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法律基礎知識的教案范文

法律基礎知識的教案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法律基礎知識的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法律基礎知識的教案

第1篇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法律基礎知識 作用 運用效果

在法律基礎知識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升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案例教學法即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典型的案例進行輔助教學,以幫助學生更透徹地理解知識,并自覺運用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對法律基礎知識這門涉及一些相對抽象法律理論的科目,是一種極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也是當下法律基礎知識教學中的一種常用教學方法。

一、案例教學法在法律基礎知識教學中的作用

1.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案例教學由于可以將比較抽象的知識予以具體化,而且相比于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能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必將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以及注意力的集中,從而可以很好地保證和提升教學效率。

2.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鑒于法律理論抽象較難理解這一情況,借助豐富生動的案例開展教學,可以讓學生對不同的法律知識點,均通過相應的案例進行理解,將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程度。通過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到理論這一循環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并達到對知識較好程度的吸收效果。

3.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案例教學可以借助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展開教學活動,利于學生熟悉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種法律案例,對于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如果注意在教學中選用豐富典型的案例,對學生全面地把握各種社會法律現象具有實踐性意義。

二、提升案例教學法在法律基礎知識教學中運用效果的方式

1.選用經典富有實效性的案例,利于法律理論的精準闡釋

運用案例教學法應選用典型的案例,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選用并不十分貼切的案例,對法律理論的闡釋不全面,或者闡釋不夠準確,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正確理解,降低課堂效率。教師在選用案例時,應充分拓展視野,不僅要參照案例教案書上的相關案例,且應密切關注當下最新發生的、更具實效性的案例,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知識。如,在講解刑法相關內容時,可以以今年水落石出的賴長青案為例。由于當下信息渠道的暢通,學生一般對賴長青案件已經耳熟能詳,教師此時若選用此案例,將案件的來龍去脈再進行細化講解,以此來闡釋法律理論,可加深學生對刑法相關知識的理解。借助最新的案例進行教學,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且可幫助學生比較透徹和精準地掌握法律知識。

2.選用生活化的案例,利于學生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案例的選用上,教師還應注意選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更加生活化的案例,通過熟悉的環境以及熟悉的人物形象,不僅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且可以讓學生為自身敲醒法律警鐘,明曉如何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幫助學生明白如何處理相似事件,提高學生面對社會以及應對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成長產生較大裨益。在講解民法時便可以選擇具有生活化的一些案例,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以下有關民事權利與民事義務的案例:春節期間,小朋友王某在燃放鞭炮時,不小心將馬路邊的一家商店引燃,店主張某自己迅速脫身,但卻并不積極采取撲救措施,臨近居民趕來幫忙時,張某不僅不感謝,反而還制止:“沒事,燒吧,我已經入了保險了,這商店我早想改頭換面了。”最后消防隊伍趕到撲滅后,商店的東西已經所剩無幾。當張某匆匆趕到保險公司領取保險時,卻被保險公司以張某沒有遵守法律中的事故發生后,保險人應積極采取搶救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化的相關規定,而拒絕在弄清人為擴大化數額之前給予賠償。借助以上案例,可以讓學生明白在保險合同的相關法律法規中,民事主體的權利與義務是相互制約、共生并存的,任何一方不認真履行合同的相關法律性條文,都會受到對方平等權利的約束,而必定承擔相應的義務予以平衡二者之間的法律關系。張某沒有按照合同規定及時參與搶救,而是任事故擴大化,造成的損失按照法律合同,必然受到保險公司具有的權利的制約,必然要承擔相應的損失。這種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生動案例,必然會提高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并能通過案例,讓學生自覺樹立起法律意識,在平常的生活中成為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3.組織課堂案例討論,拓展學生法律視野,提升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案例法教學中,為提高運用效果,以及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還應采用多種有效的方式組織教學,而課堂案例討論教學,對于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以及獨立思考問題的熱情,有著重要作用,并能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識。首先,教師應選用合適的案例用于課堂討論,案例的選取一則要與課堂法律知識緊緊照應,再則不應過于深奧,應選擇具有普適性的案例,以讓所有的學生均能參與到討論中。其次,應盡量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提高討論的效果,并能創造民主融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自由平等地展開討論,能無拘束地各抒己見,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再次,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動腦自主思考,并最終將具有典型性的想法匯總出來,利于全班學生均能了解適宜的法律解決途徑,以拓展學生的法律視野,并同時提高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利于他們自身素質的提升。

結語

在法律基礎知識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法律理論素養的提升,以及實踐能力的提高。借助經典富有實效性的案例、生活化的案例,以及課堂案例討論的教學方式,均可以加強案例教學法在法律基礎知識教學中的運用效果,促進法律基礎知識學科教學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銀建.案例教學法在法律基礎知識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6)

第2篇

 

關鍵詞:案例教學 法律基礎知識課 應用 

法律基礎知識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中職學生進行相關法制教育,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密切相關的法律基礎知識,提高法律素養。而中職法律基礎課在培養學生自覺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方面發揮著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效果,是使之真正發揮主渠道作用的重要環節。而案例教學對提高法律基礎課教學效果的有效性是普遍關鍵在于如何合理安排并應用案例教學。 

一、案例教學法釋義 

所謂案例,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生的典型事件,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所謂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一)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法律基礎課的學習興趣。 

知識的獲得依賴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案例教學適時地引入案例,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這樣會使學生感到回答法律概念和條文比較枯燥,但學起來并不乏味,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之由被動的接受型學習狀態轉為主動進取型學習狀態。生動有趣的案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新鮮感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活躍豐富。 

(二)案例教學法符合一般性的認知規律,有助于學生對法律的理解。 

法律法規的規定既抽象又原則,案例是理解法律的基礎,案例教學以具體的案例進行教學,使得抽象的規則具體化,原則的法律生動化。課堂上運用的案例有助于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和特征,使學生把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結合起來,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這也恰恰為學生理解法律提供了基礎。因此,案例教學符合認識由感性到理性規律,即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規律。 

(三)案例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法律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 

法律基礎課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法律知識,是為了在生活中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在處理和判斷有關問題時,能夠活學活用所學的法律基礎知識做出相應的分析和判斷。在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學生可以接觸到大量的案例,通過教學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而且使學生了解了法條指定的初衷,這樣就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條文的具體含義。 

三、法律基礎課教學案例的選擇 

法律基礎課教學案例, 要在吃透教材精神的基礎上, 根據教學目的, 教學任務, 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案例。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圍繞教材所闡述的基本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 

教學實踐中, 教師不應為迎合學生的心理、提高學生的興趣片面選擇一些熱點問題或現實性、針對性強但卻脫離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案例, 防止偏離教材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的現象。應當在教學基本要求的指導下, 選擇成熟、典型、針對性強的案例, 盡量避免選擇尚不成熟或自己把握不準的案例, 以免誤導學生。

(二)貼近現實生活。 

許多學生對法律基礎課興趣不大。老師講到的案例大多成了調劑學生情緒的平衡器, 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其原因之一就是貼近現實生活不夠, 導致學生在心理上缺乏親切感。法律是在動態中運行的, 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選擇貼近社會、貼近生活, 包括發生在學生自己身邊, 哪怕是很小的事件都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 培養他們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或他人合法權益的意識。 

(三)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 

由于法律是一個以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為主線, 各知識點和各基本原理相結合的知識體系。所以教學實踐中, 選擇案例應注意知識點與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的結合。 

四、案例教學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 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針對性。 

要考慮整個法律基礎 課的教學內容, 因為不是任何法律知識均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的, 案例教學

法也不是研究法律的唯一方法, 因此教師應首先確定哪些教學內容適合運用案例教學法。同時, 案例并不能代替系統理論和法律知識的學習和研究, 案例應與系統講授相結合, 分析案例必須服從于教學內容的需要,使之成為系統介紹法律知識的良性載體, 使學生在掌握系統知識的基礎上去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目的性。 

案例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 不是為了嘩眾取寵、博得學生暫時的關注, 因此不能為了講案例而講案例。運用案例教學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 從而達到法制教育的目的。應始終將教學目的貫穿于案例教學的整個過程中, 否則可能會出現學生記住了案例的故事情節, 卻不甚了解或忘記了其中要說明的法律原理。 

(三)法律基礎。 

課課時較短, 一般為32學時左右。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 教師一定要注意課時的安排, 所選擇的案例、所設計的問題及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都要充分的推敲, 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發揮出案例教學法的優點。 

 

參考文獻: 

[1]魏敏.淺談法律基礎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東船舶工業學院學報(社科版), 2001(3) 

第3篇

 

關鍵詞:案例教學 法律基礎知識課 應用 

法律基礎知識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中職學生進行相關法制教育,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密切相關的法律基礎知識,提高法律素養。而中職法律基礎課在培養學生自覺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方面發揮著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效果,是使之真正發揮主渠道作用的重要環節。而案例教學對提高法律基礎課教學效果的有效性是普遍關鍵在于如何合理安排并應用案例教學。 

一、案例教學法釋義 

所謂案例,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生的典型事件,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所謂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一)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法律基礎課的學習興趣。 

知識的獲得依賴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案例教學適時地引入案例,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這樣會使學生感到回答法律概念和條文比較枯燥,但學起來并不乏味,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之由被動的接受型學習狀態轉為主動進取型學習狀態。生動有趣的案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新鮮感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活躍豐富。 

(二)案例教學法符合一般性的認知規律,有助于學生對法律的理解。 

法律法規的規定既抽象又原則,案例是理解法律的基礎,案例教學以具體的案例進行教學,使得抽象的規則具體化,原則的法律生動化。課堂上運用的案例有助于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和特征,使學生把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結合起來,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這也恰恰為學生理解法律提供了基礎。因此,案例教學符合認識由感性到理性規律,即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規律。 

(三)案例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法律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 

法律基礎課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法律知識,是為了在生活中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在處理和判斷有關問題時,能夠活學活用所學的法律基礎知識做出相應的分析和判斷。在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學生可以接觸到大量的案例,通過教學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而且使學生了解了法條指定的初衷,這樣就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條文的具體含義。 

三、法律基礎課教學案例的選擇 

法律基礎課教學案例, 要在吃透教材精神的基礎上, 根據教學目的, 教學任務, 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案例。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圍繞教材所闡述的基本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 

教學實踐中, 教師不應為迎合學生的心理、提高學生的興趣片面選擇一些熱點問題或現實性、針對性強但卻脫離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案例, 防止偏離教材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的現象。應當在教學基本要求的指導下, 選擇成熟、典型、針對性強的案例, 盡量避免選擇尚不成熟或自己把握不準的案例, 以免誤導學生。

(二)貼近現實生活。 

許多學生對法律基礎課興趣不大。老師講到的案例大多成了調劑學生情緒的平衡器, 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其原因之一就是貼近現實生活不夠, 導致學生在心理上缺乏親切感。法律是在動態中運行的, 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選擇貼近社會、貼近生活, 包括發生在學生自己身邊, 哪怕是很小的事件都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 培養他們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或他人合法權益的意識。 

(三)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 

由于法律是一個以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為主線, 各知識點和各基本原理相結合的知識體系。所以教學實踐中, 選擇案例應注意知識點與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的結合。 

四、案例教學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 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針對性。 

要考慮整個法律基礎 課的教學內容, 因為不是任何法律知識均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的, 案例教學法

也不是研究法律的唯一方法, 因此教師應首先確定哪些教學內容適合運用案例教學法。同時, 案例并不能代替系統理論和法律知識的學習和研究, 案例應與系統講授相結合, 分析案例必須服從于教學內容的需要,使之成為系統介紹法律知識的良性載體, 使學生在掌握系統知識的基礎上去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目的性。 

案例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 不是為了嘩眾取寵、博得學生暫時的關注, 因此不能為了講案例而講案例。運用案例教學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 從而達到法制教育的目的。應始終將教學目的貫穿于案例教學的整個過程中, 否則可能會出現學生記住了案例的故事情節, 卻不甚了解或忘記了其中要說明的法律原理。 

(三)法律基礎。 

課課時較短, 一般為32學時左右。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 教師一定要注意課時的安排, 所選擇的案例、所設計的問題及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都要充分的推敲, 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發揮出案例教學法的優點。 

 

參考文獻: 

[1]魏敏.淺談法律基礎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東船舶工業學院學報(社科版), 200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片| www.jizz在线观看|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英语老师解开裙子坐我腿中间|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亚洲欧美日韩小说|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国产免费直播在线观看视频| avav在线看| 国外AV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 山东女人一级毛片|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AV| 男女一对一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 2021三级a电影大全| 夜天干天干啦天干天天爽| 么公的好大好深视频好爽想要| 男生女生差差差很痛|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韩国电影中文字幕| 夜夜操免费视频| 一本大道高清香蕉中文大在线| 晚上睡不着来b站一次看过瘾| 你懂的在线视频| 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在线免费看片|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高清m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