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文精神在醫學教育中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構建合理的人文教育知識結構
課程結構上,醫學人文學科的界定應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所有高等教育層面都要開展的人文素質教育,這里包括思想政治理論。按照一定的規范要求,醫學生可以根據培養方向來選擇相應的課程,這可以為合理的知識結構的建立提供保證。二是應該與現代醫學相關、并能夠直接服務于醫療實踐之中,其中包括醫學社會學、醫學史、醫學心理學等學科,而其核心課程是醫學倫理學、醫學溝通學、醫學法學,下面對其分別加以簡單介紹。
1)醫學倫理學。醫學倫理方面的問題已經涉及現代醫學的諸多前沿學科,這些技術應用于臨床,如何能達成最符合人類利益的共識,為社會所包容和接受,是備受關注的內容。醫學倫理學可以引導醫學生借助哲學知識和哲學思維去思考和認知上述問題,并需要作出適當的價值判斷及價值選擇。醫學倫理學在培養醫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博大寬容的人文關懷以及未來的職業生涯方面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醫學溝通學。中國醫師協會的調查顯示,在現代醫學實踐中,80%的醫療糾紛是由非醫學技術因素引起,醫患溝通不良是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根據這一狀況,建議基礎醫學開設醫學溝通學課程,有助于培養學生溝通技能,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技巧,為將來步入臨床獲得完整的病史資料、做出正確的診療措施、獲得患者的信任、規避醫療糾紛奠定基礎。
3)醫學法學。醫學法學在專業課程的滲透使學生在校期間對醫療活動的權限上要具有明確的理解,以便在出現各種各樣的醫療糾紛時能夠從容而科學地應對,借以維護自身權益,也是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
2豐富人文教育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切身感受
采取“課堂實踐、社會實踐、臨床實踐”等多種實踐的教學方式,讓廣大醫學生在了解社會、臨床和生命的基礎之上,去感悟社會對醫生的重視度、感悟臨床對患者的重要性、感悟患者生命之寶貴,去領會醫學人文的核心精神之所在。課堂實踐方面,可以介紹名家著作,由學生主講,學生在查找相關資料的過程中豐富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體會到只有精誠雙修、德才雙馨才能夠成為濟世大醫的“大醫精誠”的醫學人文精神之內涵。由于教學內容達到了有的放矢,既有學生的參與,又有教師的指導,既培養了醫學生的人文溝通方面的能力,又提高了其他醫學生的聽課積極性,以達到增強教學的實效性的目的。社會實踐方面,可適當組織醫學生旁聽有關醫療糾紛方面的案件,達到事后討論和分析、深化認識的目的,從多角度、全方位來分析案件,著重指出醫學生的人文情懷素質在具體醫療活動中的重要性,及時指出醫學生在人文情懷素質培養方面存在的時代性和緊迫性。
臨床實踐方面,醫學人文的載體是醫療實踐,醫學人文精神只有在具體的病人身上才能夠得到充分體現。培養醫學生熱愛生命、尊重人性、理解病人的最有效途徑就是醫療實踐,而醫療實踐也能夠提高醫學生對病人權益的認知。如當前有的醫院在病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新藥的治療。只有在臨床實踐中,醫學生才能夠深刻理解相關原則,明確身體缺陷、健康狀況、社會交往及性生活史等情況都應該是患者的個人隱私,應該得到一定的保護。帶教醫師的言傳身教也是進行人文素養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這就要求帶教醫師本身的人文素質要首先過硬。有人說過,醫患關系是一個綜合而復雜的社會問題,不要等待制度上的完善,而首先應該提高醫生的人文素養。希望提高人文素養從醫學生抓起,有醫學人文護航,建立真正體現出節制、謹慎、可持續、公平、公正的未來醫學。
3結束語
應該堅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使現代醫學教育回歸到患者至上的軌道上來,把培養醫德高尚、醫術精湛醫學人才,促進人類健康長壽作為現代醫學教育的根本宗旨。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醫學教育中努力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當今社會的正能量。在全球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應該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在醫學教育中的實踐,使醫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需要,使現代醫學教育培養出來的醫學生,既具有精湛的醫術和為醫學事業獻身的精神,又具有關愛和尊重生命的醫學人文精神。
作者:王艷春任曠單位:吉林醫藥學院基礎醫學院藥理教研室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