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各項制度的建設;減負增效,避免形式化、虛假式的院感表格及記錄等;堅持每年至少召開兩次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會議;加強院科兩級院感管理與醫院感染三級網絡管理,充分發揮院感科職能,督導科室管理人員樹立“院感防控第一責任人”意識和“院感高風險”防控意識;加強多學科、多部門溝通、協作,力求建立多部門合作、聯動機制。
2、專職人員參與教育與培訓;針對性地對院感重點科室、重點部門、重點人群的管理人員及院感員進行院感風險防控培訓,消除院感高風險隱患,杜絕醫院感染暴發;加強科室管理人員、感控醫生、感控護士等院感知識技能培訓,以在科室發揮督導和引領作用;院感辦每次培訓后,為科室提供電子版課件,并在院感群,方便科室組織學習與參考。
3、加強上報和疑似醫院感染病例篩查力度,減少院感漏報病例,提高醫生對醫院感染病例診斷水平、減少漏報;細化醫院感染監測指標與質量控制指標,使我院的院感管理質量指標均達國家衛計委院感質量指標要求;查找、分析院感暴發高危風險科室或院感重點科室開展院感暴發處置演練并組織相關人員參與觀摩。確保全院全年無院感暴發事件發生;加強院感重點科室、重點部門和重點環節的院感管理,通過院感風險評估,及時查找出可能導致院感事件發生的危險因素并進行有效防控;按照國家感染質量控制中心要求,繼續開展2021年度現患率調查,并進行橫向縱向比較分析。
一、加強醫院感染管理
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監測規范》及《三級中醫醫院評審細則》中相關醫院感染質量管理內容,并針對20XX年自治區衛生廳、銀川市衛生局等檢查考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修訂各部門考核細則,依據考核細則將平時考核與月底考核相結合,加強考核力度,進一步規范各項工作。
二、開展醫院感染監測
1、全面綜合性監測 開展規范的醫院感染前瞻性監測,通過對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臨床病例資料的查詢、檢驗科細菌培養結果的查閱、臨床查看病人等,及時發現院內感染病例,督促醫生填報醫院感染卡,并及時發現可疑暴發的線索。
2、開展手術部位感染的目標性監測 逐步規范開展手術部位感染的監測,及時反饋信息給臨床科室,為降低手術部位感染提供可靠信息。
3、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調查
在開展住院病人抗菌藥物使用調查基礎上,嘗試開展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及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監測。
4、開展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
配合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培訓基地20XX年的全國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8月籌備,9月開展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1次,將調查結果上報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培訓基地。
5、開展細菌耐藥性監測
加強同檢驗科及臨床科室聯系,及時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及時指導、監督科室采取消毒、隔離措施,嚴防多重耐藥菌的醫院內感染及暴發發生。
三、感染病例匯總、上報院感基地
每月對出院病例按疾病分類及醫院感染病例統計匯總,按規定向院感基地上報院內感染監測報表。
四、加強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的控制
針對重點科室、重點病人,通過對檢驗科細菌培養檢測結果的查詢,及時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加強對臨床科室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措施的監督與指導,有效控制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防范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暴發。
五、加強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及管理
1、根據《三級醫院評審細則》的要求對重點區域包括手術室、治療室換藥室等物表、醫務人員手、消毒滅菌物品及使用中的消毒劑、滅菌劑進行細菌含量監測,每月1次。
2、消毒、滅菌后的胃腸鏡、宮腔鏡、腹腔鏡及口腔科器械每月監測1次。
3、紫外線燈管的強度監測,由科室每半年監測一次并有記錄,于月考核時檢查。
4、平時及每月考核時對使用中的消毒劑、滅菌劑用試紙進行濃度監測(隨機)。
對監測不合格的科室協助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加強監督管理。
六、加強院感知識的培訓
1、以科室為單位,由院感小組開展每月1次的院感知識學習,月底考核時以提問形式考核,使院感知識培訓落到實處。
2、邀請外院專家來院及本院專職管理人員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三級醫院評審院感防控迎評內容講座1次及手衛生與醫院感染專題培訓1次。
3、完成實習人員、新聘等新來院工作人員醫院感染防控知識的崗前培訓。
七、加強對消毒藥械的管理,監督一次性醫療用品質量
加強對一次性醫療用品的采購的相關資質的審核。
八、加強對洗衣房、污水處理的院感監督和指導
九、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
嚴格監管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運送、集中暫存的各個環節,嚴格防范醫療廢物混人生活垃圾污染周圍環境。
十、規范供應室工作
根據《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的規定,與護理部配合,進一步規范醫院消毒滅菌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
一、加強質量控制,杜絕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發生。
1、充分發揮三級醫院感染管理體系作用,特別是科室監控小組成員的作用,通過強化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培訓,認真落實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和監測制度,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原則,杜絕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的發生。
2、落實醫院感染管理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醫院院感管理委員會會議一次,討論解決我院院感管理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總結、布置工作。督導臨床科室定期召開科室院感管理小組會議,討論分析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積極整改。
二、持續開展各項醫院感染監測工作
1、持續開展醫院感染環境衛生學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對全院重點科室、部門,如產房、手術室、消毒供應室、重癥醫學科等的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滅菌物品、消毒物品、消毒劑以及壓力蒸汽滅菌器等進行常規監測。
2、持續開展目標性監測工作,包括重癥醫學科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等監測及外科手術部位切口感染監測。
3、加強醫院感染監測,院感辦專職人員每周深入臨床科室收集資料,監測、統計醫院感染發病率,每年開展一次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1次,完成醫院感染資料的統計、匯總、分析和報告,并及時反饋給臨床科室。
4、持續開展多重耐藥菌監測通過加強督導,強化各科室病原學監測意識,提高送檢率;及時記錄微生物實驗室陽性結果,及早發現多重耐藥菌的流行趨勢,進行全院病原菌的耐藥分析,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
三、開展醫院感染知識培訓,提高醫院感染防控意識
1、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積極參加醫院感染控制與管理的培訓班,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提高院感管理水平。
2、制訂醫院感染知識培訓計劃,全年舉辦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4次。針對培訓內容,對醫院感染管理知識進行測試2次。20XX年計劃每季度編印一期《醫院感染簡訊》,宣傳醫院感染管理,反饋監測信息。通過培訓,使廣大醫務人員掌握醫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促進醫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四、強化醫務人員手衛生
落實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制度,加強手衛生的宣傳、教育、培訓活動,增強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抽查醫務人員手衛生知識掌握情況、手衛生執行情況,保證洗手與手消毒效果。
五、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管理
積極協助醫務科、藥劑科做好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監督管理工作,做好臨床、檢驗、藥劑等科室之間的橋梁作用,協助檢驗科做好病原學監測工作,每季度統計臨床科室前五位的醫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稱及耐藥率,并對耐藥情況進行分析,從而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