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基層衛生院觀察臨床醫學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效果。方法:從本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患者中,隨機抽取95例,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結果:觀察組患者血液細胞檢驗質量達標率為97.17%,血液細胞檢驗可靠率為100.00%,與常規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基層衛生院觀察臨床醫學中血液細胞檢驗期間,通過血液細胞采集過程、檢驗分析過程以及檢驗環節制度管理等方面的質量控制,可提高臨床血液細胞檢驗的達標率,保障細胞檢驗的準確率,實現醫學細胞臨床檢驗中質量因素的有效控制。
【關鍵詞】基層衛生院;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
血液細胞檢驗是一項常見的血液分析檢驗方法,它包括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計數以及分類,血小板計數等方面,在當代醫學疾病治療中發揮著突出性作用。研究發現,嚴格控制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可提升疾病診斷準確率,降低誤診、漏診現象。由此,本文作者從本衛生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患者中,隨機抽取95例,探究基層衛生院觀察臨床醫學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本衛生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患者中,隨機抽取95例,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分別為47例和48例。觀察組患者資料:男女比例為25∶23;年齡為18~60歲,平均年齡為(49.97±4.07)歲;疾病類型:腫瘤類11例,心血管類17例,婦科15例,神經科5例。對照組患者資料:男女比例為24∶23例;年齡為18~60歲,平均年齡為(49.81±3.97)歲;疾病類型:腫瘤類11例,心血管類16例,婦科14例,神經科6例。兩組患者年齡、疾病類型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且P>0.05??杀容^。
1.2方法
常規組按一般血液檢驗過程進行操作。觀察組開展標準化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管理,具體操作過程如下:1)采血人員要按照標準的采血流程、采血要求進行消毒、采血。若采血期間患者靜脈采血困難,應采用末梢毛細血管采血,但應盡量注意采血過程中保持動作輕柔,避免采血后血液樣本中出現微血塊。2)采血人員進行血液樣本采血處理時,應按照血液檢驗標準,按劑量在血細胞中放入抗凝劑,避免抗凝劑放入量過多,影響血液檢驗質量;同時,按血液檢驗稀釋濃度標準進行樣本調節,本院進行血液檢驗時,按照血紅蛋白和白細胞1∶250的比例稀釋,且血小板和紅細胞的稀釋比例為1∶20000為最佳。3)加強本院采血過程中對檢驗、操作人員的規范性管理,以本院血液檢驗管理制度對檢驗人員血液檢驗過程中的具體步驟、方法等進行規范性引導。4)將血液樣本放置在22℃~25℃的無菌環境下,確保樣本在24h內檢驗,并嚴格進行血壓檢驗儀器、設備的清理,保證血液檢驗環境全面清潔。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血液細胞檢驗達標率、血液細胞檢驗可靠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以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當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血液細胞檢驗質量達標率為97.17%,血液細胞檢驗可靠率為100.00%,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明顯,且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血液細胞檢驗,是現代醫學疾病治療診斷的主要數據參考來源,它與疾病診出率、疾病類型分析等方面均有密切聯系[1]。基層衛生院醫療檢驗設備水平與大型綜合醫院之間仍然存在著一些差異,為保障臨床醫學診斷數據的準確性,基層衛生院必須要規范開展血液細胞檢驗的步驟。本院開展臨床醫學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效果分析時,質量控制過程可歸納為:1)血樣采取過程質量控制。觀察組采血人員在采血期間,嚴格按照醫院規范采血流程進行操作,不僅要保障采血血樣為靜脈血液,也盡量在采血過程中,避免對血液質量造成影響的動作,包括采血時避免對患者血管進行高強度按壓、采血血管體溫在正常的狀態下采血等。其次,采血后應立即用專業容器密封保存血液樣本,準確貼好采血者的信息標簽,立即送往血液檢驗部門進行檢驗[2]。2)血液檢驗環節質量控制。血液檢驗人員運用常規抗凝劑EDTA對樣本進行抗凝處理,且檢驗人員應注意血液檢驗環節中抗凝劑添加比例,避免由于抗凝劑過多造成血液細胞檢驗設備堵塞等問題。一般來說,血液檢驗環節的抗凝劑在1.5mg/mL左右為最佳[3]。同時,血液檢驗時,按照血紅蛋白和白細胞11∶250的比例稀釋,且血小板和紅細胞的稀釋比例控制為1∶20000[4]。血液檢驗細胞標本稀釋后,應控制在24h內進行樣本檢驗。3)血液檢驗外部質量控制條件調控。本院也加強了對觀察組血液細胞檢驗人員工作質量控制管理方面的工作[5]。首先,針對血液細胞檢驗環節人員的工作態度、理念、以及專業素養等方面進行觀念引導,提升操作人員個人工作的責任心。其次,衛生院實行工作責任管理制度,嚴格規范院內血液細胞檢驗環節人員的工作流程,每間隔一段時間,就要進行1次血液細胞檢驗工作情況的歸納與總結,全面把握衛生院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要素。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液細胞檢驗質量達標率為97.17%,血液細胞檢驗可靠率為100.00%(P<0.05)。4)衛生院血液樣本間檢驗質量控制,也需科學地進行血液樣本信息的記錄,密切觀察血液細胞樣本檢驗期間,每一個階段血細胞的變化,與人體血液細胞檢驗的相關標準對比分析,初步對本次檢驗結果的準確程度進行評估。綜上所述,基層衛生院觀察臨床醫學中血液細胞檢驗期間,通過血液細胞采集過程、檢驗分析過程、以及檢驗環節制度管理等方面的質量控制,可提高臨床血液細胞檢驗的達標率,保障細胞檢驗的準確率,實現醫學細胞臨床檢驗中質量因素的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路奎玉,歐陽明珠,王莉莉.觀察臨床醫學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3):129.
[2]邱少紅,袁耀明.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的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0):163.
[3]雷善光.臨床醫學檢驗中影響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1):145-146.
[4]陳麗芬.血液檢驗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19):92-94.
[5]姜懷芳.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的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6):12-13.
作者:裴書英 單位:山東省膠州市膠萊鎮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