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策性農業保險管理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政策性農業保險納入民生工程為契機,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保護農民災后及時得到經濟補償盡可能恢復生產能力為出發點,積極穩妥地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強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則
1、政府引導。運用財政補貼等手段,發揮政府組織推動作用,引導廣大農戶、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參加農業保險,不斷促進農業保險業務的健康開展。
2、市場運作。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發揮保險機構風險控制優勢,建立風險預警監控機制,由保險公司代辦,積極運用市場化手段,防范和化解農業風險。
3、自主自愿。農戶、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自愿參加農業保險,不得采取強制手段。
4、協調推進。縣財政、農業、宣傳、水務、氣象、民政等部門,應合力推進農業保險工作,對保險經辦機構的各項工作給予積極支持。將農業保險補貼政策與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有機結合,發揮各項支農政策的綜合效應。
二、投保對象、目標任務和承辦機構
(一)投保對象。本縣內從事種植水稻、小麥、油菜、棉花和養殖能繁母豬、奶牛的農戶、龍頭企業以及各類合作經濟組織。
(二)指導性任務。水稻、油菜、小麥、棉花、能繁母豬、奶牛。按2012年實際種植、養殖要求應保盡保。具體指導性任務由縣農委單獨發文。
(三)承辦機構。政策性種植業保險由國元農業保險公司市中心支公司承辦;政策性養殖業保險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縣支公司承辦。
三、主要內容
(一)保險品種
2012年我縣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品種有水稻、油菜、小麥、玉米、棉花、能繁母豬和奶牛,實行應保盡保。
(二)保險金額及費率
按照省、市政府文件要求,補貼險種按“低保障、廣覆蓋”的原則確定保障水平。確定種養殖業品種保險金額及費率分別為:1、種植業:水稻330元/畝,費率6%,保費19.8元/畝;小麥270元/畝,費率4.5%,保費12.15元/畝;油菜270元/畝,費率4.5%,保費12.15元/畝;棉花340元/畝,費率6%,保費20.4元/畝。2、養殖業:能繁母豬1000元/頭,費率6%,保費60元/頭;奶牛6000元/頭,費率6%,保費360元/頭。承保戶要求提高保險金額水平而增加的保費,由承保戶自行負擔。
(三)保費補貼
根據市財政局《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辦法》規定,種植業保險保費,中央和省財政各補貼35%,縣財政補貼10%,種植戶承擔20%。養殖業保險費,能繁母豬:中央財政補貼50%,省財政補貼25%,縣財政補貼5%,養殖戶承擔20%;奶牛:中央財政補貼30%,省財政補貼25%,縣財政補貼15%,養殖戶承擔30%。各鎮自行增加品種和險種,保費補貼由鎮財政承擔。各鎮可適當出臺保費補貼政策,相應減輕農戶承擔的保費,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的保險意識。縣財政補貼資金在年度預算中安排,并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
(四)保險責任
按照省政府政〔〕42號文件中規定的范圍執行。種植業保險責任為人力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包括暴雨、洪水(政府引蓄洪除外)、內澇、雪災、雹災、凍災、旱災、病旱草鼠害等對投保農作物造成的損失;養殖業保險責任為對投保飼養品種因重大病害、自然災害、意外事故以及強制捕殺所造成的死亡。
(五)保險模式
種植業保險采用“保險公司與地方政府聯辦”模式。經營風險由地方政府和保險公司負擔。養殖業保險采用“保險公司自營”模式,保險公司在政府補貼保費政策框架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六)投保方式
種植業由各鎮督促村委會牽頭組織,協助保險經辦機構上門逐戶收繳,分品種認真填報投保分戶清單和分戶投保卡,分戶清單應有投保農戶的簽字蓋章,分戶投保卡當場留給投保農戶,作為繳納保費的依據,以村為單位匯總后,將投保明細表報送鎮農險辦,鎮農險辦匯總后,將投保分戶清單及匯總表經鎮農險辦、分管領導簽字蓋章后交縣農業保險服務部,并以鎮為單位向保險經辦機構統一辦理投保手續。種植大戶、龍頭企業也可單獨向國元農保縣農業保險服務部投保。養殖業由縣畜牧獸醫局、鎮畜牧站牽頭協助保險機構做好養殖戶的投保工作。
(七)保險理賠流程
1、出險報案。因發生保險責任事故造成保險標的損失,由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向國元保險公司縣服務部(種植業)或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縣支公司(養殖業)報案。國元保險公司客戶熱線。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縣支公司客戶熱線。
2、查勘定損。接到報案后,保險機構應立即派員趕赴現場,并與所在鎮政府、縣政策性農業保險定損理賠專家組共同查勘定損,鑒定損失原因和損失程度。
3、理賠材料。據實填制出險通知書、現場勘查記錄、估損清單、現場查勘照片(至少五張)、保險單正本復印件,必要時縣、鎮兩級政策性農業保險定損理賠專家組出具出險原因鑒定報告、初步定損清單等。
4、理賠發放。由出險鎮農險辦以村為單位將保險賠付情況公示無異議后,報分管領導簽字蓋章。理賠款發放根據省農險辦〔〕8號文件要求,由保險經辦機構將理賠款直接通過鎮農險辦按照惠民直達工程操作流程傳輸給鎮財政所,鎮財政所審核后傳輸給縣農險辦確認后通過惠民直達工程平臺,直接支付到賠付對象手中。
四、組織實施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大宣傳力度
各鎮政策性農業保險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縣直相關部門及保險承辦機構要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政治高度,充分認識到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鎮和各有關部門要針對農業保險的特點和農民群眾需求,利用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以及開辟專欄、張貼標語、上門入戶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農業保險政策,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的保險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確保農業保險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縣政府將把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納入鎮和相關部門年度民生工作目標考核,實行目標責任管理。
(二)進一步明確責任,協同推進
在縣政策性農業保險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各鎮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分工負責,注重協作的原則,相互配合,共同把農業保險工作落到實處。相關部門職責如下:
財政部門:負責保費補貼資金的籌集、撥付和清算,負責將受災農戶的保險理賠款通過惠民直達工程平臺發放到農戶手中。
宣傳部門:要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大力宣傳農業保險政策和作為民生工程的重要意義,并負責指導和幫助保險承辦機構和相關部門做好宣傳工作。
縣農險辦:負責研究提出農業保險政策建議,協調相關部門加強農業保險宣傳工作,督促各鎮農險辦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工作進度,收集匯總并上報全縣工作情況,組織階段性工作總結和年度考核。
農業部門:負責配合保險機構做好投保工作;“政策性農業保險定損理賠專家組”負責協助保險機構做好災害的鑒定,技術指導和查勘定損工作。
氣象、水務部門:負責及時收集提供試點品種的相關數據和水文及天氣形勢等專業資料,預報可能出現的農業實情,及時予以防范,同時協助做好災害的界定工作。
民政部門:協助做好災害查勘工作,及時收集受災情況,搞好統計上報。
保險機構:負責向上級保險機構及時匯報農業保險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積極主動與農險辦和各鎮聯系,組織做好農業保險的承包、查勘、定損工作,并負責及時理賠。嚴格業務流程、規范操作程序,堅持誠實守信,為農民提供高效快捷的優質服務。
(三)時間進度安排
各鎮要根據縣農委下達的指導性任務,水稻、油菜、小麥、棉花、能繁母豬、奶牛等農牧產品,做到應保盡保。鎮村干部要協助保險經辦機構進村入戶,逐戶宣傳、落實,分品種填寫、分戶投保清單和投保卡、收取保費,并以村為單位匯總投保清單報鎮農險辦,鎮農險辦以鎮為單位匯總投保清單報縣農險辦。承保品種、播種及收獲時間分別為:早稻播種時間是當年的3月下旬,最遲收獲是8月上旬;單季水稻播種時間是當年的4月下旬,最遲收獲是10月下旬;雙季晚稻播種時間是當年的6月中旬,最遲收獲是11月底;油菜播種時間是上年的9月中旬,最遲收獲是來年的5月底;小麥播種時間是上年的10月中旬,最遲收獲是來年6月中旬;棉花播種時間是當年的3月下旬,最遲收獲是12月中旬。
五、工作要求
保險經辦機構要增強責任感,從服務“三農”的全局出發,積極穩妥地做好各項工作。一是要充分發揮網絡、人才、管理、服務等專業優勢,以服務質量取信于民,為參保農戶提供全方位服務。二是要不斷加強業務宣傳和人員培訓,提高人員素質,深入鎮村開展宣傳,使參保人了解保費補貼政策、保險條款等內容。三是要按照“預防為主、防賠結合”的方針,幫助農戶防災防損。四是要合理公正、公開透明,按照保險條款規定,迅速及時地做好災后理賠工作。
六、考核獎勵
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為加強日常檢查督促,及時掌握工作進度,發現問題補缺補差。縣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對各鎮農業保險工作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對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成績顯著的鎮給予一定的獎勵;對指導性任務完成未達到要求的,予以通報批評。對違紀、違規行為將依據法律、法規進行查處,確保我縣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