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療設備應用維護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介紹了醫療裝置使用管理的具體內容和方法,對醫療設備的維修工作存在的一些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醫療設備,管理,預防性維護,安全使用,配置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為了適應臨床各學科工作的需要,大量涉及電子、計算機、光學、機械等各個知識領域的進口和國產設備進入醫院。據統計,在我國大中型醫院,醫療裝備的總值已占到醫院固定資產總值的30%-50%,逐漸形成醫院中醫療、護理及醫療裝備三大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說醫療裝備管理工作系統化是日漸重要的課題,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醫療工作的正常開展,對提高醫療技術及人才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醫療裝置的應用管理
醫療裝備的應用管理工作是一次涉及面廣、矛盾較為突出的工作。
其一首先是科學而合理的配置。一臺先進的大型設備的價值往往是很高的,除標準配置外,廠家根據各自設備的特點,提供了許多選購件。臨床為了更好的使用設備,就需要一些選購件完善部分特殊功能,但如果缺少購買前的調研和考察,就可能購買一些暫時并不需要或者臨床上并不開展和使用的選購件(包括硬件和軟件),造成資金浪費和沉淀。購買計劃中應避免盲目的攀比,不切實際的追求高、精、尖的技術裝備。實際應用中常常由于自身醫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限制,使得設備的很多先進功能閑置,造成衛生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也加重了患者就醫的負擔。
其二是完善領用手續,加強財產管理。領用不僅是填寫一份領物單,登記建帳,將醫療裝置從庫房領到科室的問題,領用實際上包含多的內容。設備管理者應該注意幫助和指導醫技科室的財產管理人員建好分戶帳,管好領用的物品。這方面應著重注意以下幾點:1、在固定資產的分戶帳上要寫明儀器設備的規格型號、產地、廠家、單價、數量、領用時間。因為有些便攜式的儀器往往要交給醫生或技術員個人保管使用,要叮囑科室財產管理人員一定要保管者寫收條,并將收條放在相關的帳頁里保管好,以免因日久忘記了儀器的去向而又無據可查;2、對于手術室、放射科、檢驗科等醫用材料的消耗大戶,應要求他們對已領取的物品登記建帳,并要求領用人和保管人分開,以便建立監督和制約機制,堵塞漏洞;3、科室財產管理人員發生變動時,要嚴格履行交接手續。
其三是強調人員資格,注重培訓工作。醫療儀器的操作人員,必須是受到中專以上醫學教育并經過相關操作培訓的人員,不具備以上兩個條件的人即無資格操作醫療儀器、就現狀而言,絕大多數的醫院操作人員都受過中專以上的醫學教育,但不一定所有的操作人員都得到過很好的操作培訓,因此操作培訓是設備管理者關注的重點。合格的操作人員是醫療裝置在臨床使用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根本保證。在人員培訓方面要做到:1、新設備引進計劃要和人才培訓計劃同步;2、對于MRI、CT、血管造影機等大型設備,在簽定購買合同時要將供方為醫院培訓操作人員作為一項必要的條件寫進合同;3、對于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器等急救儀器,要對相關科室的醫護人員進行普遍培訓,保證人人會用;4、凡有新護士到科室后,護士長要將常規設備的使用作為一個重要內容進行帶教,保證他們能正確操作。
其四是醫療設備的安全使用。許多醫療設備是雙刃劍,用好了可及救人,用錯了就會害人。醫療設備由于其使用的特殊性,國家對其安全性能有嚴格的要求。另外,由于醫療設備種類繁多,許多設備本身帶有相對的危險性。例如,高電壓(如X線機、除顫儀);高氣壓(如消毒鍋、高壓氧艙等);高溫度(如滅菌器、電烤箱等);高頻率(如電刀、微波儀等);高輻射(如X刀、r刀、加速器等放療設備)。另外,象激光、電刀等治療儀器操作不當都會對病人或操作者造成傷害。所以,在使用醫療設備時,一定要充分了解設備性能,認真接好地線,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真正掌握使用條件,適用范圍、禁忌癥,正確選擇使用參數,才能確保安全。
2.維修管理工作
現代的醫學儀器設備涉及到很多學科,包含著最新的科技成果,各種設備的構造更力精密復雜,要做好維修工作實在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現代醫療設備的維修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面對高新技術與先進維修方式的系統工程。它分工細致,技術復雜,組織協作要求更加緊密,因此現代醫院必須有一支即能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又能嫻熟駕馭維修技術的醫學工程技術隊伍。維修人員的知識業務水平必須經常通過再學習來不斷適應新的要求,同時也應當根據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各自不同的特點來進行具體的分工,真正做到維修工作專而精。
醫療設備的維護不僅僅指儀器發生故障時的維修工作,還應包括預防性維護。預防性維護是指儀器在發生故障之前對其的性能、安全性等進行經常性檢查、維護。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深深體會到醫療設備的預防性維護是保障儀器正常運行,減少故障發生的一項重要的措施。我們曾對100例次儀器故障的原因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如下:電源原因占20%,接地原因占20%,環境原因占15%,人為原因占10%,自身質量原因占35%。結果表明前四種原因均屬外部原因,完全可以通過有效的預防性維護工作來避免減少。例如我院電解質分析儀由于加強了預防性維護工作,多年來未發生任何人為的機器故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預防性維護包括日常保養和定期定項維護。日常保養是預防故障的一種有效措施,因儀器內部長期積累的塵埃微粒會改變線路的阻抗特性,使儀器工作異常,甚至造成部件損壞。應周期性地對儀器的精度、性能及安全性等進行檢查、維護。此項工作主要由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主要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儀器參數和濕度情況的經常檢查,更換老化或質量不可靠的零件,儀器內部清潔工作等。
醫院內CT、MRI大型血管造影機等大型醫療設備,一般由制造商采取包修的方式,其費用往往是該設備購買價格的7-8%左右,這是一筆不靠的費用。一臺設備在安裝后的第一年使用期內的故障由生產廠商保修,第二到第五年應該是該設備的黃金使用期,而且一般故障率應較低,利用院內自身的維修力量,做好日常維護,修理工作,能夠節約大量的資金。由于醫療設備的特殊性,每當在臨床使用中出現故障時,往往要求維修人員隨叫隨到,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使用設備恢復正常運行。這樣就要求技術維修人員必須有高超的技術水平。這項工作不僅關系到診斷和醫療工作的連續性,同時還直接影響醫院的經濟收入與社會效益。實際工作中,儀器設備因故障停機造成的以上雙重損失往往大于排除故障和維護的直接費用。
總之,醫療儀器的管理和維護工作是醫療衛生事業的系統工程,越來越顯示它的重要性。只有對醫療儀器實行科學化管理,提高醫務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確實做好預防性維護工作,才能降低儀器故障的發生率,充分發揮醫療儀器應有的作用,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