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問題;對策
在學校中我們經常會說育人為本,其含義就是以教會學生怎樣做人為根本,人都做不好,其他能力再強也不能造福社會。但是,現階段的學校在教學中往往忽略了德育教育,一心只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這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是不利的。可見德育教育的開展是必要的,學校和教師需要認真對待。
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高,而在部分學校中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本質。老師盲目地說愛國和熱愛自己的民族,規范道德品質,紙上談兵,過于空大,小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
二、讓學生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為了從根本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必須先讓學生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讓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老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愛國影片和一些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幫助學生理解子孝、愛國、助人的概念。同時,老師可以講一些反面事例,讓學生重視德育教育,規劃正確的人生道路。
三、將德育教育與生活相結合
學習就是要與生活相結合,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同時與生活結合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在學生的生活中處處都有德育的影子,和父母和朋友的交往都需要德育的滲透。老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好人好事,為學生樹立榜樣,例如,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讓座,拾金不昧等,雖然都是小事,但卻是最貼近小學生生活的。以小見大,從小事做起。
四、豐富校園文化,增添良好的道德氣息
環境對于一個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關鍵的,小學生的身心發育還不健全,這時良好的環境對學生思想的形成是舉足輕重的。學校可以在班級內和校園內粘貼名人的畫像,并標注先進事跡,為學生樹立榜樣,同時,學校可以樹立光榮榜,對道德思想先進的學生進行表揚,更好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需要引起學校和教師的高度重視,老師只有從自身出發,以身作則,才能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德育;問題;對策;成才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5-0004-01
國民道德素質水平的高低,往往會影響一個民族乃至國家的發展。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德育問題,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下面,對德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對策進行研究。
一、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在分數制度面前,德育總是被忽視。當前,一些學校的學生的德育素材僅限于機械性地背誦《中小學生守則》等。因此,教師要先找出德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教條化的思想教育。教師不要機械性、形式化地給學生們強行灌輸一些德育的理念,這樣是沒有意義的。這只是告訴了學生一個行為的框架,重點應該是如何落實以及落實的方式。經常有新聞報道稱,某學校有關行政人員會給家長發緊急通知說:某某工作組下校查巡,要求學生們背誦某守則或者校規校紀的條文,并要求全校師生高度重視……這不但不會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反倒會給學生們留下心理負擔。因此,德育是需要相關的教育人員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引導與幫助的。
(2)過分重視分數。在一些家長的傳統觀念中,分數就是一個孩子身上所有元素的代表。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學校與家庭只關注他們的課業,并對此有一套完善的賞罰制度。一些小學開家長會,教師們提到的除了成績還是成績。而等到學生的品德出了問題時,教師及家長做的一些糾正也都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3)對學生與教師的評價太過單一。目前一些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水準只有成績一項,教師的收入狀況會與學生的成績直接掛鉤。這樣一來,既然關系到自身利益問題,有些教師選擇了利益最大化的做法來教育學生――拋開一切只看成績。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必須依靠制度來糾正這些問題。當評價方式多元化時,品德教育就會凸顯其作用。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堅決抵制無效的形式主義,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教師應當在心理上減輕學生們對品德教育的負擔,不要讓學生們以為品德教育就是背《中小學生規范守則》等。教師應適當增添一些生活體驗課,將這些規范和諧地融入生活,并耐心地講解如何去做。例如,周六、周日組織學生去慈善組織或者活動中心做義工,在活動中不斷地講解德育,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落實,并加以完善。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又滲透了德育。
(2)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應適當弱化分數的功能,強調素質教育。如果素質教育被忽略,那學生的成績再好也是枉然。如果一個人沒有了道德素質,那么這個人很可能為了滿足自身的欲望而去做一些違背道德倫理的事情。因此,各學校應強調素質教育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當全民給予素質教育足夠的重視時,德育強大的功能自然會顯現出來。而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受到素質教育后,自然會追求一些美好的事物,學習也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如此一來,教育過程中的和諧性被加大,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調整對教師認可度的評價標準。學校應降低學生成績占教師教學水平評價的比重,增加素質教育考核的方式。考核標準多元化會提高教師的水平,而教學活動的豐富度會調動教師在工作中的積極性以及學生學習生活的積極性,兩方面積極地促進也正是現代教育所倡導的。首先,讓學生與教師在教學和學習活動中互相評價。相互的評價更為中肯,既可以避免教師以分數為尊的思想,也可以在方方面面檢測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情況。這樣,學生與教師的積極性都能被調動起來,相互促進。其次,評價內容多元化。對教師來說包括工作細節,如對學生教育過程中的語言是否合理、有無侮辱他人人格的行為、有沒有向學生家長索要禮物的不良行為等。對學生來說不僅僅是靠分數一決高下,也不僅僅是依靠考試前夕的用功就可以取得通知書上的優的結果那么容易了。學生需要在學習、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時時注意并嚴格要求自己。教師則要從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學生作出評價,如待人是否禮貌、是否做到恪守承諾等。教師與學生都對此用心,其結果必然令人欣喜。再次,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目前的狀況是學生們往往會懼于師威而不敢或不愿向老師及時反映或交流問題。這會導致問題越積越多,越來越難以處理。因此,教師要多注意與學生的交流方式,引導學生經常表達心聲。
三、結束語
總之,在解決學生德育問題的進程中,教師不可心急。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相關人員要切實落實,多與基層互動、及時交流,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這就需要教師耐心教導學生,不斷調整教育的方式方法。只有讓德育滲透生活、體現細節,學校和社會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讓學生茁壯成長,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⒖嘉南祝
一、中職學校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各中等職業學校為了追求學生的就業安置效果,尤其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提高,把專業技術的學習作為評價教師和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據。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學校把理論知識教育、專業技能培養擺在了首位,把育人問題擺在了次要位置,因而使學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難以適應當前中職生思想的發展變化。學校德育機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多數學校在德育制度建設方面缺乏整體規劃,工作思路不清,制度不完善,活動不規范,缺乏科學的評估機制。
二、原因分析
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不恰當。由于中職教育一味追求學生就業率,部分教師從思想上放松了對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關心與關愛,只注重形式上的管理,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未能將管理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據調查,品德不良學生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缺乏正確的道德情感。他們一般是重感情,講義氣,愛報打不平,但是非觀念模糊,缺乏真正的正義感。
三、對策
1.強化道德規范教育,提高學生道德認知水平。堅持理想信念教育,突出職業道德、職業理想和創業教育,學校要在原有基礎上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特別是職業觀和就業觀,堅持進行熱愛勞動、崇尚實踐、奉獻社會的教育,培養學生擇業意識、創業意識。
2.進行道德法制教育,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要強化道德規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觀念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使他們明辯是非曲直,理清真善美與假惡丑,把握正確的行為標準。
3.用優良的校風熏陶學生。校風是學校精神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要注重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抓好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根據中職生年齡特點,抓好行為規范養成教育。
4.針對學生的不同階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維護、發展好學生個性。適度提出行動要求,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所取得的成果。
四、加強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的幾點建議
1.根據中職學校學生思想道德現狀,改進思想道德建設格局。形成一個以德育教學為主、各種活動為輔的德育工作渠道;通過構建一個全員參與、全程管理、全方位滲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針對性。
2.根據中職學生的專業特色,以專業社會實踐為契機,深化職業道德教育。在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及實際操作中,引導學生了解社會對該專業人員的道德需求。加強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在具體職業環境的氛圍中,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工作,使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更具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