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管理經濟學的內涵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產品質量質量管理顧客滿意度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已經轉化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產品質量又是企業競爭力的集中體現。隨著人們質量意識的增強,質量戰略逐漸成為企業戰略的核心,并紛紛把質量管理視為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有效手段。然而,產品質量作為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著的概念,其內涵的豐富和完善,必然伴隨質量管理從目標到內容的積極調整。因此,準確把握產品質量與質量管理的理論界定,又是企業實施質量戰略的前提。
一、“產品質,”概念的形成與演進
產品質量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應該說,自從有了商品生產,質量的概念也就隨之出現了。人們對質量的認識是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而逐步深化的。首先,商品作為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它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雙重屬性,并且商品的價值實現是商品使用價值實現的重要前提。因為商品生產的目的是為了進行交換,只有在價值實現的基礎上,才能將產品從生產者手中轉移到消費者手中,才能實現商品的驚險“跳躍”。但對于消費者來說,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其最終目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商品的使用價值對人們需求的滿足程度就構成了商品質量的高低。依此為線索,不同學者對產品質量的定義作過積極探索。例如,美國學者曾認為,既然使用價值是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或多種需要的特性,那么,產品質量就可界定為“產品滿足特定用戶要求的一切性能的總和”,即產品質量是其使用價值的體現。由于不同產品具有不同的用途,因此不同產品所固有的可以滿足不同需要的特性,又稱為質量特性。質量特性構成了產品質量的載體,反過來,產品質量又是質量特性的綜合表現。如果將產品的質量特性以定性或定量的形式加以明確,便形成了產品的質量標準。所以,從這一角度出發,又可將產品質量狹義地定義為“產品的質量特性與其質量標準的符合程度”。對產品質量的上述理解盡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時也具有明顯的局限性。這是因為,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商品短缺階段,對于生產者來說,只要他們生產的產品符合質量標準,就會有較好的市場美譽度,其產品的社會認同度就會較高,此時,狹義的產品質量定義具有較廣泛適用性。然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當由商品短缺階段過渡到商品相對過剩階段,實現了由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轉變以后,如果生產者不研究用戶需求,就很難確立其產品的市場地位,更何況產品質量存在著相對性、滯后性和間接性的局限。故對產品質量的理解有必要加以深化、完善。也就是說,產品的質量特性不僅要符合標準,更要滿足社會和消費者的需求。正是基于這一理念,朱蘭則更概括地將產品質量定義為:產品在使用中能成功地適合用戶目的的程度,即認為產品質量是其“適用性”的代名詞。此外,日本學者十代天知男將產品的“適用性”進一步明確為兩項基本要求:一是產品的各項特性應是消費者所要求的;二是產品的價格應便宜。在這一定義的基礎上,前蘇聯學者進一步把產品質量定義為其使用價值與價值的比值。通過對上述觀點綜合,目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產品質量的定義是:產品滿足用戶需要的優劣程度。這一定義通常又被稱為產品質量的廣義定義,因為它包含了產品使用價值、經濟價值的雙重體現。同時,由于人們對同一產品的需求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因此,對產品的要求也就體現在實用性、可信性、安全性、經濟性以及創新性和美學特性等諸多方面。在對產品質量界定的前提下,為適應發展的客觀要求,綜合性質量的概念應運而生。所謂綜合性質量,是指質量的外延不僅包括產品質量,還包括工作質量、服務質量等內容。這是因為產品質量僅是對結果的評價,從產品質量的形成過程看,產品質量又是由工作質量決定的。而工作質量作為對全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的評價,由企業素質所決定,它是企業人員、設備、原材料、方法、環境因素的實際水平以及穩定程度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工作質量的諸多影響因素中,人又是最關鍵、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也是最難控制的因素,需要通過相應的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加以約束,并且其他因素都是可以通過人的作用加以控制和改善的。由于產品質量是通過工作質量表現出來的,所以,只有抓住工作質量,才能控制產品質量,才能通過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達到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服務質量是指企業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完善程度。服務質量作為構成產品綜合性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或間接地構成產品使用價值的一種附加屬性,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重視。因為產品的使用價值只有在用戶的使用中才能真正體現出來,產品的質量也只有經用戶使用后才能得到檢驗。但由于企業與消費者間有關產品信息的不對稱,以及消費者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或那樣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需要生產者給予及時的售后服務支持。因此,企業為消費者提供的售后服務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產品使用價值的發揮。隨著消費者理性程度的提高,他們在選擇和購買商品時,已不再僅僅是對核心產品的購買,而是對產品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能否提供方便、周到、及時、熱情的服務,也不僅僅是企業形象的體現,而且直接是其產品質量的重要體現。從發展的趨勢來看,企業間競爭的核心,也由過去單純的產品競爭,越來越《工業技術經濟》2(X)3年第4期總第128期多地轉移到服務的競爭上來。綜上所述,在當今條件下,質量作為產品質量、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共同構成的有機整體,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其中,產品質量是工作質量的反映,工作質量是產品質量的保證,而服務質量則是產品質量的延伸??偟膩碚f,令人滿意的產品質量是通過生產和服務的各個階段的活動來實現的。 二、企業質量管理的基本內涵
概括而言,管理就是為了達到設定的目標而采取的一切手段與措施。因此,所謂質量管理,就是以產品質量為中心環節的一切管理活動的統稱。對于質量管理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和機構都曾給出過不同的解釋。例如,費根堡姆將質量管理定義為:為了最經濟地生產能完全滿足用戶要求的產品,在企業內部進行的組織與協調活動;與之相類似,日本工業標準 (兒)將質量管理定義為:為經濟地制造出質量符合用戶要求的產品的手段系統;日本學者谷津進則把質量管理定義為:向消費者和顧客提供滿足需求、價格便宜、供應及時的高質量產品或服務的一項活動。具體地說,質量管理,是指在質量體系中通過實施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一系列管理活動,實現質量目標的過程。質量管理包含以下幾個層面的涵義: (l)為達到質量要求而采取的質量控制,其目的在于通過對生產和提品或服務全過程、全方位的監控,消除可能產生不滿意質量結果的原因,以取得預期目標。在一定意義上說,質量管理就是從消除不滿意到追求滿意的過程。 (2)為了提高顧客的滿意度,需要各個環節的緊密配合,例如營銷部門掌握顧客需求動向;開發設計部門策劃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生產技術部門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以及合理設計生產流程;采購部門購進合適的原材料;制造部門能夠生產出符合設計要求的產品。因此,更準確地說,質量管理應是全面質量管理(1’OtalQllalityControl廠IW)。 (3)質量管理的目標就是讓顧客或消費者建立對產品或服務的信心。使他們確信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能夠滿足規定的要求。如果“質量要求”不能完全反映用戶的需求,則質量保證亦不能取得充分的信任。 (4)質量管理必須考慮經濟因素。對于企業而言,不僅要爭取銷售額的增長,還要通過價格的調節獲取更大的利潤。為此,現實的選擇只能是在不斷增加銷售額的前提下,盡可能通過不斷地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價格達到增加利潤的目的,或者是通過實現質量與價格的合理配比確保利潤目標的實現。從質量管理的內涵可以看出,質量管理的理念已經由過去的事后檢驗階段,逐步演進為現代的全面質量管理階段。所謂全面質量管理,就是指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的管理系統。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質,調動人的積極性,實現產品質量、工作質量、服務質量三者的協調統一。全面質量管理與傳統的質量管理相比較,具有以下明顯特征:一是把過去的以事后檢驗為主轉變為以預防和改進為主;二是把過去的以就事論事、分散管理為主轉變為以系統的觀點進行全面管理;三是把過去的以質量結果的管理為主轉變為對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傊?,全面質量管理就是圍繞著“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生產出符合規定要求和用戶期望的產品或優質的服務”,實現企業目標的管理活動。
三、強化企業質t管理據要解決的幾個認識問題
1.提高顧客滿意度是質量管理的直接目標 對于企業而言,具有充分競爭力產品的國際質量標準可能只是最低標準,所謂的國家標準可能也只不過是合格標準,而令消費者滿意的市場標準才是最終判定標準。也就是說,產品質量的裁判只有一個,那就是消費者。由于質量管理可抽象為從消除顧客不滿意到追求顧客滿意的過程,為提高顧客對產品質量的滿意度,其提品應同時具備質量上乘、價格適宜、服務到位的質量特性。因此,顧客滿意度可概括為質量Q(卿jty)、價格P(而cc)、服務S(統幣ce)三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其數學表達式為: 顧客滿意度二畢該公式表明,對于確定的顧客滿意度,可有不同的因素組合:一是產品或服務質量稍低但價格也便宜;另一種是價格稍高但產品或服務質量明顯與眾不同。此時,若想進一步提高顧客滿意度,可有四種不同的努力方向: 一是在不降低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價格;二是在不降低價格的前提下提高產品質量;三是在不提高服務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價格;四是在不降低價格的前提下提高服務質量。如果把服務質量作為綜合性質量的組成部分,那么,顧客滿意度可以簡化為產品質量與價格二者的關系。即同等質量的產品,如果以合適的價格提供給消費者,就會得到滿意的評價。如果以高于質量的價格向消費者提品,就會降低消費者的滿意度;相反,如果以低于質量的價格向消費者提品,就會增加消費者的滿意度。 2.實現質量、價格與成本的和諧是質量管理的關鍵盡管顧客滿意度與產品的質量、價格和成本三者之間可能存在著相悖的關系。例如,在提高產品質量時,如果過分強調產品的完美無缺,而不是從提高顧客滿意度人手,便會因不必要地提高產品質量而使產品成本上升,再加上產品的特色未加以改進,企業就會不得不因應付價格競爭,使企業難以實現利潤目標。相反,如果在提高質量的同時,考慮到提高顧客滿意度的有效途徑,周仔么,即使因提高質量而使產品成本上升,上升的成本卻可由消費者承受得起的價格的提高得到彌補。也就是說,盡管質量和成本相悖,但質量與價格之間并不是不可調和的,如果提供的較高價格的產品具有與眾不同的質量特色,同樣可以通過提高顧客滿意度,實現企業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經營目標。 3.實施質量管理是為了實現交易費用的節約雖然從局部利益上來說,企業實施的質量管理,必然要投人和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增加交易費用,減少經濟效益。但是,如果產品質量得以有效控制和提高,反而是企業生產活動中物化勞動、活勞動消耗的最大節約,而生產沒有質量保證的產品才是效率的最大損失。因此,從整體上講,質量管理與控制是對企業效益增長的最有效、最有益的投人,也是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來源。這是因為從生產過程看,質量管理與控制可以通過減少返工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從對顧客的影響看,質量管理對產品質量提供的保證,可贏得較高的顧客滿意度,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并可通過顧客間的宜傳和推薦,最有效的把潛在消費者轉化為現實消費者,使企業的產品具有較高的市場份額。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氣; 血; 神; 冠心靜膠囊
Discussion on relevant theories of "QiBloodShen" and
formula implication of GuanXinJing capsule
LI Ruiping1, YU Guohua2,4, LI Junfang3,4, TANG Shihuan4*
(1.Baoding Institute of Drug Control, Baoding 071000, China;
2.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3. 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4.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he definition of "Shen" contains a broad concept and a narrow concept. Broad "Shen" is the dominator and administrator of human vital movement,while narrow "Shen" means spirit, consciousness, thinking and emotions of human. "Shen" originates from innate essence of parents, and survives on acquired essence of water and food as well as the nutrition of its metaplastic QiBloodBody fluid. QiBlood,the most precious asset of human body, is a quite important section of one person and the central material basis of "ShenZhi".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is classified as thoracic obstruction category in TCM. However, in the progress of CHD, the mental factors and physical factors interplay each other. Thus, CHD is defined as a kind of psychosomatic disorder. So, the concept of psychocardiology generally corresponds to the cognition of TCM. Disorder of Qi and Blood,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and lack of spirit and "Shen" preservation, are the main cau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GuanXinJing capsule possesses multiple therapeutical effects including 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ranquilizing "Shen" and sedating "Zhi" and balancing psychosomatic status. It will be of vital importance and promotional value in the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CHD.
[Key words] Qi; Blood; Shen; GuanXinJing capsule
doi:10.4268/cjcmm20162231
中醫學認為,氣和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依賴于人體臟腑功能而化生,同時也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神”以血為基礎,也是氣的氣化作用的表現。氣血不和是疾病發生的基本病機,氣與血在神志病的診療思維中具有核心地位。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冠心病是一種心身疾病,其發生發展與行為特征和情緒應激有著密切的關系[1]。中醫從“氣血神”相關理論論治冠心病,可從根本上把握其基本病機,通過調和氣血達到調整臟腑功能、形神同治的目的。冠心靜膠囊組方嚴謹,具有益氣活血、安神定志、化瘀止痛之功效,體現了冠心病的治療原則,符合“雙心同治”的治療模式。
1 中醫“神”概述
“神”是中華文化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和命題[2]。中醫學認為,“神”的范疇,有廣義之“神”和狹義之“神”2種不同的理解。從廣義上理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者和調控者,從狹義上理解,“神”主要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人體的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精神思維、心理意識等生命活動,均由心所主宰。正如《內經》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靈樞》曰:“五臟六腑,心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候,肺為之相,肝為之將,脾為之衛,腎為之主。”為進一步說明心為大主的作用,《類經》注釋提到:“心總五藏六府,為精神之主,故耳目肺肝脾腎,皆聽命于心。是以耳之聽,目之視,無不由乎心也。肺朝百脈而主治節,故為心之相。肝主謀慮決斷,故為心之將。脾主肌肉而護養藏府,故為心之衛。腎主而成立其形體,故為心之主外也。”人的心理思維等精神活動屬于中醫學狹義之“神”的范疇,是一個復雜的活動過程?!秲冉洝诽岢隽恕吧?、魂、魄、意、志、思、慮、智”等一系列心理活動現象,主要是指感知、記憶、思維、情緒、意識及想象等認知過程,并涉及到意志過程和情感過程[3]。
2 中醫“氣血”論
氣和血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是人身之至寶。故《素問?調經論》指出:“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靈樞?本臟》也提出:“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在此基礎上,后世醫家楊士瀛在其著作《仁齋直指方論》中提出:“人之一身,所以得全其性命者,氣與血也。蓋氣取諸陽,血取諸陰。人生之初,具此陰陽,則亦具此血氣,血氣者,其人身之根本乎?!庇纱?,進一步闡明氣血為人身之源,是生命活動之所系,人身氣血在生命活動中的基礎作用,并強調了氣血與生命存亡息息相關,是人身之根本。氣血是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而兩者緊密相關,相互為用,相互依存。故《靈樞?營衛生會》指出:“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由此指出,氣與血的生成,均來源于水谷之精氣,而且氣血同出一源,氣與血是相互資生、相互維系的[4]?!度数S直指方論》中也指出,氣血“相隨而不相離也”,對于氣的功能論述,提出“陰陽之所以升降者,氣也;血脈之所以運行者,亦氣也;營衛之所以運轉者,氣也;五臟六腑之所以相養相生者,亦此氣也”。在對血的論述中,指出“血為榮,榮行脈中,滋榮之意也……灌溉經絡,長養百骸”,“肝受血則能視,足受血則能步,掌受血則能握,指受血則能攝”。同時,強調闡述了氣和血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完全對等的:“氣者,血之帥也,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由此,論述了氣對血的溫煦、推動和統帥作用,是血液運行的動力。血在脈中運行不息,也依賴于氣之固攝和推動。
3 中醫“氣血神”相關論
中醫診治疾病離不開對神的觀察,故有“望而知之為之神”的說法,從“神”的變化中捕獲相關信息。所以探尋“神”產生的物質基礎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5]。氣是人身生命活動的原始動力,也是一切生理功能的根源,“人之有生,全賴此氣”。氣的升降出入、形氣轉化過程,包括了氣具有物質與功能、能量之間的轉換的內涵。氣的運動變化,從而實現溫煦機體、衛外固表、抵御外邪等功能。同時,氣具有濡養“神”的功能?!鹅`樞?營衛生會》曰:“血者,神氣也”和《靈樞?平人絕谷》:“神者,水谷之精氣也”,有學者以此為依據,提出“神”以血為基礎[6]。《靈樞?本神》:“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此處的“神”是由先天之精氣而化生,在人形體產生和生長發育的同時,廣義之“神”,即生命的主宰,產生并發揮功能,狹義之“神”,即人的精神意識、思維心理等活動在后天發育過程中逐步產生。而心主神明,是“神”產生和變化的場所,心的功能出現異常時,“神”也會發生異常變化而出現病態反應[7]。故《素問?六節藏象論》提出:“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
總而言之,神的產生是先天之精氣與后天水谷之精微共同作用的結果?!吧裰尽痹谝欢ǔ潭壬蠟楠M義之“神”的范疇,氣血津液是神志產生的物質基礎。神志多表現為意識、思維、感覺、感情、情緒、語言等多種內容[8]。同時,神志的產生與五臟的生理功能緊密相關,心主血脈,又主神明,心的生理功能失常,不能很好地主宰神明和血脈,心神異常,導致思維、意識、情感等出現紊亂。因此,有學者提出,神是以心(腦神經系統)的功能活動為本源,依賴后天水谷精微及化生的氣血津液的滋養,從五臟功能活動中具體地體現出來[9]。
神志病是指在情志、飲食等各種病因作用下,人體臟腑陰陽失調、氣血逆亂,引起腦神功能失常,致人體認知、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神志活動障礙的一類疾病,即凡以神志異常為表現的病證皆可納入神志病的范疇,既有神志異常導致疾病,又有因疾病而表現出異常的神志變化。五臟功能正常,氣機調暢運行,是生命活動及神志活動正常的保證。氣血是“神志”的核心物質基礎。神志病的發生,均是由于外感邪氣、內傷飲食、七情所傷等諸多因素導致人體氣血運行失常而引發;在此基礎上,出現痰、瘀、火等病理產物,并且相互搏結,出現痰氣交阻、痰火郁閉、瘀熱交織、痰瘀互結等病理變化,導致疾病經久不愈,或反復發作。因此,氣血及其相關理論在神志病的診療過程中具有核心地位[8]。
4 冠心病與中醫“氣血神”的關系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造成冠狀動脈管腔狹窄,導致心肌的缺血缺氧,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癥狀,嚴重者出現冠狀動脈閉塞造成心肌壞死。根據冠心病的癥狀表現,與中醫學的胸痹類似,中醫治療此病按胸痹進行論治。據多項研究調查,抑郁癥狀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發病率遠高于普通人群,普通人群抑郁癥狀的發病率為15.1%~22.5%,而冠心病患者抑郁癥狀的發病率高達52.1%~63.4%,約45%的心肌梗死患者伴有抑郁癥狀,而抑郁的情緒表現不僅干預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同時影響冠心病患者的預后,主要表現在:冠心病伴發抑郁癥狀可以加重軀體癥狀,增加心絞痛等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影響疾病的轉歸,使冠心病病情加重,甚至引起猝死,病死率增加[1,10]。
現代醫學表明,冠心病屬于一種心身疾病,在其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心理精神因素與軀體因素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中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1]。按中醫學的理論,冠心病伴有精神癥狀,相當于胸痹伴有神志的改變,是指在機體胸痹發生后,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失和,導致精神、情感、認知、意識等神志活動障礙,歸屬于因疾病而表現出異常的神志變化,在其后期的發展中,神志異常又加重了疾病的進程。中醫學注重整體觀念,神與志都是臟腑功能的產物,神志活動以氣血為物質基礎,氣血乃由臟腑所化生,臟腑功能又受氣血陰陽的影響?!端貑?陰陽應象大論》曰:“心生血”,《素問?五臟生成》曰:“諸血者,皆屬于心?!痹谛臍獾耐苿酉?,血行脈中,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人的意識、思維、精神、情緒等神志活動維持正常。心氣虛主要表現其主血脈的功能低下,日久變發為心血瘀。胸痹多表現為本虛標實,有氣滯血瘀、痰瘀互阻等標實之象,又常合并心之氣血陰陽的不足。多數學者認為胸痹雖然病情復雜,表現不一,均以心脾氣虛、痰瘀阻絡證為基本病機。《靈樞》云:“心藏脈,脈舍神?!蹦X為髓海,元神之府,也是氣血匯集之處?!鹅`樞》又指出:“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并為系。上屬于腦?!?/p>
氣血的運行變化通過臟腑功能活動表現出來。氣的運行變化正常,則臟腑功能活動旺盛,化生血液并運血行;氣的運行變化異常,則臟腑難以發揮正常功能,不能化生血液和運血行。氣旺則血充,氣虛則血少。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氣的固攝作用使血液正常循行于脈管之中而不逸于脈外。氣攝血,多是脾統血的體現。脾為氣血運行上下的樞紐,其氣上輸心肺,下達肝腎,外灌溉四旁,充溢肌膚,所謂“居中央而暢四方”。心主血脈,上朝于肺,肺主宗氣,貫心脈,兩者相互配合,推動血液在血脈中正常運行,以維持機體各臟腑組織的新陳代謝。心主血脈而又生血,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血液在血脈內循行,既賴心氣推動,又靠脾氣統攝,方能循經運行而不溢于脈外。心藏血脈之氣,主鼓動一身血液運行;肝藏血,貯藏和調節血液分布。血液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心血充足,肝有所藏,則肝之疏泄正常,氣機調暢,氣血和平。肝血旺盛,制約肝陽,使之勿亢,則疏泄正常,氣血調暢,心神得養,神志活動正常。肝升肺降,也是氣血升降、氣機疏達、氣血調和的一個表現。肝藏血,調節全身血液輸布;肺主氣,調節一身之氣。肺主氣功能需血的濡養,肝輸布血液又須依賴于氣的推動??傊瑲庋恼_\行,雖賴心主血脈,但同時又須肺主治節、肝主疏泄和藏血及脾統血的協同作用。
在病理狀態下,“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皻鉃榘俨≈L,血為百病之始”?!端貑?舉痛論》:“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陀诿}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氣血為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血失和,機體陰陽失衡,引起病變。氣血失衡是臟腑失調的病理反應,是導致人體疾病的基本原因[1112]。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冠心病表現在冠脈微循環的障礙,中醫認為屬血瘀阻絡、心絡受損。在此,心絡相當于冠脈微循環,臟腑、氣血、經絡等功能受損,導致血行不暢,心絡瘀阻,甚則形成微小Y積(血栓),相當于冠脈微循環的完整性受損及灌注不足[13]。外邪侵襲、七情內傷、氣血不榮等均可導致心絡受損,心絡中氣血運行受阻、絡脈絀急,氣血津液輸布障礙,成痰生瘀,痰瘀阻絡,導致心肌及絡脈因缺少氣血的濡養而凋亡、壞死[14]。因此,胸痹的產生,是心之氣血失和造成的,除表現為胸悶、胸痛等癥狀外,還可表現在氣血失衡導致的心神失養,神志改變,如情志抑郁、失眠多夢、健忘等癥狀。因此,從“氣血神”相關理論論治冠心病,可從根本上把握其基本病機,通過調和氣血達到調整臟腑功能,形神同治的目的。
5 冠心靜膠囊組方特點及其內涵
氣血失調,氣虛血瘀,心神失養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機,針對其主要病機,益氣活血,安神定志是冠心病的治療法則。冠心靜膠囊由人參、丹參、三七、赤芍、川芎、蘇合香、紅花、玉竹、冰片等組成,具有益氣活血、安神定志,化瘀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氣虛血瘀引起的胸悶、胸痛、痛有定處、心胸隱痛、動則益甚、氣短、心悸、情志抑郁、失眠多夢、健忘及冠心病見上述癥狀者。
人參,素有百草之王之美譽,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據《神農本草經》記載:“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說明人參能補益五臟之氣,安和五臟神志。在此基礎上,后世醫家及本草著作對此功效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如《藥性論》進一步指出人參:“主五藏氣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亂煩悶嘔噦,補五臟六腑,保中守神?!薄侗静莩搜拧罚骸叭藚⒐α?,安定精神魂魄意志,于倉忙紛亂之際,轉危為安。定亡為存。生處背陽向陰,當入五藏,以類相從也。”丹參,味苦,性微寒。歸心、心包、肝經。主入血分,能祛瘀止痛、活血通經、養血安神。正如《藥性解》記載:“丹參,味苦,性微寒,無毒,入心經。養神定志,破結除Y,消癰散腫,排膿止痛,生肌長肉,治風邪留熱、眼赤狂悶、骨節疼痛、四肢不遂,破宿血,補新血,安生胎,落死胎,理婦人經脈不調、血崩帶下。”方中人參主入氣分,大補元氣,尤其補益心氣,五臟氣足,神志得以安和;丹參,主入血分,活血止痛,養血安神。兩藥配伍,一氣一血,一補一攻,益氣活血,安神定志,氣血并治,心身同調,切中胸痹(冠心?。┑牟C特點,共為方中君藥。三七活血定痛,赤芍散血中之滯,紅花能痛經止痛,蘇合香辛散走竄,四藥皆有止痛之良能,共助君藥行血中之滯,通經活絡而止疼痛,為方中臣藥。川芎,行氣活血而止痛,加強君臣藥的活血止痛之功,玉竹,滋陰生津而潤燥,防止活血化瘀藥辛散太過,同時,助人參補氣生津之功,兩藥共為使藥。冰片,味辛、苦,性涼。歸心、肺經。辛味善走,如《本草分經》記載:“辛、香。善走。體溫用涼,先入肺,傳于心脾,而透骨通竅,散郁火,辟邪,消風化濕。風病在骨髓者宜之?!痹诜街兄比胄慕?,透達心竅,通經止痛,為方中使藥?,F代研究表明,人參中含有多種皂苷,揮發油,多糖,維生素B1,B2,C等成分,其中主要活性成分為皂苷類,包括人參皂苷Rb1,Rb2,Rb3,Rc,Rd,Re,Rg1,Rg2,Rh1,Rh2等,尤其人參皂苷Rg1,是快速緩解疲勞、改善學習記憶、延緩衰老的主要有效成分,并且在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均有很強的藥理活性,如保護心肌細胞、抗心肌缺血和促血管再生作用、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益智、抗神經細胞氧化損傷等作用[1516]。丹參的藥理作用主要體現在心腦血管系統,能調節氨基酸類神經遞質,保護神經元,抑制凋亡細胞,提高腦血流量,從而改善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同時保護心肌、改善微循環、促進血管新生、改善學習和記憶功能等方面[17]。三七中含有三七總皂苷,對于心腦血管疾病具有明確的治療效應,能改善心肌缺血、抗血栓、抗炎、抗氧化、抗動脈粥樣硬化、調節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改善腦缺血損傷等方面的作用[18]。冰片有抗炎鎮痛、抗菌、抗病毒、保護心腦、雙向調節神經系統、提高其他藥物生物利用等作用,能顯著促進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藥物的吸收,提高治療藥物腦組織中的濃度,提高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效果[19]。
縱觀全方,人參主入氣分,大補元氣,尤其補益心氣,五臟氣足,神志得以安和;丹參,主入血分,活血止痛,養血安神。兩藥配伍,一氣一血,一補一攻,益氣活血,安神定志,氣血并治,心身同調,切中胸痹(冠心?。┑牟C特點,共為方中君藥。三七活血定痛,赤芍散血中之滯,紅花能通經止痛,蘇合香辛散走竄,四藥皆有止痛之良能,共助君藥行血中之滯,通經活絡而止疼痛,為方中臣藥。川芎,行氣活血而止痛,加強君臣藥的活血止痛之功,玉竹,滋陰生津而潤燥,防止活血化瘀藥辛散太過,同時,助人參補氣生津之功,兩藥共為使藥。冰片,辛味善走,直入心經,透達心竅,通經止痛,為方中使藥。全方合用,配伍嚴謹,氣血并施,形神同治,能益氣活血,安神定志,通經止痛,對于氣虛血瘀引起的胸悶、胸痛、痛有定處、心胸隱痛、動則益甚、氣短、心悸、情志抑郁、失眠多夢、健忘及冠心病見上述癥狀者尤為適宜。
[參考文獻]
[1] 陶貴周,毛慧子. PCI術前術后的心理障礙識別與處理[J].醫學與哲學,2014,35(3B):86.
[2] 蔡光先,瞿岳云,肖子曾.中醫神臟相關論[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0,16(12):1085.
[3] 王軍瑞. 淺談《內經》神之特性[J].國醫論壇,2000,15(4):47.
[4] 王玉鳳. 楊士瀛的氣血理論及用藥規律研究[D]. 福州:福建中醫學院,2003.
[5] 李生財,梁永林,賈育新. 中醫“神”的含義物質基礎及其特性[J]. 中醫藥學刊,2002,20(5):650.
[6] 位燕.論神與脾胃的關系[J]. 山東中醫雜志,1999,18(12):531.
[7] 沈濟人,趙會芹.精、氣、神新說[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999,16(2):8.
[8] 趙永厚,趙玉萍,于明. 神志病之“臟腑氣血腦神”診療思維的構建[J].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7(4):353.
[9] 周杰,段延萍.初析《靈樞?本神》中的神[J].光明中醫,1998,13(78):4.
[10] 陳h舟,朱建平. 中醫問診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J]. 醫學與哲學,2013,34(9A):77.
[11] 李露露,顏新,韓天雄,等. 論氣血病機學說的演變與創新[J].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7(3):240.
[12] 張海嘯,楊叔禹,曹洪欣,等. 王清任的氣血相關理論及用藥特點[J]. 時珍國醫國藥,2009,20(1):246.
[13] 盧健棋,溫志浩.中醫藥干預冠脈微循環障礙的研究近況[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3,19(5):597.
[14] 吳寶,劉紅旭,李愛勇.心肌缺血/再灌注無復流機制及中醫學思考[J].中國中醫信息雜志,2010,17(6):106.
[15] 高妍,薛薇,李敏,等. 人參皂苷Rg1的中樞藥理作用及多靶點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6,21(1):107.
[16] 董艷紅,胡婷婷,代良萍,等 .人參皂苷Rg1對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3):30.
[17] 馬丙祥,董寵凱. 丹參的藥理作用研究新進展[J].中國藥房,2014,25(7):663.
關鍵詞:職業學校;精細化管理;內涵;策略
精細化管理既是一種管理模式,同時也是一項管理目標,也可以延伸為一種信念、一種理念和一種文化。精細化管理最初源于企業的管理理念,是一種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在職業學校中實施精細化管理,其內涵就是追求嚴謹、認真、精益求精的教學管理目標,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職業人才,推動職業教育蓬勃發展。職業學校的精細化管理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力求在管理上把小事做細、細事做精,在層層緊密聯結的制度和機制中,實現職業學校的規范化、科學化、高效化――最終實現精細化管理。
職業學校的精細化管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有科學的實施策略做保障,筆者通過多年從事職業學校班主任經驗,在班主任對班級精細化管理工作上認真總結出以下六個方面的精細化管理實施策略,供大家參考。
一、強化意識,營造精細化校園文化氛圍
要想讓職業學校的精細化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推進,首先就要在更新管理的理念上入手。如何摒棄傳統的職業學校管理理念,如何及早推廣新興的職業學校管理理念,這都是首當其沖開展的工作。尤其是在實施職業學校精細化管理中,必須要把精細化管理的先進意識融入廣大師生的腦海中去,教師、學生的信念和意識得到根本提升了,才算是實現了精細化管理的第一步。同時,班主任要在實施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對學生言傳身教,帶動學生共同努力,在班級中營造出一種嚴肅活潑的管理氛圍。
二、健全機制,實現班級精細化管理科學操作
在精細化管理時班主任要依據學校制定的制度,在其基礎上再結合所管班級的實際,制定或者細化出適用于本班級的精細化管理制度,說是制度,其實就是要求學生們認真遵守的行為準則。制度中不但要有行為約束細則,同時也要有獎懲細則,以便針對觸犯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學生作以適當的懲戒和處罰。主要包括:科學制定和出臺《教育類制度》《教學類制度》《管理類制度》《考評類制度》等,制定職業學校各部門職能、各崗位職責,匯編《職業學校教工手冊》,印發給每一位教職工,制定《學生手冊》,并印發給每一個學生,使各項工作都有章可循。通過各項制度的有效制定,為精細化管理順利實施提供堅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時,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精細化管理工作中,要在制度執行的過程中去不斷探索和實踐,不斷完善精細化管理機制,在班主任的身體力行下,實現班級的科學化管理。
三、提高素質,保持精細化管理師生同步
意識、氛圍、制度和機制等軟硬件設施都具備了之后,還要千方百計地從提高教師和學生素質入手,要采取一級抓一級、層層予以落實的傳導機制,由職業學校領導負責廣大教師的素質培養,然后再由教師帶動、班主任教育來提高學生的素質,通過全校上下素質的全面提升,來保持職業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師生同步。形成了校領導、教師、學生三者相互支持配合的良性格局,學生素質得到有效提高后,班主任在各自的班級中實施精細化管理更容易順利推進,成功實施。
四、梯次推進,完成班級精細化管理終極目標
職業學校的班級精細化管理不是“一攬子”工程,管理的目標和任務都是通過分步實施、逐一落實的,比如,教學精細化管理是要在課堂上實施的,那么學生的日常紀律的精細化管理則要在課堂上、課堂下和課時去同步實施,因此說,所有的目標都要梯次推進,最終一個個逐步實現,最后實現班級精細化管理的終極目標。
1.班級學習管理的精細化
在班級教學的精細化管理工作中,要把學生分出學習小組和學習梯隊。學習小組是橫向的,就是把上、中、下三個等級的學生科學分布到各個班級的小組中去,一般情況下,每一個小組按照從前到后的座次一般為6~8人,一般的班級是6~8個小組,每個小組都要挑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設立一名組長、一名副組長,負責帶動組員的學習,在整個班級中還要以小組為單位設立學習競賽的光榮幫,營造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
2.班級紀律管理的精細化
在班級紀律的精細化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親自抓的基礎上,還要實施班長和團委書記統籌管理的紀律管理模式,可以單獨設立一名紀律班長,直接負責班級的紀律管理,隸屬于班長和團委書記的管理之下。各小組的組長和副組長在負責學習的同時,還要協同負責本小組的日常紀律,各小組組長在紀律班務中統一隸屬于紀律班長并在本小組紀律上對紀律班長負責,紀律班長則在班級整體紀律上對班長和團委書記負責,努力打造嚴明、有序、統一、協調的班級紀律管理格局。
3.班級組織管理的精細化
在班級組織的精細化管理工作中,已經在抓學習和紀律兩項班務中看出一些組織程序。整個班級在班主任的直接領導下,團委書記和班子處在分管的平行位置上:團委書記抓團務的同時抓紀律,下設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紀檢委員;班長在抓班務的同時,還要抓紀律和學習,下設學習副班長和紀律副班長,同時有生活委員負責學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學習委員負責學生的學習成績,勞動委員、體育委員、文藝委員都得各司其職,各小組長、副組長則在負責本小組各項工作中,統籌配合各項班務工作,至此,就建立起清晰明朗、高效有力的班級組織體系。
顯而易見,職業學校實施的精細化管理,推動了職業教育教學的健康發展。那么,在職業學校未來的發展歷程中,也會隨著精細化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完善、精細化管理機制的日益健全,而實現更加科學完善的管理,需要更多的教育專家和學者去共同努力,為職業學校的精細化管理提供更多的可行性建議,推動職業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長勇.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及實施策略[J].中國科技信息,2008:185.
[2]雷蕾,謝大蓉.精細化管理在高校教改項目及成果管理中的應用[J].四川警察學校學報,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