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督導社區防控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陸續出現了動物傷人事件,動物疫情防控形勢非常嚴峻。因此,為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進一步控制我鎮狂犬病疫情,實行因地制訂,以預防為主,科學防制的方針。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首先成立了鎮狂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黨委書記、鎮長同志擔任,副組長由分管狂防工作的副鎮長同志擔任,成員有公安分局領導、衛生院領導、畜牧站領導、各村及社區主任等同志,今年是我鎮發生疫情起三年內為狂犬病疫區也稱為狂犬病防護帶,為迅速控制狂犬病疫情進一步發展,在全鎮采取如下管理措施,由政府組織,公安牽頭,部門配合,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
二、目標
年內全鎮實現無狂犬病疫情事件的發生,轄區的養犬狂苗免疫注射率限養區98%,農村93%,栓養率100%。
三、分工協作,各負其職
(一)政府組織:保證狂防工作的經費落實,督導狂犬病防控任務的完成,組織和協調各部門的工作。
(二)公安部門
1、公安牽頭,狂防工作應納入常年工作計劃。
2、對限養區養犬審批發證率達95%以上,犬只栓養率100%,配合有關部門盡快建好犬市。
3、即使查處違章養犬及阻礙狂防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案件。
4、組織限養區街道治保、聯防捕殺違章的養犬、惡犬、流浪犬、病犬,做好觀賞犬的發證工作。
5、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好狂防宣傳教育。
(三)畜牧部門
1、狂防工作應納入本部門常年工作。
2、認真組織供應犬用狂苗和疫苗稀釋液及冷鏈儲運,使用管理。
3、犬只免疫:加強春防工作,農村犬只免疫率達90%,限養區犬只免疫率達95%。
4、認真按時完成上級下達的疑似狂犬腦組織采樣任務。
5、對本鎮內的養犬戶全部登證造冊,犬只審批有登記。
6、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狂防宣傳教育工作。
(四)衛生部門
1、狂防工作應納入部門常年工作計劃。
2、組織下屬的醫務人員對犬傷處理技術及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學習和培訓。
3、對犬傷患者進行登記、傷口治療率達100%,免疫率95%以上。
4、建立規范性犬傷門診及各項制度的建設,24小時都有值班專職醫生,保管好狂犬疫苗和冷鏈運轉要求。
5、狂犬病發病及時報告及疫點處理和流行病學調查,10日內完成死亡個案調查報告,15日內上報市狂防辦。不得瞞報、漏報、遲報。
6、認真開展好狂犬病防治宣傳教育,圖片及宣傳材料的收集整理、下發工作。
四、加強落實,嚴格考核
1、各村社區各部門應加強領導,認真落實,專人負責,并把狂防工作納入部門的常年工作計劃,并保證狂防工作的人員及經費的落實。
2、年終各部門認真開展自查,并以書面形勢上報鎮政府狂防辦。
3、各部門在自查中對本年度的狂防工作認真總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下年度加以改進。
4、鎮政府在年終要對各村社區各部門嚴格考核,對工作做得好的給予表彰,對工作做得差的要嚴格批評并嚴格考核。
一、具體分工
(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傳染病預防控制(含艾滋?。?、免疫規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以及社區衛生診斷和居民健康檔案、協助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疾病預防控制相關的健康教育、衛生信息管理等社區公共衛生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
(二)市婦幼保健院負責婦女保健、兒童保健、計劃生育技術咨詢指導服務與管理、老人保健,與婦幼保健相關的健康教育、衛生信息管理等社區公共衛生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
(三)市健康教育所負責整體健康教育以及與之相關的衛生信息管理等社區公共衛生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
(四)市皮膚性病防治所負責除艾滋病以外的性病的預防控制以及與之相關的健康教育、衛生信息管理等社區公共衛生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
(五)市胸科醫院負責結核病的預防控制以及與之相關的健康教育、衛生信息管理等社區公共衛生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
(六)市精神病醫院負責精神衛生服務以及與之相關的健康教育、衛生信息管理等社區公共衛生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
(七)市殘疾人康復中心負責殘疾人康復指導和訓練以及與之相關的健康教育、衛生信息管理等社區公共衛生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
二、工作職責
(一)制定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規范、質量考核標準和人員崗位要求。
(二)開展人員培訓,分為公共衛生服務崗位人員培訓和專題項目培訓。公共衛生服務崗位人員培訓主要通過市級防保機構舉辦師資培訓,由區(縣級市)級機構負責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服務崗位人員實施全員培訓。專題培訓主要根據工作需要,由市級防保機構聯合區(縣級市)機構開展專題培訓。同時市級防保機構應根據需要安排區(縣級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服務人員到本機構進修。
(三)組織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質量監測和技術指導。市級防保機構應按照社區公共衛生工作規范和質量考核標準定期對各區(縣級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進行質量監測和技術指導。每年至少應對每區(縣級市)監測和指導2次,并做好工作記錄和監測意見反饋,監測情況作為各區(縣級市)社區公共衛生工作平時成績備用。
(四)實施年度工作質量和績效考評。市級防保機構應認真制訂所負責工作項目的績效考評指南和操作表,在市衛生局的統一組織下,按照《*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評試行辦法》實施年度社區公共衛生績效考評工作。
(五)推廣公共衛生適宜技術。
三、有關要求
(一)市級防保機構應按照年度《*市社區衛生工作計劃》和工作職責制定每年的社區公共衛生計劃,并組織落實。同時應確定分管領導、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確保工作落實。
(二)市級防保機構應按照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總體要求,根據《*市社區公共衛生工作考核管理辦法(試行)》制定下沉基本預防保健服務項目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指引。
(三)市級防保機構應按照職責在符合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公共衛生項目規范管理點,作為市級機構的工作窗口、技術實驗田和管理示范點。
(四)各區(縣級市)衛生局負責組織和督導本轄區防保機構在職能范圍內加強對社區公共衛生的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工作,并采取措施督促轄區防保機構及時將基本預防保健服務項目下沉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一、疾病控制和婦幼保健進社區工作內容
(一)疾病控制進社區內容
1、社區傳染病管理:傳染病登記、傳染病報告、結核病轉診與管理;
2、社區計劃免疫接種:建立健全轄區計免檔案,保持冷鏈正常運轉;
3、社區開展慢性病防治工作;
4、社區開展健康教育。
(二)婦幼保健進社區內容
1、婦女保健:掌握轄區婦女基本情況并分類建檔,建立圍產期保健手冊并正常運轉,協助或做好產前診斷。產后訪視及新生兒訪視,做好母乳喂養指導及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等防治知識的宣傳及健康教育工作;
2、兒童保?。赫莆蛰爡^適齡兒童基本情況并分類建檔,做好嬰幼兒系統管理和“四二一”體檢工作,做好兒童四病(肺炎、腹瀉、佝僂病、貧血)防治及相關知識的宣傳及健教活動。
二、工作職責
(一)市、區(東風公司)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責。
1、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分級負責社區計劃免疫、傳染病管理、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統一使用預防接種卡、兒童預防接種證、疫情報告卡,按照《計劃免疫技術管理規程》,有計劃、高質量地組織開展預防接種工作。
2、根據工作需要,分級開展培訓,市疾病控制中心培訓到區級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級負責本轄區社區衛生服務站。必要時,市疾病控制中心要組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集中開展培訓。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每年對每名專業人員培訓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天。
3、市區兩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按照傳染病管理、計劃免疫等業務工作規范,定期開展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督導檢查和業務指導,市級要指導到區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必要時指導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區級要指導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具體內容包括:制訂工作計劃,提供所管轄業務工作所需的表、卡、冊、報表等,堅持例會制度,深入中心、站開展業務指導,開展傳染病漏報率調查和接種率調查,分半年、全年業務工作檢查評比。
(二)市婦幼保健院和區(東風公司)婦幼保健機構職責。
1、市婦幼保健院和區(東風公司)婦幼保健機構分級負責社區婦幼保健工作,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統一使用孕產婦、嬰兒系統管理手冊(卡),按照兩個系統管理運轉方案統一管理,對篩選的高危孕產婦實行統一管理,接受住院分娩。
2、根據工作需要,分級開展培訓,市婦幼保健院培訓到區級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級負責本轄區社區衛生服務站。必要時,市婦幼保健院要組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統一開展培訓。市、區婦幼保健院每年對每名專業人員培訓都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天。
3、市區婦幼保健機構按照兩個系統管理要求,定期開展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督導檢查和業務指導。市級要指導到區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必要時指導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區級要指導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具體內容包括:制訂工作計劃,提供所管轄業務工作所需的表、卡、冊、報表等,堅持例會制度,深入中心站開展業務指導,分半年、全年業務工作檢查評比。
(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掌握本社區居民的總體健康狀況、疾病流行態勢及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發現、登記和向區疾病控制機構上報傳染病疫情;督促結核病人轉診和化療;開展慢性病防治工作;開展以向居民講課為主要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建立規范化接種門診,實行日接種門診制度。
2、掌握轄區孕產婦、兒童基本情況,為轄區孕產婦建立圍產期保健手冊,督促其定期到產科門診進行產前檢查,督促產婦進行42天檢查,篩選高危孕產婦,實行專案管理,促進住院分娩,開展產后訪視。
3、開展嬰幼兒系統管理,實行“四二一”體檢,對篩選出的高危兒、肥胖兒、體弱兒進行專案管理,做好兒童四?。ǚ窝?、腹瀉、佝僂病、貧血)防治;認真做好轄區產后訪視及新生兒訪視,積極宣傳母乳喂養,提供母乳喂養技術指導。
4、及時向區疾病控制與婦幼保健所上報相關報表。
5、指導和督促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預防保健工作。
(四)社區衛生服務站
1、掌握本社區居民的總體健康狀況、疾病流行態勢及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發現登記和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報傳染病疫情;開展慢性病防治工作;開展以向居民日常咨詢、發放宣傳資料為主要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據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劃,建立接種站,每月定期開展預防接種;不承擔接種任務的,要負責社區內接種對象的管理和免疫預防健康教育工作,協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兒童免疫接種工作。
2、掌握社區內孕產婦、嬰幼兒基本情況(包括流動兒童);
協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孕產婦、嬰幼兒系統管理。建立轄區7歲以下兒童花名冊,為3歲以下兒童建立兒童保健手冊,督促其進行“四二一”體檢。對懷孕婦女登記造冊,督促早孕建冊、產前檢查,做好母乳喂養指導工作。做好兒童營養、兒童疾病防治、兒童安全防護等知識的宣教活動。做好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知識的宣傳活動。
三、運轉程序
1、疾病預防控制,傳染病管理,計劃免疫接種運轉程序不變;
2、兒童系統管理按有權出具《出生醫學證明》并建卡的管理運轉程序不變;
3、孕產婦系統管理—“圍保冊”的建立及運轉作如下調整:
第一,市婦幼保健院、東風公司婦幼保健所、兩區婦幼保健所分轄區負責圍保冊的管理及運轉。市婦幼保健院負責市太和醫院、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東風公司婦幼保健所負責本系統(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兩區婦幼保健所負責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第二,經費由上述四家分別管理,單獨結算。
第三,各種報表上報運轉,按以前規定不變。
四、工作方法與步驟
(一)5月上旬,三區及東風公司提出免疫接種點設置意見,市衛生局根據意見進行免疫接種機構調整,確定設立免疫接種門診(點)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二)5月中下旬,市疾病控制中心和市婦幼保健院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專業人員分兩批進行培訓。同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免疫接種機構建設,市衛生局根據培訓和建設情況進行資格準入。
(三)5月份,市疾病控制中心和市婦幼保健院制定各種工作制度和規范,確定工作程序,并下發到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同時開展業務指導。
(四)5月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做好本轄區基本情況的摸底和宣傳工作。同時,按照市區疾控機構的要求,規范傳染病管理程序和要求,制訂健康教育內容,正式開展傳染病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加強督導。
(五)6月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始建立圍保冊(卡),正式開展兩個系統管理,市區婦幼保健機構加強督導,協調地段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關系。
(六)7月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第一輪次預防接種,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加強督導,協調其與地段醫院的業務關系。
(七)XX年底進行檢查評價,總結表彰。XX年進一步調整鞏固提高。XX年實現規范管理,確保絕大多數預防接種任務和所有孕產婦、嬰幼兒系統管理工作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承擔,并建立良好的管理機制,保持較高的工作水平。
五、保障措施
1、市衛生局將婦幼保健和疾病控制工作要求納入對三區衛生局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內容、納入市直醫療衛生單位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內容,年底檢查工作完成情況。實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級評審制度,將婦幼保健和疾病控制工作內容納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級評審的主要內容之一,年度進行專項檢查,并根據檢查情況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獎懲。
2、市、區(東風公司)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對所有預防保健業務人員進行輪訓,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素質,保證其勝任工作。每月要檢查指導基層一次,指導面不低于30%,并及時向市衛生局反饋情況。同時,制定獎懲措施,合理分配利益,激勵基層單位完成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