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文化傳承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

文化傳承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文化傳承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文化傳承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第1篇

>> 全民閱讀背景下的農民工子女閱讀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 多元文化視角下寄宿制民族班文化傳承的困境與對策 全民健身視角下湖湘體育文化發展研究 非物質文化視角下陜北秧歌歷史沿革與保護傳承研究 基于現代創意視角下玉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研究 財務視角下我國“景泰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教師視角下多媒體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 紅色旅游視角下的紅色文化傳承研究 英語教學視角下的"中國文化失語癥"現狀與對策研究 海陽市全民體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 甘肅省全民健身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文化傳承視域下山東省高校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土家族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保護現狀及對策研究 地域文化視角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 文化生態視角下壯族道公文化傳承與發展 新視角下的籃球文化內涵、現狀與趨勢的再研究 財務與戰略視角下大連港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河南新農村文化建設視角下傳統體育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首都全民健身現狀調查與對策 治理結構視角下的家族企業傳承績效現狀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 屈明穎. 國民閱讀率持續提升 數字閱讀愈見青睞[EB/OL]. [2012-05-07]. /2012-04/23/content_241605.htm.

[3] 吳高,韋楠華. 我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所存在的問題對策研究[J]. 圖書情報工作,2013(2):47-51.

第2篇

秀山花燈戲是我國西南地區花燈戲劇的一個重要藝術流派,是集多種民間文化形態的綜合性表演藝術,反映了少數民族的精神世界、文化心理和價值認同,折射出少數民族的生存本質和審美心理。秀山花燈一般于每年正月初二到十五期間在公共空間進行表演,正月十五送燈,具有廣場性質,展現出本民族的風采,體現出本民族的精神文化。    

秀山花燈戲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旅游業角度考慮,可以拓寬秀山旅游的開發與利用;從傳統文化的角度看,可以很好地體現出本民族的精氣神;在學術上,也有挖掘和研究的價值與意義。在20世紀50年代,就不斷有研究者深入秀山少數民族居住區,調查花燈的文化傳承與發展生態。1964年,秀山成立花燈劇團。2006年秀山花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秀山花燈博物館竣工,這對地方文化的發展與開發、傳承與傳播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當前,秀山的花燈戲主要分布在全縣各村寨、城鎮,其中尤以隘口、龍池、清溪、蘭橋、平凱、梅江、涌洞、海洋、溶溪、洪安、峨溶、玉屏等為其主要繁榮地區。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不同國別、不同族別的文化也日益被主流文化同化和消解,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進行著干擾與吞噬,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和反思。    

如果一旦某個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被同化甚至消亡,那么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意味著這種文化在這個民族身上徹底改變了。作為地方獨特的民族文化,花燈戲的表演藝術和審美內涵既要隨著外來有助于社會文明進步的共性因素發展,又要隨著本民族自身的發展、更替產生新的文化基質。但是,也正因為隨著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原本生存于民間的文化藝術,卻并沒有因為緊跟經濟的發展而有所創新,反而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逐漸式微。更為重要的是,當前秀山花燈的整體生態是基于這樣一個事實:“對藝術品的思考與欣賞被商品交換所取代,其價值首先根據的是它的交換價值,而不是它內在的美學性質”。基于此,我們有必要以強烈的地方文化責任感和敏銳的觀察力,以實際行動去對花燈的文化生態進行探索與研究。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行動的踐行,花燈戲也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和研究者的重視,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得到了保護與傳承、開發與利用、梳理與研究。但是,即便如此,對這一領域的探索與研究仍然不盡人意,還須進一步深化與發展。   

二、診斷式分析:花燈傳承與研究的突出問題    

當前花燈的存在生態主要體現在花燈自身發展與傳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存在的誤區。通過較為全面的調研與考察,學術界對花燈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沒有進行全方位的深入探討和梳理。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1.花燈作為一門表演藝術,后繼乏人,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往往受到外界傳播媒介文化的影響,沉不下心來從事花燈這一行業。2.當前民族地區的民間文藝普及不廣。隨著時代的發展,群眾不愿自覺接受地方文化藝術,感受文化帶來的審美愉悅。這歸因于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和社會,民眾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致富夢的想象與實踐中,這種自主性使得花燈藝術與現實生活形成了一定距離。盡管當下仍有掀起花燈戲演藝的熱鬧場面,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旅游業的興起,花燈隱形地被置于商品交換的邏輯之中,其藝術性被商品化而喪失了自主性。3.花燈作為民間文化自身損失比較嚴重,原始的藝術風貌有所缺失。同時,人們普遍關注的是現代文明帶來的新鮮感和認同感,對傳統文化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保護。4.花燈演藝人本身缺乏文藝修養和理論素質。他們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也沒有感受到古典文化知識給予的藝術熏陶,使得花燈戲的技藝止步不前。5.當前推出的花燈演藝存在嚴重的現代氣息,無論從實質內涵,還是外在表演形式,都帶有“虛偽”的性質,喪失了來自民間自發的天然的帶有原生態的審美韻味。    

另外,最為根本的因素是當前受到經濟利益的誘惑,大家對花燈這門民間藝術不感興趣。大多數年輕人為了生存背井離鄉,遠離花燈生存的藝術氛圍,徹底地失去了滋潤年輕人藝術才華的土壤。花燈文化藝術的根被現代經濟利益這堵無形的墻阻隔,造成花燈傳承的斷裂。正如有學者所認為的那樣,“個體主義及隨之而來的人與自然的分離拆散了善、真、美,在存在與應該存在之間挖了一道鴻溝”。一旦下一代人脫離了花燈的社會語境,本應該存在的東西完全可能被現代文明的鴻溝阻隔,使花燈戲喪失原有的藝術風貌,甚至失傳。

三、重構研究體系

擬定行之有效的對策與措施當前,地方政府開始逐漸關注本地花燈傳承與保護問題。于2005年11月上旬成功舉辦的“2005中國花燈·秀山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重點探討了秀山花燈的傳承與保護問題。尤其是趙心憲的《重慶秀山花燈傳承保護十年學術研究的回顧—兼及中國花燈本體反思個案》一文,從文化經濟視域全面回顧了近年來學術界對秀山花燈整體的研究態勢,對傳承與保護秀山花燈有一定的啟發意義。盡管如此,研究者對花燈存在形態所產生的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與深入的思考,對研究諸多問題的盲區所采取的措施和對策缺乏針對性,這就使得對秀山花燈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重新進行建構和采取對策進行傳承與保護變得十分必要。只有對研究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進行重新審視、判斷和厘定,才能從總體上對秀山花燈的搶救與保護對策作出較為科學的診斷。“在搶救、保護、傳承秀山花燈藝術的工作中,除了政策上的全力呵護外,還應在發掘、整理的過程中創新思路,將時代氣息與內涵有效融入花燈藝術之中,否則,僅有技法而缺乏生存空間的‘振興’舉措難收成效。

對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加強民間藝術的普及教育,讓廣大人民群眾提高藝術欣賞力。花燈戲的演藝最終是為了讓觀眾從中獲得審美的藝術享受。只有普及和加大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間藝術教育,才能提升民眾的藝術欣賞力。二是提高當代青年熱愛本民族民間文化的意識,讓他們具有一種擔當精神,體會到傳承花燈藝術的責任感。三是增加政府資金或民間資本的投入,讓從事花燈事業的人在經濟上獲得基本保障,才能靜心對花燈藝術的傳承與保護采取自發的行動,并精心打磨、提升花燈藝術的民間技藝。四是結合當代語境,提升花燈藝術的內涵,注重了解接受者的興趣愛好,以受眾為根本、為主體,著力打造適應民間欣賞風味的花燈藝術,實施品牌戰略。五是推動花燈理論研究的深入與長期,注重多維空間的研究、展示與傳達,不斷促進花燈技藝的提高。    

第3篇

【關鍵詞】歷史文化遺產;問題;保護對策

引言

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決定了我國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我國歷史長河中,出現了來自豐富、燦爛的文化,歷經五千年的歷史遷延,我國文明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了一項十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于我們每位炎黃子孫而言,加強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本研究在分析當前時期下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對策,目的在于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依據。

1.當前時期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分析

1.1 文化創新的需要。人類社會要想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加強創新。首先,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華,其次,掌握本國文化中的精髓。歷史文化遺產對文化創新、藝術創新、科學創新具有保障意義。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不單單是認識歷史的需求,還是文學、藝術、技術等領域創新的實際需求。

1.2 保證社會秩序的需要。對于任何國家來說,只有增強社會群體的凝聚力,才能更好的生存與發展。而社會群體凝聚力的形成離不開對文化的認同感。現代社會開展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僅對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完好無損的保護,而且還必須充分掌握了解傳統優良文化在傳承中華道德文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方面具有優勢作用。

1.3 認識歷史的需要。歷史文化遺產和物質類文化遺產相同,都有著巨大的歷史認識價值,兩者不一樣的地方是,物質類文化遺產主要通過一種物化的固態的手段將自身潛在的歷史認識價值全面體現出來,歷史文化遺產則是采用活態傳承的手段突出自身的v史認識價值。由此可見,無論是什么類型的傳統文化,均存在顯著的歷史認識價值,對人類都有啟迪意義。

2.當前時期下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

當前時期下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總結之,主要包括保護意識淡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城市建設對歷史文化遺產產生的損壞。具體而言,主要包括:

2.1 保護意識淡薄。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并非為某一個特定的部門或者個人的職責與義務,而是需要全民參與到其中。然而,目前很多人認為,大家均共同擁有著歷史文化遺產,每個人均有責任,也有義務,自己就無需非常積極。此外,還有一種觀念就是,歷史文化遺產已經成為過去,如今需要考慮的是現代人的基本需要。有專家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人均存在著此種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淡薄等方面的問題,某些歷史文物保護部門也未將自己的職責切切實實地履行下去。

2.2 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和完善。如今,我國主要依據《文物保護法》來保護文化遺產,在21世紀對這部法律進行了完善,完善之后與我國現階段文物工作實際情況更加的符合,在較大程度上明確了文物保護管理要求,操作性得到了強化。同時,遺產保護也在其他方面的專項法律法規中涉及到,如《礦產資源法》《城市規劃法》等。

2.3 城市建設在較大程度上破壞到文化遺產。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在對城市規劃進行編制時,需要對城市生態環境有效的保護和改善,避免對其造成破壞,將城市綠化工作給深入開展下去,促使文化歷史遺產得到有效保護。但是調查研究發現,如今在城市建設規劃中還沒有加入文化遺產保護的內容,將城市建設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文化遺產遭到了忽略。

3.歷史文化遺產的創新保護對策

歷史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個性十分鮮明,完全符合現代社會的個性化需求,所以加強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不僅重要,而且必要。

3.1 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只有政府科學合理地引導,才能促進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在文化產業革命背景下,文化已經不再像過去只是抽象、間接地為社會物質實踐服務,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中,成為社會生產力。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的科學引導已刻不容緩。任何文化活動要想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最大化,就必須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在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中,品牌的影響力巨大,所以政府挖掘文化資源過程中,應將重心放在市場需求量大且內涵豐富多彩的品牌文化產品上,為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順利實施提供堅實的基礎。政府應主動參與和規劃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活動,唯有如此,才能實現通過文化發展帶動經濟水平提升的目的。

3.2 通過建立特色產業園區,促進歷史文化遺產產業集群發展。優化整合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建立特色產業園區,促進歷史文化遺產產業集群發展,成立各類非遺開發項目。推行歷史文化遺產產業集群發展,有助于將各類資源整合起來共同發揮作用,以提高市場吸引力。此外,積極研發市場前景廣闊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建立獨具風格的專項開發項目,推動產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3.3 加強人才培養。加強人才培養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具有重要作用。隨著大眾文化這一趨勢的發展,歷史文化遺產因具有地域差異、特色風情等特點頑強的生存下來,其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吸引、活力等優勢,所以為了保證歷史文化遺產的良好傳承與保護,必須強化人才培養力度。現階段,已經制定并實施了傳承人制度、歷史文化遺產檔案制度等,實踐效果理想,促進群眾審美情感的形成,激發了其創造思維。我國從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的人才數量不足,隨著《歷史文化遺產法》的落實,國家提出了支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的政策,從歷史文化遺產的資源信息角度出發,構建了專門的保護檔案室以及傳承人數據庫等,為歷史文化遺產傳承人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要求傳承人加強歷史文化遺產的持續性保護與傳承,從而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昌盛。

3.4 在傳承中加強創新。歷史文化遺產的持續性發展與群眾生活是緊密相連的,除了強調其要不斷傳承外,還必須注重創新。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群眾的審美也會隨之有所變化,將時代精神及內容貫穿于歷史文化遺產中,其才能贏得更廣闊的市場,得到穩定發展。當前,如何在傳承基礎上進行創新,使歷史文化遺產得到良好的保護,并為和諧文化的建設提供服務保障。在歷史文化遺產基礎上繼續前進,使我們全面了解過去的歷史,激發創新意識,提高群眾凝聚力。

4.結論

綜上所述,以《歷史文化遺產法》及其關聯法規為基礎構建的傳承人制度、歷史文化遺產檔案制度在保護傳承、作品創新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大力支持歷史文化遺產向產業化方向發展,讓歷史文化遺產始終活躍于人類活動中,加快我國文化事業發展進程。在時代飛速發展的過程中,雖然要大力開展城市現代化建設,但是文化遺產依然需要科學保護,將我國悠久的文化文明給繼承發揚下去。為了能夠更好地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規范化保護,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實解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譚紅.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濟價值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理論探討,2008(10).

[2]徐衛.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對策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13).

[3]王瑩.當前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14).

[4]但娟.歷史文化遺產開發及其法律規制[D].西南大學,2010年.

[5]李明.山東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换爱交换乱理伦片免费| 韩国三级在线高速影院| 婷婷色天使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色多多视频免费网站下载| 国产放荡对白视频在线观看|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岳打开双腿让我进挺完整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swag台湾在线|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热99精品在线|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电影|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黄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毛片哪里有| 手机看片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女朋友韩国电影免费完整版| 七次郎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高清|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男男强行扒开小受双腿进入文| yy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18禁强伦姧人妻又大又|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rh男男车车的车车免费网站| 强迫的护士bd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