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環境風險評價的內容范文

環境風險評價的內容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環境風險評價的內容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環境風險評價的內容

第1篇

環境風險評價內容一般包括風險識別、源項分析、后果計算、風險計算和評價、風險管理幾個部分,通常環境影響評價技術人員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導則》要求,會有比較規范的環境風險評價內容的架構,但在評價的具體細節上容易存在概念上的混淆、評價等級不明確、預測內容欠缺等問題。針對日常環境影響評價環境風險評價工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改進的思路談一些個人看法。

1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思路

1.1概念模糊《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導則》附錄A中規范了有毒物質、易燃物質、爆炸性物質名稱,建設項目涉及有毒物質、易燃物質、爆炸性物質的,應根據規范要求確定評價等級開展環境風險評價工作,而問題卻往往出現在不涉及有毒物質、易燃物質、爆炸性物質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中。另一方面,環境風險評價關注點是事故對廠(場)界外環境的影響,例如有毒有害物質在大氣中擴散造成的大氣環境影響和對人群健康的危害;有毒有害物質在水體中擴散的影響及危害;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危害等。在實踐工作中也存在將熱輻射強度防護距離、爆炸的沖擊波損害半徑、爆炸安全防護距離等預測內容作為環境風險重點內容的情況,出現上訴問題的根本在于把環境風險評價和安全評價概念混淆。

1.2評價等級不明確環境風險評價分為一級評價和二級評價,一級評價要求有定量的預測,給出影響的范圍和程度,二級評價的內容相對定性化,不要求后果計算和風險計算。在環境風險評價工作初期,應根據物質危險性識別、重大危險源識別以及環境敏感地區的判定明確評價等級,明確評價等級將為后續的評價工作展開清晰的思路,有利于評價工作的層層深入,同時在報告的評審和自查的過程也確定了標準依據,使其評價結論更為客觀可信。

1.3預測結果忽略影響范圍和程度以某電廠環境風險評價為例,其環境風險預測計算結果為“事故狀態下,煤氣泄漏對周圍近距離環境有一定影響,其最大地面濃度出現距離為距離排放源176m處,濃度達到5.816mg/m3。”該電廠環境風險預測結果核算出有毒有害物質事故泄漏大氣擴散最大落地濃度,有量化的影響結果,卻忽略了有毒有害物質事故泄漏的影響范圍和明確的影響程度分析結果,致使最終的環境風險評價結論論據不足。就上例中電廠環境風險有毒有害物質大氣擴散預測來分析:有毒有害物質預測最大落地濃度值應與背景值疊加后與環境空氣質量相應標準對照,給出超標或者不超標,以及超標程度的結論;在無背景值疊加條件或無相應該類污染物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時,也可以考慮將有毒有害物質預測最大落地濃度值與相應污染物排放標準值對照說明其影響程度。

1.險計算和評價有偏差遺漏風險計算的內容,直接根據后果計算的結果給出環境風險評價結論的情況比較常見。根據規范要求,環境風險評價結論應以風險計算結果即項目最大可信災害事故風險值Rmax與同行業可接受風險水平的比較值判定,確定該項目風險水平是否可以接受、項目的建設是否可以接受的結論。后果計算的結果只是一個量化的事故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范圍和程度,而最終環境風險的結論必須是明確的回答該項目是否可以接受的直觀結論,將后果計算結果作為環境風險評價結論顯然是有偏差的。源項分析和后果計算為風險計算提供了技術參數,同時項目安全評價報告中部分數據也可為風險計算所用,核算項目各功能單元的最大可信事故風險值,篩選出最大的風險值,通過與同行業可接受風險水平值的比較,給出環境風險評價的結論,這樣的結論才是有理有據,明確回答問題的專業性結論。

第2篇

關鍵詞:工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風險防范;工作重點

對于工業項目建設來說,環境影響評價是項目批復及實施的主要依據,根據不同工業項目環境影響因素差異性,在構建環境風險防范對策上,需要結合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各相關法律規范及技術要求,科學有序的進行。然而,在實施中,有些環境影響評價報告中缺乏對相關技術規范的引用,要么過時,要么沒有。如《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等內容,與相關工業建設項目存在不符合問題,導致環境風險突出。

一、環境風險構成及工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要求

根據工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體系,對于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主要表現在污染源、排污標準、污染控制措施、重大污染源等內容。以某城市科技工程項目環境風險分析來看,燃氣及管道安全管理是重點,而對于危險品道路運輸則相對較低。從構成來看,環境風險表現為具體的環境風險物質、工業生產工藝,環境受體等部分。如對于某工業企業,其生產工藝需要相應的反應條件,而對于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等風險源的防控則應該列入重點;對于某電子芯片項目建設,其危險化學品具有高毒、劇毒成分,特別是某些儲罐、鋼瓶是主要風險源;另外在對化工類項目中的危險化學品的風險防范上,主要從毒理特性、理化特性、貯存量、貯存方式,以及事故應急預案風險防控列入重點。隨著《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相關總則的提出,對于工業項目所涉及的各類物質風險識與防范措施,主要從原材料、輔料、燃料、中間品、成品及生產過程“三廢”排放物理化性質等方面來進行應對,從構成成分、分類、數量及對環境污染的持久性,以及造成事故的風險等方面,分別從工業工程、貯運工程、裝置工程、輔助設施等內容進行風險評價,并逐步完善風險防控體系。

二、構建環境風險評價的具體思路

(1)風險物質的確定與突發應急預案的完善

對于工業項目環境風險的評價工作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特別是近年來工業項目爆炸、管道泄露等事故的發生,將環境風險評價及防范工作列入重點內容。然而,在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風險物質確定上卻存在較多問題。如某市政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僅將風險事故發生可能性小的危險品道路運輸作為防范重點,而對于地下燃氣管道工作只字不提;某液氨項目中對于液氨罐車與吸氨器直接相連,并經由混合器來輸送至氨水儲罐的工藝裝置,未能從事故風險源液氨槽罐車進行防范,而是對氨水儲罐進行安全預測,顯然是因小失大;某材料項目因使用低毒己內酰胺,在次生及衍生環境風險因素防范上,將一氧化碳作為重點,而忽視了有機胺在熱分解中釋放無機氨的風險。同時,在工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中,對于各類風險源臨界量的確定存在模糊,如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識別》規范中,僅將風險識別結果Q值與1進行比較,實施上,對于冰醋酸、鹽酸、硫酸、氫氟酸、溴化氫、雙氧水、氨氣、氯氣等危險氣體來說,其Q值遠大于1。因此,需要從環境風險危險源辨識及危險化學品環境風險種類、臨界量等方面進行嚴格規范,以最小臨界量來建設對環境的污染。另外,對于突發環境風險應急預案的完善,需要從應急預案的內容及技術評估中,對不同突發性環境風險事故進行針對性完善。如明確總則、應急處置、預防預警機制、處置方法、應急保障、后續處置、附則、環境風險源分析等內容。

(2)引入社會公眾的直接參與

從環境立法到公眾參與,從環境影響評價體制建設上多存在操作性缺失問題。環境風險評價具有專業性,社會公眾缺乏對其生產、工藝、污染危害的了解,更難以進行客觀評價。因此,針對環境風險評價,要引入社會公眾參與機制,通過企業、政府等多重機構的協同,來對工業項目可能存在的環境影響評價因素進行分析,對可能導致的進行預案處置。如某化工項目中對油漆、天然氣使用較多,而對于天然氣中的乙基苯、甲苯、環乙酮、乙二醇單丁醚等物質,其對環境影響較多,而對于廣大社會公眾,因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對該項目可能帶來的環境風險事故缺乏認知,在無社會公眾參與條件下,既損害了公眾的安全,又給環境污染帶來影響。因此,從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管理方法上,要明確工業建設項目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以及擬采取對策方法,要從環境影響社會公眾參與評價中,對項目實施中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進行公示,充分發揮公眾對環境風險評價的監督作用,化解可能存在的矛盾。

(3)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體系

從環境風險可能帶來的社會穩定問題,也是近年來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內容。由于不同工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工作差異性,對于專家的風險評估與社會公眾的風險評估存在差異,而兩者的沖突,將成為影響社會穩定性的主要原因。如某地政府在一味提升GDP增長效應中引入的重大投資項目,因缺乏環境污染評估論證,在獲得項目審批權及環境、社會風險評估中“走程序”,導致后期項目建設中多項污染源引發重大風險事故,由此給社會穩定帶來更大影響。可見,從維護社會穩定風險上,加強對環境風險及可能帶來的重大危險源進行評估,增進廣大公眾對項目環境風險的認知和了解,是降低工業項目環境風險的有效路徑。如政府出臺《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暫行辦法》中,將環境風險評估與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穩定風險評價作為重要內容,并從項目合法性、環保合理性、項目建設可行性、可能污染及環境事件可控性四個方面進行明確,切實降低環境風險帶來的危害。

(4)構建針對性的環境監理體系

環境項目風險評價與監理工作的實施,需要從法律、法規、制度建設上進行完善。如《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工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具體內容,委托環境風險監理機構及監理工作。監理單位要從環境風險評價及批復文件要求上,對環境風險及防范對策進負責。如某化工項目在設計上存在固體化工危險品儲藏、運輸等內容,而危險源主要有燒堿、聚乙烯、片堿、苯酚等,這些固體化工品在環境風險評價上均為重大危險源,需要從環境風險評價及應急風險措施上進行完善;再如某集成電路項目中對氨、砷化氫、磷化氫使用量較大,而這些化學品也列入重大風險源,在環境監理上需要從環境風險評價、風險識別、應急處置措施上進行完善。

(5)項目竣工環評驗收管理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的編制要具有可操作性,要能夠根據項目建設不同階段進行細化。如在項目竣工環保驗收上,需要從環境保護設施、配套工程、環境監測裝置、污染防治設備等方面進行完善。如環境安全隱患排查管理、重點環境污染點巡檢、重要環保設施如供水、供電、交通、通信、監控、報警裝置的維護與日常管理,對各類應急救援物質的儲備及供給管理,應急演練等制度,明確環境風險防范任務,加強對各類影響因素進行監測與管理,確保各項監測設備正常、穩定、可靠運行。

三、結語

工業項目環境風險防范工作任重道遠,要從思想上樹立防范意識,加強對重點工業項目、重點環境污染點的風險評價與識別,完善環境風險評估體系和應急預案,切實提升工業項目風險防控水平。

參考文獻

第3篇

(滁州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2)

摘 要:本文基于環境會計信息的視角,對環境會計信息與環境風險評價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討,并在此基礎上,簡要分析了環境風險控制體系的相關問題,以期提高我國的環境會計信息質量.

關鍵詞 :環境會計信息;企業環境風險

中圖分類號:F235;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1-0066-02

當前,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為保護自然環境,實現社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環境保護支出越來越大,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企業應該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對社會經濟活動具有反映和控制職能的會計應該對環境方面的支出、收益進行評價和控制.

1 環境會計信息相關問題概述

環境會計也稱綠色會計,是將會計學與環境經濟學相結合的一門新興學科,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來計算環境污染、防治、開發的成本費用,并對環境開發和維護形成的效益進行合理計量,從而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和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的影響.現代工業為人類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物質產品,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環境會計就是在環境資源惡化的基礎上產生的,主要是從社會利益角度計量企業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以往傳統會計認為,價格只有存在于財產所有權中,會計賬表反映的也就是這一部分內容,顯然,企業活動對環境的損害并沒有被計入企業的經營成本中,這種計量方式不僅造成了企業利潤虛增的表象,更是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眼前經濟利益的行為的一種鼓勵.從這個角度來看,環境會計無疑起到了對傳統會計批判的作用.

環境會計工作的最終成果就是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環境會計核算體系中最重要的內容,它揭示了環境資源的利用情況和環境污染的治理情況,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必然要求.在當前全球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既是國家宏觀管理的需要,也是企業內部管理和自身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在環境信息披露方面還遠遠不如西方發達國家,還沒有形成專門的環境會計準則,現行企業會計制度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比例也不高,作為制造業大國,我國的環境問題更為突出,一些環境敏感性行業對環境帶來的影響極為嚴重,按照“誰收益、誰治理”的原則,這些企業有責任向社會揭示因破壞生態環境而增加的支出,政府會計管理部門和環境管理部門應該對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進行強制性規定,對環境風險評價與控制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視.應當看到,環境問題的實質就是經濟問題,環境風險評價與控制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1].

2 環境會計信息與企業環境風險評價的關系

2.1 企業環境風險評價的內容

風險是指生產目的與勞動成果之間的不確定性,主要包含了收益不確定性和成本(代價)不確定性兩部分內容,通常我們所說的企業風險主要是從經營角度來講的,企業收益變化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匯率變動對企業產品成本、價格以及生產數量的影響程度,這種風險影響著企業的經濟行為和經營效益.而環境風險是指企業背離政府制定的環境保護目標,違背環境保護責任,以致對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從而影響了企業的社會效益和長遠經濟效益的可能性.環境風險與企業經營中其他風險一樣,都會對企業產生影響,同時,這些風險之間也是、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環境風險也將制約著企業的經營風險、投資風險、管理風險、投資風險等.因此,企業有必要對自身環境風險進行評價,按照既定的政策,分析影響自身目標實現的各種環境不確定因素,并在基礎上建立風險預警機制予以控制.

從管理控制角度講,環境會計信息能夠為環境風險評價提供必要的參考數據,是構成這種評價最基礎的要素,亞洲開發銀行認為環境風險評價應該按照風險甄別、風險框定、風險評價、風險管理的一般程序進行,其實施路徑為“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環境風險評價的一般程序和實施路徑表明:風險信息是風險評價的依托條件,風險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控制風險,是按照環境會計的宗旨進行的.環境會計信息對企業環境風險評價以及企業的長遠發展都是十分有益的,環境信息質量直接影響到環境風險的評價及風險管理和政策設計與方法應用,環境風險評價遵循著“信息公允”與“標準公允”博弈的機理,企業追逐利潤目標和股東承擔經濟責任向對利益相關方承擔全面社會責任的轉變是一個被動而又漫長的過程,政府需要制定相關規章制度予以約束,這就是“信息公允”,同時,政府制定的環境規章制度要建立在企業應能夠遵循的最低標準水平的基礎上,這就是“標準公允”,“信息公允”與“標準公允”是多方博弈的結果[2].

2.2 環境會計信息體系中的環境風險分析

風險評價是在風險識別和風險估測的基礎上,結合相關因素,對風險發生的概率和損失程度進行全面考慮,評估發生風險的可能性以及危害程度,通過與公認的安全指標進行比較,對風險程度進行衡量,從而決定是否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的過程.企業環境風險評價要以環境會計信息為主要參考依據,并在環境信息政策和標準的指導下,對企業環境狀況進行評價分析,并得出公允的評價結論,給出合理的評價意見.根據環境風險評價的實施路徑,我們可以對環境會計信息體系中的環境風險控制內容和程序進行分析:

2.2.1 環境風險信息源的識別

企業的環境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而識別政策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既不能減輕企業所要承擔的環境責任,又不能完全取代環境管理,在此標準下進行環境評價很容易給環境風險評估者帶來評估風險,致使評價失敗,同時,由于企業之間的風險因素是相互關聯的,環境風險評估失敗,也會造成企業經營失敗、財務失敗,即引發企業全面潰敗的連鎖反應.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政策通常會受到政策制定和政策執行環境、政策制定成本和執行成本等因素制約.環境風險信息源包括環境會計信息和環境管理信息兩部分內容,這些信息在識別過程中很容易被扭曲,即使政府推行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政策,信息內容被篩選、修改的情況不難以避免,加之環境風險在時空上的不確定性,更使得評價結論的公平性難以得到保證.

2.2.2 環境風險控制要素的判斷

信息、方法、對象是環境風險控制的三要素,環境風險控制要素的判斷是對環境風險管理的一種約束和規范,是環境風險管理的必然.環境風險管理成效的核定主要依靠環境風險評價,針對控制對象,采取可接受的環境風險信息以及風險控制方法,可以確保環境風險評價結果的公信力.這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當環境事故減少,環境排污費、罰款以及賠付支出減少,資產減值降低時,企業的機會收益就會增大;當環境管理制度得以建立、健全,并得到有效執行時,企業對環境損失所承擔的風險就可能減少,并能夠對一些錯誤行為予以糾正;當信息可信、信息載體可靠時,企業會計賬表所反映的有關環境信息就會更為客觀、全面、真實;當帕累托最優得以實現時.環境績效就會達到最佳.帕累托最優也稱作帕累托效率,是指資源分配的一種理想狀態,即實現公平與效率的最優效果.

2.2.3 環境風險控制主體的評價

環境風險控制主體包括政府、企業和相關評價者,環境風險控制主體的評價包括許多層面的內容,但最重要的是環境風險評價目標和重點的規劃,這兩個方面的內容是決定環境風險評價成敗的關鍵.通常,環境風險的評價者對企業環境風險評價的一般目的都比較一致,主要是為了提出環境會計信息中環境風險程度及其控制政策符合標準的公平性、公允性評價意見,從而為環境風險管理與控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公平性和公允性強調的是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在一些關鍵環節是否公平、公允地對待了環境信息的利益相關方.環境風險評價主要包括投資、信貸、營銷、財產、研發等內容,把握環境風險評價的重點也要從這些內容入手,如對投資風險的規劃,主要評價企業投資行為是否屬于綠色投資,投資于保護環境活動所耗費的成本是否合理[3].

3 對環境風險控制體系的基本分析

3.1 環境風險控制政策

環境風險控制政策主要體現政府和企業兩個層面,政府應要求企業建立環境信息管理系統,并明確該系統環境信息的標準,對企業環境核算、評估、績效考核、信息披露等內容設定強制性的標準,并確立起標準執行系統,如建立環境會計信息事前風險評估制度,對企業還未公布的環境會計信息進行評估;搭建公允的環境會計信息市場平臺,對企業環境信息進行披露;同時還要做好監督管理工作,防范環境道德風險.企業應重視對環境信息處理規制的設計,圍繞可持續發展的總目標,考慮社會可接受的環境風險水平,分析和優化環境會計信息,以減少環境風險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

3.2 環境風險控制方法

建立環境風險管理的經濟組織及市場體制,用經濟手段和方法來確保環境風險管理目標的實現,這是政府創新環境風險管理體制的發展方向,由于環境問題的經濟性在環境管理中起著主導的作用,為此,可以考慮建立環境權益公司,專門接受企業委托,提高環境風險管理的公允性,也可以考慮建立環境銀行,充當排污權交易的中介調節者,以此來體現環境風險管理的調節功能,此外,還可以通過完善環境稅制,實施環境財政,協調環境與經濟的關系,推進我國稅制綠化.企業在環境風險控制中,要注重對環境管理方案的設計,關注環境風險信息的層級和質量,企業對自身可能出現和已經出現的風險源要進行評價,將其公之于眾,并及時采取適當的控制手段解決這些潛在或已經出現的環境風險問題,一切與環境活動有關的生產經營環節都會產生相應的環境費用,企業可以根據這些環境成本發生源,分成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類,建立環境成本庫和成本控制中心,對環境目標成本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從而實現改善企業環境行為的目的[4].

4 結論

環境會計還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相關理論還不完善,相關準則還有待完善,我們從環境會計信息的視角對企業環境風險評價與控制進行分析和研究,對提高企業環境風險管理能力,豐富環境會計信息內涵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

參考文獻:

〔1〕袁廣達.基于環境會計信息視角下的企業環境風險評價與控制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0,5(9):23-24.

〔2〕周志方,肖序.基于環境風險評估技術的企業環境負債確認、預防與控制研究[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1,3(5):27-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japanesexxxx乱子老少配另类|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视频在线免费观看资源|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福利网站| yin荡护士揉捏乱p办公室视频| 日本xxxx18护士| 五月开心播播网|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专区免费| 免费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老八吃屎奥利给原视频带声音的| 国产在线视频国产永久视频| 日批视频网址免费观看| 在线天堂新版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最好的精华液|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欧美国产日韩911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视频在线| 黄页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白白白在线永久播放| 2022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影视| 在线观看特色大片免费网站| zoom和okzoom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四虎影在线永久免费四虎地址8848aa | 亚洲成人www| 毛色毛片免费观看| 人妻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了|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男| 色偷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 香蕉视频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