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工作助力民族地區精準扶貧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的精準扶貧已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階段。民族地區因其特殊的人文和地理環境等,精準扶貧面臨重重困境。政府應引導社會工作參與民族地區的精準扶貧,鏈接多方資源,發揮社會工作扶貧濟困的多種角色作用,助力精準扶貧,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早日實現。
目前,我國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民族地區特別是貧困民族地區的扶貧工作不僅影響當地地區的發展,更直接關系到我國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成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和《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相繼強調“實施扶貧志愿者行動計劃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服務貧困地區計劃”,“進一步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志愿者扶貧作用”,黨和國家對社會工作給予了殷切地希望,探索社會工作參與民族地區精準扶貧的有效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民族地區精準扶貧的困境
1.1貧困戶識別難。精準扶貧在于精準,精準識別對象是精準扶貧的基礎性工作,是通過建檔立卡的方式,識別真正的貧困戶,并針對不同貧困戶,分別提出有針對性的幫扶計劃。2014年開始各地政府建立了申請、評議、公示、檢查、確定等程序,實施建檔立卡。但在傳統的識別貧困戶模式中,大多通過短期的走訪和了解來確定是否貧困,評定人員缺少統一的量化指標,人為因素影響較大;此外,部分群眾為了獲得“貧困戶”資格,填寫材料失真,謊報或者隱瞞事實,易出現“漏評”與“誤評”的情況。
1.2“造血”功能弱化。貧困人群的依賴性較強。國家對貧困戶優惠政策多樣,內容豐富,當地政府“應保盡保”,傳統的“輸血式”扶貧嚴重削弱了貧困人群的“造血”功能。經過實地調查發現,貧困群體中大多受教育水平低,安于現狀,“等、靠、要”思想嚴重,寄希望于政府每個月的社保金而不重視自身能力的提高,對政府的技術支持政策無動于衷。再加上目前貧困動態管理體制和貧困退出機制還不完善,一些貧困戶會想方設法的保住“貧困戶”帽子,對政策有較強的依賴性。返貧現象嚴重。民族地區的貧困人群大多從事的是傳統農業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種植苞谷(玉米)、洋芋(土豆)、茶葉的農作物。一方面,很多村民不會運用農業新科技成果,再加上土地處于高山區,易多發自然災害,減少收成,容易返貧。另一方面,在外務工的青壯年勞動力由于勞動技能欠缺,自主擇業能力差,一旦失業也可能會使家庭重返貧困狀態。
1.3扶貧人才隊伍缺乏。一方面,民族地區的精準扶貧工作由以政府主導體制下的基層干部實施,一些干部身兼數職,基層干部常面臨著“工作做不完,不好做”困境。再加上有些基層干部綜合素質不高,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扶貧指示,駐村幫扶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民族地區專業性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力度不夠,年輕力量和專業人才缺乏,社會力量共同扶貧的作用沒有顯現。
2.社會工作助力民族地區精準扶貧的作用空間
從起源上看,社會工作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就與“扶貧濟困”密切聯系在一起。民族地區的精準扶貧與社會工作在工作內容、工作理念及社會功能上高度一致。社會工作在“助人自助”理念的指導下,運用專業的助人方法,協調多方資源,提升扶貧對象自身發展能力,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解決精準扶貧中“誰來扶,如何扶,怎么扶”,促進精準扶貧目標的實現。社會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參與民族地區的精準扶貧:
2.1政府引導,推動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各地政府根據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發展意見,可在貧困戶相對集中的鄉鎮建立社會工作服務點,加強農村社工建設,促進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強調,扶貧先扶志。社會工作既可以參與到精準扶貧政策的宣傳和落實,也可以直接提供社會工作實踐服務。
2.2鏈接資源,合力共助精準扶貧。社會工作的重要角色之一是資源整合的構建者,幫助服務對象培育、建立社會支持網絡。精準扶貧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等整個社會的責任。一方面,社會工作幫助貧困戶鏈接政府和社會資源,挖掘潛能和有利發展的因素,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社會工作也可著力探索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三方合作的扶貧模式,發揮政府的政策宣傳和統籌作用,借助企業的經濟優勢,激發社會工作機構等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人文效應,三方相互支持與配合,合力共助民族地區精準扶貧。
2.3開展項目,助力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已是社會工作發揮作用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民族地區,各地政府也已出臺針對“三留守”人員、技能培訓等各方面指導意見,通過招標方式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社會工作參與民族地區精準扶貧也可參照項目開展的方式,以政府購買精準扶貧的社會工作服務為契機,社會工作機構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和監督下,全面負責扶貧項目的設計、實施、評估等,前期充當貧困戶困境和需求評估者,中期擔任提供支持服務的服務者及幫助貧困戶更新觀念的倡導者,后期也可在精準扶貧效果的評估過程中擔任重要角色,利用專業和人文優勢,助力民族地區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我國民族地區面臨貧困戶識別困難,“造血”功能弱化,扶貧專業人才隊伍缺乏等重重困境,扶貧難度大,已成為精準扶貧中的“硬骨頭”。社會工作的工作內容、社會功能和民族地區的精準扶貧高度一致。在民族地區精準扶貧的攻擊戰中,社會工作可以發揮多種角色的作用,推動民族地區傳統的扶貧模式向“自助—互助—發展”的目標扶貧模式轉變,助力精準扶貧、脫貧,為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增磚添瓦。
參考文獻:
[1]黃婷.社會工作介入民族地區精準扶貧的優勢及策略分析[J].南方農業,2017.11(30).68-71
[2]陳輝.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的路徑選擇[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7(3)100-104.
作者:高變麗 單位:湖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