過1.5億家庭;DoCoMo在2001年推出了第一個手機視頻服務,到現在經過16年時間用戶數已經超過20億;2006年亞馬遜首次正式面向企業提供云服務,到現在11年的時間,如今以各種方式使用云服務的企業超過4000萬家。
“不可否認,這些機會還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挑戰,但發展趨勢已經不可阻擋,這些機會已經成為下一波增長的主動力。已經取得的巨大進步和積累的豐富經驗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正在迎來新增長的拐點。”徐直軍表示。
數字化轉型成必選
在走向以“萬物感知、萬物聯接和萬物智能”為基本特征的智能社會的過程中,關鍵就在于企業如何抓住人類走向智能社會進程中顯現出來的以及將會出現的各種各樣的產業機會。徐直軍表示:“如何在智能化的路上不掉隊?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是華為希望發揮作用的地方。”華為將自己定位為“智能社會的使能者和推動者”,就是希望通過努力跟產業界一起推動人類社會走向智能社會,不斷實現價值的新增長。
近年來,華為不斷具象“全聯接社會”,提出“ROADS”(Real-time實時、On-demand按需、All online全在線、DIY和Social)標準,革新傳統通信業務的體驗認知,為包括運營商在內的所有傳統行業豎起轉型的一盞明燈。此次,華為提出,任何組織,包括企業、政府、非營利組織、學校都要成為一個數字化的組織。“只有我們成為一個數字化的組織,才有可能在走向智能化社會的進程中不掉隊。”徐直軍表示。
數字化轉型已經時不我待。華為認為,一個“數字化的組織”,不僅面向員工、面向伙伴、面向客戶,要能提供ROADS化的體驗,同時要能充分激發和使能員工,更要不斷適應快速多變的客戶需求和技術趨勢,具備敏捷創新的能力,以及構筑健康的生態體系。
這是華為近年來從自身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不斷獲得的啟發和經驗。只有進一步把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定義清楚,走向目標的過程中才會有清晰的方向。
華為的路徑
在明確定位目標的基礎上,如何幫助運營商以及更多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人類社會走向智能社會的過程中,華為作為使能者和推動者,要聚焦什么?放棄什么?經過多年的探討,華為的戰略已經非常清晰。徐直軍具體闡釋了三個聚焦點以及具體舉措。
第一,繼續華為過去30年和面向未來一直努力實現的事情――做多連接。把所有的人與人、人與物、物和物之間全面聯接、無縫聯接,并持續提升體驗。
第二,撐大管道,讓視頻發揮更大的作用。華為不僅要使能運營商在視頻領域取得商業成功,把視頻作為推動管道流量增長和變現的關鍵,更要面向所有的企業、行業打造基于視頻的生產系統,提升生產和決策的效率和質量。
第三,使能行業數字化。打造全云化的基礎設施,促進所有組織數字化;幫助運營商用云服務的方式面向他們的客戶;幫助運營商的運營系統實現云化、互聯網化、智能化,在此基礎上實現ROADS體驗;率先實現自身的數字化,在應對問題與挑戰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和教訓,更好地助力其他行業和企業實現數字化。
云將成關鍵引擎
在華為戰略之下,云是邁向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步,成為關鍵節點。
在HAS 2017上,華為了2017年全球聯接指數(GCI),在繼承此前多維度量化評估全球聯接水平的基礎上,更為尋求數字經濟轉型的國家實施ICT規劃探尋實現更快增長的可能與關鍵。
2017 GCI指數研究發現,全球的數字經濟進程正在加速,整體GCI分值相比2015年上升了4個百分點。每增加1美元ICT投資,將額外獲得3美元的GDP回報,ICT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而通過更多GCI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發現,云已經成為關鍵引擎之一。分析顯示,當固定寬帶滲透率分別達到10%和35%時,云化率將分別出現兩個明顯的上升拐點;而一旦云化率達到3%時,大數據分析和IoT投資會有大幅度提升。
這是在國家層面,特別是對于數字經濟發展處于起步階段和加速階段的國家,華為建議,在進行寬帶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強云計算的投資。
而對于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時代,云同樣將成為企業業務新增長的引擎。“企業的關注點從技術、成本、效率轉移到業務和商業問題的解決,云服務將成為基本商業模式。”華為Cloud BU總裁鄭葉來在大會演講中強調。
因此,云同樣將成為華為的基本商業模式之一。徐直軍表示:“不管是面向運營商的ICT基礎設施,還是面向企業提供ICT基礎設施、面向未來推動人類走向智能社會,云都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核心之核心。華為要強力投資打造開放、可信的公有云平臺,并且構建Huawei Cloud Family。”
一方面運營自己的公有云,另一方面與運營商合作運營公有云,同時與運營商一起聚焦重點行業,基于華為公有云的Cloud Native應用開發,幫助各行各業的客戶實現上云,并充分整合華為全球客戶資源、服務團隊優勢。線上與線下,公有云與私有云,基礎設施、設備、運營、運維和服務都將成為囊括在華為所能提供的云能力之中。
加碼“使能力”
物網、人工智能,這些新技術自然也在華為的戰略布局之中,這些能力與華為更好地發揮使能與推動作用息息相關。
例如對于人工智能,徐直軍表示,華為將人工智能更多定位為新業務,定位為一種使能技術,而不是另外再開創一個產業。他解釋道:“通過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現在所有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中,使得我們能夠更好地為客戶創造價值,提升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競爭力,也改善我們面向客戶的服務,提升我們內部的效率,并且使得我們智能手機走向智慧化。”
而在物聯網領域,華為將自己定位為一個產品和部件的提供商。包括傳統網絡在內,加上企業物聯網網關、家庭物聯網路由器等能夠實現企業和家庭更多聯接的產品,都是華為“做多聯接”的戰略之下所必須具備的。同時,構建基于云的IoT聯接管理平臺,開發了IoT的芯片,打造物聯網生態,這些都是為了能夠讓物聯網發揮更大的價值,為更多行業的數字化提供更加豐富的路徑。
關鍵詞:傳統報業 數字化 轉型 南方都市報
中圖分類號:G2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108-01
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子書、微信等的普及,讓人們接觸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這使得傳統的信息傳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其中報紙業更是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由傳統報業轉到數字報業是報紙行業在未來發展行之有效的一條重要途徑。以《南方都市報》為例,它的成功轉型,讓報紙行業窺探到了未來發展的趨勢,它的成功也影響著整個中國報業,成為中國傳統報業數字化轉型的領頭軍。
一、《南方都市報》的數字化發展概述
作為國內首家成功數字化轉型的傳統報紙,《南方都市報》已經成功推出了三種不同的網絡精品閱讀模式,分別為南都完整版、南都精華版以及南都播報。南都的這種網絡閱讀模式充分滿足了受眾個體化、差異化的閱讀需求,不論是盈利模式,還是報紙運作特點上都凸顯出了鮮明的數字化特征。
報紙與網絡相互結合是報紙行業的發展新模式。早在06年元旦,《南方都市報》就已經上線了他們的電子版本報紙。而后,《南方都市報》不斷改革、探索發展路徑,比如,推出他們的精華版和南都播報等等,07年中旬,《南方都市報》官方網站正式運營,形成了網報互動的新模式。《南方都市報》網站的成功運營開創了報業在信息時代的新模式。
而如今,《南方都市報》已經看準手機端的市場,推出了pad版本、安卓手機版本、蘋果手機版本等等,這樣,用戶在進行新聞瀏覽時,就不用再下載客戶端,直接在手機瀏覽器中就可以瀏覽了。而《南方都市報》在這之前在珠三角地區進行了較深層次的調研,他們首先在珠三角地區試水,結果大受好評,由此面向全國進行推廣。隨著人們對手機越來越依賴,手機新聞市場的擴大是必然的。
二、《南方都市報》的數字化轉型對我國傳統報業的啟示
1.整合網絡平臺,突破區域限制
起初,報紙行業對于網絡的探索僅僅只是將自己的東西搬到網絡上面去,并沒有對網絡有一個很清晰的認識,但是,經過幾年網絡報業的發展,報紙行業不僅僅只是一味的在網上公布信息,更多的是,對網絡新媒體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也不再把自己的門戶網站的建立作為主要目標,現在人們把網站當做一個平臺,進行新聞媒體的資源整合,進行優化嘗試。
對于珠三角地區的人們來說,奧一網也許比較熟悉,這是05年集團委托南都創辦的綜合性珠三角地區門戶網站,是此網站的網址,作為一個門戶網站,其功能自然不能停留在新聞,它是社區互動平臺是交友平臺等等,奧一網依靠南都強大的新聞資源,在中國推出了網報一體的概念,并且付諸行動,而在這之后兩年,南都新開了數字媒體部門,這樣就意味著南都官網―――南都網() 正式上線。
在網報一體的概念提出后,新聞已經不再同于以前的新聞概念,它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而新聞的生產也就不同于以往,互動平臺的很多信息,都是新聞的來源,這種采編方式也就成為了南都立于成功地位的基礎,而在社區討論中,言論渠道的進一步拓寬是南都所要做的。通過這種社區互動的方式獲取新聞咨詢更是新聞生產方式的改革,造就了新聞生產的多樣模式,而新聞在人們的討論中互動中持續升溫,進而擴大影響力,有利于自身建設。南都報對網絡事件進行深入挖掘,引發民眾討論,加強輿論監督,更有利于加強自身的影響力,擴大綜合實力。
2.“內容+ 渠道”下的理念更新
內容首位,渠道優先。不論時代怎么變革,報業傳遞給民眾的信息內容是媒體行業所最需要注重的,只有有好的內容的支撐,才可以使得報紙的得以生存。而轉觀09年金融危機,在新媒體的盛行中,很大一部分報社進軍全媒體,以內容為首位,加強各種媒介形態的融合。但是從目前看來,如果僅僅只是要依靠內容去打拼是完全不夠的,更要拓寬渠道。就像人大博導喻國明(2015)說的:“報紙行業現在就像修路,而新媒體就是這條路,只有把最后的都修成功了,這才可以實現自身的意義和價值”《南方都市報》從06年的上線電子版本到現在的成功,它在報紙行業的數字化探索過程中以內容和渠道形成了較為健全的新聞體系,這也是很多的網絡所不具備的長處。所以,在報紙行業向數字化轉型的同時應該要與網絡新媒體攜手共創。同時,也要加強對受眾的影響力,與廣大受眾積極互動。
3.探索全媒體路徑,促進媒介融合
南都于09年新成立全媒體運營委員會,為了給傳統媒體《南方都市報》增加發行量,增強影響力,也為了在網絡上的影響力,南都還與電視臺、廣播進行合作,實現新聞資源的廣泛傳播,搭建起全方位的全媒體平臺。
全媒體與網絡媒體不同,它依靠的是各種形式的媒體,就算全媒體有了很好的發展,但還是不能忽略紙質版,要不斷擴大影響力,以內容為王,提高競爭力。南都于09年中旬,每星期都會推出《深度周刊》,深度剖析新聞事件,給人們樹立良好的新聞形象,也給人們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間,盡到了一個媒體的責任。
將來的報紙行業,數字化是必然的,要加強網絡與傳統媒體的深入融合,以內容為首,全方位的提高影響力,搭建和諧的網報體系,整合資源,進行優質資源共享,加強報紙信息到網上信息的渠道拓寬,使得數字報業走得更遠更好。
三、結束語
通過分析《南方都市報》從傳統報業到數字網報的轉型,給之后中國傳統報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與啟示。作為一個成功的典型案例,南都的傳播力、影響力以及生產力等都給中國傳統報業起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南都的數字化探索和南都的成功也給我國報業報網互動模式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參考文獻
[1]陳穎.全媒體環境下傳統報業轉型途徑探究[J].科技傳播,2014(04):79-81.
[2]張英軍,賈岳.發揮共震效應打造自身特色――報業新媒體發展路徑探析[J].中國報業,2014(03):56-58.
[3]任昌輝.試論我國報業數字化轉型的困境及升級路徑[J].東南傳播,2014(10):77-78.
“白皮書”分享了數字化轉型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并為中國企業在加速數字化轉型中遇到的困難和痛點“獻計”。大會還邀請了戴爾、聯想、惠普、華碩、華為、宏和清華同方等廠商共同探討了企業轉型背景下如何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推動企業快速成長等話題。
數字化轉型已經無處不在
IDC數據顯示,2017年將有67%的全球1000個大企業將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戰略核心。在中國,2017年基于第三平臺技術和6大創新技術加速器的ICT市場規模將達到3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在2020年將超過50億元。
然而,目前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面臨著緊迫的壓力和巨大的挑戰。據IDC統計,目前中國85%的企業尚處于數字化轉型入門探索階段,轉型訴求還集中在通過數字化技術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生產效率方面。數字化轉型人才稀缺以及新數字化業務系統復雜程度高和硬件環境的集成與協同不足,這些問題也阻撓著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前進的步伐。
IDC中國區助理副裁王吉平表示:“未來10年既是中國經濟調結構、轉方式、創新升級的10年,也是IT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升級的10年,更是企業全方位數字化轉型的10年。PC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也被重新定位。”在轉型過程中,PC需要轉變角色,從傳統的辦公生產工具轉變成為業務賦能工具,通過在產品形態、計算性能、交互方式、協同擴展能力及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創新提升,切合企業數字化轉型所需,驅動業務發展。
商用PC舉足輕重
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商用PC不僅是核心的辦公生產力工具,也是企業業務賦能工具。數據信息在企業轉型過程中正變成運營資源。滿足新的計算場景的同時,無縫對接各類設備的PC可以有效收集和處理海量數據,創造商業價值。
英特爾中國區市場部總監張怡[在論壇中表示:“一直以來,英特爾都在從戰略和策略的高度為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全面支持和不斷升級的解決方案。我們憑借長期的技術、市場經驗,總結出企業PC換新的最佳周期和更換策略,能夠幫助企業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減少安全風險并提高員工效率。同時,英特爾對于智能互聯時代數據洪流帶來的產業數字化變革,有著較多的理解,我們希望幫助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使產業升級、創新驅動能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