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健身操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就像我們小時候做廣播體操一樣,親子健身操也需要有正確的動作技巧和方法,也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原則,這樣寶寶才能在鍛煉中健康成長,父母自己也會在不經意間鍛煉出苗條的身材。
一、做親子操的10個健身法則
1、增進親子關系的大好時機
親子健身操的作用不僅僅是讓寶貝的動作技能得到鍛煉,而且是增進親子關系的大好時機。在做操的同時,和寶寶聊聊天,和顏悅色地問問他:“寶寶舒服嗎?”“寶寶真乖。”即使給幾個月的小寶寶做體操時,也和他說說笑笑,雖然看起來寶寶還不理解父母的話,但是他會看到父母的表情,懂得父母傳遞給他的情緒,這種情緒也會感染他,他就會有回應,笑著享受著。
2、鍛煉必須持之以恒
有的父母,春暖花開的時候把寶寶抱出去曬曬太陽,冬天就不再去鍛煉了;自己心情好的時候和寶寶做做操,有煩心事時就不做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做不但起不到一點效果,而且會把原來鍛煉的收獲也丟掉的。寶寶對某些動作的條件反射是要經過反復練習才能達到的,如果不堅持經常鍛煉,不反復練習,已經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也會消退,所以只有持之以恒才不會前功盡棄。
3、做親子健身操需要循序漸進
做親子健身操需要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來做,這樣才不會對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隨著寶寶不斷地長大,每項活動的量可以逐漸加大,但不能操之過急,因為寶寶的肌肉柔嫩,耐力差,心臟負荷小,所以帶寶寶做操時,強度不宜太大。只要看到寶寶有些微汗,面部微紅,不氣喘,就說明活動量較為合適。否則活動量過度了,對寶寶的身體有害無益。
4、做親子操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動作姿勢
在做操過程當中,學習各種動作一定要姿勢正確,每個動作達到一定部位。父母可以按照圖示和文字的要求,一板一眼地做。如兩臂側平舉時就要胳臂伸直舉平;雙腳跳時就要用力蹬地跳起,落地時要輕。每個動作做得正確、有力,才能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
此外,父母還應注意給寶寶養成好的動作習慣。如坐立要端正,不左右歪斜,不曲腰不駝背。身體姿勢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寶寶骨骼的生長發育,所以父母們得仔細研究動作呦。
5、做操過程中應鼓勵寶寶的創造性動作
大一些的寶寶做會了一些動作,就會不滿足于這些動作,自己創造幾個小動作,父母這時要因勢利導,怎樣做才會更好,讓寶寶在安全的范圍內體會到自己“編操”的樂趣。寶寶就會對運動更感興趣。
6、做操前的準備工作
做親子健身操前,父母應把手洗干凈,指甲不宜過長,摘掉手表或者首飾,以免劃傷寶寶的皮膚。
7、做健身操的最佳時間
做親子健身操最好在哺乳后(飯后)和睡覺前的游戲時間,這時寶寶情緒好,吃的食物又消化了一段時間。切忌哺乳后(飯后)立即做操。
8、動作的程度
做親子健身操時父母的動作要輕柔、緩慢,不能用力過度牽拉。做操前撫摸寶寶全身,使他全身放松。如果有條件,放一些輕松而優美的音樂更好。
9、“運動服”的配備
寶寶的“運動服”應輕便、寬松,做起操來舒適自如。
10、不開心時不宜進行鍛煉
寶寶情緒低落或哭時不宜立即做操,因為寶寶不開心時,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安慰。更何況這時寶寶也會拒絕進行健身運動。
二、推薦三種水中親子操
炎炎夏日,帶寶寶去游泳既能起到防暑降溫的作用,又能鍛煉身體,可謂一舉兩得。而在水中嬉戲前的時間,順便做做簡單的水中體操,不僅增進感情,對身體筋骨也有不少好處!
在水中做親子體操,借助水的阻力,能夠訓練父母與孩子軀干左右側的穩定度、下肢內外側以及肩部的肌力,還有寶寶手腳的協調性。這些動作同時也可以消除贅肉,緊實小腿肌。而水有浮力,可以支撐身體,不易造成運動傷害。不必太多花俏的步驟,就可以達到訓練肢體穩定、消除贅肉、親子同樂的效果。
裝備:
親子操部分動作為了增加阻力效果,建議每個人左右手各拿一個空塑料瓶,父母親適合大一點的,寶寶則用小一點的。
1、螃蟹走路
1)父母與寶寶面對面、手牽手,在父母帶領下,兩人于游泳池中橫向跨步走。行進間,父母可以用口令‘跨、并、跨、并’吸引孩子注意力。
2)跨步時兩手向左右展開,并步時將兩手放下。由游泳池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走到底時不需要調整方向,同樣位置往回走,來回2趟后休息即可。
2、蜻蜓點水
1)父母與小孩面對面,手拿寶特瓶,兩人先將兩手伸直向前。
2)保持身體正直,手臂伸直,將寶特瓶向池底壓,在45度角停5秒。然后慢慢將肩部肌肉放松,讓寶特瓶恢復原位。重復5次循環。
3、金雞獨立
1)父母與寶寶肩并肩,在游泳池中站好,兩手臂向前伸直,做為平衡身體之用。
2)兩人先將外側的腿向前抬起,在水中執行這個動作的時候,父母親要留心孩子是否會突然失去中心而站不穩,站穩后停留5秒。
3)收腿,換兩人內側的腿向前抬起,站穩后停留5秒。
4)兩人外側的腿向外擺30度,站穩后停留5秒。
5)親子一起轉身,同樣將兩人外側的腿向外擺30度,站穩后停留5秒,總共5次循環。
貼心提示:
兒童池的深度約為70公分到90公分,為了配合寶寶,父母親可以采取蹲姿,指導寶寶動作。不管在成人池或兒童池,在進行手部的體操動作時,都務必要將手臂、手肘置于水面或水下,如此才能達到游泳親子操的效果,否則與陸上體操無異。
論文關鍵詞:有氧健身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干預
根據有關資料研究表明: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中約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精神疾病和其他心理障礙已成為大學生退學、休學等中斷學業的重要原因。甚至直接導致自殺傾向。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已經成為現階段心理學界乃至整個教育界的問題之一。因此,探索適合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方法是改善學生心理健康的關鍵所在。有氧健身操是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健康水平最常用、最有效方法,但同樣對人們的心理健康也能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有氧健身操是女大學生健身運動中較常見和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項目。本研究以有氧健身操作為干預手段,制定干預方案, 試圖通過增強實驗者的體育活動來影響認知、情緒和行為,改善大學生的心肺功能,從而減輕實驗對象的心理問題。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師范學院和醫學院、生物工程學院的大專一年級1476名學生進行整體心理健康狀況普查,用SCL―90進行調查問卷。將SCL―90中強迫癥狀因子≥2.2分(共有240名)中,按照自愿報名的原則, 將一年級女大學生90人(表1) 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 ,作為本研究的正式研究對象。制定1學期有氧健身運動干預方案。實驗組每周訓練2次,每次時間為60 min。對照組除其他項目的體育課外,不進行有組織的體育鍛煉活動,自行調適。
1.2 研究工具
90項癥狀清單(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又名癥狀自評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計分方法采用李克特式總加量表法(Likert-type rating scale)的五點分量表方式編制而成,評分受試者根據題目所敘述內容,1.持續2.經常3.有時4.偶爾5.無體育論文,依序記4分、3分、2分、1分、0分。
1.3 研究方法
1.3.1 運動干預方案 運動干預方案按照趣味性、科學性、知識性、實用性的原則制定期刊網。具體內容有基本健美操,基本步伐操、排舞、拉丁操以及形體練習等。運動時間:每周2 次,每次60 min ,共計12周。運動強度: 基本控制在中等水平,也就是相當于最高心率的60%--75%,練習中心率一般控制在120~135次/min。
1.3.2 用SCL―90調查主要結果
1426名女大學生SCL-90測驗總均分即總癥狀指數(GSI),以常模總均分的+1.96S為根本標準,將被測評為心理健康者(GSI<X+1.96S)心理問題者(GSI≥+1.96S)。
表1 1426女生大學生 SCL-90總均分評定結果(發生率%)
心理健康者心理問題者
GSI<+1.96S+1.96S≤GSI
人數1186240
百分比83.1316.87
表2 試驗前兩組間研究對象心理狀況比較(±S)
組別人數 人際敏感(In)強迫癥狀(Ob) 憂郁(De) 恐怖(Ph) 焦慮(An)偏執(Pa)
實驗組 452.17±0.49 2.22±0.47 2.07±0.51 1.62±0.29 2.07±0.51 1.94±0.48
對照組 452.15±0.492.24±0.51 2.05±0.48 1.63±0.28 2.08±0.53 1.92±0.45
1.3.3 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SPSS11.0 統計軟件,對SCL-90進行統計分析。所有數據用平均值和標準差( X ±S) 表示,組間差異用t 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情況
通過對1426名女大學生SCL-90的心理測驗,結果(表1)有16.87%的學生存在心理健康的問題,主要癥狀表現為人際敏感(In) 、強迫癥狀(Ob) 、憂郁(De) 、恐怖(Ph) 、焦慮(An)、偏執(Pa) 等方面。原因是:女生天性比較敏感,考慮問題比較細膩,一些小的事情也容易引起消極的情緒反應,同時,更在乎別人的評價,因此,體驗和感受到上述的心理癥狀。
2.2 有氧健身操干預前各組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從表2可知,試驗前,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在人際敏感、強迫癥狀、憂郁、恐怖、焦慮、偏執的得分沒有明顯區別,說明試驗前2個組心理健康狀況一致。2.3有氧健身操干預后各組心理狀況變化比較
從表3可知,干預后與干預前相比體育論文,試驗組在人際敏感、強迫因子得分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抑郁因子得分差異有顯著性,其中恐怖、焦慮、偏執因子得分雖然也減輕了一些,但無顯著的差異;而對照組干預前后基本上沒有變化。
表3 試驗前后兩組內研究對象心理狀況變化
指 標 對照組(n=45)實驗組(n=45)
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
人際敏感(In) 2.15±0.49 2.11±0.43 2.17±0.491.77±0.44**
強迫癥狀(Ob) 2.24±0.51 2.18±0.47 2.22±0.471.81±0.41**
憂郁(De) 2.05±0.48 2.0±0.412.07±0.511.70±0.46*
恐怖(Ph) 1.63±0.28 1.61±0.23 1.62±0.29 1.49±0.29
焦慮(An) 2.08±0.53 2.05±0.49 2.07±0.51 1.91±0.48
偏執(Pa) 1.92±0.45 1.88±0.41 1.94±0.481.82±0.42
*表示干預后比較P < 0. 05 , **表示干預后比較P < 0. 01
3. 討論與建議
實驗組經12周,每周2次,每次時間為60 min的有氧健身操鍛煉,研究對象SCL-90量表得分有了顯著性下降,心理健康狀態得到明顯改善,可能由以下原因共同作用
3.1 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憂郁、恐怖、偏執等癥狀,與國內外有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3.2 有氧健身操展現的是人體美、動作美、音樂美及藝術美,能有效提高練習者對實際生活的審美情趣,重新找回對實際生活的美好憧憬,有利于轉移她們的注意力,樹立自信心。
3.3 有氧健身操練習強調鍛煉氣氛,練習間相互交流與互動,體現樂觀、友愛、偷快、同情等多樣的感,逐漸發現實際交往與溝通的美好與樂趣,從而有效緩解人際、強迫、憂郁癥狀,
3.4 有氧健身操能改善實驗組學生心肺功能,使安靜心跳率降低,每博輸出量增大體育論文,使動、靜脈含氧量差距加大。運動能加強新陳代謝,疏泄負性心理能量,產生積極的心理感受,預防和減輕強迫癥的一系列癥狀。
3.5 有氧健身操能有效增強心理問題者的身體素質,增強食欲,改善睡眠,提高學習效率與生活質量,能使心理問題者心情舒暢,從而改善心理健康。
3.6 有氧健身操對減輕強迫癥、人際關系敏感、憂郁等癥狀有顯著的效果;建議以后的研究中,擴大樣本,用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行對比研究,尋找最好的方法和項目,進一步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王極盛.中學生SCL-90信度、效度檢驗與常摸的建立[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1):8-10。
[2]楊洪輝.試論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體育鍛煉[J].山東體育科技,1998,20(4):65-69
[3]李斌,張孝民.分組群體評價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上海體育科研,2003,24(6):60-61
[4]樊新生.體育教學如何增進和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J].體育學刊,2000,(2):99-101
[5]梁德清.高校學生的應激水平及其與體育鍛煉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4,(1):5-6.
[6]廖小華,黃曉麗.有氧健身操對網絡成癮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 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10,24(6) :98-101
(一)為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發展提供新導向
目前,實現與社會體育發展的全面接軌,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終極目標,其目的在于彰顯出高校體育教學重要的社會職能,為社會培養與輸送優質的大眾體育人才。相對于高校健美操教學而言,由于應試教育思想的貽害至深,致使“唯成績論”的教學觀念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普遍存在,追求達標率成為高校健美操教學發展的核心取向,使其實用價值較為低下。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為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發展取向的重新確定提供了必要的導向,并成為修正教學思想偏差、改善教學發展現狀的重要依據。這對于高校健美操教學能夠有效打破“唯成績論”教學觀念的束縛,實現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的促進與保障作用。
(二)引領高校健美操教學體系全面創新與重組
伴隨著高校體育教學理念的更新,對教學體系提出了全面優化與整合的發展訴求。傳統的高校健美操教學體系陳舊,即無視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教學體系的構建上以獲取理想的達標率、完成教學任務為唯一目的,這對于新形勢下高校健美操教學的創新發展將產生嚴重的阻礙。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為高校健美操教學體系的創新與重組提供了導向,并搭構起有效平臺,使其打破“固步自封”的發展模式,積極主動地加強與大眾健美操運動的接觸與交流,堅持“適應、服務、參與以及共同發展”的基本原則,對現有的教學體系進行全面的優化與整合,使之在發展取向、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實現全面變革,進而有效適應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需要,為促進高校健美操教學與社會健美操運動的融合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全民健身運動視域下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社會價值定位
首先,健美操運動的“親民性”特征使之成為高校學生參與社會體育實踐活動的首選內容。健美操運動具有簡單易學、老少咸宜的特征,是一項“親民性”的體育健身項目。在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的社會大背景下,參與大眾健美操運動的人數迅猛增加,全社會性的大眾健美操運動熱潮已經形成。高校體育是學校體育教育的最后階段,高校學生在畢業后將直接參與社會體育活動。因此,高校學生在學校所掌握的體育技能,就成為其能否充分融入社會體育、提高其實踐價值的重要基礎。相比于其他體育教學科目,健美操具有可操作性強、易于掌握、便于運用的巨大優勢。由此可見,借助于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加強對高校健美操教學自身優勢的開發,是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學實用價值的關鍵環節。其次,高校健美操教學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健美操運動具有強體魄、健心理、修體態、舒心緒等重要功能,對于參與者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人的綜合素質中,健康素質占有基礎地位,對于其他素質的發展具有保障作用。因此,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是以健康素質的培養為先決條件的。健美操運動在提升人的健康素質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功效,能夠確保高校學生實現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提高其健康水平,進而為高校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由此可見,通過培養學生的健康素質來促進其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是高校健美操教學重要價值的充分體現。再次,高校健美操教學是大眾健美操運動所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現階段,在全民健身運動的引導下,大眾健美操運動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但是,大眾健美操運動具有參與的自主性以及組織的隨意性等特征,缺乏必要的組織與管理,這嚴重影響大眾健美操運動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此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在于大眾健美操運動相關人才的匱乏。高等院校是為社會培養與輸送合格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推動我國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相對于高校健美操教學而言,針對我國大眾健美操運動人才匱乏的現狀,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與教育職能,通過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理論與技能的培養,使之具備較高的健美操素質與能力,為其參與大眾健美操運動的組織管理、動作編排以及項目推廣,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高校健美操運動的發展有助于推動和諧校園的建設。健美操融合了舞蹈、體操等基本動作,伴以韻律十足的音樂,能夠營造出健康活潑的律動氛圍。當前,推動文明校園發展、構建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是高校校園文化發展的主流。健美操運動在營造氛圍、構建環境方面所凸顯出的巨大功效,使之能夠在建設和諧校園的進程中,發揮出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通過優化現有的教學體系,建立起課內與課外一體化的教學發展模式,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健美操活動,吸引廣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在高校校園掀起健美操活動的開展熱潮,豐富與活躍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營造出積極健康、青春律動的大好氛圍,進而在推動和諧校園建設的進程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三、全民健身視域下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發展途徑
(一)轉變教學理念,滿足大眾健美操運動的發展需求
實現與社會大眾健美操運動的融合發展,是高校健美操教學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形勢而制定的新型發展目標。其核心目的在于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社會實用價值,推動高校健美操教學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全民健身運動是我國社會體育發展的主流,大眾健美操更是廣大民眾參與全民健身運動的重要內容,為了適應這一全新的發展形勢,要求高校健美操教學必須摒棄傳統的狹隘與保守的教學理念,確定“以人為本”、自主開放的發展原則,樹立起“以滿足大眾健美操運動發展需求”為核心目標的發展觀念,充分發揮健美操教學的育人功能,促進高校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全面發展,助推大眾健美操運動的健康發展。
(二)創新教學內容,注重大眾元素的植入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