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社會治理難點范文

社會治理難點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社會治理難點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社會治理難點

第1篇

在2010年的社會責任報告中,南方電網公司將“萬家燈火?南網情深”上升為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在制定公司“十二五”發展規劃時,南方電網公司借助于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對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和使命進行了重新評估和審視,并最終經由公司最高領導層決策形成新的核心價值觀。這種積極嘗試和創新堪稱南方電網公司系統開展社會責任管理工作以來的一個重要成果,也是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重要標志性事件。

首先,“萬家燈火?南網情深”,高度融入了南方電網公司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和理念。公司對社會責任的理解是:對于公司經營管理活動過程中對各利益相關方造成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公司主動承擔相關責任,而“萬家燈火”正是對這種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的最形象和最集中的表達,并因此而成為公司進行各種決策行動的根本原則和擔負企業公民義務的試金石。此外,“萬家燈火”也能較好地支持公司的根本使命,即南方電網存在的根本價值一一“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全力做好電力供應”。

其二,“萬家燈火?南網情深”還高度涵蓋了利益相關方的理念和思想。具體來看,“南網情深”涵蓋了對客戶的服務之情、對員工的關愛之情、對環境的親善之情以及對社會的回報之情,是對實現什么樣的“萬家燈火”的進一步詮釋,亦即負責任地對待政府、員工、客戶、合作伙伴、環境、社區和公眾等每一個利益相關方,并為其創造經濟、社會和環境綜合價值的“萬家燈火”。

第2篇

關鍵詞:海南民族舞 藝術特質 社會價值

一、竹竿舞的起源

黎族竹竿舞起源于對傳統砍柴活動的模仿,辭海中對其敘述為:“打柴舞,亦稱‘打竹舞’、‘竹竿舞’。 ”它的起源,比較權威的說法是來自于黎族古代的喪葬習俗。

此外,關于打柴舞起源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古時候生產力不發達,山高林密,當地人用竹建造房屋,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船形茅屋文化。黎族百姓模仿造屋過程中在竹上滑動,在竹上跳躍等動作,并適當的結合富有節奏性的音樂,用竹子敲擊出動聽的節奏,從而形成了有獨特意韻的跳柴舞。另外一種打柴舞起源說法是,黎族人上山砍柴,休息時將柴排放敲擊,跳來跳去,后來逐u發展演變成為打柴舞。

關于黎族竹竿舞起源的故事和傳說,也有多種,這些故事在民間口耳相傳,為竹竿舞這一古老而年輕的藝術形式增添了無限的魅力。如:

(一)浪漫愛情說

遠古時候有一對情投意合的黎族情人,在五弓嶺上的阿波嶺(又名打柴嶺,在今保亭與陵水群英鄉交界處)上對歌。兩人嚎亮優美的歌聲引來許多對黎族青年男女,他們不分晝夜在山嶺上唱歌跳舞,餓了就采集山上的野果食用,渴了就喝山上清洌的泉水,困了就臥睡在打柴嶺上。后來因為這對情人在采食野果時不幸中毒身亡,這些年輕的男男女女們才不歡而散。但此后每到夜晚,打柴嶺上便依稀傳來歌聲和有節奏的敲擊木棍的打柴聲。打柴舞也從此流傳開來。

(二)慶祝豐收說

五指山、白沙、昌江等地區的打柴舞多在秋后新谷歸倉或元宵節那一天開始舉行。因此,有人從這一點上認為打柴舞產生于人們祈愿豐收的活動之中。開始跳柴的第一天,村中男女老少喜氣洋洋,身著民族服裝,家家炊煮新米飯、釀糯米酒、宰殺禽畜。酒足飯飽之后,成年人便結伴來到村外曠野,點燃簧火或借著月光,告慰先靈和天地,慶祝稻谷豐收,祈愿來年有更好的收成。隨后便跳起打柴舞。打柴舞活動一直持續到元宵節,并在這天達到。人們整夜唱歌、跳柴,歡聲笑語久久蕩漾在整個黎寨中。

二、竹竿舞的藝術特點

竹竿舞與傳統節日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黎族人民極為重要的芋念芋、做佛節等節日的夜晚都會跳起用來助興的竹竿舞,這種舞蹈通常也在日常勞作結束后舉行,流傳較廣,群眾基礎較好。竹竿舞主要以竹為道具,不需要太大的場地,傳統竹竿舞通常在鄉野氣息濃厚的庭院或曬谷場舉行,通常由2根3.5米長左右的大竹竿作底架,在平行距離約為1~2m的空間中擺放8根細長竹竿,這是竹竿舞的基本框架。持桿者主要分坐底架的兩側,姿態以蹲或坐為主。每人各握細竹竿的兩端,然后按照相應的節奏敲擊竹竿,并且依照相對固定的次序分上下左右或交叉拍擊竹竿,樂聲清脆入耳而且極富律動美感。跳舞者動作優美,跳躍靈活,時而插入竹竿做竹上舞,時而雙腿或單替變換或左右躲閃,不僅讓觀眾嘆為觀止,而且對舞者靈巧欣賞不已。這種舞蹈不僅以獨舞的方式進行,也可青年男女對舞。而且隨著舞者的越發興奮,舞蹈速度也漸進加快,逐漸使場面更加熱烈。對于竹竿舞未來的舞臺呈現形式,竹竿舞的動作非常豐富,如果編排組合得當,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跳躍和騰空外,竹竿舞中或許還會看到雜技中的跟斗、街舞中的旋轉等多種技巧。隨著海南經濟文化的發展,竹竿舞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它不僅被文藝工作者搬上了藝術舞臺,而且還成為海南歡迎中外來賓和游客的一種禮節和儀式。如今,小小的竹竿,儼然已經成為海南旅游文化和民族風情的一種象征符號。

三、竹竿舞的社會價值

(一)竹竿舞的娛樂價值

竹竿舞不僅是一種具有健身功能的體育項目,而且還具有娛樂功能,它在黎族古老音樂的伴奏下,可以形成多種變化不同的節奏,從而使舞者在舞動過程中模仿出海南地區特有的生產生活場景,其基本的轉身、蹲坐、跪站等都有極強的游戲性。首先,竹竿舞往往具有比賽性質,動作難度不同,舞動節奏變化多樣,能夠在更加快速的舞動中表現出舞蹈的競技性特點。其次,竹節敲擊聲音鏗鏘有力,伴奏音樂歡快喜人,竹竿舞不僅是節日必備的娛樂項目,而且有著極強的審美特質。第三,竹竿舞是一種群體性的娛樂活動項目,需要多人配合進行游戲,在活動中不僅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交流,而且可以在游戲中鍛煉參與者的配合協調能力。第四,竹竿舞的群眾基礎較好,不僅受到少數民族舞者的喜歡,而且逐漸的在我國得以有效推廣,特別是隨著海南旅游熱的興起,竹竿舞有更為廣闊的傳播空間,是傳播海南特色文化的重要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二)竹竿舞的民族文化價值

竹竿舞不僅是黎族優化文化的代表,而且在豐富我國民族舞蹈樣式,促進中國文化廣泛傳播方面有重大的意義和價值。首先,竹竿舞作為一項廣泛流傳的舞蹈樣式,不僅在黎族地區得廣泛的普及,而且極大的在我國內地和國際上被廣泛弘揚,是一項走向世界的舞蹈形式。其次,竹竿舞是我國少數民族體育舞蹈的重要項目,在竹竿舞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生活文化基因,是黎族人民對地方宗教與地方勞作的深刻解讀和外在反映,是弘揚民族文化與民族習慣的重要方式。第三,竹竿舞充分的顯現了黎族地區人民的生活與思維方式,有著特定的文化氛圍與意義,而且深刻的詮釋出黎族人民對意志和情感教育的方式,通過這種活動形式可以起到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第四,在竹竿舞身上寄托了濃厚的民族情感,體現著黎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體現著海南地區熱情好客、廣泛參與、積極拓展與世界聯系,積極弘揚中化優秀文化的開放心態。

(三)竹竿舞的健身價值

竹竿舞不僅有深厚的文化基因與文化傳統,而且是有效的健身活動方式。首先,竹竿舞最早被定性為一種體育舞蹈,它有相當的競技性特征,可以作為一種比賽活動項目。其次,它的運動強度可以調控,可以通過多種動作活動和技巧達到放松身心,強健身體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有效的活動下肢關節,而且可以使全身的肌肉得到有效鍛煉,特別是對治療某些關節和頸椎疾病有重要意義。第三,竹竿舞有良好的鍛煉心肺功能的作用,它可以使舞者適當的心跳加快,可以擴大肺活量,可以增強心肌的力量,可以有力的促進新陳代謝,特別是在海南溫潤的氣候條件下,可以使人的心肺功能得到更好的鍛煉,而且還具有良好的愉悅身心的功能。竹竿舞的健身功能不僅來源于其獨特的舞蹈形式,更在于這種舞蹈適宜各種人群鍛煉使用,而且有助于人們采用更有創新性的花樣,更隨意多變的舞蹈姿態,更富集體參與的合作方式,從而使身心得到更好的鍛煉。

(四)竹竿舞的競爭價值

我國民族體育舞蹈的發展大多取材于傳統的體育游戲項目。竹竿舞不僅是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一,而且有著競技性的特征,雖然它現在更廣泛的被作為一種娛樂活動所傳承,但其競技價值仍不容抹殺的。首先,我國民族體育活動的規范化管理和標準化那就, 竹竿舞作為體育競賽項目,其比賽用的道具標準,比賽的具體規則已被做出基本的限定,從而使竹竿舞的競技更加突出。其次,竹竿舞作為一種體育比賽活動,目前在政府職能部分的組織下,已經開展了一第列的競技性比賽活動,從而使其作為體育項目的價值被更好的推廣。第三,我國近年來組織的系列竹竿舞表演賽,比賽形式也由雙人逐漸的擴展至多人參與,竹竿舞在比賽的過程中還創新性的融入了更多樣的舞蹈動作,從而使舞蹈更加整齊統一,使比賽的形式也更加多樣,使競爭性也更強。

(五)竹竿舞的民族價值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各民族呈現出大繁榮,各個民族既要在社會中發展,同時也要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優良傳統,各個民族形成互融互助的文化交流形式。而其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加強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黎族竹竿舞是體育與音樂舞蹈結合的產物,不僅在黎族本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深受其他民族以及外國人的青睞。由于它具有極強的競技性,以及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在促進民族團結與民族交流中發揮著重要的價值,是民俗、體育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竹竿舞的功能還有很多,如喪葬禮儀的功能(“超度亡靈、發泄情感”)、宗教儀式的功能(“驅獸護尸、慎K追遠”“祈福消災、保佑豐收”) ……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竹竿舞的社會價值不僅在于其文化傳承、娛樂健身等方面,而且還是中國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中國優秀文化,促進多民族和諧發展有重要意義。

四、結語

海南黎族竹竿舞起源于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是少數民族文化的結晶,不僅有良好的娛樂和健身功能,而且對于展現黎族對先祖的崇拜,展現少數民族人文精神有重要意義。推動竹竿舞活動廣泛的普及,不僅是繁榮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而且對于推動海南旅游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有重要意義,相信黎族竹竿舞的廣泛普及,會使黎族文化更加健康有效的發展,會使更多熱愛運動與熱愛生活的人來到海南黎族生活區,感受別樣的黎族文化魅力。

參考文獻:

[1]吳桂蘭等.黎族跳竹竿運動的社會功能及社會價值[J].搏擊,2007,(01).

[2]郝思德,黃萬波.三亞落筆洞遺址[M].南方出版社,1998.

[3]王養民,馬姿燕.黎族文化初探[M].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

第3篇

一、夯實基礎建設,構建社會管理創新網絡

八五七農場位于黑龍江省密山市境內,地處完達山南麓,小興凱湖北岸,風光優美、土質肥沃。轄區總面積85萬畝,其中耕地54萬畝,下轄10個管理區2個社區和10個場直企事業單位,轄區常住人口1.8萬人,暫住人口3000余人。隨著小城鎮建設的飛速發展,社情日趨復雜。農場建立了八五七社會管理服務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務。結合實際情況,按照方便管理、就近一體的原則,農場把各管理區的保安員及公安分局的社區民警聘請為綜治協管員;把轄區劃分為4格(10個管理區為一格,2個社區各為一格,場直企事業單位為一格),將轄區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公共場所等全部納入網格化管理,實行綜治協管員專人服務管理,實現了管理全覆蓋。

為確保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取得實效,農場成立了由農場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為組長、各綜治成員單位為成員的社會管理創新領導小組。小組與各管理區、社區、企事業單位構成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網絡組織。社會管理創新領導小組、綜治協管員職責、調解流程、出租屋管理工作流程、租賃管理規定以及協管員的績能功效和考勤考核等相關制度職責進行完善,定期檢查、考核,實現責、權、利明確。農場加大信息主導工作,加強網站建設。建立“民情網站”——八五七農場網站,對百姓生產生活進行全方位、深層次地服務,并通過建立八五七派出所網上警務室及857貼吧,拓寬群眾訴求渠道,搭建對話平臺,對群眾反映的涉及民生安危的問題及時處理回復。加強信息平臺建設,組織全場45個單位、部門的相關人員進行了信息化平臺的培訓及推廣。整合資源,形成全面覆蓋、高效靈敏的社會管理信息網絡,增強社會綜合治理能力。

二、結合三優文明創建,構建社會管理的原動力

創建優質服務、優美環境、優良秩序的三優文明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在內涵上的不斷擴展。八五七農場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國家級生態示范區、黑龍江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十佳宜居農墾城等殊榮。近年來,農場從整治環境入手,不斷鞏固“三優”文明創建成果。去冬今春,已累計完成綠色通道工程12公里300畝、“見縫插綠”工程500畝、居住區綠化8萬平方米,大樹進城4000余株。實施夜晚景觀亮化工程,確保重點街路設施完好率達到99%以上,亮燈率達到98%以上。

農場持續開展了文明素養培育工程。在全場開展“學習道德楷模、爭當文明公民”主題活動,大力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農場文明辦選樹了科技致富、先進企業家、學雷鋒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與朝陽社區聯合開展“星級樓棟”評比、“文明小區”創建等活動,倡導宣揚傳統文化、禮儀知識、文明修養;積極倡導關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開展環保、幫困、助殘等志愿服務活動,動員和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目前,一支支“懂文化、會技術、有能力、樂于助人”的志愿服務隊伍活躍在農場大街小巷。朝陽社區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由物業、城管、環衛、計生四支黨員服務隊組成,設立了服務熱線電話,年均為居民提供便民服務上萬件。在青少年中開展了系統的“以德育教育促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工程。做好青少年維權工作,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他們遵紀守法、立志讀書、回報社會的思想品質。

針對農場以前因轄區店面多,牌匾懸掛雜亂等實際情況,農場規范門面及經營秩序,創建風格化商業街。共投入資金500萬元,外聘裝潢公司進行統一設計、安裝,安裝面積達3000余平方。并充分聽取商戶意見,達到統一、個性、協調、美觀“四贏”效果。

三、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管理的“調處器”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以維護穩定為出發點,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長效機制。農場建立健全完善了矛盾糾紛排查機制,做到管理區每周排查一次,農場每半月排查一次,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信息,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工作,建立完善社會風險評估預警機制,將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作為重大決策、項目、事項出臺的前置程序和必要條件,防止因為決策不當引發社會矛盾。今年共對2起案件進行了風險評估,成功率達100%。推進“大調解”及“三調聯動”工作體系,建立農場、管理區(社區)兩級調解組織網絡,農場共有調解員107人。依托農場辦和司法分局建立調訪中心、社會管理服務中心,調解了多起疑難復雜糾紛,避免了多起越級訪和集體訪。建立特殊人群常態化管理機制,構建社區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平臺。農場公安分局建立了“流動人口服務站”,指派正式民警進行管理。對農場的暫住人口和外來務工人員建立健全實有人口動態管理機制、流動人口流入地與流出地雙向管理協作機制和“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的服務管理新模式,并將其全部納入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信息系統。

四、實施民生幸福工程,構建優質公共服務體系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高度關注改善民生工作,重視民生制度的頂層設計和長遠建設,切實就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實施職工共同富裕工程。2011年起,農場廣泛開展“1+10”職工共同富裕行動,用真情、動真格、使真勁,幫低收入戶選項目、配資金、做服務,不斷提高低收入和困難職工家庭經濟收入,按照動態標準保持年度零貧困戶目標。實施居民社會保障工程。按時足額兌現各項社會保險待遇和最低生活保障。繼續鞏固醫療保險工作成果,確保社會保險覆蓋面達到100%.養老金社會化發放100%,連續10年實現了墾區提出的養老金社會化發放“不欠一人,不欠一分”的工作目標。加強“愛心超市”建設,為生活困難家庭按期發放生活必需品。實施“創業帶就業”工程。農場為弱勢群體提供創業培訓服務。將轄區內的各類弱勢群體進行細化分類。結合弱勢群體能夠自身條件,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培訓,為弱勢群體實現自我價值找到了一條全新的道路。2011年參加培訓的學員達到100余人。實施文化惠民悅民工程。農場注重健全公共文化設施,打造10分鐘“文化”圈。投資5500余萬元正建1萬余平方米文體中心;投資300余萬元在文化休閑廣場上新安裝LED全彩顯示屏。2012年,農場將投建圖書館,使人均公共藏書達到20冊以上。2011年,注冊成立了完達山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太極、秧歌、健身操等9大協會組織活動開展的紅紅火火。與中華詩詞第一縣——望奎縣文化局實施共建;與大慶市金豐集團共享社區物業管理理念,大慶精神走進八五七;與俄羅斯畫家開展藝術交流活動,俄羅斯民族藝術與北大荒文化精神共鳴互動等。實施公共衛生服務提質工程。新建6900平方米職工醫院,完善高水平基本醫療服務,打造值得信賴的公共衛生園區。實施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完善日處理污水量1000噸的污水處理中心并投入使用。實施職工養老保障工程。對新建敬老院占地面積19000平方米,擁有三棟現代化賓館式綜合樓和一個水上公園。實行賓館式管理,親情式服務,為老人營造溫暖舒適的家。

五、破解難點,激發社會管理的活力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解決機制不順、機制不活、合理不足的問題,推動社會管理有單一的行政主體向多元主體轉變,引導社會各個方面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和服務。農場將其作為干部考核范疇。對場部朝陽社區進行改制,已建成“民生公共服務站”一個,并著手建立兩個居民委員會,開展便民利民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禁在线观看|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兔女郎在线观看| a毛片全部免费播放| 我和麻麻的混乱生活|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五月天在线| 国产真实乱偷人视频|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电影| jizzyou中国少妇| 成年人在线免费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欧美zoozzooz性欧美|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视频| 四色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风流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真实露脸精彩对白| 91精品国产91久久| 天天看片日日夜夜|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的| 新疆女人啪啪毛片|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最近中文字幕更新8|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狠狠噜狠狠狠狠丁香五月| 免费视频www| 综合558欧美成人永久网站|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bd|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fc2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幻女free性zozo交| 中文字幕乱视频| 手机在线看片你懂得|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