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急診護理對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研究急診科院前急診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9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130例和對照組129例。對照組給予心肌梗死常規護理,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院前急診護理。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死亡率、護理滿意度、住院時間、糾紛發生情況,并綜合評價兩組護理質量。結果經相應處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的死亡率顯著降低,護理滿意度提高,住院時間縮短,糾紛發生率也明顯降低,相應護理質量綜合評價分數明顯得到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院前急診護理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護理滿意度,明顯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綜合評價質量,有效降低了糾紛發生率,顯著改善了患者預后,值得大力推廣使用。
【關鍵詞】
心肌梗死;院前急診護理;預后心肌梗死
[1]為發病率較高的危急病癥,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發展,此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與糖尿病、高血壓、腦梗死共同并列成為嚴重危害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主要由于冠狀動脈發生病變致使供血急劇中斷或減少等引發嚴重心肌缺血[2]癥狀,患者在夜間翻身、飽餐或情緒激動情況下均誘發粥樣斑塊破裂現象,隨之繼發冠狀冠狀動脈血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此疾病發病突然,預后較差,因此做好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診護理與治療對預后影響較大。選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9例,對其部分實施院前急診護理。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9例作為研究對象。男189例,女70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49.26±2.11)歲;發病時間6~63min,平均發病時間(23.41±2.35)min。所有患者均符合此類疾病的診斷標準,臨床均有胸悶呼吸困難、心絞痛、大汗淋漓等癥狀,且經心電圖等檢查結果屬實。其中前壁心肌梗死61例,下壁性心肌梗死71例,前下壁心肌梗死59例,其他部位68例;起病有明確誘因者,如情緒激動、飽餐等211例,另48例誘因不明。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130例和對照組129例,對比兩組患者起病時間、年齡、性別及有無合并癥等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心肌梗死常規護理,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院前急診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積極配合搶救
首先準備充分急救物資,根據規定準備好儀器、藥品種類及數量,確保接到急救電話5min之內出診;護理人員積極配合搶救,迅速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初步評估患者病情;對有意識患者詢問其本人病情,對無意識患者向家屬或監護人詢問了解病癥,做好現場心電監護及心電圖檢查工作,及時給予吸氧處理。若心律不齊,應及時匯報給醫師,應用利尿劑、強心劑糾正心律失常;若血壓急劇下降,立即建立完備的多條靜脈通道,準備補液;若發現皮膚黏膜具有紫紺的患者,立即吸氧,在醫師指導下調節氧流量。在此階段,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做好判斷,有條不紊確保各項措施進行,盡可能節約時間,保證各項操作不被延誤。
1.2.2快速安全轉運
盡量避免路程過長的轉運及搬動,途中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嚴密觀察。在搬運前,護理人員要做好妥善的固定處理工作,跟隨救護車快速轉運至醫院就診;途中做好各項指征的記錄,盡量節約搶救時間。
1.2.3心理安撫
急救人員到達現場期間,由于患者起病較急,且病情進展較迅速,患者及家屬心理波動較大,因此護理人員做好心理安撫工作具重要意義。耐心緩解患者及家屬心理壓力,舒緩不良情緒,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提升患者及家屬的配合度以有效展開后續急救治療工作,入院后做好無縫交接工作。
1.3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死亡率、護理滿意度、住院時間、糾紛發生情況,并綜合評價兩組護理質量。
1.4綜合評價護理質量標準
評價主要內容包括:急救護理質量、基礎護理質量、急救物品的準備情況、急診室人員工作質量、急診規章的執行操作情況,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則評價質量越好。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的死亡率顯著降低,護理滿意DOI:10.16281/j.cnki.jocml.2016.03.128度提高,住院時間縮短,糾紛發生率也明顯降低,相應護理質量綜合評價分數也得到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較急、進展迅速、威脅較大,因此給予患者院前急診護理具有重要價值,可作為控制病情惡性發展的有力舉措。通過本研究得知,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搶救工作要爭分奪秒,院前急診護理內容主要包括完善的出診準備工作、現場的有效急救護理、安全轉運及入院的心理護理等。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得知,院前急診護理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護理滿意度,明顯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綜合評價質量,有效降低了糾紛發生率,顯著改善了患者預后,值得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劉魏霞,凌淑芬.院前急診護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響研究[J].中國急救醫學,2014,48(88):2566-2567.
[2]劉峰霞,馬劍萍,李雨天,等.院前急診護理干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實用全科醫學,2013,28(64):222-223.
[3]王君平,袁子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措施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學,2014,27(57):1118-1119.
[4]劉麗娟,王夢萍,李育平,等.院前急診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分析[J].實用醫藥雜志學,2014,44(98):577-578.
[5]王軍霞.急診科院前急診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預后影響[J].實用臨床雜志學,2013,38(33):15-16.
作者:朱小娜 單位:雞澤縣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