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英語教學文化滲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每種語言背后都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各國之間的交流頻繁,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除了語言的溝通作用,毫無疑問的還會涉及交流者和所在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及相互影響。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不可避免的要進行文化教育,讓學生更多的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本文將重點分析在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文化教育滲透,幫助學生提高文化素養。
【關鍵詞】大學英語;文化滲透;策略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必要性
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溝通和交流,學生不僅要有較強的語言能力,更應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并在實際的學習和工作中靈活運用,順利的進行跨文化交流。為了達到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復合型人才的要求,高校英語教學除了讓學生掌握英語語法、發音、詞匯等基本知識外,還需要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以及每個地區的發展歷史和文化信息,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英語綜合能力。因此需要在英語語言能力的學習中,滲透文化教育,克服文化障礙,這已經成為大學英語學習的必要環節,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英語交流的過程中克服恐懼,增加自信,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策略
(一)文化滲透應遵守的原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適時適量的加入一些目的語所屬地區的文化知識,有助于學生理解語言以及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在文化滲透的過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主要包括:實用性原則,導入的文化內容要與教學內容緊密關聯,與日常生活相關,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階段性原則,導入文化內容需要循序漸進,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增長慢慢增加,方便學生理解;適合性原則,教師對于目的語國家的文化知識講解要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傳播積極向上、廣泛使用的文化知識,并給學生劃定課外閱讀范圍,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書籍,增加文化積累。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教學目標實現的基礎上增加學習趣味性,擴寬學生知識面和視野,并將英語知識掌握得牢固。
(二)加強英語詞匯和諺語的滲透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相同的詞匯在不同的語境和文化背景下意義和用法不一樣。如果大學生對目的語的文化沒能充分了解,就不能真正理解詞語意義,在交際過程中也會理解錯誤,影響溝通。另外英語的諺語本身就帶有濃重的地區文化特色,只有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懂得諺語的含義和引申義,正確使用。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將文化背景和英語國家人們的表達習慣慢慢滲透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做到在英語環境中學習語言。通過講解文化內涵,也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詞匯記憶更加深刻,減少詞匯使用不當造成的交際尷尬和矛盾。
(三)增加跨文化差異意識,讓學生了解文化背景的差異性英語和漢語屬于不同的語系,在語法、表達、發音等方面存在著很大差別,兩種語言是植根于兩個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自然折射到文化上面也會存在很多差別,如禮儀文化、節日文化、用餐禮儀、民族禁忌等等。教師要幫助學生積累這方面的知識,了解文化的差異性,可以幫助學生消除在語言溝通中因為文化背景不同而產生的誤解,也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之一。另外一方面就是表達習慣和思維的差異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將這種差異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表達習慣。
(四)通過開展英語課外活動,開闊視野實踐出真知,教學還需要經常舉辦一些英語交流類活動,鞏固學習成果,開闊視野。例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英文原版電影,通過電影可以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禮儀、節日慶祝,以及人們表達喜怒哀樂抒發情感的方法;還可以請外教或者留學生,通過切身感受,給學生傳授經驗和文化差別;還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英語課外讀物,讓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分組演練,或者編排話劇、小品等也是重要方法之一。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交流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文化差異性,也是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聽力閱讀的大好機會,一舉多得。
三、結語
在經濟和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新一代的大學生進行國際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也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底,更要有文化內涵和綜合素養,在了解本國文化的基礎上,更要對目的語國家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文化的傳播,更新教學理念和授課模式,全方位的進行英語學習,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凌珺.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策略[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3(Z2):75-76.
[2]王小寧.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03):108-109.
作者:朱琳 單位:昭通學院