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院醫學知識管理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醫院醫學知識管理是對醫學知識的產生、收集、組織、傳播、交流和應用等相關過程的系統管理,包括對主觀醫學知識和客觀醫學知識的管理,其核心是要創造一種主觀醫學知識與客觀醫學知識相互轉化的機制和平臺,實現醫學知識有序化,實現醫學知識的交流與共享,提高醫務人員和醫院整體的主觀醫學知識水平和技能素質,實現醫學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提高醫院的醫學知識應用水平,提高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提高醫院的生產率和反應能力,最終使醫院在日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在這里,醫學知識管理不是獨立運行于醫院業務之外,而是滲透到醫院的每一個臨床科室和醫療業務過程中。醫院的醫療等工作不是簡單的醫學知識輸出,而是不斷的醫學知識輸入和醫學知識輸出的過程,實際上要求醫務人員不斷學習,要求醫院成為學習型的醫院。
二、醫學知識的存在形態
根據載體不同醫學知識可分為兩種狀態[1]:一是存在于醫務人員大腦中的主觀醫學知識,也稱隱性醫學知識,是醫學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應用的關鍵,包括診療疾病的能力、經驗和技能等;二是脫離于醫務人員的大腦而記錄于各種文獻、網絡載體和內含于產品、服務之中的客觀醫學知識,也稱顯性醫學知識(如無特別說明,以下所述的客觀醫學知識為記錄型的)。主觀醫學知識與客觀醫學知識的聯系十分緊密。首先,二者互相依存,即客觀醫學知識只有依靠主觀醫學知識的存在而生成,主觀醫學知識依賴客觀醫學知識的獲取而成長;其次,二者互相轉化,即主觀醫學知識外現成為客觀醫學知識,客觀醫學知識被醫務人員閱讀、學習又轉化為主觀醫學知識。
三、醫院實施醫學知識管理的意義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臨近,知識已成為生產力的重要因素,成為企業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為充分發揮知識的作用,從而提出了知識管理理論。醫院是醫學知識密集的單位,其知識密度在各行業中屈指可數,其醫療工作和業務收入靠的是醫學知識。隨著我國加入WTO所帶來的醫療市場開放和醫療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新的醫療保障制度的建立,我國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醫院要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提高自身的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醫院真正的競爭力在于醫療技術服務水平,實際是醫學知識的應用水平,是醫療服務的醫學知識含量,實質也是醫學知識管理水平。醫學知識管理已成為醫院提高競爭力、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有力措施。
四、醫院醫學知識管理的實施方案
醫院及其每一位員工都要認識到醫學知識和醫學知識管理在醫院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從思想上、觀念上和行動上支持醫學知識管理,建立和營造能夠促進醫務人員不斷學習醫學知識的環境、氛圍和醫院文化,有意識地激勵學習,克服交流、共享醫學知識的障礙。醫學知識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醫院內部和外部的醫學知識管理[3]。
(一)加強醫院內部醫學知識的管理:
1.加強醫院內部主觀醫學知識的管理:要加強本院發現和發明人才的培養、管理;加強本院將外部或實際中某些醫學信息轉化為獨特技能和技術的人才管理;加強無形資產管理,這種管理包含資深和知名醫學專家的管理[4]。
2.加強醫院內部醫務人員間交流和共享主觀醫學知識的管理:主觀醫學知識中有些竅門和技能是難以用文字及符號表達出來的,在文獻和網絡中難以找尋,而且主觀醫學知識通過語言、示范等直接交流和學習起來較容易,所以主觀醫學知識的交流和共享顯得非常重要。主觀醫學知識的特點是自我的、私人的,醫務人員會有所保留而不愿傳授,醫務人員也會存在“文人相輕”的思想而對他人主觀醫學知識不予重視。醫院應創造條件促進和提倡醫務人員間主觀醫學知識的交流、共享和傳授,提高交流和共享的效果。加強醫療查房、病例討論、跟隨診療和同臺手術等交流和傳遞主觀醫學知識的管理。鼓勵名醫實行導師帶徒制度,給名醫一個名份,使他們無后顧之憂。有條件的醫院應重視內部研究生的培養。現代信息環境下醫務人員也可通過網絡進行討論和交流。增加臨床科室之間的信任,促進他們交流和共享主觀醫學知識。
3.加強醫務人員把主觀醫學知識轉化為客觀醫學知識的管理:鼓勵他們撰寫論文、出版專著和填寫病歷等。目的主要有:一是有利于醫學知識的保存并不受時空限制進行交流傳播;二是促進了醫務人員的學習和研究,撰寫論文等需要不斷學習和研究,需要追蹤國內外醫學知識信息;三是提高了醫務人員的主觀醫學知識水平,使它們更加有序化、系統化。
4.加強醫院內部產生的客觀醫學知識的管理:醫療工作中產生的病案、技術資料和申請的專利等,要加強對它們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
5.加強產生新醫學知識的管理:單純的技術引進總是跟在別人后面跑,只有不斷創造出新的醫學知識,實現原始性創新,才能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這就要求醫務人員要從事醫學科研工作和對臨床醫療工作不斷進行總結,努力創造出新的醫學知識,同時要加強本院產生的新醫學知識產權和專利的管理。
(二)加強醫院外部醫學知識的管理:
1.加強利用和共享醫院外部主觀醫學知識的管理:加強出外進修學習、請專家來院授課或指導診療手術、參加學術會議、聯合開展新技術等的管理,保證醫務人員將新的醫學知識帶回醫院。調查表明:在我院已經開展的醫學技術創新中,有23%來源于外出學習[3]。醫院要重視外出進修學習人員的管理,確保他們把學到的新醫學知識帶回來。請專家來院授課或指導診療、手術則是“請進來”向廣大醫務人員傳授主觀醫學知識。聯合開展新技術是直接利用外部高水平的主觀醫學知識來迅速提高本院相關醫學專業的技術水平。加強管理是引進高水平的醫學知識的保證。
2.加強客觀醫學知識的管理:醫院要為醫務人員的學習提供客觀醫學知識信息,如提供有重要技術價值的醫學知識信息,提供充足的中外文醫學文獻資料,建立專題醫學知識庫,并且提供網上學習和遠程學習等。
3.發揮醫院圖書館的作用:現代醫院圖書館的工作已不應僅僅停留在醫學書刊的借借還還,而要躍升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醫務人員提供多媒體、網上醫學信息檢索和醫學知識服務。醫院要加大信息技術在醫院圖書館的應用。
(三)建立醫學知識管理系統:醫學知識管理系統是以醫務人員和醫學知識信息為基礎,以整合醫院醫學知識學習過程、提高醫院競爭力為目的,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的網絡系統。醫學知識管理系統保證醫學知識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4]。
五、醫院醫學知識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一)醫務人員是醫院醫學知識管理的核心:醫院醫學知識管理以醫學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為直接目標,以提高醫學知識應用水平為目的,這決定了醫學知識管理的研究必須以醫務人員的主觀醫學知識為主要內容,這就要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二)現代信息技術是醫學知識管理的工具:在醫學知識管理中必須注重醫學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其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現代信息技術[5]。現代信息技術加快了醫學信息傳遞的速度,增加了醫學信息傳播的廣度,打破了醫學信息傳遞的時空限制,使交流的形式更為生動、直接,實現即時反饋,這對醫學知識管理中的醫學信息管理和醫學信息保障起著積極的作用。
(三)醫學知識創新和醫學技術創新是醫學知識管理的目標:醫學知識管理是醫學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基礎[6-9]。在加強醫學知識管理中,強調醫學知識要進入臨床實踐轉化為診療技術,轉變為生產力,醫學技術創新的核心和焦點是這一轉化過程。為達到醫學知識管理的目標,還需要在管理制度、人事制度、人才培養制度、獎勵政策、薪資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