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文化特點范文

文化特點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文化特點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文化特點

第1篇

1、精神性。這是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所謂精神性是指文化必須是與人類的精神活動有關的,與人類精神活動無關的物質就不能稱之為文化,如山河湖泊、天體運行就不屬于文化范疇。

2、社會性。文化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它是人與人之間按一定的規律結成社會關系的產物,是人與人在聯系的過程中產生的,是在共同認識、共同生產、互相評價、互相承認中產生的。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不會有文化。

3、集合性。這是指文化必須是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的許多人共同的精神活動、精神行為或它們的物化產品。它是由無數的個體組成的集合,任何個人都無法構成文化。

(來源:文章屋網 )

第2篇

那么,一個民族的發展過程,也是這個民族文化發展的過程。因此,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也要了解這個民族發展的過程。我們要剖析滿族的文化的特點,就要了解滿族形成發展的歷史。

滿族形成于 17世紀初,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先秦古籍中記載的肅慎人就是滿族的先祖,以后不同朝代史書上記載的挹婁、勿吉、..、女真人,都是肅慎人的后裔,也是滿族的先人。明代女真人是以采集、漁獵為主。到了 16世紀下半期,在努爾哈赤領導下,建州女真統一了女真各部,并以女真為核心,吸收漢、蒙、朝鮮等其他民族形成了滿族。 1635年,皇太極頒布了一道諭旨,規定:“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輝發等名,向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女真),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我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 ”[1]

滿族于 1635年正式定名為“滿洲”后,作為一個新興的民族走上了中國的歷史舞臺,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滿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文化的發展是與民族發展同步進行的。一個民族的文化反映了這個民族的基本特征,認真研究滿族復雜發展變化過程,可以看出滿族文化主要有四個特點:

一是滿族文化的民族性,也就是繼承性。騎射是他們繼承先祖的傳統,成為滿族最直觀、最主要的文化特征,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在滿族形成時期以至以后相當長的時間里,一直強調騎射和堅持騎射。清朝歷代皇帝無不大力提倡騎射,還采取具體措施堅持騎射,騎射在滿族中形成了風氣。滿族的先人女真人生活在東北大地,特別是長期生活在黑山白水之間,那里到處是崇山峻嶺,茂密的森林。漁獵是他們主要的生產活動,他們把狩獵稱為打圍。據《柳邊紀略》記載:“十月,人皆臂鷹走狗,逐捕禽獸,名曰:‘打圍’。按定旗分,不拘平原山谷,圍占一處,名曰‘圍場 ’。無論人數多寡,必分兩翼,由遠而近,漸次相逼,名曰 ‘合圍’。或日一合再合。所得禽獸,必晌親友。 ”[2]滿族不僅把騎射作為生存之本,也作為立國之本。皇太極說:“我國家以騎射為業,今若不時親弓矢,惟耽宴樂,則田獵行陣之事,必致疏曠,武備何由而得習乎?蓋射獵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國之經,朕欲爾等時時不忘騎射,勤練士卒。 ”[3]皇太極這段話,很好地說明騎射在滿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清朝還把騎射作為對滿族子弟教育的內容之一,是八旗學校的必修課,還規定八旗人考取進士,要考騎射,合格者可入考場,不合格者沒有考試資格。

滿族在治國方略中,不斷強化騎射文化。在滿族同明王朝的戰爭中不斷取得勝利,俘獲了大量的明朝官兵,并加以任用,因此,漢文化對滿族文化的影響逐漸深入。滿族的大臣們巴克什達海、庫爾纏勸皇太極要效仿漢人的服飾?;侍珮O看到了滿族文化可能被漢文化沖淡的趨勢,他便以《金史》為鑒,告誡群臣要堅持滿洲的騎射傳統,騎射是滿族的核心文化。崇德元年(1636年),與群臣談《金世宗本紀》時說:“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詳明,可垂久遠。至熙宗合喇及完顏亮之世,盡廢之。耽于酒色,享樂無度,效漢人陋習。世宗即位,奮圖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孫仍效漢俗,預為禁約。屢以無忘祖宗為訓,衣服語言,悉尊舊制。時時練習騎射,以備武功。雖重訓如此,后世之君,漸至懈廢,忘其騎射。至于哀宗,社稷傾然,國遂滅亡。 ”[4]皇太極把能否堅持騎射提高到國家興亡的高度,可見皇太極堅持騎射文化的決心。同時在舉行大典、閱兵、出獵,皆命較射,以推行騎射。對故意推辭不射的官員罰銀、降職。入關以后,清王朝的歷代皇以“國語騎射”為滿族的根本,時加訓戒,使騎射文化成為滿族獨立性和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滿族在吸納漢文化的過程中堅持“混而不過”的原則,正是堅持了這樣的原則,滿族文化才沒有被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漢文化所代替,而是在借鑒中發展保持了滿族文化的獨立性。

至于滿族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服飾飲食、起居娛樂、婚嫁生育、喪葬祭祀、倫理道德等都有著鮮明的民族性。滿族文化在繼承中發展、豐富,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中保持著鮮明的民族性。

二是滿族文化的兼容性。滿族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對先進的文化加以兼容、吸收,進而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質。 16世紀生活在遼東山區的滿族,還處在漁獵為主的奴隸社會,經濟落后,文化落后。它周圍的漢族、朝鮮族和蒙古族,在經濟文化上都領先于滿族,所以滿族文化主要吸取了漢族、蒙古族的文化。皇太極曾說,滿族和蒙古族雖然語言不同,但衣帽服飾相同。滿族積極吸收蒙古族的文化,滿文就是努爾哈赤根據蒙古文字創制的。蒙古族又與有著密切的宗教聯系,滿族又通過蒙古族學習吸收藏族的文化。皇太極對優秀的漢族文化更是積極吸收,豐富了本民族的文化,提高本民族的文化層次。整個清代都把儒家學說作為八旗子弟教育的中心內容。儒家的政治倫理學,對滿族文化的改造、豐富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皇太極要求滿族子弟入學讀書,不讀書就不許他們披甲出征,建功立業。這反映了皇太極對漢文化的重視程度。皇太極時期,學習漢族文化實行科舉制度,天聰八年(1634年)四月,首次進行科舉考試,取中 16名舉人。崇德三年( 1638年)八月,再次開科取士,取中舉人 10名,另有一、二、三等生員 60余名。對中舉的優秀文化人委以重任,派到各級政權機構中去任職。皇太極還特別注意對漢文書籍的翻譯。天聰三年(1619年)三月,皇太極下令:“巴克什達海同筆貼式剛林、蘇開、顧爾馬渾、托布戚等四人,翻譯漢字書籍。 ”[5]通過翻譯漢族文獻,學習漢文化,提高了滿族的文化修養。譯有:《刑部會典》《三國志》《孟子》《資治通鑒》《大乘經》等等,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宗教、思想文化各個領域。又如:“三綱五?!钡姆饨▊惱恚渤蔀闈M族人的道德規范,并在族中形成了“滿人大禮”的風格。對各族文化上的借鑒、融合,打破了民族之間的心理障礙,取得了和諧共處的效果,有力地鞏固了清朝的統治,推動了經濟文化的繁榮和社會進步。

三是滿族文化的創造性。滿文的創制充分說明了滿族文化的創造性。滿語是由女真語發展而來的。金代女真人曾創制了女真文字。到了元代,在蒙古長期統治下,遂改學蒙古文。到元代中期以后,女真文字完全失傳,取而代之是蒙古文字。女真人講的是女真語,寫的卻是蒙古文字,語言和文字發生了矛盾。滿族書寫各種文書、信函都要用蒙古文字。如果女真人沒有學會蒙古語、蒙古文,就看不懂往來的文書、信函。要看懂就得有人把蒙古文字翻譯成女真語,這就需要學習蒙古語和蒙古文字。因此用蒙古語寫成的文書、信函等不能在女真人內部廣泛通用,這對滿族文化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和障礙。于是,努爾哈赤決定創制一種與自己民族語言完全相合的文字,便于用自己的文字發號施令和文書、信函的往來?!稘M洲實錄》中記載:“已亥年( 1599年)正月時滿洲未有文字,文移往來必須習蒙古書譯蒙古語通之。二月,太祖欲以蒙古字變成國語,巴克什額爾德尼、噶蓋對曰:‘我等習蒙古字,始知蒙古語,若以我國語編創譯書,我等實不能。 ’太祖曰:‘漢人念漢字,學與不學者皆知,蒙古之人念蒙古字,學與不學者亦皆知。我國之言寫蒙古之字,則不習蒙古語者不能知矣。何汝等以本國言語編字為難,以習他國之言為易耶? ’噶蓋對曰:‘以我國之言編成文字最善,但因翻編成句吾等不能,故難耳。 ’太祖曰:‘寫阿字下合一瑪字,此非阿瑪乎(阿瑪,父也),額字下合一默字,此非額默乎(額默,母也),吾意決矣,爾等試寫可也。 ’于是自將蒙古字編成國語頒行。創制滿洲文字自太祖始。 ”[6]于是額爾德尼和噶蓋以蒙古字母為基礎,結合女真語言,創制了滿文,從此,滿族有了自己的文字,這就是老滿文。但老滿文并不完善,皇太極時期命達海加以改進,固定字型,創制特定字母,并把借用的字母加上圈和點。這樣,滿族有了自己的比較完整的,能表達自己語言的文字,滿文正式形成了。從此,滿族開始用自己的文字書寫公文、記載政事、編寫歷史、下達政令?!稘M文老檔》《滿洲實錄》等都是用滿文書寫的歷史典籍。還用滿文翻譯了漢族的經典、名著。滿文的創制促進了滿族文化的發展繁榮,是滿族文化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滿族文化的創造性,還表現在廣納博采,吸收創新。滿族官服在借鑒明朝漢族補服的基礎上融入披肩和馬蹄袖,創造出“頂戴花翎”。滿族為了適應寒冷氣候制作了保暖較好的“旗裝”,作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服飾,后來滿族又吸收了漢族的襖式服裝,改進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旗袋”,也稱“旗袍”。至今流行的中式“旗袍”中有著很多滿族“旗裝”的元素。

滿族在物態文化方面,也有創新。比如: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在牛錄的基礎上創新的。組成了以滿族為核心,聯合蒙、漢、朝鮮等民族的多民族的統一集團,使滿族發展壯大,入主中原,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努爾哈赤時代創造實行“計丁授田”,使滿族迅速從漁獵采集經濟向農業經濟轉型?;侍珮O提出和實行的“參漢酌金”是政治制度的創新。滿族能夠正視自己在文化上的差距,在堅持本民族特點的同時,為發展本民族的文化,有選擇地借鑒、消化、吸取中華各民族的文化,在此基礎上創新,不斷地豐富、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滿族文化在發展的進程中體現這種創造性是十分可貴的。

四是滿族文化的開放性。滿族對自己的文化不是保守,封閉,而是采取開放的姿態,吸取其他民族乃至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滋補自己的文化,取長補短,使滿族文化充滿了生機活力,朝氣蓬勃地向前發展。在文化的開放中,滿族始終堅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吸收異族文化的優良營養,繁榮自己的民族文化,而又不失本民族文化特色。

滿族文化采取開放的姿態,在滿漢文化交流時大量吸收漢文化,從衣、食、住、行到國家政治、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無不有漢族文化的元素。明清官員補服形狀皆為方形,不同的是明朝的官府胸前為大襟,補服前后的圖案為正片。清朝的官服繼承了滿族先人便于騎射的特點,胸前對襟,后為整片?;侍珮O還要求不得擅自穿帶五爪龍的黃色衣服。漢族皇帝從唐代起,都是黃色。以黃為尊是漢族皇權的表現。清朝不僅顏色有規定,對龍的圖案使用也有規定,要求八固山貝勒,在城中行走,不得穿黃緞及五爪龍的服裝。這反映出滿族文化在開放中吸收和融入了漢文化的諸多元素和理念。開放是互相的,漢族人也學習滿族文化,學習滿文,學習騎射,練習武功,漢族的也要立下武功才能在大清的政權中得到重用,滿族也接受漢族“學而優則仕”的觀念,鼓勵滿族子弟讀書應考,取得功名。

滿族文化在開放中,始終堅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品格,不是盲目的吸收和全盤接受外來文化,而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去粗取優,為我利用,通過改革變通,給滿族文化增添新的內容,擴大了滿族文化的視野。清代的制度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語言文字等都體現了這一點。清朝的歷代皇帝,特別是乾隆皇帝還制定了一些制度,令后世子孫不忘本民族的文化,有效地維護了滿族文化的個性。

滿族文化的開放性,還表現在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最初是與周邊國家的文化交流。當強大的大清帝國出現在世界的東方,滿族也自然引起世界的矚目。滿族文化與朝鮮、日本、俄羅斯以及歐洲各國的文化交流更為頻繁和密切,而且不斷向深層次發展,呈現出繁榮的景象。

滿族在同朝鮮的文化交流中,互相影響,滿族勇于進取、驍勇善戰、學習先進的精神受到朝鮮的推崇。而朝鮮上下團結一致的高尚情操和倫理道德也深深影響了滿族。在朝鮮的典籍中,記載滿族活動、滿族實物內容的有很多,如《李朝實錄》《建州聞見錄》《沈陽日記》等等,明確具體記述了滿族興起發展的過程。

俄國對滿族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斷地向國內介紹滿族興起、發展的情況,他們研究滿族,研究滿文,形成了專門的學問即“滿學”。《滿洲手冊》《滿文文獻書目》《滿洲土著民族的文字》等一批重要著作相繼出版。

清朝時期,一些外國傳教士紛紛來華,他們用西方的科學知識與技術為清王朝服務,也以日記、游記、書信等形式,將滿族介紹給西方各國,促進了滿族文化走向世界。

注釋:

[1 ]太宗文皇帝實錄 .卷 2 5 [ M] .臺北:臺灣華文書局,1968.463.

[2]楊賓.柳邊紀略.卷 4[C] .遼海叢書,沈陽:遼沈書社,1985(1):258-259.

[3]清太祖實錄.卷34[M].臺北:臺灣華文書局,1968.27.

[4]清太祖實錄.卷32[M].臺北:臺灣華文書局,1968.8.

第3篇

1、敦煌,一個神圣的名字。敦煌是多種文化融匯與撞擊的交叉點,是藝術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紀的壁畫與雕塑,帶給人們極具震撼力的藝術感受。敦煌又是文獻的寶庫。在這數以萬計的赤軸黃卷中,蘊藏著豐富的文獻,漢文、古藏文、于闐文、龜茲文、粟特文、梵文,文種繁多。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哲學、宗教、文學、民族、民俗、語言、歷史、科技等廣泛領域。

2、1900年農歷5月26日,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發現了這個藏經洞,那些古代文獻赫然堆滿整個窟室。由此,產生了一門世界性的學科--敦煌學。1910年,敦煌藏經洞劫余文獻運藏京師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前身)。而今,藏經洞發現已經整整100年了,中國國家圖書館作為世界上收藏敦煌遺書最多的單位,以其豐富的館藏,為敦煌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3、中國國家圖書館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舉辦的紀念敦煌藏經洞發現100周年主題文獻展覽,旨在揭示敦煌遺書的流散歷史,展示敦煌遺書的風采,介紹敦煌遺書的保護與研究現狀。這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推動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促進敦煌學的研究。對于有效保護和充分利用敦煌文化遺產,帶動我國西部地區文化事業發展,以及激發社會公眾的愛國熱情,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來源:文章屋網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午夜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yy精品1024在线|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狠狠综合视频精品播放|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 fc2ppv在线观看| 小帅男同志chinesecouple|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污污网站免费入口链接| 别揉我的胸~啊~嗯~|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 国产挤奶水主播在线播放|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小蝌蚪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日韩欧美理论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欧美电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人妖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都市激情综合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18禁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 成品人视频ww入口|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欧美日韩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国产一级生活片| 69成人免费视频| 天堂8在线天堂bt| 一二三四日本高清社区5| 性生活视频网址|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网站|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视 | 性导航app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