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醫院后勤考察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 基建工作中的規范化和程序化管理
醫院基建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規律性,它的特殊性表現在它是多種專業的綜合管理,它的規律性表現在它必須依照程序化,規范化進行管理。
首先,要建立健全醫院基建管理的各項規章管理制度,通過規章制度使得事有人管、活有人干、人盡其責,建立多項周密的管理制度,通過質量體系認證工作的學習,進一步加強了制度化建設,為基建管理工作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其次,通過規范基建管理過程中的各種職責和行為,加大對基建工作的規范管理,要求各科室,各職能部門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做到層層檢查落實,不相推諉,明確各科室的責任范圍,各科室的各項工作也須要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定崗定責,同時也需要各個部門之間進行協作。最后,在規范化管理的基礎上加強基建工作的程序化管理,基建工程從征地報建審批設計施工使用維修等階段是一個嚴謹的程序化過程,甚或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定的工作程序。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基建工程管理者都必須依法辦事,依照程序辦事,程序化管理必須樹立和加強預測管理理念,在成本、資源、市場等多方面納入現代管理的意識,使得基建工作的管理體現出前瞻性和超越性,使得建筑單體讓患者和家屬感受出溫馨的內涵,在診治過程中體驗到優越又便捷的現代氣息。
基建管理工作還必須注意工作中的流程化管理,流程化體現在對各工作工序的交接、銜接、延續等具體工作實施環節中,我們在工作中曾經走過類似于邊設計、邊施工、邊籌資等這種基建管理彎路,這些做法違背了基建管理內在的程序管理規律,是工程項目在成本、投資、設計等環節均出現不同程度缺陷,給使用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只有堅持流程化管理,才能最大限度減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不必要浪費,是項目更趨科學合理化。
基建管理工作中還要避免幾個誤區,一是基建決策的盲目和隨意性,工程項目在定項投資決策前是很重要的,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并尋求專家的討論調查,管理者不可脫離現實,尤其是基建管理領導層切忌盲目決策,如果決策失誤了,那會帶來經濟效益問題,環境影響問題,成本支出問題等將會很大制約醫院后勤系統的正常運轉;二是控制管理措施不力,多數醫院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但在管理制度的執行,檢查,監督及實效性方面缺乏強有力的措施和有效方法,容易造成管理無奈的尷尬狀況。
2 廉政自律,杜絕基建工作中的腐敗行為
基建工作是一個敏感工作,基建管理部門是一個敏感工作部門,因為它涉及了錢、財、物等敏感因素,這就要求基建管理者潔身自好,做好基建管理工作中的各個環節,使使腐敗行為無扎根的土壤。
要在思想上樹立一心為公的思想品德,時刻不要忘記黨紀,國法和職業道德對我們的要求,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關系,從思想深處認識到腐敗所帶來的危害,認識到商業賄賂所帶來的嚴重后果,通過學習、報告、錄像等警示教育,經常性的教育和提醒基建管理者廉政自律,要把奉獻意識、服務意識、管理意識貫穿到工作管理的各個環節,從思想源頭杜絕腐敗行為的溢生。
加強工作的透明度。基建管理層次多,涉及面廣,從立項論證,構建,設計,施工,設備等各個環節尤其是招標和材料采購等都容易為商業賄賂提供條件,為腐敗創造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在堅持依法嚴格按照程序辦事的前提下,要采取嚴密、有效的措施來加大基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我們在工作中采取了決策民主化、實施公平化、監督法制化、責任清晰化等陽光措施,使基建管理工作透明度大為增加,在項目的立項論證方面廣泛征集各方意見,在專家論證,調研的基礎上做到公開化,使項目從資金、條件、效益等方面都科學合理,切實可行;在設計招標,施工招標以及設備材料招標等方面,在信息、文件制度、隊伍考察、設備材料考察、考察報告的確定,隊伍及設備的確定等各個環節堅持按計劃,按程序辦事,使基建監理、審計、紀委、財務、醫務等各個部門均有人參與,在重大問題上不遷就,不照顧,公開透明,使腐敗行為無立身之處。
3 提高工程質量,做好后勤服務保障工作
工程質量是基建工作的生命線,醫院基建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為醫療、科研和職工提供適用、安全、美觀、舒適的各類用房及相關的基礎設施,檢驗基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就是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做好工程質量對于發揮工程投資效益,提升基建管理聲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醫學技術評估的內容與方法 董恒進,陳英耀,呂軍
現代醫學技術評估中的幾個倫理學問題 達慶東
醫療質量督查對醫療質量的影響 王杰寧
我院縮短平均住院日的情況和體會 馬曉偉,李繼光,史玉環
幾種常見皮膚病住院質量分析 張國毅,彭玉蘭,金小惠
對上海市區縣以上醫院平均住院日的分析和評價 陳曉勤,王敏怡,高恪
關于醫院病理送檢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王亞平,金玉,王志剛
膽管結石病人平均住院日分析與建議 朱云峰,季高琪
試論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的環境條件 季惠斌
醫院后勤服務衽總金額承包改革的績效評價 周兆明
談醫療廢棄物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 刁兆光
醫院代金券使用管理辦法 崔明遠
我院衽總量控制 結構調整的措施 羅一凡
口服脊髓灰質炎液體疫功項目的經濟評價 陳英耀,陳潔,呂軍
湖沼地區血吸蟲病防治成本分析 信亞東,陳潔,羅春燕
從社區醫療的實踐探討健康促進的途徑與發展 田淑琴
醫院床位利用模型的設計與評價 胡德奎,朱士俊,王曉鐘
技術專家當院長的利弊 孫樹源
性傳播疾病的管理 王懷秀,劉建榮,周安方
加強老年疾病防治工作的措施 詹鷹,初兆榮
醫院在崗位練兵中應把握的四個問題 李京力,王立平,尹晉雯
談深化醫德醫風建設 鄭道博,陳耀平,魏萍
關于加強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討 唐明生
整體護理實施中的難點與對策 朱曉燕,張玲娟
整體護理質量評價的做法 陳欣怡,周素鮮,馬繼紅
提高軟護理技能的思考和實踐 劉雪琴,周佳,周宗芳
從門診患者咨詢內容看護理管理趨勢 張曉明,徐超,肖梅
衛生扶貧要講實效 韓樹堂
鄉鎮學校衛生工作的做法與體會 王獻安,王連文
提高基層中醫院的理代化意識 周明易
面對知識經濟的思考 肖蓬,張正華
臨床教學工作中醫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劉愛中,賈氫,石可誠
上海基層醫療機構實行股份合作制的現狀 趙丹丹,張剛,陳曉明
我院人事管理改革的探討 趙鳳喜
深化醫院改革的幾點思考 羅桂技,徐焱成
我市職工醫療保障制度的實踐與改進 張亮金,陳桂芳
整形美容外科病人的心理特征與對策 張華昌,王光升
醫療保險制度的社會心理調查 項揚,路薇,龔方方
實施醫療保險制度后醫院面臨的問題和對策 史金蘭
山區"二甲"醫院院長素質調查 譚峰源
軍隊醫院參與社會大病醫療統籌的做法 劉向真,張念華,安莉莉
淺議醫院自身放射衛生防護管理 王力平,劉亞玲
病理科在綜合醫院中的作用 張振國,徐苗厚,于孫浩
加強對縣級中醫醫院藥劑工作管理
對高學歷人員培養教育需要重視的幾個問題 孫方敏
地市醫院對進修教學的管理 張永,黃群平,王曉南
對衛生專業技術干部測評的思考 李彥兵,韓同喜,王甜
醫院綜合效益十年縱向評價及分析 溫星來,馮偉勛,韋素芬
提高對區域衛生規劃工作的認識 常文虎
影響醫院領導班子團結的因素分析 張多來,王秀娥,李遇春
加強醫療安全管理 防范醫療缺陷 鹿均先,張道義
67所醫務室衛生資源和服務調查 姚仲玲,孔若玫
我院職工門急診用藥管理的做法 劉國祥,李書章,楊孝忠
加強門急診管理的做法 趙金相,魏海龍,吳鳳祥
對意外傷害病人實施責任制急救的效果 黃抗美,王志海,王炳臣
對醫德的自我評價與社會評價差異的探討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
自我護需求的應用進展 磨琨
縣醫院護理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 劉素貞
淺談護理標準化管理 李培霞
談減少病房護士的非護理時數 陳李麗
意大利醫院經濟管理模式及特點 張鐸,胡翔
北京市人口老齡化趨勢和可持續發展研究 肖蓬,張正華
淺論社區衛生服務 甘筱華,石永發,劉光遠
1 000名老年人衛生服務需求及社區衛生服務意向研究 申一帆,李曼春,張宏星
對社區衛生服務的幾點思考 楊懷杰
社區衛生服務規范管理的探討杜雪平 張曉林,劉靜
對醫院實施醫藥分開管理和分別核算的分析 卞正鵬
深化醫院改革的幾點思考 黃幸青
我院試行后進淘汰制的做法和體會 白建華,馬俊
對醫院管理體制當前存在問題和改革的思考 全鈺平
我院適應改革需要調整功能的做法 朱元春,張愛華
談醫療保險定點機構的管理 林峰
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對我院的影響與對策 郭建偉,聶銀龍,盧宛中
試論醫院審計工作 陳杰
醫院的成本管理與決策 嚴伯榮
對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處理醫療糾紛的不同見解 陳栓青,王松芳
醫院如何選好HIS產品 漸楓
醫患關系的法學分析 李東曉,楊天存,陳會敏
依法維護醫療機構權益的探討 王云虹
醫院應設立法律顧問制度 張威廉,羅小慶
關于醫院后勤工作社會化的幾點思路 周兆明
組建醫用被服洗滌中心的做法與體會 龍盱西,臧繼全,丁森
強制戒毒的方法與管理 羅詩彬,劉庚卯,楊杏弟
自愿戒毒管理的自身建設 王鎖柱,郭慶玲,楊征
臨床藥房的現狀與未來 周筱青,任浩洋
上海涉外醫療市場供求矛盾及對策分析 祝延紅,夏葳,陳新樂
社會公眾急救培訓和組織管理 費國忠
廣西百余所醫院急診科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唐召力
國際互聯網上Medline數據庫的檢索 任成梅,張夢生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1998年引文概況分析 呂軍,高維平
建國以來醫院管理的歷史經驗 董炳琨
我區衛生改革的問題與對策 錢頤,朱永俊,林萍
基層醫院改革的思路與實踐 何敏
開展整體醫療服務的做法 鐘麟,韋福康
醫藥分開核算分別管理后藥劑科工作的探討 高業棟,周述香
談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對醫院的影響與對策 劉忠奇
對大醫院專業技術人員合理流動的思路 黃建明
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培養高素質人才 姚軍,袁云娥,夏蕾
對進修醫師的規范化培訓與管理 張居洋,郭大斯
談醫學查新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 黃正東,高月,曾艷彩
談我院臨床教學工作的體會 牛敏國,張國梁
談院長辦公室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 丁書琴,黃建明,何麗華
加強技術引進 促進科技進步 張秀芬,張京敏,梁紅
完善醫院科技管理 提高臨床科研水平 孫自敏,陳昆洲,張蘭海
科研課題半途而廢的原因及對策 徐海濤,魏海龍,劉東會
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的思考 諸葛立榮
社會評議行風 促進醫院建設 譚申生,李維維,林發雄
實行所長負責制 發揮黨的政治核心作用 王秀蘭
談老年病人的心理護理 瞿延利
影響精神科青年醫護人員生活質量的因素與對策 馬建東,王志敏,孫敏
臨床醫師抗生素知識的調查分析 苗小平,王英保,何權瀛
社區人群多因素流行病學調查樣本的設計與實施 吳惠杰,湯哲,項曼君
105例醫療糾紛淺析 王勇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赴港考察報告 董炳琨,張仲明,江耘
醫院綜合競爭力作用機制初探 高岱峰,王向東,張鷺鷺
論醫學科技進步對衛生事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白常凱,王向東,張鷺鷺
非營利性區醫院建設的思考 何國斌
衛生人力資源層次界定的定性研究 邢茂迎,張鷺鷺,陳堯忠
醫院大型醫用設備利用效率現況分析 肖海汀,張鷺鷺,王向東
醫院院長應強化的十個意識 許蘋,王向東,張鷺鷺
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醫院經營之道 高居忠
適應醫療市場需求 搞好結構調整 吉琳
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的幾個問題探討 周良榮
營銷觀念與醫院管理 溫佰勝
對縣級醫院發展的幾點思考 申敖齊
營利性醫院的產業性內涵及其負面影響 黎東生,許少英
論新形勢下醫院門急診的地位與作用 王耕晨,劉敏,肖湘泉
淺談門診工作人員的觀念 李自立
建立大城市區域性創傷急救網絡的意義和實踐 程傳苗,黃偉燦,孟垂祥
試論合理用藥咨詢門診的開設及其功能 浦金輝,宋述強
門診患者候診需求的調查分析與對策 李曉瀅,王渭蓮,梁紅
兒童腎病綜合征醫院感染調查分析 李曉紅,郭麗鈞,蔣玉麟
腦外科手術感染專率監測結果分析 孫玉蘭,鄭友,俞月琴
社區衛生服務中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及其對策 楊玲明
綜合醫院病理科醫院感染控制的基本方法 張云東,茍正權,何以瑚
加強醫院消毒劑質量管理的探討 王鮮平,曹力,段紅
建設醫院信息系統的問題與對策 黃江華
醫院信息系統建設要與醫院改革相適應 王虹,勵建安,唐曉玲
當前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方法 史百高,黃松華
思想政治工作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作用 朱有志
建立護理科研基金的實踐與思考 王建榮,韓忠福,牛小林
中醫院護理信息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范德蘭,劉繼芬
72所鄉鎮衛生院456名醫生書面知識考試成績分析 王光榮,江明,龔幼龍
在農村開展農民醫療保險勢在必行 李東輝
上海市盧灣區社區特困老人醫療服務的社會救助研究 孫才堅,徐靜罡,周裕智
醫院實行量化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王峻
摘 要 隨著我國市場競爭機制的引入,醫院面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想不斷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和參與市場競爭能力,就必須強化內部管理。本文從構建科學的運行機制、信息化建設方面提出如何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推動醫院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 醫院 財務管理 激勵
隨著我國市場競爭機制的不斷引入,醫療市場逐步放開,目前已形成競爭激烈的多方辦醫格局。要想在競爭夾縫中求生存,謀發展,必須依靠科學嚴謹的經濟管理,促進醫院管理的規范化,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強參與競爭的能力。
為更好地實現持續、健康發展,醫院必重視如下方面的管理建設。
一、構建科學的運行機制
建立適當的溝通渠道和有效的協調與合作體系,形成科學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
董事會作為醫院的決策中心,主要負責整個醫院的財務戰略決策和重大資本運營決策:(1)制訂中、長期發展規劃和重大投資項目方案;(2)決定設立相應的董事會工作機構和基本管理制度;(3)制定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收益分配及虧損彌補方案;(4)決定董事會向院長和中層領導授權事項;(5)決定院長和中層領導報酬和支付方式等。
院長對董事會負責,組織實施董事會決議,負責醫院日常資本運營,重大財務活動決策。院長具有如下職權:(1)組織實施董事會決議,全面主持醫院日常運營和管理工作;(2)擬訂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財務預決算方案;(3)擬訂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4)擬訂規章制度;(5)提請董事會聘任或解聘財務負責人;決定其他職能部門負責人的任免;決定醫院工作人員的聘用、薪酬、獎懲與辭退;(6)審批財務支出,法人財產處置和董事會限定外的大額固定資產的購置確定后報董事長審批執行;(7)根據董事長授權,簽署各種合同和協議;簽發日常行政、業務等文件。
設立以院長為主的院務委員會,主要成員有:院長、副院長、計財部、醫務科、后勤部等負責人,參與院部日常工作決策,嚴格執行各自職責,并做到互相監督,根據部門特點,以業務為主線建立遞進式事前監控體系。在經營一線建立以“防”為主線的全程監控防線,在常規財務核算基礎上對各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檢查,通過內部稽核、離任審計、專項審計等手段,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使決策機制能夠高效、合理地運行。
二、重視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是現代醫院順應知識經濟時代潮流,提高科學管理水平、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利用計算機軟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手段,對醫院及所屬各部門的人流、物流、財流進行綜合管理,對醫療活動各階段產生的數據進行采集、存貯、處理、傳輸、匯總加工生成各種信息,為醫院整體運行提供全面、自動化管理及各種信息系統。利用動態信息,對管理活動進行全程監督,對各種信息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存在問題,明確部門、個人責任,及時進行糾正,更好地為決策服務,不斷提高財務決策的效率。
三、重視監督機構設置和人才培養
設置直接受命于醫院董事會的監督機構,保證其獨立性和權威性,確保能更好地行使監督職能。同時加強人員培訓,練好內功,提高業務能力,使其能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要用戰略眼光來構建人才培訓機制,加快人才培養,才能讓醫院業務收入得以加速增長,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四、建立相適應的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運用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是決定醫院興衰的重要因素。醫院應正確引導職工工作動機,充分發揮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實現自身發揮。人類有物質需求,更有精神需要,美國管理學家皮特曾指出“重賞會帶來副作用,因為高額的獎金會使大家彼此封鎖消息,影響工作正常開展,整個社會的風氣就不會正。”因此必須把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相結合才能真正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在二者結合時要注意:
1.建立適合自身特點的醫院文化。管理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醫院文化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只有醫院文化能真正融入職工個人價值觀時,他們才能把醫院的目標當作自己的奮斗目標,因此加強職工認可的文化建設,可為醫院長遠發展提供動力。醫院須以人為本,樹立“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形成“團結、敬業、求精、奉獻”的文化內涵,在院內樹立精神牌,時時刻刻提醒著大家,認真對待每一個病人,象親人一樣關愛病人,為他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2.制定精確、公平的激勵機制。激勵制度首先要體現公平原則,要在廣泛征求職工意見的基礎上制訂激勵制度,并嚴格執行,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結合,這樣才能激發職工的競爭意識,使這種推動力轉化成自我努力工作的動力,充分激發人的潛能;最后要體現科學性,要做到工作細化,必須系統分析、搜集與激勵有關的信息,全面了解職工的需求和工作情況,根據情況變化不斷完善相應的政策。
3.激勵機制的綜合運用。盡量把職工放在最適合的崗位上,并建立工作輪換機制賦予具有更大挑戰性的工作,以增加職工的新奇感,培養職工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日本著名企業家稻山嘉寬指出“工作的報酬就是工作本身,至于錢財只不過是他的副產品”,可見工作激勵在激發職工積極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可運用參與激勵,通過參與形成職工對醫院的歸屬感、認同感,可以進一步滿足自尊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
醫院要良性發展,必須不斷開拓,積極創新,必須有明確的責、權、利分工,必須有合理的法人治理機制和運行機制、監督體系、激勵機制、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才能在醫療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要根據醫院的背景和特色,制定出相應的制度,創建合理的醫院文化,綜合運用各種激勵措施,激發出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領導正確的決策下,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齊心協力,互相配合,圍繞共同的目標去努力奮斗,這樣才能確保醫院取得 “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雙贏,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