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汽車發動機構造和維修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是一門較為特殊的學科,若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理論講授式手段顯然不能夠滿足此學科的實際需求,為此,需要在教學形式上做出創新。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已經出現了多種全新教學形式,而其中比較適合于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的便是基于項目而開展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形式。文章中首先對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項目化教學實現所需要的資源進行了闡述,包括師資隊伍方面以及教學活動開展所需平臺方面;其次,對項目化教學開展的具體路徑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的信息化教學建設。
關鍵詞: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理實一體化;項目式教學
0引言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便是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進行培養,也就是對以往教學模式下重視理論而輕視實踐培養的教學理念做出整改,形成全新的將理論與結合融合在一個項目中的教學模式。經由理實一體化項目教學活動的開展,將能夠促使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汽車發動機的構造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同時也能夠經由實際接觸明確掌握汽車發動機的運行原理,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著重要影響作用。
1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項目化教學資源構建
1.1實踐教學場地建設教學場地也就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平臺,這是項目化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必備基礎條件,在學校內部構建實訓基地可直接用作為是教學所用的課堂,而此種教學場地屬于校內實訓基地,校方需要積極引進信息化設備,為實現一體化教學提供基礎保障。當然,出校內實訓基地之外還應該具備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存在的價值是促使學生實現生產性的實習,為實現工學交替提供基礎條件。校內實訓基地能夠為教學活動開展提供的資源或是場景較為有限,需要構建持續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1]。在教學場地建設過程中,基于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際需求,近年來國內眾多學校與社會上的企業進行合作,協同構建校企聯合辦學模式,學校方面為學生提供理論教學環境以及校內實訓基地,而企業方面也能夠為學生提供持續性的校外實訓基地,充分迎合了項目化教學實現過程中對教學資源的需求。
1.2項目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是任何一種教學活動開展都必須要具備的要素,屬于教學活動實施的策劃者以及組織者,從這一點來看,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理實一體化項目式教學開展過程中也必須要確保師資隊伍的充足性以及穩定性[2]。應對一體化項目教學的特征,其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與以往教學模式下的師資隊伍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需要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所謂雙師型教師隊伍也就是教師除具備充足的理論知識之外,還必須要具備實踐操作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夠滿足一體化項目式教學開展的實際需求。
2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項目化教學實施路徑
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項目作為整個教學活動開展的核心線路,在整個項目中學生也能夠充分了解到學習目標以及具體需要掌握的教學內容等,促使學生能夠將學習與訓練同步進行。在常規情況下,此項課程被分為八個子項目,進一步細分為二十余個任務指導學生進行完成。其中八個項目分別需要學生掌握著不同的知識,這便需要教師在項目教學過程中能夠靈活的應用多樣化的教學辦法,現將常見的適合于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項目化教學實施的教學辦法總結如下:
2.1講授法與演示法講授法是一種與傳統教學形式比較相似的教學手段,具體所指向的是,在課堂教學活動開戰后,教師將準備好的教學課件進行演示,同時將演示中所出現的實物像學生進行展示與介紹,經由講解與操作等,對某個概念或是某種原理進行分析,最后做出總結,促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此項原理的形成過程,便于理解以及記憶。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注意的是,結合職業能力的要求,有規劃、有重點的進行相關知識的講授,以便于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系統知識的構建[3]。演示法所指向的是,在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教學環境下,經由教師的操作示范,促使學生能夠獲取到生動為形象的知識,進一步增加學生對各種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
2.2案例分析法與練習法案例分析法所指向的是,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教學目標以及內容等,在教學活動中應用汽車發動機維修中遇到的真實案例進行分析,但需要注意的是案例的選擇需要具有代表性,也可適當地選擇復雜性較強的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學生能夠獨立地對問題做出思考,而教師也可在此活動中組織學生系統的學習與研究,借由此來提升學生的識別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練習法所指向的是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相關項目的實踐操作中,對所掌握到的理論知識進行檢驗。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教師需要確保學生操作規范性以及安全性,加強對學生的指導[4]。
3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信息化教學建設
3.1教學內容與時間設計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設計屬于較為關鍵的環節,對于教學效果將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需要確保理論與實踐能夠居于適當的比例,且需要相互協調與融合。首先,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理論基礎知識需要與發動機系統總成實物認知進行結合,也就是說,教師在講解理論內容的過程中,需要向學生進行相應實物的演示,促使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各種系統或是構造。汽車發動機構造較為復雜,若在構造講解過程中僅僅讓學生觀看機械視圖,學生很難會想像出這是何種構件,而在未來實踐操作過程中也不能夠很好地將理論內容延伸到實物上去,為此,教師需要將理論內容與實物進行結合起來。另外,在理論知識與企業方面所安排的實訓課程上也需要做到良好的銜接,這便需要加強學校與企業方面的溝通,避免企業所開展的實訓內容學生還沒有接觸到對應的理論知識,從而影響到教學質量。
3.2信息化教學建立為豐富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項目化教學內容,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教學活動必須要不斷向信息化方向發展,借助于各種信息化技術達到豐富教學內容以及提升教學效率的效果。所謂信息化也就將更多的信息技術以及多媒體平臺等引入到課程教學過程中,項目化教學本身就具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教師可將整個項目到相應的教學平臺中,學生可自行對相關內容進行學習,或是在網絡平臺中組建小組進行交流學習等。另外,學校教師與企業方面的老師也可將近期教學內容上傳到網絡平臺中,促使雙方能夠及時了解到彼此的教學動態,避免出現教學時間差。
4結束語
全文以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為例,對理實一體化項目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探究,之所以選擇此項課程的原因為此項課程本身就具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單純的理論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為此,需要在教學形式上做出改革。從對一體化學習模式的分析能夠看出,此種教學模式的實現需要建立在校內外實訓平臺、雙師型教師隊伍等教學資源的基礎上,且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也應該不斷的向信息化方向發展,只有如此才能夠切實的發揮出此種教學模式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江玉婷.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以“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為例[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05(10):89-90.
[2]雷藝.關于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實訓教學的思考[J].廣西教育,2017,09(11):184-185.
[3]馮松,王娜娜.基于信息化教學環境的“雙導雙提”模式研究——以“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為例[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05(04):121-123.
[4]王功,王文娟.“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理實一體化項目式教學的應用研究[J].職教通訊,2016,06(09):69-70.
作者:齊浩 單位:滄州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