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神經內科護理中細節管理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神經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實施細節護理管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缺陷事件發生率和對護理的滿意率。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護理缺陷事件發生率更低,對護理的滿意度更高,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效果優于常規護理。
【關鍵詞】
神經內科;細節護理;護理管理;效果
細節管理是指著眼于科室工作各環節中出現的細節問題,實施針對性護理方案,以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作為一種強化護理管理模式,細節護理以基礎護理管理為前提,重視排查護理風險因素,基于細節管理來改善護理工作質量[1-3]。神經內科患者病情較重、年齡普遍偏大,且病程較長,因此其對于護理工作要求較為嚴格[4,5]。本文觀察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沈陽維康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納入本次研究,男性其44例,女性56例;年齡60~85歲,平均(70.5±5.4)歲;其中54例為腦梗死,22例為腦出血,10例為眩暈綜合征,8例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4例為暈厥,2例頭痛。入組患者均無嚴重聽覺以及視覺功能障礙、肝腎功能損害。按照RevMan5.0軟件生成的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基線資料相近而無較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實施細節護理管理,內容如下:①技術細節:應做好胃管留置以及輸液等護理技術細節管理,腦血管疾病患者若伴有嗆咳癥狀或無法主動進食則需要采取胃管留置。鼻飼飲食應與患者具體情況相結合,制定合理的食譜,保證比例適當、營養齊全,并且還應做好常規護理,防止嗆咳或者誤吸現象[2]。由于神經內科患者血管情況相對較差,長期住院輸液使用甘露醇或其他高滲溶液往往會傷害其血管和組織,所以應保持較高的靜脈穿刺成功率,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創傷;②服務細節:護理工作人員應保持和藹態度,合理使用禮貌用語,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為患者提供良好、舒適、安靜的住院環境,增進護患關系和諧;③藥物細節管理:神經內科患者具有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用藥方案相對復雜,藥物種類繁多,而患者因年齡偏高而記憶力較差,醫護人員應強化藥物管理,做到“發藥到手,看藥到口”[6],保障患者用藥到位。此外,在輸液前應對患者個人信息反復進行查對,防止輸液差錯事件;④心理細節管理:護理工作人員應正確評估患者心理狀態,了解其內心隱憂,并對存在憂慮和焦灼情緒的患者采取針對性心理疏導,引導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病情,樹立治療信心。應注意及時糾正患者極端思想,并重視與患者家屬交流溝通,為患者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⑤其他細節管理:由于神經內科患者住院時間相對較長,長期臥床則會導致壓瘡等并發癥,所以醫護人員應做好皮膚管理,定時幫助患者擦身,或者翻身拍背,防止壓瘡形成。應注意保持地面整潔干燥,以防摔倒。患者開展床下功能鍛練時應由專人陪同,做到循序漸進,穩步恢復,不可急于求成[7,8]。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9-11]觀察兩組患者護理缺陷事件發生情況,統計兩組患者護理管理效果及對護理的滿意率。護理管理效果主要包括健康宣教、護理態度、護理技術等內容,由患者對護理人員打分,滿分100分,分數越高,效果越好。護理滿意度調查采用護理部制定的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100分,81~100分提示為滿意,60~80分提示為一般,≤59分提示為不滿意。患者出院時均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填寫問卷,并邀請患者家屬為本次護理工作打分。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珋±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并應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缺陷事件發生率對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護理缺陷事件發生率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管理效果對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管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對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在現代護理管理體系中,細節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12,13]。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傳統以疾病為中心的臨床護理服務模式逐步過渡到以患者為中心,充分體現了人本護理理念。就細節護理而言,其主要是為了預防護理不良事件,改善護理服務質量,從而有利于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醫療糾紛事件[14,15]。細節護理有利于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從而能夠高效有序地落實護理工作計劃。由于神經內科患者病情多處于危重,風險事件發生率較高,安全隱患較多,因此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16,17]。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護理缺陷事件發生率和對護理的滿意均優于常規護理。表明細節護理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效果優于常規護理管理。
參考文獻
[1]許文華.護理風險管理在神經內科病房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4):83-84.
[2]孫紅,吳翠平,袁婉歡,等.護理標識分類分色管理在神經內科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0):62-63.
[3]高言梅.護理風險管理在神經內科病房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分析[J].醫藥與保健,2015,42(1):152-153.
[4]徐建紅.神經內科多管道患者的護理管理[J].護理與康復,2011,10(11):995-996.
[5]毛丹丹,鐘代曲,錢敏,等.神經內科老年住院患者意外跌倒的原因及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0):1171-1172.
[6]沈英,王吉平,沈偉紅,等.神經內科病房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管理的研究[J].上海護理,2011,11(3):5-7.
[7]李艷芳,王莉,衛慧敏,等.“鯰魚效應”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質量管理中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19):1793-1794.
[8]劉偉香,黃心茹,樂碧芳等.分層級管理在神經內科的應用和效果[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1):93-95.
[9]李燕,陳晨,郭亮梅,等.責任制護理小組管理模式在神經內科的實施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19):1503-1504.
[10]張曉梅,黃榕,譚廟琴,等.神經內科ICU實施量化考評管理的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5,38(12):1457-1459,1460.
[11]劉艷,鮮于云艷,吳建紅,等.管道檔案在神經內科監護病房管道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32):3924-3926.
[12]饒柳妹,魏玉英,沈紅云,等.晨間護理質量評分表管理模式在神經內科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7):2076-2078.
[13]郭桂蓮,符智蓉,童秀蘭,等.APN排班與層級管理在二級醫院神經內科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1):92-93.
[14]劉昭君,岳仕鴻,錢涵,等.精細化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9):54-56,76.
[15]劉春英,劉淼,呂媛,等.ADL評估量表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11):59-60.
[16]張萍.護理風險管理在神經內科的應用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22):3691-3692.
[17]彭梅.護理風險管理在神經內科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3,32(30):29,31.
作者:閻琦 單位:沈陽維康醫院神經內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