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醫患關系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精神科醫患糾紛根源
精神科醫患糾紛既有醫方原因,也有醫方以外的原因。醫方原因包括醫院管理不規范、醫療設施落后、醫療護理不到位、醫務人員責任與素質不高等[3]。由于精神衛生立法滯后,精神科醫院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很難落實到位,使本該規范、標準的流程、機制未得到體現。精神科醫院屬于社會公益單位,因財政投入不足,設施落后,管理難度增加,醫務人員工作壓力大。針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不到位,一些保護性的約束措施未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引起家屬誤解和抵制。精神科藥物毒副作用大,用藥不當易致意外發生。加上精神科醫務人員經濟待遇較綜合性醫院差,部分醫務人員心理不平衡,人才流失現象嚴重。有些醫務人員素質低、責任心差,服務患者簡單粗暴,錯漏較多。這些問題很容易導致醫患糾紛。院方以外的整個社會都沒有對精神衛生引起足夠重視,精神病患者往往受到歧視和孤立而成為弱勢群體。精神衛生法制基礎差,精神疾病司法鑒定在民事領域不受重視,過去幾年大量“上訪戶”被送進精神科醫院,他們正常的權利未得到應有尊重和保障。精神疾病知識的不普及,媒體帶有偏見的報道,更對醫患糾紛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以黨的群眾路線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1.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加強醫德醫風教育作為切入點醫療行業是社會窗口行業,醫務人員的服務質量是影響醫患關系的根本。黨的群眾路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主要是院內醫務人員,醫務人員的服務對象是就醫患者,實際上廣大就醫患者也成為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對象[4]。醫務人員服務質量差造成醫患關系緊張,易產生矛盾和糾紛。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必須轉變醫務人員的工作作風和服務態度,堅持“為病人服務”的原則,始終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這與黨的群眾路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全是一致的。醫院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堅持群眾路線就要注重實際,貼近群眾,清楚醫務人員所思所想,知道病患者的實際需求。在這個基礎上找準切入點,以行之有效的方式開展醫德醫風宣傳教育活動。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領導干部以身作則,言行一致,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各項活動,在醫德醫風建設中發揮表率、示范作用,例如黨委成員分散到各個支部中,深入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其次,開展醫德醫風教育活動,推選醫德醫風監督員,通過舉辦主題座談會、演講比賽、征文活動推動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最后,通過制度建設保障醫德醫風建設成為長效機制,應健全醫療質量管理制度、護理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等制度規章,完善各類操作流程、意外事件防范流程等流程規范,建立應急事件預案管理機制等。
2.堅持精神科醫院公益公辦的理念,以提高精神病醫療質量為著力點精神病患者同普通疾病患者一樣,應得到社會的尊重和積極有效的治療,而不應把精神病院當成關閉精神病患者的“監倉”。精神病專科醫院是公益醫院,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應把提高精神病醫療質量作為醫院建設的重點。提高醫療質量必須增加投入,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協助醫院做好宣傳工作,爭取財政和社會方面加大對精神衛生事業支持的力度,改善基礎設施,增加精神病治療的科研投入,加強精神病醫護和管理人員的培養。為了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轉變社會上對精神病院的種種偏見和錯誤認識,應加大正面宣傳力度,并接受社會的公開監督。鑒于精神疾病的特點,建立良好的醫患溝通機制具有特殊的意義。尊重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權并保護患者的個人隱私也是改善醫患關系的重要途徑。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引導醫務人員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設身處地為患者及家屬著想,真誠關心病人和愛護病人,消除患者緊張、焦慮和恐懼心理,同時也降低患者家屬的敵意和不信任感。鼓勵醫務人員加強學習和參加醫療技術培訓,在提高自身素養的同時也能改進醫療護理質量,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奠定基礎。
3.堅持塑造和諧的精神科醫院文化,以解決群眾實際困難作為立足點醫院文化是醫院全體人員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塑造和諧的醫院文化不僅可以增強醫院的凝聚力,也有助于創造和諧的醫患關系。針對精神科醫務人員職業壓力大和職業倦怠等問題,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努力幫助解決他們關心的熱點、疑難問題和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讓醫院成為一個可以信賴和依靠的大家庭,有利于醫務人員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專業特長的發揮。
三、小結
黨的十八大兩個百年目標的確立,和諧社會的理念更加清晰和具體。醫患糾紛影響社會和諧和人民群眾對衛生醫療事業的信心,需要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重視和關心。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在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中可以發揮積極建設作用,堅持以黨的群眾路線作為思想政治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就一定能夠開創醫院工作的新局面,促進醫院健康和諧發展。
作者:梁鈺君單位:佛山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