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工程才能培育平臺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建立實驗教學平臺,突出創新性、開放性
我們依托現有資源自制了小型的預曝氣沉淀池、調節池、化學處理池(包括芬頓、微電解、臭氧、超聲)、厭氧及耗氧接觸池、生物濾塔、混凝沉淀池等微型構筑物。結合原有的環境監測、環境微生物、大氣污染控制等實驗的儀器,為學生建立起完全開放式的環境工程綜合實驗平臺。
不同的污染治理任務,學生可任意銜接不同構筑物,模擬不同工藝流程,創新出最佳工藝路線,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鍛煉學生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成為卓越的環境工程師打下基礎。目前平臺可以模擬32種不同水處理工藝。
改革實驗課程設置,突出綜合性、應用性
打破傳統的按理論課劃分實驗的方式,各科目實驗綜合在一起。實驗室只提供污水樣品,由學生化驗指標、設計工藝、搭建實驗裝置,監測處理過程中水質變化,最終評價處理結果和環境影響,把環境監測、水以及大氣污染控制、環境評價四門實驗完全綜合。同時,不再把實驗學時平均分配到整個學期,將綜合實驗集中在第六或七學期后段的幾周時間。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系統完成設計、治理、排放、監測、評價全過程,鍛煉學生作為一名卓越工程師的動手和應用能力。
特色實驗教學模式,突出設計性、實踐性
我們創新出“工程項目任務”的特色實驗教學模式。由教師把適合的課題以“工程項目任務”的形式,待處理的水樣來自周邊企業實際生產。學生分組后以團隊為單位接任務,大膽創新污染治理方法,在綜合實驗平臺上嘗試實現。
教師負責過程的指導和科研方法的輔助,以及項目成果驗收。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掌握了理論知識、鍛煉了動手和實戰能力,更突出訓練了設計創新能力和應對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科研探索、工程實踐、團隊合作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學生在完成工程項目任務同時獲得成就感,增進學習動力和工作信心,向成為卓越工程師更進一步。
結語
通過環境工程綜合實驗平臺的建設及開展實驗,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工程實踐能力。符合卓越工程師培養要求,教學實踐效果良好。
作者:吳昊李良張犁黎單位:沈陽工業大學石油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