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政務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資源共享、業務整合、應用深化為核心,以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跨部門網上協同辦公、部門業務系統功能拓展和應用深化為重點,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提高政府及部門的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務水平,促進我市經濟快速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
二、建設目標
進一步做好全市電子政務內、外網的整合、延伸工作,內網要延伸至鎮(區)便民服務中心和相關公共企事業單位,外網覆蓋全市所有部門、鎮(區)、村(居)。進一步健全加快建設與強化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扎實推進核心業務系統建設和應用,推動電子政務公共服務延伸到街道、社區、村居。進一步完善信息資源公開和共享機制,以電子政務標準體系和共享機制的建設為重點,切實推動跨部門、跨業務、跨應用的集成、整合和共享。
三、工作任務
1.修訂完善全市電子政務“十二五”發展規劃。
根據省、市“十二五”專項規劃編制的要求和我市的工作安排,在去年開展網上意見征集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多種方式征求部門、鎮(區)和有關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的意見,確保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可行性。3月份,完成與省、市“十二五”信息化發展規劃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銜接工作;4月份,完成規劃的修訂工作;5月份,市政府審議、修訂、下發全市電子政務“十二五”發展規劃。
2.大力推進全市電子政務內外網的整合和延伸。
我市電子政務內、外網已覆蓋全市所有鎮(區)和部門,并實現了與省、市的互聯互通,今年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延伸。電子政務內網要延伸至鎮(區)便民服務中心、相關站所和公共企事業單位,確保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和跨部門網上協同辦公能夠有效開展。電子政務外網主要節點設備要進行優化、更新,全市所有村(居)和公共企事業的網絡都要整合進市電子政務外網中來,實現“市-鎮-村”三級電子政務外網統一出口、互聯互通、安全可靠、優質高效,切實為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基層公共服務能力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今年6月底前,各鎮(區)、各部門、相關公共企事業單位要基本完成單位內部兩套局域網的建設和完善工作,確保實現內、外兩套網絡送至每一個辦公桌面,切實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3.切實加強全市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和管理。
(1)建立以績效評價為導向的電子政務項目管理機制。從今年起,我市電子政務建設將從以項目為主線的以點帶面推進模式轉變為以體系結構、總體規劃為主線的全局推進模式。市電子政務推進領導組將進一步加強領導,建立以規劃、年度計劃為導向的項目建設約束機制,健全以績效評價為導向的項目建設管理機制,著力強化項目的前期論證和后期評估工作,推動項目建設和實際應用達到預期目標,確保全市電子政務建設集約、高效。
(2)推動基礎平臺和重要應用系統的建設與完善。各鎮(區)、部門要積極完善各自門戶網站和在用關鍵業務系統的公共服務功能,加大信息資源共享力度,切實推動我市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中國·”政府網站要以強化與各部門業務系統和網上服務的整合為重點,以構建“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目標,進一步實施優化和完善工作;各單位門戶網站要進一步加大政策解讀和民意征集的力度,加強與公眾互動的深度和廣度。行權系統要完成所有權力事項和業務流程的固化工作,確保全市所有權力事項都能在網上運行。今年新建、續建的系統和平臺,要快速推進、不斷完善,確保項目建設如期完成、應用取得實效。市城管局要會同相關部門,完成數字城管(一期工程)的項目建設、業務培訓、推廣應用,推動我市城市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市信息網絡管理中心牽頭要完成市委、市政府會議決策系統等業務系統的建設工作;其他部門和鎮(區)要如期完成各自業務系統的建設工作,并深入開展廣泛應用。
(3)實施黨員領導干部信息化提升工程。今年,我市將啟動全市黨員領導干部信息化提升工程,大力開展信息技能培訓,提高全市黨員領導干部信息素養。市信息網絡管理中心要通過專題講座、交流會等形式,開展信息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訓,實現處級領導干部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掌握信息,開展科學決策;科級干部能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開展網上辦公和對外服務;科級以下黨員干部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人人達到“三會”(會用電腦辦公、會上網搜索信息、會通過行政辦公系統、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系統等業務系統開展業務交流和應用),能熟練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增強在信息化環境下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
4.建立健全全市政務信息資源公開和共享機制。
(1)加強政務信息資源公開和共享規章制度的建設。“”期間,我市政務系統、信息資源基本上是由各部門自行建設和管理的,與上級主管部門互聯的多,與同級或上級其他部門互通的少。今年,市電子政務推進領導組辦公室將依據相關規定,制定出臺《信息資源公開制度》,推動政府部門公開內部可共享的信息資源;制定出臺《信息資源動態管理制度》,明確共享交換信息資源采集、注冊、存儲、更新、注銷管理辦法,保證共享數據庫中信息資源的鮮活性;制定出臺《信息資源安全管理辦法》,明確信息資源供需雙方的安全保密義務,保證信息資源在采集、存儲、備份、訪問授權、傳輸、使用等過程中的安全;制定《信息資源共享查詢制度》,明確信息資源使用方共享查詢信息資源的管理流程,獲取信息資源后的備案等。
(2)啟動電子政務建設和服務規范的編制工作。隨著我市電子政務內、外網的逐步整合到位,資源共享率低、數據整合難度大將很快成為制約電子政務發展的一大瓶頸。今年,市電子政務推進領導組辦公室要組織相關人員,依據國家標準和省、市的工作要求,啟動我市政府信息化系統、數據標準和管理、服務規范的編制工作,為跨部門、跨系統的數據交換、資源共享、業務協同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
(3)完善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交換體系。通過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施行,可以實現各部門間統一規則和標準的信息交換和共享。我市今年將依托電子政務內、外網一體化平臺,生成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完善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交換體系,推動跨部門、跨領域政務信息資源安全、正確、有效地共享,形成邏輯上集中、物理上分散的部門間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格局,為領導決策、協同監管、公共服務等實際工作提供快捷的信息交換。
5.不斷完善全市電子政務網絡和信息安全體系。
全市各部門、鎮(區)、村(居)要堅持積極防御、綜合防范的方針,明確領導,落實責任,建立和健全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護能力。市電子政務推進領導組辦公室要制定網絡、信息安全應急預案,健全安全指揮調度機制。市信息網絡管理中心要規范和加強以身份認證、授權管理和責任認定等為主要內容的網絡信任體系,建設和完善安全監控系統,實現電子政務網絡、資源的動態管理、實時監控;優化電子政務內、外網主要節點設施設備,提高對網絡攻擊、病毒入侵的防范和管理能力。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市電子政務推進領導組及其辦公室,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推動全市電子政務建設均衡、協調發展。市信息網絡管理中心要會同相關部門,根據省、市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統籌協調推進全市電子政務建設。各鎮(區)、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要高度重視電子政務相關工作,在機構建設、經費投入、人才培養、應用開發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2.完善投資保障和約束機制。市、鎮兩級財政要加大對電子政務系統建設和運行維護的資金投入力度。市電子政務推進領導組辦公室要依據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電子政務年度支持方向和扶持重點,組織相關單位和人員著力做好項目的論證、方案的優化;項目實施單位要全力以赴,快速推進,按時完成項目建設、業務培訓等基礎性工作,大力開展實際使用,實現行政效能和服務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推動資金投入和應用成效的相互促進。
3.強化監督管理。按照電子政務建設“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的要求,建立充分發揮電子政務網絡協調資源、協同業務、促進共享和提升服務的新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工程的監理和審計,保障電子政務的健康發展。引入公眾評價機制,強化社會監督,把電子政務建設水平的高低、推進力度的大小、應用成效的優劣,作為衡量各鎮(區)、各部門工作業績的重要依據,保證電子政務建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