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數字經濟企業概念股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截至6月17日,今年以來有19家公司被停牌,4家公司被退市。這些涉嫌財務造假、信息披露不完善的公司,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就有15家,占比高達75%。納斯達克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痛苦之地。
對于中國企業,納斯達克是緊閉大門,還是仍然敞開懷抱?中國概念股是否還有投資價值?
為此,《投資者報》記者專訪了美國納斯達克亞太區負責人尼爾森?格里戈斯,他一一回答了上述疑問。
《投資者報》:最近有關中國概念股陷入誠信危機的報道,連篇累牘,先后多家公司遭到停牌或者退市。納斯達克作為中國企業赴美上市重要的交易所,怎么看待目前的情況?
尼爾森?格里戈斯:公司被停牌主要原因是其無法按時出具經過審計的財務數據,停牌后的企業需要按照要求及時提供相關信息,也可以申請進行上訴程序。
《投資者報》:一般退市的標準是什么?
尼爾森?格里戈斯:根據規定,已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必須滿足如下兩項標準,否則將被摘牌。第一,公司的有形資產凈值須在400萬美元以上,有75萬股流通股,有500萬美元的流通股市值,股價不低于1美元,有400戶股東和2個做市商;第二,市值超過5000萬美元(或者總資產和收入分別達到5000萬美元),流通股超過110萬,流通股的市值超過1500萬美元,股價不低于5美元,有400戶股東和4個做市商。
《投資者報》:美國接連出現針對中國概念股的訴訟、退市等事件,是否會影響中國企業去納斯達克上市的熱情?面對此次事件,納斯達克又出臺了什么樣的措施?
尼爾森?格里戈斯:中國是納斯達克最關注的市場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海外市場。我們對中國非常有信心。
中國有很多好的公司,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隨著中國企業不斷發展,它們正尋求接觸全球的投資者。納斯達克是這些公司在世界舞臺上提升企業形象的最佳場所。
納斯達克是世界最大、上市標準最高、流動性最強的資本市場,可以給上市公司提供無可比擬的平臺。而我們做出的承諾就是進行更嚴格的審查,確保投資者對他們信任,同時它們在上市過程中能夠得到我們的支持。
《投資者報》:由于“黑名單”、集體信任危機等原因,中國概念股被嚴重低估,中國概念股是否還有投資價值?美國投資者是否對中國概念股失去了信心?有不少質疑認為其股價被嚴重低估,融資無望,每年還要支付高昂的維持費用,不如退市。納斯達克方面怎樣看待這樣的質疑?
尼爾森?格里戈斯:資本市場有不同的周期。某些行業或者地區在某些時間可能對于投資者更有吸引力,在其他時間可能吸引力就會降低。對于美國投資者而言,有些公司一些數字不準,對他們的投資熱情確實會有影響。
做空機構是市場中長期存在的一環,他們對股票的看法也有對有錯。中國擁有很多好的公司,市場情況的扭轉只是時間問題。就中國企業的增長潛力和中國顯著的經濟增長背景而言,長期來看投資者仍會青睞中國公司。
《投資者報》:對于中國欲赴美上市的企業,納斯達克方面有什么建議來避免遭受這樣的打擊?
尼爾森?格里戈斯: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公司透明度都極為重要。此外,企業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同時應該和股東保持順暢的溝通。做到這些,長期來看企業會贏得投資者的信心。
不僅如此,隨著12月份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大會的臨近,解決氣候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世界范圍內的共鳴,全球發展低碳產業,倡導低碳經濟的整體趨勢也已經逐步確立。因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滬深股市低碳概念股,也將從“主題投資”轉向“趨勢投資”,后市低碳概念股行情升溫還會有一個很大空間。
因此,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提前布局迎接低碳時代。而把握低碳概念股投資機會,申銀萬國則建議關注三大板塊。一是智能電網。智能電網作為先進信息技術和高級物理電網的充分結合,是解決未來能源輸送問題的理想方案,是低碳經濟時代電網發展的大勢所趨。目前,我國智能電網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前景看好。短期來看,特高壓與數字化變電站是當前智能電網中短期建設重點,需求將大幅增長,同時,用戶側智能化以用電信息采集為核心,未來幾年市場規模也將快速增長。相關上市公司如特變電工(600089)、國電南瑞(600405)、思源電氣(002028)、國電南自(600268)等將從中受益。
二是風電和核電。基于低碳經濟發展要求,風能、核能等清潔能源更適合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隨著12月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大會的臨近,我國也將面臨更大的碳減排壓力,未來也將更堅定地發展風電、核電。隨著今年第四季度國網公司投資進度的明顯加快,用于風電、核電方面的投資比重有望繼續提高。因此,特別看好風電與核電設備的龍頭企業東方電氣(600875)、湘電股份(600416)等。
北京奧運可謂百年一遇,而隨著奧運會進入倒計時,奧運板塊也借勢洶涌澎湃。以天鴻寶業、首旅股份、北京城建、中體產業等為首的奧運概念股走出了連續拉升的態勢,甚至在5月30日印花稅突然上調的消息打擊下,相當多的奧運概念股卻拒絕調整,成為了“萬眾綠中的一點紅”。
那么,時離北京奧運會尚有一年又一個多月,奧運板塊的噴薄而出,究竟是題材炒作,還是價值發現?
奧運會:一國經濟的發動機
舉辦奧運會是一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歷史上,現代奧運會舉辦100多年來,28屆奧運會中,除了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在發展中國家墨西哥舉辦外,其他全部是在發達國家或較為發達國家舉辦。而奧運會則往往緊隨著“奧林匹克效應”,為舉辦國的經濟發展帶來質的飛躍。
1964年,東京舉辦第18屆奧運會,日本一舉投入30多億美元,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制造業、建筑業、服務業、運輸、通訊等行業的強勁發展,使日本出現了經濟的持續繁榮。GNP從奧運會前的年增長10.1%猛增到16.1%,史稱“東京奧林匹克景氣”。
1988年韓國借申奧成功良機,推動經濟超高速發展,1981~1988年,籌備奧運會共帶來70億美元的生產誘發和27億美元的國民收入誘發效果,經濟增速年均達12.4%。1985~199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2300美元增至6300美元,實現了從發展中國家向新興工業國家的轉變。
中國舉辦奧運會的經濟發展階段類似韓國與日本。
根據估算,北京為舉辦2008年奧運會,8年間直接和間接總投資大約2800億元,占中國2001年GDP總量的2.5%,每年拉動GDP增長0.3個百分點左右。如果進一步考慮奧運會帶動的消費和服務需求,預計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將每年拉動GDP增長0.5個百分點左右。
預熱奧運概念股
奧運所帶來的經濟景氣度提升,會在股指趨勢上得到印證。如今,北京奧運會距今仍有1年多時間,但圍繞這一概念的投資盛會則已然提前到來。從去年的北辰實業,到今年的中體產業、北京城建、首旅股份,等等,關于北京奧運會的熱潮在股市中此起彼伏。
事實上,根據亞特蘭大、悉尼、巴塞羅那、漢城等多屆奧運會的投資經驗,相關奧運概念股將會提前1年至1年半開始爆發一輪奧運主題投資熱潮。
從近6屆奧運會來看,發現多數國家舉辦奧運前后股票市場都有所表現,最為典型的是韓國(1988年)。韓國KOSPI指數從1985年二季度136點一路上漲到1990年一季度903點;奧運當年(1988年)KOSPI從515點漲到679點。
美國(1 998年)、澳大利亞(2000年)、希臘(2004年)在奧運舉辦當年股值分別上漲19%、12%和23%,均高于歷史平均水平。
因此,對奧運這一投資主題,投資者應當提前作好布局,對奧運相關龍頭企業要積極關注。
據相關資料顯示,北京奧運催生的奧運經濟規模確實龐大。據分析,至2008年,北京市用于奧運會相關的投資總規模將達2800億元,其中直接用于奧運場館和相關設施的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約1340億元,為歷屆奧運會之冠。而如此龐大支出的獲益最終將花落誰家,值得投資者去細細深究。
掘金三大板塊
究竟誰將從奧運會中受益?
第一大板塊與奧運會基礎性建設直接相關的建筑建材、交通運輸、節能環保、通信電子等行業。
建筑建材:從行業來看,建筑建材類公司率先從奧運巨額投資中受益。水泥、鋼鐵等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將受到奧運投資巨大的需求推動。不過,對于大多數承接奧運項目而獲利的公司,奧運集中投資帶來的盈利是一次性的,奧運之后難以持續。只有那些具有技術優勢的企業通過參加奧運建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實力和技術,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才能獲得長期的收益。
交通運輸:北京奧運會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資為1800億元,其中900億元用于修建地鐵、輕軌、高速公路、機場等,打造四通八達的快速交通網。
根據北京奧組委預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將會有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幾百萬的運動員、游客、觀眾參加,以及大量的物資需要運輸。北京巴士等北京地區的交通運輸類上市公司2008年的業績將非常可觀。
節能環保:北京要實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和“人文奧運”的承諾,必須在環境保護方面投入巨資。奧組委計劃投入1000億元用于環境治理,兌現“綠色奧運”的承諾,包括首都圈防沙治沙、污水治理與節水、城市固體廢棄物綜合治理、潔凈能源技術等。
通信電子:為了實現“科技奧運”,投入300億元用于信息化建設,奠定“數字北京”的基礎,初步實現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信息化社區和遠程教育。3G通訊系統是國家申奧承諾必須建設的通訊系統,所以對于中興通訊、大唐電信等3G設備生產商,奧運的通訊建設將是企業提升品牌和技術從而提升企業價值的重要機會。
第二大板塊北京商業零售板塊。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將會有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幾百萬的運動員、游客、觀眾參加。
商業零售:據統計,到京游客25%的旅游支出用于商品和餐飲,消費服務業整體行業增速有望迅速提高。奧運紀念品的銷售、奧運贊助商的后期營銷投人都將帶動商業部門的發展。相關上市公司有王府井、西單商場、天水股份等。
旅游酒店:北京奧運將帶旺中國旅弊行業,并且并不局限于北京附近的旅游景點和自然景區,也對中國其他地區的旅游資源產生積極的影響。
傳媒文化:奧運對于國內傳媒和廣告業無疑是一次巨大的商業良機。
據預測,北京奧運會期間,將有超過40億的電視觀眾通過電視直接參與、體驗北京奧運會,競技體育的魅力加上電視傳媒的輻射,為傳媒和廣告業創造了一個全球性的巨大市場。
第三大板塊從奧運經濟中長期受益者一地產和奧運贊助商。
房地產行業:得益于奧運所引發的價值重估效應。
根據近幾屆奧運舉辦的情況,奧運期間舉辦城市的房地產價格都會出現大幅上漲。借助于2004年舉辦奧運會的契機,雅典房地產價格在1995-2002年的7年間,漲幅達到了65%,在雅典新建的兩條地鐵沿線以及幾個主要的奧運設施周邊地區,房價漲幅超過了110%。
在北京奧運會,北京城市中心隨著奧運規劃開始向北移動,北郊的房產得到重新估價。同時,由于基礎設施條件的完備、綠化增加、居住環境的改善,提高了北京市的生活質量,國內外需求的不斷增長將促使北京地區房地產銷售價格和銷售規模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