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汽車工業現況與提升之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江西省汽車工業的發展現狀
(一)汽車產業的發展進步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汽車產業已經成為江西的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了以輕型汽車、微型汽車、客車為主,配套零部件全面發展的生產格局,全行業從業人數達到了6萬多人。汽車和摩托車零部件專業廠100多個,客車及專用汽車制造廠12家,其中列入國家目錄的汽車制造廠4家。2009年,江西省汽車銷量突破59.4萬輛,上繳國家稅收21.3億元,其中1.6升以下小排量汽車13.7萬輛,征收稅款4.12億元。2008年,全省機動車銷量為39.9萬輛車,車輛購置稅僅為15.1億元,也就是說2009年汽車銷量比上年多出了近20萬輛。江西汽車產業近幾年發展很快并且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這種快和提高是在江西該產業落后的基礎上。同時,江西該產業發展水平和發展的程度低于全國該產業平均發展水平。
(二)汽車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
在我省目前的汽車市場中,合資企業的產品占據大部分份額,擁有強大的實力,而本省企業的自主品牌產品卻很少。雖然按照國家的政策,合資企業中中方股權比例不少于50%,但實際上真正掌握企業話語權,掌握產品開發技術的關鍵環節的是外方股東,即跨國公司。自主研發能力不強,研發投入嚴重不足,創新意識薄弱是江西自主汽車品牌存在的主要問題。行業研發費用不到收入的3%,多數企業不到1%,我省的汽車產業基本處于“核心技術空白”的局面,以“市場換技術”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2).企業規模小、產品檔次低
汽車產業是一個規模經濟明顯的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相當的規模和較為雄厚的資金實力有利于企業降低成本、改進技術、提高質量、進行創新,并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生產技術要求高、附加值和利潤高的高檔甚至中檔轎車領域,尚未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研發經費投入少,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3)模仿成風
近年來,我省的一些企業競相模仿國際著名汽車公司的一些車型。其中幾家主要的汽車企業已經進入了模仿怪圈。一味地抄襲模仿,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則很難形成自己的風格,僅僅是別人的“翻版”而已。由于嚴重抄襲模仿,這不僅在我省造成了很壞的影響,而且更影響了我國汽車在國際上的聲譽。
(4)國民對自主品牌的認同度偏低
目前,人們對外國品牌比較認同,競相購買美系、歐系、日系車。中國汽車的自主品牌在國內和國際的認同度都偏低,因而導致其市場占有份額偏低、出口價格偏低。
二、提升江西省汽車工業競爭力的建議
1.提升汽車產業的研發能力
目前,我國國內各企業的科研經費僅占銷售收入的1%--2%,而國際知名企業大多為3%--10%或者更多,江西省科研經費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江西汽車產業的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引進國外制造技術,仿制國外同類產品的層次,而應當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提高自身的研發能力。這就要求加大汽車產業的科技投入。因此,江西汽車生產企業要不斷增加研發投入,盡快提高本省中國汽車產業的自主開發能力。
2.轉變傳統的增長方式
以前,江西汽車產業都是依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長方式不斷發展壯大,但這種增長方式是不可持續的。為此,我省已經提出江西汽車產業結構要優化與升級,要選擇一種注重產業結構升級與技術進步、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道路,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持續發展的清潔生產之路。
3.發展自主品牌,走出模仿困境
模仿本沒有錯,全世界的汽車工業也是在模仿中走過來的。但每個汽車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先進的研發技術,而非華麗的外表。外形的借鑒也許不失為一條“捷徑”,但是汽車產業的精髓更在于無法“借鑒”的“內核”。經過幾十年的合資,加上技術基礎和政策支持,江西的企業已經有條件也有能力發展自己的品牌汽車了。只有建立自主品牌,掌握自主發展的控制權,江西的汽車產業才能在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生存和發展下去。
4.實現江西省汽車產業的重組與兼并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西方汽車產業重組體現了世界汽車產業發展的結構優化和結構升級的過程與趨勢。江西省的汽車產業盡快實施重組與兼并。同時,石油短缺、鋼材等原材料漲價與產成品降價,使大批中小企業虧損,這進一步加劇了產業整合的進程,促進了產業集約化發展。汽車產業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效應,因此,有效的重組與兼并有利于優化汽車產業的結構布局,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競爭力。
5.提高汽車的性價比,鼓勵百姓購買國產車
我國的國產車的產量是相當大的,包括奇瑞、紅旗、夏利、吉利等。只要江西省的汽車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售后服務水平,適當降低成本,提高自主品牌的性價比,同時積極鼓勵本省百姓購買本省汽車,支持我省的汽車產業,那么我省汽車產業的競爭力就會得到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