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日傳統古建筑的異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空間布局與裝飾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時期,統治者以儒家思想的“禮”和“仁”為核心規范著整個社會,這種禮治的哲學觀形成了具有儒家文化特征的審美觀,也深刻體現在中國傳統古建筑的空間布局中。大到皇家宮殿,小到普通百姓家,都講究禮儀和等級差別,如中軸對稱的建筑布局,方正的室內格局,以及威嚴板正但稱不上舒適的桌椅都是身份地位的體現。而道家思想核心是“道”,本質上其實就是順應自然的意思,道家思想所體現的審美態度表現在對于自然的熱愛和崇尚,認為自然就是最崇高的美,受道家文化影響下的中式傳統建筑,認為自然元素的裝飾有一種淳樸、素雅之美,能創造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氛圍。
日本傳統建筑深受中國古建筑文化的影響,在日式建筑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使用花朵、樹枝、藤蔓,甚至稻草等自然中的材料來裝飾,在材質上通常選擇木材、石材等自然材質,對于色彩的運用則大多使用材料本身的顏色和紋理。這一點和中國道家思想是相一致的。同時,日本傳統建筑又以禪宗文化為精神載體,堅持“以少勝多”的美學思想。受到禪宗思想自然觀的影響,室內并沒有太多復雜的裝飾物,裝飾簡單素雅,或配一片葉、一朵花做裝飾,又或是一幅字畫,呈現出淡然素雅之美。
中國古建筑室內注重空間的虛實關系,追求空間的氣氛和意境。主要運用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以小見大等設計手法,常采用“空透式”空間分隔方法,如用碧紗櫥、落地罩、屏風、博古架、帷帳等層層分隔與阻擋,這樣達到虛實相映的空間效果,產生了隔而不斷、意境深遠的趣味。日本建筑中的和式住宅,其結構形式是以日本傳統數寄屋為前身,最初也是由中國傳入,“數寄”一詞指的是糊半透明紙的木方格推拉門,也有紙夾在雙層木格中間的樣式,既可用于分隔室內空間,又可作為住宅的外墻。數寄屋沒有門窗之分,是由木材與紙張所形成的整體的推拉門隔斷,不僅吸濕、吸熱、透光性好,而且可以隨意開關,隨時變換室內空間大小與格局?!叭毡緜鹘y住宅建筑的一大特征,可以說是基本上沒有墻壁、全都是開放式的、自然地構成一體化的假設型的建筑物”。
2.色彩審美
中國傳統的色彩觀受到儒家文化“禮治”的影響,并按照“禮”的思想將色彩劃分等級,“赤、黃、青、白、黑”這五色是中國傳統色彩中的正色,以象征大地的“黃”色最為尊貴,只有皇室貴族才能使用。其他的色彩為間色,等次較低。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山水相依的島嶼國家,日本民族對自然的崇拜是根深蒂固的,日式傳統建筑重視材料的質感與原色之美,充分地體現了以自然為主流的傳統色彩觀念,建筑主要展現自然的本色之美。日本古建筑一般都保持木材的本色,只施加保護的清漆,最大限度體現木材獨特的紋理和色彩。這不同于中國古建筑莊重沉穩的色彩設計風格,而表現出簡潔、質樸、自然、柔和的特征。
3.中國古典園林與日式庭院
中國古典園林與日式庭院都具有返璞歸真的境界,日本園林與中國古典園林一脈相承,特點是遵從自然,效仿自然。中國園林可分為皇家園林和蘇州園林?;始覉@林氣勢恢宏,磅礴大氣,而蘇州園林則以意境見長,以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在有限的空間內巧妙布局,產生移步換景,變化無窮的情境。日本是一個擅長吸收他國成果的國家,不僅是建筑設計,我們可以發現在日本現代設計初始,他們也全盤接收了歐美現代設計的成果,把歐洲設計完全照搬過來。但日本在“拿來主義”式發展的同時,也很注意揚長避短,將別人的成果吸收融合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東西,并進一步發展和壯大。這一點,是我們應該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建筑歷史源遠流長,我們應該在保護的基礎上將其發揚光大才是真正的傳承之道。
作者:甘露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