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循證醫學與PBL相結合教學:血液科實習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傳統的臨床實習帶教模式下,多數實習學生存在被動學習、被動接受、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EBM)主要強調最佳臨床證據、醫生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患者需求三者的完美結合[1]。循證醫學不僅是一種新的醫學模式,更是一種新的臨床思維方法。為了把這種先進的醫學模式引進臨床教學中,我們對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實習的五年制臨床本科生嘗試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基礎上加入循證醫學的理論和方法,探索血液科臨床教學新方法。
一、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遼寧醫學院2009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74名實習學生為研究對象,按班級分為實驗組(38例)和對照組(36例),2組學生在臨床實習中再按每4~5人分組,2組的性別、年齡均無統計學差異。
2.研究方法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方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帶教老師在帶領學生查看病人前首先進行理論課知識要點回顧,然后教師以查房的形式帶學生到病床邊進行病史詢問、專科檢查,回到教室后進行輔助檢查分析、病例討論,最后教師總結。實驗組學生采用循證醫學與PBL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1)實習學生進入血液科后首先進行循證醫學模式的培訓,內容包括循證醫學的概念和重要意義,如何利用醫院圖書館資源進行醫學文獻檢索,掌握最新醫學研究進展,尋找最佳臨床證據做出臨床決策。(2)實驗組帶教老師將提前準備典型病例及依據PBL教學模式設計相應的問題,在學生正式下臨床前發放給學生,學生復習相關理論知識,查閱文獻資料和最新進展。每組學生均進行病史詢問,專科查體,輔助檢查閱讀,做出診斷并給出診斷依據、鑒別診斷、治療原則和策略。每組由一位學生發言匯報,帶教老師聽完匯報對每一組進行點評,對本病例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3)實習結束后立即對2組學生的血液科基本理論知識、臨床實踐技能和病歷書寫等進行考試,然后發放調查問卷。
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比較各組間的差異,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考試成績2組學生在血液科基本理論知識、臨床實踐技能等考試成績上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病歷書寫成績實驗組和對照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2.調查問卷結果實驗組中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在臨床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2。
三、討論
PBL教學模式是相對于傳統的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模式而言的,PBL與LBL在教學設計理念、實施方式以及教學績效評估等方面均有著本質區別[2]。1969年,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瑪斯特大學醫學院創立了PBL教學模式,這是一種學生自學與導師指導相結合的小組教學法,教師在學生每次臨床實習課前提前給出問題,鼓勵學生查找資料、自主探究,并通過相互討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臨床醫學中,PBL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標。特點是以問題為基礎、病例為先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向導,重能力培養代替知識傳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PBL教學模式的關鍵是發揮“問題”對學習的指導作用,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和開發創造性思維的能力。至90年代后,PBL教學模式被歐美等國家的醫學院廣泛采用,我國目前也有部分院校開始在某些醫學課程的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模式。
循證醫學即遵循證據的醫學,提供證據和應用證據是其主要研究內容。循證醫學作為一種先進的醫學模式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為了使這種先進的醫學模式在我國廣泛開展,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將循證醫學思維盡快地引入臨床教學中。但是在實際的臨床醫學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向學生講明以下觀點:EBM提供的證據隨著科研水平、臨床試驗、藥物研發、檢查手段等的提高而不斷地更新、發展。今天的最佳科學證據也許明天會被證明是不準確的,甚至是錯誤的。只有不斷地保持知識更新,并結合臨床實踐,才是真正的循證醫學。
總之,EBM模式就是一種終身學習的臨床醫學教育模式,這就要求醫學生在畢業以后仍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以獲取最新醫學知識,解決臨床中的問題。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循證醫學和P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實驗組學生血液科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考試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學生(P<0.05),尤其是實驗組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在臨床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循證醫學和P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較傳統教學模式有以下優勢:
1.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傳統的經驗醫學強調醫師的個體經驗,而循證醫學則要求醫師將個體經驗與最佳科學依據結合起來做出決策。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目標是知識經驗型人才,而循證醫學和P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強調創新開拓型人才的培養。
2.重點強調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填鴨式”教學,而循證醫學和P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強調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發揮“問題”對學習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主動查找臨床資料和證據,積極動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究知識。
3.從終結性教育轉變為終身教育現代醫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循證醫學教學模式要求我們從終結性教育轉變為終身教育,讓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由此可見,循證醫學與P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更加符合目前醫學教育的需要,有助于學生臨床思維和臨床能力的培養及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臨床帶教模式,值得推廣。
作者:毛淑丹 楊文奇 金潔萍 單位:遼寧醫學院 附屬第一醫院內科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