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機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新媒體時代,學生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出現了很多潛在危機。結合高校學生工作中的一些危機事件,分析了當前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構建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機制的措施。
關鍵詞:新媒體;學生工作;危機管理;機制構建
高校學生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管理水平。學生工作具有服務性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的辦學質量和水平。長久以來,高校學生工作方面的水平,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塑造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近年來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高校學生越來越多地通過互聯網了解世界。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構建相應的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機制具有現實意義。
1新媒體的內涵
新媒體指的是通過對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加以有效利用,使用互聯網以及無線互聯網和手機等多種渠道,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一種傳播形態。在新媒體時代,網絡的便捷性在微信、QQ等軟件應用中得到詮釋。作為時代的引領者和弄潮兒,高校學生在思維和行為等方面受新媒體影響更加明顯。在新媒體環境下,各種信息傳播更加迅速和便捷。同時,新媒體信息溝通過程的匿名性和虛擬性,使傳播成本得到了明顯降低。這種傳播方式上的改變,對高校學生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
2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的內涵
2.1危機管理的范圍和內容
高校危機管理的范圍是在高校校園內發生的、與高校學生和工作人員相關的事件。這些事件具有一定的不可預知性,且一旦出現會影響到高校正常教育秩序,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比如出現對高校成員造成傷害、對高校設施造成破壞、影響高校聲譽和形象等。以當前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水平,很難有效解決這些突發的危機性事件。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的內容包括:高校在良好的危機意識和危機觀念的指導下,對一些潛在的、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的危機事件進行信息搜集和分析,制定應對計劃或有效對策;實現對危機事件的協調和控制,將危機解決后實現秩序恢復;危機解決后,相關管理人員應對解決危機的經驗進行總結,為高校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在開展高校學生工作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具有聚集性和主體活躍性,且處理問題時由于思想觀念不夠成熟而容易沖動,因此,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具有一定的多元化性質。
2.2高校危機的種類
根據表現形式,可以將高校危機分為自然危機、事故危機、社會與政治危機等[2]。自然危機指的是,一些自然災害發生為群體帶來的緊張和恐慌感,如地震或海嘯等非人為可以控制的危機。在自然災害出現時,由于高校人員比較集中,且自救意識和能力較差,要進行快速疏散極為困難。受限于高校本身性質,可以調集的資源極為有限,對這類危機的處理往往伴有很大難度。社會和政治危機指的是,在社會階層或群體出現對抗時所引發的社會沖突行為。這種行為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會混亂和失衡。這種危機一般是因為政治或社會問題引發的,主要出現在社會宏觀結構和調節系統產生問題導致社會不滿情緒無法通過有效途徑進行宣泄時。在這類危機出現的時候,高校能夠開展的工作具有一定局限,只能采取宣傳引導。事故危機出現的原因主要是高校管理者在工作上出現失職或管理過程中出現問題,或者一些高校成員個體出現突然性事故,并使高校教學生活秩序受到嚴重影響。這類危機一般伴有破壞性后果,在高校危機管理工作中出現可能性最大。比如,學生罷課或罷餐、學生之間斗毆等行為。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的主要內容大都是事故危機方面的管理。
3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高校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學生工作人員的素質也得到了一定程度增強,但在整體上看,危機管理過程仍伴有大量問題。危機管理與日常教學管理存在著很大差異。特別是在新媒體背景下,高校管理人員面對網絡亂象時常常束手無措,任由事件影響不斷加重。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3.1危機管理意識不足
人們普遍認為,高校學生工作是為了迎合教學需要、通過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秩序,實現對學生的教育。因此,高校管理人員對常規學生管理工作比較重視,但應對突發或緊急情況的危機管理意識較差。大部分高校教職員工認為高校學生管理危機與自身沒有關系,習慣于由學生處和輔導員來進行這些方面的工作。實際上,在學校各部門運轉過程中都有可能產生一些危機,高校管理危機與每一位教職員工都密不可分。危機管理意識的不足,導致高校危機管理職責不明,管控措施很難收到預期效果。
3.2對新媒體的重視程度不足
新媒體背景下,網絡傳播速度極快,利用好網絡傳播對高校危機管理有積極作用。保證網絡傳播渠道的暢通,能夠使高校在處理危機事件時更加高效。當前,受對立思維和泛政治化思維的影響,高校工作者在學生工作過程中很難正確對待因利益或情緒造成的矛盾事件。在新媒體廣泛應用的形勢下,依然運用不對等的溝通平臺和渠道,往往使一些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甚至造成矛盾升級。在新媒體背景下,應用敵對式的問題解決機制,對于化解危機很難起到效果。利用新媒體手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管理者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網絡來獲取正規渠道的信息[3]。
3.3缺乏有效機制
在高校危機管理中,工作人員管理意識淡薄、機構和人員配備過分隨意、對危機管理的職業化和專業化重視程度不夠是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當前學生工作人員中很少具備心理學和管理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一些輔導員也缺少系統性的危機管理培訓,處理危機主要依靠行政領導者的經驗。大多數高校缺乏危機管理常備機構,一般是臨時構建缺乏規范性的組織。在對具體危機進行管理時,常常出現部門之間互相推諉等問題,對危機管理工作非常不利。在危機事件結束之后,往往不對經驗進行總結和評價,無法為日后面對危機提供經驗參考。
4構建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機制
迎合媒體多元化和復雜化的形勢需求,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機制構建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4.1強化危機管理意識,構建危機管理機構,轉變危機管理觀念
在危機管理過程中,不能只在具體問題表現時才進行解決,而是要強化危機管理意識、構建危機管理機構、轉變危機管理觀念。在高校內部構建起一個穩定和持續性的學生工作危機管理機構,對各個部門之間的職責進行明確,最大程度實現管理機構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針對危機管理工作的特點,保證成員中既有專職人員也有兼職人員。專職人員的身份主要是學生處的有關領導,主要負責危機發生時信息傳遞、資源整合工作,以及組織機構日常運轉。兼職人員的身份主要是學校行政部門負責人,主要負責危機管理制度建設和預案制定,還要負責對涉及高校安全和穩定工作的重大問題或危機事件進行及時有效干預。
4.2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注重新媒體宣傳,構建信息溝通平臺
在進行危機管理時,要保證管理人員在危機發生第一時間掌握話語權。通過對話語權的有效運用,實現對局面的控制。管理人員要運用正規渠道權威信息,將不實信息扼殺在萌芽之中,避免不實信息蔓延造成局面混亂。高校應構建新聞發言人制度。在危機處理過程中,由新聞發言人負責向社會信息,使校內外人員及時準確了解危機處理進展。對信息進行及時,能夠減少謠言,有效降低危機管理成本,避免社會人員和學生群體出現恐慌,還能提高社會和師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和學校在社會中的形象。
4.3完善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評估系統
完善危機管理評估系統,可以使高校在處理危機事件時具備較快反應和較強處理能力。危機評估系統主要對危機事件性質和處理效果的評估,對危機出現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進行記錄和匯總,為以后的處理危機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胡彥玲.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機制創新[J].高教學刊,2016(11):170-171.
[2]黃金虎.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機制探討[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0(3):118-120.
[3]曲明,聶法良.新媒體時代高校危機管理機制建構及對策初探[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7(1):107-110.
作者:裴強 單位: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