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醫院健康教育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1一般資料
實施藥房健康教育前后各1年時間內,分別隨機選取我院就診取藥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將實施前1年內選取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將實施后1年內選取10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45例,女55例,年齡18~78歲,平均(54.2±6.2)歲;觀察組中男47例,女53例,年齡18~81歲,平均(54.4±6.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自愿接受調查。
1.2排除標準
①排除非本地常住居民;
②排除有精神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等不能配合完成調查患者。
1.3方法
健康教育是個系統工程,涉及到諸多領域,諸多方面。為便于把握,我們把藥房健康教育的工作架構設定為3個維度,由健康服務、健康指導及健康促進構成,每個維度都對應著可操作的4個模塊,3個維度密不可分,互聯互動,形成一個可控的立體結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3-12-10核心釋義上的要求,成立健康小組,通過多方面渠道學習先進管理理論和健康教育知識,小組內分工明確,搭建健康教育平臺,編制健康教育內容,推出健康教育舉措和藥房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匯集“健康服務”和“健康指導”實用資料并匯編成冊,定期在院內及轄區行發放宣傳;定期舉行健康知識座談會,通過知識問答方式幫助患者提升健康教育知識;藥房開展人性化窗口服務,患者在取藥過程中向患者介紹疾病及藥物有關健康知識,告知患者藥物服用注意事項,在服用藥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處理辦法。實施前后分別選取100例患者采用自制滿意度和健康知識調查表調查患者滿意度和健康知識掌握情況。
1.4觀察指標
(1)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服務態度、服務質量等,共20個評分選項共100分,根據患者得分規定:
①非常滿意(≥85分);
②滿意(60~85分);
③不滿意(≤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健康知識掌握度:采用自制健康知識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常見疾病預防知識、常見藥物使用方法、常用藥物藥理作用等,共15題,總分100分,根據患者得分規定:
①掌握良好:得分≥85分;
②基本掌握:得分60~85分;③未掌握:得分≤60分。掌握度(%)=(掌握良好例數+基本掌握)/總例數×100%。1.5統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α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滿意度
觀察組滿意度為94.00%明顯高于對照組81.00%滿意度,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χ2=7.7257,P=0.0054)。
2.2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
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度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62.00%掌握度,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χ2=21.4912,P=0.0000)。
3討論
1.1一般資料
本組對60例所轄社區患者進行調查及宣教。其中女性28例,男性32例。年齡10歲到80歲。病程3~10年。同時調查患病人群文化程度。
1.2調查方法
采用交談方式、問卷及座談會進行資料收集;調查時間于2013年5月-2013年12月完成。
1.3診斷依據
本次調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相關診斷標準(1999年制定)以診斷,均以確診。
1.4結果
一般情況:患者年齡范圍在50歲以上30人,40~50歲9人,30~40歲6人,20~30歲5人,20以下10人,大專及大學以上文化15人,高中文化水平10人,初中文化15人,小學文化20人。并發癥:其中合并冠心病的10例,腦出血2例,腦梗塞10例,糖尿病足15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2例,糖尿病腎病5例,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3例。熟知并發癥且可以自主防護占14%,了解并發癥但不可自主防護占30%,不了解并發癥占56%。對血糖監測程度:患者能按時監測20%,偶爾能監測占16%,不能監測占54%,其他占10%。
2存在問題
2.1社區居民不注意定期檢查
有的患者來就診時已經出現并發癥,有的患者臨床癥狀已經比較嚴重。有1例病人,工作忙,不注意身體,突然發生昏迷。經檢查血糖已經為28.6mm/L,出現酮癥酸中毒的表現。
2.2患者對糖尿病的危害認識不夠
糖尿病是心、腦、腎、視網膜及大血管并發癥。控制血糖勢在必行。但是許多病人無臨床癥狀,以為血糖高一點,對身體沒有影響,導致后來出現并發癥,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2.3患者不能執行用藥方案
有的病人對用藥產生害怕心理,認為藥物副作用大,不能按時服藥。部分糖尿病患者不能正確使用胰島素,部分患者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低血糖現象。社區中患者常常聽信偏方或廣告,放棄醫生按照指南為其量身定做的方案。有些患者常常寧愿吃一大把藥物(具體不詳)而不愿意口服指南中提倡的藥物,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2.4運動與節食不能堅持
許多病人也知道糖尿病應該控制飲食,但很難堅持。有1例糖尿病足的病人,詢問他是否控制飲食。患者說:“控制飲食太痛苦,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經調查50歲以上的糖尿病病人比較多,這與他們童年曾經挨餓有關,因此食欲好,攝入過多。大專及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也比較多,這與他們工作壓力大,應酬多,攝入多,沒有時間進行運動有關。
2.5社區醫務人員缺乏
有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生只有3~4名,負責日常的診療工作及值班,醫學上的學習及考核、培訓,比較繁忙。沒有寬裕的時間對病人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
3解決策略
3.1鼓勵病人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社區的居民也包括一些頗有文化的知識分子,那種在健康的時候就參與體檢的觀念在他們身上都遠未建立。他們不愿意進行周期性健康檢查,認為疾病離自己還很遙遠。等到發現疾病,已經到了中晚期。所以,社區醫生應灌輸居民健康檢查的必要性,開展好糖尿病的三級預防工作。
3.2與社區街道合作
利用街道的組織能力,加強開展適當的運動,比如:晚間組織參加廣場舞、太極拳等,這樣有利于控制體重,提高抵抗力及增加藥物敏感性。與社區合作,有利于采取的運動能長期堅持下去。
3.3積極開發糖尿病管理軟件
與有關部門合作積極開發完善、實用的糖尿病管理軟件。對糖尿病進行動態管理,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
3.4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社區衛生服務站可以建立糖尿病病人微信群、QQ群,及時交流,及時管理。讓病程長,健康教育執行好,配合治療,并發癥少的患者采用現身說法,讓他與其他病友分享成功的喜悅。也可以聘請一些糖尿病中醫專家,談談糖尿病的中醫防治。
3.5加強上級檢查
每年上級主管部門定期對糖尿病患者管理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定期向糖尿病病人發放調查表,檢查糖尿病病人的管理情況。
3.6開展醫師多點執業
支持專科醫院的醫師兼職做家庭保健醫,這樣可以減輕社區醫生的工作量,增加健康教育的醫務人員,使病人有問題時可以直接向保健醫咨詢,也可以更好的開展健康教育。
3.7建立社區健康管理中心
1.1對象
基層綜合醫院開展健康教育大講堂時在院的相關疾病患者及部分陪護人員、當日門診患者、其它人員。參與聽課人員的性別、年齡、職業、學歷等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方法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首先,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大講堂,通過電視游走字幕及報紙刊登講課時間、地點、內容、授課人,便于大家互相轉告,按時聽課,對門診患者、住院患者及其陪侍人員進行相關知識教育,每次講座前均發放問卷調查表及涉及講座內容的試卷,通過評分,觀察健康教育效果;其次,各相關科室根據當時本科的實際情況隨時安排小型講座或病例討論,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有時采取有獎競答的方式,鼓勵大家踴躍發言,交流學習成果;還有時通過醫院院報或科室墻報宣講及發放宣傳資料等;此外,定期收集意見及建議,以利于此項活動更好的開展。
1.2.2基層綜合醫院健康教育內容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病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針對性的預防方法。
1.3統計方法
用數據庫軟件EpiData3.0進行問卷錄入,率的比較使用χ2檢驗。
2結果
(1)干預前后糖尿病患者知識評分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干預后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危害性知識、治療、檢查及并發癥預防知識知曉率均高于干預前。
(2)干預前后胃癌高發區居民知識評分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干預后胃癌高發區居民對胃癌的基本知識、危害性知識、治療、檢查及并發癥預防知識知曉率均高于干預前。
(3)干預前后受眾健康教育不良生活方式改變情況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干預后干預組的“飲食控制、合理運動、控制體重、戒煙、限酒、情緒調節”行為形成率均高于干預前。
3討論
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使社會人口老齡化,伴隨診斷技術的增多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各種常見病和慢性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糖尿病就是典型的病癥,我國糖尿病患者有3000多萬,患病率達2.0%~3.6%。為達到建立健康行為和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應該使具有相同高危因素的健康高危人群或慢性病病人應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方法,這樣可以提高其改正某些不良生活習慣和戰勝疾病的自我效能。我們的做法是:
①轉變觀念,積極參與。國人對于自身的預防保健并不重視,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醫生只做健康教育不看病、不開藥,根本不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還有部分人諱疾忌醫,所以,居民不愿參加健康教育的原因之一也是對于健康教育的理解及意識導致的。在做健康教育講座的同時,也將新的正確的理念灌輸給聽者,通過聽者再轉達給周圍居民,使他們轉變觀念,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
②因地制宜,豐富多彩。健康教育不能只拘泥于一種方式,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大講堂,通過電視游走字幕及報紙刊登講課時間、地點、內容、授課人,便于大家互相轉告,按時聽課;其次,各相關科室根據當時本科的實際情況隨時安排小型講座或討論,營造學習的濃厚氣氛;有時采取有獎競答的方式,鼓勵大家踴躍發言,交流學習成果,還有時發放宣傳資料、發放考試題等,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方式吸引了許多受眾前來參加。
③提出問題,病例分析。健康教育要緊密與群眾的需求相聯系。有時只一味地講授理論知識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而由受眾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出問題,針對性地給予具體分析,指導其預防及治療,是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