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急診管護專業有效模式的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實施組長負責制組長獲得資格后,由組長挑選適宜技術的組員4~5名,行政上實行護士長負責制,業務上實行組長負責制。由護士長對各組組長進行全面考核后,組長制訂培訓計劃,負責對組員的培訓及考核。
開展組內考核與組間競賽活動制訂各亞專業組培訓計劃和建立考核體系,制訂亞專業涵蓋到的各種培訓項目評分標準,包括理論成績、操作技能,工作職責完成度和患者滿意度。開展組內考核、科內考核。各小組成員考核合格后,進行組間輪訓,并分批次培訓考核全科人員,以點帶面促使全科護士共同進步。
調查方法
1綜合能力以急危重癥患者護理為考核目標,包括理論考核、技能考核及德、智、勤綜合素質評價三大部分,具體考核內容理論方面包括:常用搶救藥物的名稱、劑量、用法及不良反應的觀察;常見急危重癥患者的護理常規;各種管路的護理及各項輔助檢查的目的和臨床意義。技能考核內容有各項基礎護理操作和氣管插管術及氣管切開的術中配合、洗胃術、呼吸機的使用及參數調節、CPR、簡易呼吸器的使用、電除顫、血液灌流術、氣囊滯留物清除術、中心靜脈壓的測量、呼吸末CO2監測等專科技能。德、智、勤綜合素質主要從職業道德、勞動紀律、團隊合作意識、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及應急應變能力、溝通決策能力、學習能力、工作和學習積極性等方面進行考核。
理論考核,采取筆試的形式由護士長統一出題。操作技術考核在組內培訓及組間輪訓結束后,采取實際操作的方式,隨機抽取4項我科常見的護理技術操作進行考試,作為技術考核成績。德、智、勤綜合素質評價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通過獨立答題、現場交卷、現場核查問卷的方式對建立急診護理亞專業組模式前后護士的綜合素質進行調查,總分為100分,分為四個等級,90~100分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60~79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
2患者滿意度及搶救成功率由護理部設計《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護士操作技能、服務態度、健康教育情況、管理能力、護患溝通等,評價等級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亞專業組模式前后均隨機調查患者或家屬100例,共發出調查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200份,有效率為100%。搶救成功率主要以我科搶救呼吸心跳驟停患者為對象。通過信息科病案首頁采集培訓前后搶救患者資料各100例,選擇標準為50~60歲突發呼吸心跳停止的男性患者,既往無基礎病史,參加搶救的醫師均為副主任職稱及以上。以搶救成功(即呼吸心跳恢復)為統計指標。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亞專業分組前后護士臨床綜合能力比較建立護理亞專業分組后護士理論、操作成績及綜合素質高于分組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2亞專業分組前后患者滿意度比較經調查,患者滿意度由亞專業分組前的87%提高到分組后的9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21,P<0.05)。
3亞專業分組前后急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比較亞專業分組前患者搶救成功率為89%,分組后搶救成功率為9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2,P<0.05)。3討論
急診護理亞專業組發展現狀
急診醫學作為一個新興的臨床醫學專業,自1979年美國急診醫學正式成為第23個臨床醫學專業,至今已有30多年歷史。在它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建立了臨床亞專業,急診護理學已成為護理學科中的一個重要專業,成為與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并駕齊驅的二級學科。而與之對應護理亞專業組并未建立。
因急診醫學的發展及護理模式的轉變,人們對急診科護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期望。在歐美國家,急救護理人員必須通過急救專業技能考核才能上崗操作,我國相當多的綜合性醫院與國外急診護理發展有較大差距。為培養急診專科護士,促進急診護理專業水平與急診治療技術的發展,我國“急診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正式成立并開班授課,可見中國急診護理人員正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正逐步與國際專科護士的培訓、認證相銜接。這也是促進急診護理專業水平與急診治療技術的發展的可行途徑,但實施效果如何有待進一步研究。因此各地仍在進行急診護理模式的探索。
建立急診護理亞專業組模式的優點
1可促進急診醫學亞專業發展,加快急診護理學科品牌建設急診醫學是一門跨學科臨床醫學專業,貫穿于院前急救、院內急診和急危重癥監護過程。急診醫學的發展主要體現在急診醫學模式的變革和學科建設兩個方面。院前、院內急救和急危重癥監護一體化的模式是現代化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的新模式,急診亞專業建設是新形勢下學科建設的重點。臨床專科的顯著特點是疾病譜、診斷、治療和護理均有自身的區別于其他專科的特點。現代急診醫學已分化出小兒急診、院前急救、心肺復蘇、災難醫學、創傷醫學、危重病醫學、中毒醫學等亞專業。不同的亞專業面對的對象也有不同的特點,故診斷、治療和護理也應該有別于其他專科的特點。因此,為適應急診亞專業的發展,建立區別于其他專科的一體化模式的急診護理亞專業隊伍可促進急診亞專業的發展需要,加快急診護理學科品牌建設。
2提升急診護士的綜合能力,培養急診專科護士急診科是醫院的重要窗口,其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直接反映醫院整體水平,而如何營造一個優質舒適的就診環境,讓患者得到最優質、高效、便捷的急診專科服務也日趨成為不斷努力的新目標。因此只有通過提高急診護士的綜合能力,培養急診專科護士才能適應新形式下的醫療發展。而通過各亞專業護理小組的建立,實施組長負責制,充分發揮急診的團隊協作精神,培養集體榮譽感和激發學習熱情,進行組內培訓和各組間的交流學習及科內的業務學習,開展組內考核和組與組之間的競賽活動,要求急診護士不僅要自覺學習相關醫學專業知識,而且要學會應用各種緊急救援醫療技術與方法挽救患者的生命,成為合格的急診護理專科護士。從而以點代面達到全科的共同進步,提升急診護士綜合素質,成為急診專科護士。表1、2結果顯示,經過護理亞專業分組后,護士臨床綜合能力得分高于分組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在此形式下建立護理亞專業組模式,成為促進學科發展的重要舉措。
3有利于提高急診患者救治成功率和護理滿意度本組中經過護理亞專業分組后。患者滿意度和救治成功率均明顯提高(均P<0.05)。我院急診科急診亞專業分設血液凈化護理小組、CPR培訓小組、危重病護理小組。通過這些亞專業護理小組的建立培養了護士的臨床綜合能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都得到全面提高。使護士以最短時間、最快捷高效的方法搶救患者,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并針對急診患者特殊心理特點,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實施人文關懷,提高護理滿意度。
作者:夏俊琳王曉君蔣飛單位: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