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乳腺癌手術患者實施自我管理教育的臨床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手術患者實施自我管理教育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12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實施自我管理教育,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比較兩組不同時間心理狀況,護理依從程度及生命質量評分等。結果觀察組心理狀況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護理依從率及生命質量評分對比,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更為理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自我管理教育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乳腺癌;心理狀況;自我管理教育;依從程度
乳腺癌作為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具有發病率高、并發率高、病死率高的特點[1],嚴重危害了女性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本研究選擇了乳腺癌手術患者120例作為實驗對象,并分別采用不同護理措施,以便選擇最佳的乳腺癌手術護理方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有精神疾病、意識障礙,以及嚴重肝、腎、心臟疾病及溝通障礙的患者予以排除。采用計算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年齡33~58歲,平均(46.6±5.4)歲,平均病程(7.3±3.5)個月。對照組年齡32~57歲,平均(45.8±4.7)歲,平均病程(7.8±4.1)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觀察組實施自我管理教育。
(1)護理人員需要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教育需求進行調查和評估[2],并為患者建立檔案。通過口頭交談、專題講座、健康咨詢、科普報刊、宣傳畫、互聯網及宣傳手冊等方式對患者進行指導,幫助患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乳腺癌,并掌握乳腺癌護理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和管理意識,幫助患者主動應對自我形象的變化。
(2)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及運動耐受性,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運動指導,保證每周至少有75min的劇烈有氧運動,150min的中度有氧運動,幫助患者盡快回復正常的日常活動,維持健康體重。演示鍛煉的方法,耐心地、細致地講解鍛煉的技巧和要點,及堅持運動鍛煉對提高自身抵抗力,控制病情發展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預防乳腺癌復發。
(3)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的基礎信息,詢問患者的飲食習慣,在營養師的指導下為患者制定健康的飲食計劃,保障乳腺癌手術患者飲食的平衡性,通過對患者的飲食進行規范和建議,講解生活中如何對飲食進行合理搭配,指導患者合理的進補,忌油膩、辛辣、發物,戒煙戒酒,堅持清淡飲食。在滿足人體所需營養的基礎上提高免疫力。
(4)病情護理。乳腺癌患者接受治療后,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取合適的、舒適的體位,減輕傷口張力,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予以監測,做好切口敷料的護理工作,保證患者呼吸道的通暢性,根據患者的反饋,調整胸壁加壓包扎松緊,觀察皮瓣血液循環情況,保證有效的負壓吸引。對照組依照常規護理內容實施基礎護理措施,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心理干預,并完善基礎護理工作。
1.3評價標準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生命質量量表(GQOL-74)對12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況及生命質量予以評估。
1.4統計學
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不同時間心理狀況比較
兩組干預前,心理狀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心理狀況比對照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護理依從程度比較
觀察組完全依從38例,部分依從20例,不依從2例,總依從率為96.7%;對照組完全依從21例,部分依從30例,不依從9例,總依從率為85.0%;觀察組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3兩組生命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各項生命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癌癥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且每年以3%~6%的速度遞增[3]。近年來,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呈逐年升高且年輕化的趨勢,手術是治療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但手術會對患者的形體造成嚴重的破壞,因此,乳腺癌手術的患者在術前對手術充滿了恐懼,并且也會對術后形體的破壞產生強烈的心理反應,在治療和控制疾病的同時也給患者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身體不適及沉重的心理負擔[4]。乳腺癌手術的患者常常伴有緊張、焦慮、抑郁等各種不良的情緒,嚴重影響了其臨床治療效果。有報道指出,自我管理教育對于規范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控制疾病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5]。自我管理的目的不在于將疾病治愈,而是使患者能夠通過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措施,將自身健康狀況維持在較為滿意的水平,能夠進行獨立、健康的生活。對乳腺癌術后的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自我管理教育不僅僅是對患者進行傳統的說教式管理,更是幫助患者學會解決問題的手段和技巧。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干預后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明顯更低,護理依從率及各項生命質量評分明顯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因此,針對乳腺癌手術患者實施自我管理教育所取得的護理效果,比常規護理更為理想。
[參考文獻]
[1]楊柳,徐錦江,顧立學,等.乳腺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醫學與哲學,2013,34(4):40-42.
[2]栗英,韓娜,劉延錦,等.自我管理干預對乳腺癌化療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9):1451-1456.
[3]林碎芳,裴蕾.化療期乳腺癌患者實施自我管理干預對自我護理能力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院統計,2016,23(6):418-420,423.
[4]劉建平,劉奕蓉,趙麗霞,等.自我管理模式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命質量影響[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3):13-14.
[5]李婷萱,胡元萍.自我管理教育在乳腺癌術后患肢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23(9):44-45.
作者:杜立茵 單位:南昌市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